程子彪
(四川文理學院財經管理學院,四川達州635000)
?
基于SWOT分析的自貢鹽文化旅游開發(fā)研究
程子彪
(四川文理學院財經管理學院,四川達州635000)
通過SWOT分析,發(fā)現自貢鹽文化旅游的開發(fā)具可進入性良好,已形成產、運、銷、食的閉環(huán)狀旅游資源體系的優(yōu)勢;存在鹽文化旅游資源的開發(fā)與保護不足,自貢旅游集聚效應弱,線上旅游服務不足的劣勢;趕上鹽業(yè)體制的改革,文化旅游持續(xù)火熱的機遇;面臨自貢旅游市場遭周邊省市瓜分,互聯(lián)網文化對傳統(tǒng)文化帶來極大沖擊的挑戰(zhàn)。據SWOT分析結果,在鹽文化旅游開發(fā)原則指導下,提出自貢鹽文化旅游開發(fā)應加快基于“互聯(lián)網+”思維的鹽文化創(chuàng)新傳承與發(fā)展;建設信息化的鹽文化數字體驗館;優(yōu)化鹽文化旅游產業(yè)鏈;建立基于大數據的鹽文化旅游智能營銷模式。
SWOT;鹽文化;旅游開發(fā);對策
(一)優(yōu)勢分析
1.可進入性良好
自貢逐漸形成了多樣、高效、快捷的交通網絡,周邊的內江、樂山、瀘州、宜賓均處于1小時范圍圈內,成都駕車至自貢僅需約2小時,川南城際鐵路2015年12月開工建設,預計2021年全線貫通,屆時自、瀘、內、宜四城被串起來,四城旅游將會得到互聯(lián)、互通、互享。[1]
2.獨具特色的產、運、銷、食的閉環(huán)狀旅游資源體系
鹽商的生活起居以及對自貢古食鹽生產、運輸、銷售的管理,制鹽工人的生產、生活習俗,民眾購鹽、用鹽習慣等,逐漸積淀而成了6大類鹽文化旅游資源:古鹽生產遺址類、古鹽運輸類、古鹽集散中心類、食鹽食用習俗類、鹽業(yè)管理類、古鹽節(jié)慶類,涵蓋了古食鹽的產、運、銷、食、管各環(huán)節(jié),形成了一個閉環(huán)狀的旅游資源體系。
(二)劣勢分析
1.鹽文化旅游資源的開發(fā)與保護不足
鹽文化旅游資源的精品開發(fā)、綜合開發(fā)不足,古鹽道未找到一個合適的開發(fā)切入點,古鎮(zhèn)旅游開發(fā)特色不明顯,鹽幫菜精品街、精品店未形成,古鹽節(jié)慶活動難得一見,其傳承有中斷之憂;鹽井消失加??;古鹽道或被遺棄或被覆蓋,今后再難覓其蹤跡。
2.自貢旅游集聚效應弱,對鹽文化旅游的推動不足
在四川省21個地市州中,自貢的A級景區(qū)、風景名勝區(qū)、森林公園、自然保護區(qū)、濕地公園、地質公園僅有13個,位居全川第18名,無AAAAA級景區(qū),難以產生強大的旅游聚集效應,鹽文化旅游發(fā)展倍加艱難。
3.旅游主體與鹽文化旅游業(yè)之間的信息化、智能化不對稱
旅游是一項有充裕時間、富裕資金情況下的一項休閑活動,游客一般都有能力配備高規(guī)格的智能終端,精通運用各類旅游應用軟件,鹽文化旅游產業(yè)網站技術落后,諸多板塊只能看不能進行網上交易,旅游主體在進行鹽文化旅游過程中,其智能終端無用武之地,抱怨、吐槽隨之而來,大大降低旅游主體的滿意度。
(三)機遇分析
1.鹽業(yè)體制的改革
鹽業(yè)銷售的專營制度下,缺乏第三方機構的監(jiān)督與評價,鹽業(yè)文化市場活力不足。目前第七套鹽改方案全文在發(fā)改委主任辦公會議上得以通過,鹽業(yè)在2015年繼續(xù)專營,2016年取消特許經營,2016年企業(yè)同時申請新許可證,2017年獲得新許可證的企業(yè)開始新的經營活動,[2]鹽業(yè)體制的松綁,鹽文化市場將有望得到激活,能推動鹽文化旅游的發(fā)展。
2.文化旅游的持續(xù)火熱
十八大以來,習近平主席多次提到傳統(tǒng)文化的傳承與發(fā)展問題,并提出“中華民族偉大復興需要以中華文化繁榮為條件”。[3]隨后,國家針對傳統(tǒng)文化的傳承與發(fā)展不斷出臺相關舉措,如將傳統(tǒng)節(jié)日當天設為國家法定假日,借助中央電視臺對傳統(tǒng)文化進行宣傳等,其次,隨著國民教育中傳統(tǒng)文化教育的加強,人民的傳統(tǒng)文化素養(yǎng)水平得到不斷的提高,對傳統(tǒng)文化產生了濃厚的興趣,傳統(tǒng)文化旅游熱潮將會席卷而來。
3.旅游模式由被動旅游轉向主動旅游
傳統(tǒng)旅游模式下,旅行社壟斷旅游資源、信息,旅游者的“吃、住、行、游、購、娛”被旅行社全權、全程安排,旅游者被動旅游,感到不自由、不盡興。[4]隨著“互聯(lián)網+”時代的到來,各行業(yè)積極與互聯(lián)網融合,自助旅游互聯(lián)網平臺逐漸興起,游客能獨立、方便地獲取旅游資源、信息,主導自己的旅游。
(四)挑戰(zhàn)分析
1.互聯(lián)網文化對傳統(tǒng)文化的沖擊
互聯(lián)網文化與傳統(tǒng)文化差異明顯,面對專業(yè)、呆板的傳統(tǒng)鹽文化,開放、大眾、時髦的互聯(lián)網文化的吸引力更強,能削弱游客對傳統(tǒng)文化的關注力度,致其轉而關注互聯(lián)網文化。
2.自貢旅游市場遭周邊省市瓜分
自貢附近的成都市、瀘州、樂山市、宜賓市、重慶市景區(qū)數量多、級別高、品牌競爭力強,正在蠶食自貢市旅游市場,本地游客出游周邊省市的情況愈加明顯。國內外游客在做川西南地區(qū)旅游計劃的時候,更喜歡將自貢周邊省市作為其旅游目的地。
(一)鹽文化旅游與信息化的充分融合為開發(fā)基礎
面對陌生的鹽文化,游客難以形成鹽文化旅游的意愿,與信息化進行全面融合后,借助信息技術建立鹽文化大數據庫,將蘊含的歷史、故事以新的演繹方式進行全新的、互動的、全面的展現,普通游客能對其產生濃厚的興趣,進而形成鹽文化旅游意愿,繁榮鹽文化市場。
(二)以體驗經濟理論為開發(fā)指導
托夫勒認為,人類經濟發(fā)展階段可以劃分為產品經濟時代、服務經濟時代、體驗經濟時代。隨后,帕恩二世和吉爾摩在《哈佛商業(yè)評論》上發(fā)表的文中表示,我們已經進入了體驗經濟時代。[5]體驗經濟時代有著全新的特點,體驗、個性、開放、互動是其最為顯著的特點。隨著體驗經濟時代的發(fā)展,一系列符合其時代特點的體驗經濟理論也逐漸得到完善。體驗經濟時代搞開發(fā),以體驗經濟理論為開發(fā)理論指導,開發(fā)最高層次的體驗旅游,方能形成游客滿意、景區(qū)營利的雙贏局面。
(三)打造順暢的鹽文化旅游生態(tài)鏈為開發(fā)目的
受城市地形、城市規(guī)劃等諸多因素的影響,鹽文化旅游各產業(yè)零散分布,產業(yè)之間時、空距離大,信息不同步,形成產業(yè)“孤島”,吃、住、行、游、購、娛產業(yè)之間不能互聯(lián)互通。游客游完,不知何地吃何;吃完,不知住在何方;住下,不知何處享受娛樂、購物之樂。[6]鹽文化旅游開發(fā)中,應當將“互聯(lián)網”作為潤滑劑,讓游客在鹽文化旅游生態(tài)鏈里面穿梭自由,享有極高的順暢度,收獲極致的旅游體驗。
(一)加快基于“互聯(lián)網+”思維的鹽文化的創(chuàng)新傳承與發(fā)展
1.樹立“互聯(lián)網+”思維
面對互聯(lián)網文化的沖擊,鹽文化的傳承與發(fā)展不能抱著抵御思維,應以“太極拳”思維,以柔克剛,借力打力,找到一個擁抱互聯(lián)網文化的切入點,吸收互聯(lián)網文化的優(yōu)勢,將其轉化成自身的“力量”,打出一擊鹽文化“力量”大爆發(fā)之拳。
2.互聯(lián)網技術在鹽文化傳承與發(fā)展中的應用
三維技術具有低成本,占地小的優(yōu)勢,運用立體照相機技術將面臨消失的物質文化信息立體地保存下來,再通過三維顯示技術將異地的、已消失的物質文化展現出來,更可以通過三維打印技術進行1:1復原。
動漫技術可以將非物質鹽文化制作成色彩鮮艷、造型尚酷、音效震撼、富有啟迪性的動畫片。青少年是動畫片的忠實愛好者,鹽文化的傳承能在青少年收看動畫片的輕松、愉悅的氣氛中完成。
(二)建設“互聯(lián)網+”的鹽文化數字體驗館
鹽文化數字體驗館的打造,以古鹽的產、運、銷、食、管為脈絡,以趣味、互動為原則,以互聯(lián)網為基礎來打造,達到以“科技”手段來引領游客在體驗中了解鹽文化的目的,鹽文化數字體驗館由6大體驗區(qū)組成。
1.產體驗區(qū)
以食鹽生產順序為脈絡,將食鹽生產步驟及所需原料、工具通過互動型模型展現出來。引導游客在智能終端區(qū)域體驗“食鹽生產游戲”APP,記錄挑戰(zhàn)完成時間。
2.運體驗區(qū)
開發(fā)似跑酷類游戲的“食鹽運輸競技游戲”APP,定制并布置食鹽運輸競技游戲機,將鹽道跑酷游戲的背景設置為古鹽道的絕美景色,讓游客體驗到似游戲廳“賽車類游戲機”的驚險與刺激,感受古鹽運輸的驚心動魄,欣賞古鹽道的絕色美景。
3.銷體驗區(qū)
以食鹽銷售的價格、工具以及形成的集市、城鎮(zhèn)為依托,打造食鹽買賣店鋪,定制古食鹽測重工具,模擬古食鹽的買賣活動,開發(fā)“食鹽買賣知識競技”APP。
4.管體驗區(qū)
通過微縮技術,將不同時代的與鹽有關的名人、名建筑微縮到體驗區(qū),通過3D成像技術,開發(fā)3D迷宮類競技游戲,讓游客在游戲中暢游古鹽商的名建筑,了解古鹽商管理者的生活起居習慣、文化偏好,以及古建筑結構。
5.食體驗區(qū)
以鹽幫菜的選材、制作工序、菜品特色為主線,設立“鹽幫珍品廚房”實踐區(qū),提供鹽幫菜原材料、廚房工具、廚師指導服務,游客自費購買原材料,享受鹽幫菜廚師的免費指導,烹制和品嘗鹽幫菜。[7]開發(fā)“鹽幫菜制作”游戲APP,實現智能終端虛擬做菜。
6.排名獎勵區(qū)
根據游客在5個體驗區(qū)域完成APP游戲的時間,給予不同的獎勵,促進游客游戲體驗成就感的形成,增強游客的體驗滿意度,提升游客游覽的愉悅度。
(三)打造信息、交通的雙向高速通道,構建互聯(lián)互通的鹽文化產業(yè)生態(tài)鏈
信息高速通道的構建依靠旅游目的地營銷系統(tǒng)(DMS)來完成。政府主導,打造自貢鹽文化旅游網平臺,旅游管理部門負責維護鹽文化旅游網站,建設并管理旅游綜合信息數據庫、客服端;鹽文化旅游行業(yè)借助旅游企業(yè)客服端,連接旅游綜合信息數據,傳送行業(yè)信息,分享政府政策信息、管理信息、游客需求及反饋信息;游客通過游客服務端獲取整個鹽文化產業(yè)的綜合信息,將各種需求信息及時反饋給鹽文化產業(yè)。大力爭取高速公路建設項目,建設四通八達的旅游高速網絡,極力建設旅游公交系統(tǒng),打造旅游觀景快速通道。
(四)建立基于大數據的鹽文化旅游智能營銷模式
1.基于購物大數據的智能營銷
隨著鹽業(yè)改革的深入推進,在各大購物網站上,鹽文化類商品的種類將變得非常豐富,會有大量的消費者購買鹽文化產品。通過購物網站購買鹽文化產品的消費者,可視為有鹽文化旅游的潛在需求,將鹽文化旅游信息綜合數據庫與購物大數據聯(lián)通,可向有鹽文化旅游潛在需求的顧客推送鹽文化旅游信息,助其鹽文化旅游意愿的形成,實現精準營銷。
2.基于搜索大數據的智能營銷
互聯(lián)網時代,有鹽文化旅游意向計劃的游客,會借助搜索引擎去搜索鹽文化旅游相關的信息,將鹽文化旅游信息綜合數據庫與搜索數據庫接通,在游客搜索鹽文化旅游相關信息時,對其搜索信息智能分析后,可精確地向其推送需要的信息,解決游客對鹽文化旅游的困惑,促其鹽文化旅游意愿的定型。
3.基于四川鹽文化旅游綜合信息數據庫的APP智能移動營銷
如果游客經常瀏覽自貢鹽文化旅游網站,并下載安裝旅游客服端APP,時時關注鹽文化旅游,可視為有進行鹽文化旅游計劃的潛在游客,將APP與鹽文化旅游信息綜合數據庫相連,搜集游客的個性特征,個性需求,及時地向其推送符合其特征、需求的鹽文化旅游信息,可以有效地促進游客鹽文化旅游計劃的盡快實施。
4.鹽文化旅游紀念品的精準營銷模式
鹽文化旅游開發(fā)出的紀念品以鹽為主,多以重量來計價,具有大、重的特點,不便攜帶,削弱游客購買興趣,創(chuàng)新營銷模式,精準了解游客購買需求是破解這一難題的關鍵。
(1)推出旅游紀念品快遞免費服務模式。景區(qū)紀念品實體銷售店鋪與快遞行業(yè)進行充分融合,達到最低消費可享受免費快遞服務,為滿足免費快遞服務的條件,能刺激游客加大消費力度。
(2)打造線上線下旅游紀念品銷售綜合體。保持線上線下旅游紀念品品種、類型、價格的一致性,銷售的互通與延續(xù)。線上平臺下單付款,游客可選擇景點自提或寄送服務;線下購買的游客,可以通過掃描商品二維碼方式將商品放入電子購物車,進行線上付款,并享受快遞到家的服務。
[1] 羅 尹.川南城際鐵路年底開工——2021年全線通車.[N]華西都市報,2015-04-29(d02).
[2] 綜合京華時報,央廣.鹽業(yè)2016年起取消專營.[N]錢江晚報,2014-10-31(A18).
[3] 新華網數據新聞部.互聯(lián)網+時代來了![EB/OL].[2016-03-20].http://news.xinhuanet.com/video/sjxw/2015-03/13/c_1114634123.htm.
[4] 許春曉.當代中國旅游規(guī)劃思想演變研究[D].長沙:湖南師范大學,2004:16.
[5] 程龍剛.古鹽井“千年鹽都”的城市記憶[J].中國文化遺產,2014(5):106.
[6] 游建軍,康 珺.井鹽節(jié)慶文化與自貢城市文化建設的探討[J].四川理工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09(6):106.
[7] 宋良曦.自貢鹽業(yè)會館的興起與社會功能[J].鹽業(yè)史研究,2001(4):35-36.
[責任編輯 范 藻]
Researches on Salt Culture Tourism in Zigong on the Bases of SWOT Analysis
CHENG Zibiao
(School of Financeand Economic Management, Sichuan University of Arts and Sciences, Dazhou Sichuan 635000, China)
The analysis of SWOT finds out that the salt culture tourism in Zigong has an advantage for development and has formed a close ringlike resource system. Furthermore, the reform of salt system provides a chance of the tourism. However, the tourism is faced with some difficulties. Namely, the tourism resources have not fully been developed and completely protected, it crowding effect is weak and the service online is insufficient. Moreover, it has faced with the challenges of its tourism market allocation from other provinces around and challenges of Internet culture to the traditional culture. The findings of SWOT shows that according to the principles of salt culture tourism, the countermeasures include the salt culture innovation on the bases of “Internet +”, the establisment of informationized data experience museum, the optimization of industry links and the establisment of intelligent marketing mode based on the big datas.
SWOT; salt culture; tourism development; countermeasure
2016-04-16
中國鹽文化研究中心項目(YWHY13-02);四川文理學院2012年度科研項目(2012R001Q);四川文理學院2013年度科研項目(2013R020Y)
程子彪(1982—),男,四川自貢人。講師,碩士,主要從事旅游管理、移動互聯(lián)網與新媒體研究。
F59
A
1674-5248(2016)06-0047-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