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省宜興市周鐵中學(214200)
王 平●
?
讓學生在情感認知投入上學習化學
江蘇省宜興市周鐵中學(214200)
王 平●
化學教學需要學生進行比較理想的情感和認知上的投入,是以學生的發(fā)展為本,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的根本,讓學生在學習化學上做到情感認知的多投入,需要人們進行廣泛而又認真的思考.
情感認知;化學學習;投入引領
平時的化學教學,我們都期望學生能夠高情感地投入,但有時也就是不甚理想.如何讓學生去多投入甚至就是比較高度的投入?現(xiàn)結(jié)合自己平時的教學,談幾點實踐性的思考.
據(jù)相關網(wǎng)傳,在我們所在區(qū)域的鄰縣在全縣開展著真學課堂的打造,這對我們初中的化學教學也是極具啟迪意義的.應當說,實現(xiàn)學生學習的真實是讓學生在情感認知投入上的基礎所在.如化學課堂教學中的實驗,我們現(xiàn)在都使用多媒體進行演示性的實驗觀察,這應當獲取不到學生去真實經(jīng)歷實驗過程和獲取真實感受效果的.如讓學生用5%的過氧化氫溶液加熱分解放出氧氣,在讓學生走進實驗室后,讓學生用帶火星的小木條檢驗,就觀察到了小木條復燃的現(xiàn)象.但學生還是沒有發(fā)現(xiàn)火星變旺,只發(fā)現(xiàn)了熄滅.怎樣讓學生能夠發(fā)現(xiàn)到具體的原因呢?還是要由學生去實驗完成.也就在實驗室進行實驗時,讓學生分組進行著探究.這個小組學生試驗著用10%、15%、20%等多種濃度的過氧化氫溶液進行實驗;另一組學生將導管加長,給生成的水蒸氣冷卻產(chǎn)生著可能,在生成的水蒸氣冷卻后,學生們用帶火星的小木條去進行著測試.結(jié)果發(fā)現(xiàn)多種意義上的原因均存在著.為了讓學生能夠比較進一步地明確道理,學生繼續(xù)實驗后,便比較有意義地發(fā)現(xiàn),使用20%的過氧化氫溶液,加熱溫度是不能太高的,因為這樣可以減少水分的蒸發(fā),冒出大量氣泡后,伸入帶火星的小木條,其檢驗的效果就在完全意義上出現(xiàn).當學生比較真實地進行實驗時,所經(jīng)歷著的一步步發(fā)現(xiàn)就顯得真實起來,那學生的情感認知投入就顯得不甚相同.
新課程標準實施后,學生的主體地位著實得以比較理想的改觀,但人們也似乎都以為學生的學習越是比較自由則越是顯得自主.平時化學教學的實踐比較有意義地告訴我們:化學教學中學生真正意義上的自主學習,應當讓學生逐漸意識到自己必須作為學習的主人,知道化學學習是自己的事.力求做到自己能夠?qū)W,盡量自己學.而自己不懂的不會的,要盡可能地去不恥下問,多在同學的幫助下、在教師的引導下進行自主性的思考.譬如學生進行“二氧化碳制取的研究與實踐”相關內(nèi)容學習時,學生先是比較理想地對比分析出氧氣和氫氣的制取裝置,也比較輕松而又愉快地得出設計氣體制取裝置的一般思路.但當根據(jù)二氧化碳的反應原理,自主設計并動手裝配一套最滿意的裝置時,并由學生去說出一些裝配原理時,出現(xiàn)一定意義上的尷尬.尤其是一些問題學生所推介的內(nèi)容不能去完全意義上說明著問題.教師利用情境、協(xié)作、會話等學習環(huán)境要素去幫助那些問題學生,由部分骨干學生去介紹自己裝置的優(yōu)點,學生在聆聽著別人的介紹后,促使著自己介紹的規(guī)范化和合理化.這就從相關意義上充分發(fā)揮著所有學生的主動性、積極性和首創(chuàng)精神,最終達到對所學知識的意義建構(gòu),讓學生在得到老師和伙伴幫助的前提下迸發(fā)出創(chuàng)造性的火花來,進而比較有可能地增強學生的主動能力,達成主動學習的理想目標.
讓學生在情感認知投入上學習化學,不僅僅需要學生能夠?qū)W得主動積極,而且應當力求讓學生去學得生動活潑一些.應當說學生學習化學的主動積極和生動活潑是相輔相成的,也從一定的角度是相互促進的.如果能夠讓學生學得主動積極,那完全可以形成學生的生動活潑,如果大家都能夠生動活潑地學習著,就極有可能促進著學生的主動積極,化學教學的實踐比較有意義地證明著這一點.平時的化學教學,如果所教的學生能夠生動活潑地學習著,學生便會意識到自己是能夠?qū)W習化學的,學生便會去經(jīng)常性地想學,而且就是那樣堅持著學習.可就是在平時,學生所缺失的就是此.在化學實驗教學中,學生總是不能脫離教材;實驗過程中不少學生就是那樣的甘當“記錄員”,不很好地參與實驗,這樣一來不僅自身不能完成實驗任務,對課本知識也就停留在理性的理解上.為了學生生動活潑地學習著,對于化學這樣的特殊性學科課程,需要我們?nèi)ケ容^理想地建立著學生的實驗意識,也應當建立起學生實驗過程中的規(guī)范意識,更應當去激活學生實驗的創(chuàng)新意識.如無論是學生的個體實驗還是學生的小組合作實驗,我們可以適當?shù)膯l(fā)他們嘗試運用不同于教材的實驗方法進行實驗,并在實驗的基礎上進行比較.也許學生所運用的實驗方法,遠不如課本中所介紹的方法,但學生嘗試著離開課本去實現(xiàn)著自己的創(chuàng)新創(chuàng)造,其本身就是一種靈活學習的體現(xiàn).
[1]沈春玉 分析化學實驗教學改革探討[J].渤海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05.1
[2]教育部 義務教育化學課程標準[M].人民教育出版社 2012
[3]葉瀾 讓課堂煥發(fā)出生命活力——論中小學課程改革深化[J].教育研究1998
G632
B
1008-0333(2016)29-0097-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