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南京市高淳區(qū)淳溪中心小學 查國芳
孩子,我們陪著你一起成長
——小學語文學困生轉(zhuǎn)化的個案呈現(xiàn)
江蘇南京市高淳區(qū)淳溪中心小學 查國芳
為提高國民素質(zhì),我國實施素質(zhì)教育,培養(yǎng)學生德、智、體、美、勞全面發(fā)展。但在實施素質(zhì)教育過程中,教師遇到的教育問題很多,特別是會遇到“學困生”。所謂的學困生是指生理、心理、知識、能力、方法等方面存在一定差異,未能及時、正常地開發(fā)智力,暫時未能達到課程標準的基本要求,需要采用取特定的教學手段,施以相關(guān)的輔導,改變存在的差異的學生。學困生是客觀存在的,盡管他們數(shù)量不多,但勢必影響著整體的教育教學質(zhì)量的提高,從長遠來看,還影響著將來整個國民素質(zhì)的提高。因此,不讓一位學生掉隊成了我這位語文教師的目標。
哪一位學生都不愿被套上“學困生”這樣的稱呼,然而我班的小蓮同學卻就是不幸中的一位,她天生聽力障礙,但不是完全聽不見,只是聽起來很吃力,身邊的人都把她當殘疾人對待,沒有朋友的交流,自然語言越來越少。剛接手這個班級的時候,聽上一任老師告訴我她的種種缺陷,并好心告訴我不要指望她做作業(yè),她考試經(jīng)常不及格,找她交流肯定只會用一雙無辜的眼神看著你,絕不會跟你說半個字。我這心里自然是多了一份沉重。
成為這個班的語文教師后,每一次講課都喜歡走到學生中間去跟他們互動,可總感覺最前面的那個女生不是在聽我的聲音而是想看我的臉,于是乎我又退回講臺,讓她看我的臉,在我與她眼睛對視的時候,我明白了,她在看我的嘴形,她就是那位聽力不好的學生。課間我又重新去了解這位學生,原來她也曾經(jīng)到特殊學校去學手語及看口型學習交流的方式,只是后來家里人想讓她跟正常孩子一樣接受九年義務教育,又重新回到了我們學校學習。后來的課堂上,我的嘴形變得夸張了,我的臉總習慣的朝向她的方向,班上的同學們也被感染了,他們也喜歡看著我的臉上課了,自然而然我成了他們課堂的焦點。
這位特殊的學生讓我情不自禁地去關(guān)注,上課的時候臉是朝著她的,畫書中重點詞語時我也習慣性的拿小蓮的語文書去畫,看著老師在她書上標注的紅色字跡,學生羨慕,小蓮更是欣喜,就是這樣的小舉動,卻影響了學生們。記得有一次放學,我路過班級,看見課代表在小蓮位置上,我說:“有什么事嗎?”課代表微笑著說:“我在幫她記一下今天晚上的家庭作業(yè)?!蔽液鋈环磻^來,今天的作業(yè)是我站在教室門口講的。此時她們倆露出了可愛的笑容,我卻用起了手語——為她們豎起了大拇指。此后這位小蓮同學還經(jīng)常在班級舉手發(fā)言,雖然她表達不清楚,雖然她表達得很慢,但我和同學們都想聽到她的聲音,都愿意停下來慢慢等待。
每一位學生都需要教師用心去交流的,我的慢慢等待感染了班級的學生,也感化了小蓮,她能跟班上的學生一樣去完成作業(yè)了。當她一節(jié)課不能完全聽懂的時候,下課后會到我的辦公室來指給我看,此時我就習慣性地托起她的下巴,一字一句地講給她聽,直到她微笑點頭。慢慢的交流中,她讀懂了老師的心,放學了會在我的身邊說“老師再見”,雖然四個字說得不連貫,雖然四個字發(fā)音不夠清楚,但我讀懂了學生的那一份心!
這樣的學習氛圍持續(xù)了一個學期,班級學生們的成績在不斷提高,當然也包括小蓮,起碼及格了。可接下來的日子里,課堂上那種追蹤的眼神不見了,組長也總會說小蓮沒寫作業(yè),更是好久沒聽見她說那不清楚的“老師再見”了,小蓮,怎么了?找她談心只會用無辜的眼神看著你,無奈之下我只好打電話給她媽媽,卻是她在外地打工的爸爸接的,我把小蓮最近的表現(xiàn)跟家長講了之后,感覺像告狀,心里滿懷愧疚地跟家長解釋:“不要罵小蓮,只是你們在家問問她什么原因,我們好一起教育她?!彼职趾芸蜌獾卣f:“謝謝老師,小蓮媽媽生了小女兒在醫(yī)院,小蓮最近在奶奶家。”我頓時醒悟了,在后面的一段時間里,我的課堂里多了幾分愛的教育,課間我在陪著她補作業(yè)的同時也開導她:“爸媽沒有拋棄你,老師沒有拋棄你,班級同學沒有拋棄你,你永遠擁有自己的重要地位,只要你自己不放棄自己。”小蓮的笑容漸漸恢復了,她也慢慢地接受妹妹了,她在大家的陪伴下快樂地生活著。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我在教學中,有計劃、有步驟、有針對性的激發(fā)小蓮的學習興趣,創(chuàng)設有利于她學習的學習氛圍。具體方法如:首先平時要放低要求,創(chuàng)設一個個“小目標”,使小蓮每次都有收獲,有向更高目標奮斗的希望。其次定期對所學知識進行反饋,出現(xiàn)不清楚的問題及時補救,不留“夾生飯”。最后針對她的特殊性,根據(jù)她聽不清楚的特點,讓她多寫,多看課外書來充實自己,從而使她走出困境,激發(fā)學習興趣,進而獲得成功的喜悅。
讓我們用真心去對待,用耐心去等待,用愛心去澆灌,因人施教,何患“學困生”這個頭銜除不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