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秀權
(安徽省阜陽市臨泉縣臨泉一中 安徽阜陽 236400)
點燃課堂,啟迪智慧
——生物課堂教學的幾點感悟
蔣秀權
(安徽省阜陽市臨泉縣臨泉一中 安徽阜陽 236400)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教師應該用自己能用的一切方法將書本知識在有限的時間里灌輸到學生的腦細胞內。教師不是教教材,而是以教材為原料的再加工過程。教師用學生感興趣的語言風格,利用學生身旁的事物,注重學生主體性的體現,一定會獲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日常事物 顛倒課堂
作為一門典型的自然學科,生物的教學語言一直力求簡潔準確,樸實無華,貼近事實,這就使得教學中容易出現學生疲勞、不感興趣等被動接受知識點的現象。如何能讓枯躁的生物學知識活躍起來,使學生變被動接受為主動索取,由“要我學”轉換為“我要學”?筆者認為,教學時一定要多方位、多層次挖掘生動形象的材料,有的放矢,喚起學生的學習興趣,激發(fā)學生學習探索的內心動力源,學生自然會集中注意力,參與到生物學學習中,課堂氣氛自然活躍,達到較好的教學效果。經過一段時間的一線教學實踐,筆者認為可以從以下幾點具體實施。
生活中的事物如鋼筆或水筆等,對學生來說,再熟悉不過。將熟悉的事物遷移到新知識的學習中,省時省力,事半功倍。具體的應用如:
1、筆“染色體的變異”部分的內容是教學的重點及難點,用“筆”教學,可以這樣處理:
A、拿出一只水筆,比喻為一條染色體,(1)將筆帽拔掉,套在筆桿后部——倒位;(2)將筆帽拔掉,只留筆桿——缺失;(3)再拿一個相同的筆帽,套在原來那只筆的筆帽上——重復;(4)兩支不同的筆,相互交換筆帽——易位;
B、將一支水筆、一支鋼筆、一支鉛筆比喻為一個染色體組,弄出不同的組合,讓學生去分析染色體的數目變異。
2、燒餅 對每一個人來說,它再熟悉不過了,圓形的,橢圓形的,方形的隨處可見,上面有很多芝麻等等。我將它應用于“葉綠體結構及功能”知識點的教學中。拿兩層透明塑料袋包著一摞燒餅,將它比喻為一個葉綠體,我讓學生找出下面各點代表什么:兩層(葉綠體兩層膜)、透明(膜透光)、一個燒餅(類囊體)、一摞燒餅(一個基粒)、芝麻(光合色素)、塑料袋與燒餅之間(葉綠體基質),教學重點輕易突破,學生記憶深刻。當然教學后,將燒餅獎勵給學生,免得浪費。
3、人體 頭發(fā)和辮子(染色質和染色體)、手和胳膊(手掌——細胞體、手指——樹突、胳膊——軸突)、緊握粉筆頭的拳頭(拳頭——觸小體、粉筆頭——神經遞質)、一個人代表一條染色體(四肢——染色體臂、心臟——著絲點)等等
我們經常用“顛三倒四”來形容一個人為人做事的順序錯誤,然而,在高中生物教學中,偶爾顛倒一下教師和學生的固有的形象,有時會達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傳統(tǒng)課堂,學生的學習過程總體分為兩個階段:第一是知識傳授的階段,第二是吸收和消化的過程,即知識內化的過程。可汗學院,是由孟加拉裔美國人薩爾曼·可汗創(chuàng)立的一家教育性非營利組織,主旨在于利用網絡影片進行免費授課,我們將之稱之為“顛倒課堂”,顛倒課堂分為兩個階段:第一是吸收和消化的過程,第二是知識講解的過程,它顛覆了傳統(tǒng)教學。我覺得它的教育理念和我國的現代教育理念不謀而合。
我國的現代教育理念中,最重要的一點就是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體作用和老師的主導作用。教師是導演,而真正去表演,去感受的卻是學生。在具體的一線教育過程中,我有時試著將自己的位置擺在受教育的地位,讓學生幫我解答我的學習上的“問題”,簡單的說,就是讓學生當我的老師,我為學生,看他們表演。這樣一顛倒,學生的興趣一下子就激發(fā)了出來,效果的!
比如,在進行“神經興奮的傳導和傳遞”的教學時,給學生一個問題:以小組為單位,怎樣表演神經興奮的傳導和傳遞?后來,他們的表演很精彩:十來個同學排成一排坐著,逐個依次站起來再做下(傳導);很多同學手拉手圍成一個杯狀(突觸小體),杯體里面有四個同學圍成圓(突觸小泡),圓心有兩位同學(神經遞質);圓移動到邊上,圓心中同學走出來(傳遞)。再比如,在講“酶降低化學反應活化能”時,給學生幾個不同高度的塑料板(代表不同活化能值),讓他們做游戲“鯉魚跳龍門”,學生代表化學分子,讓他們去表演。由于讓學生充分地去參與,去做課堂上的“主人”,顛倒了普通的教師在上面教,學生在下面學的教學模式,學生的所謂學習,變成了自己的表演,他們的主動性一下子提高了上來,效果自然很好。
學生的參與度決定著我們的教學效果。生物學作為一門獨立的學科,有著自身獨特的優(yōu)點,如:貼近生活,知識更新快等。我們的課程標準強調,高中生物課程的設計與實施應“有利于學生學習方式的轉變,倡導學生主動學習培養(yǎng)學生主動探究生物問題的能力和實事求是的科學態(tài)度。在教學中怎樣讓學生主體性得到充分的發(fā)揮是教師面對的首要問題。具體的熟悉的身邊事物在生物教學中的運用可以起到很好的效果,使學生將看不到摸不清的知識形象化、具體化,想盡辦法將課堂還給它真正的主人——學生,顛倒一下學生和老師的固有形象,這樣的教學,相信效果也會duang duang的。
G421
A
1674-2060(2016)02-0227-01
蔣秀權(1980—),男,中教一級,臨泉第一中學,高中生物教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