貴州省貴陽市南明區(qū)達德學校 蔣 文
如何營造快樂的小學數學教學氛圍
貴州省貴陽市南明區(qū)達德學校 蔣 文
興趣是學習小學數學最好的老師。在小學數學的課堂教學中為了培養(yǎng)小學生積極主動的學習積極性,有效地集中學習注意力,就需要教師發(fā)揮學生的主體性,營造出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學環(huán)境,讓小學生做到自覺學習,并在學習的過程中獲得更多的快樂和成功。因此,小學數學教師要做好學生學習道路上的領路人,為學生營造自由、快樂的學習氛圍,讓數學課堂告別枯燥乏味,充滿歡樂活力。
小學數學;快樂;教學氛圍
在以往傳統(tǒng)的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教師以計算數學的教學內容為主,只注重智力培養(yǎng),教學形式單一,沒有考慮到學生的差異性,導致學生的學習熱情低落,課堂缺少生機,學生就缺少學習興趣,進而使小學數學的課堂教學效率得不到提高。因此,作為小學數學教師要學會運用多樣化的教學方法,帶領學生在愉快的氛圍中學到知識,讓課堂活動生機勃勃,學生求知欲高漲,全面感受到數學的美妙,走進小學數學的學習樂園。
兒童的天性是好奇,他們的想象力豐富多彩、天馬行空。對他們來說,學習數學正處于初始階段,枯燥的數學知識和死板的教學方式,已經不能滿足他們的學習要求,這就要求新時期的教師要把握學生的特點,分析他們在學習習慣、數學基礎、興趣愛好等方面的差異性,充分尊重學生的個性和他們的天性,并結合兒童的生活習慣和興趣偏好,通過直觀生動的教學模式來營造一個快樂的課堂教學氛圍,為小學生創(chuàng)造豐富的想象空間和創(chuàng)造空間。
例如,在小學數學“元、角、分的認識和簡單的計算”一課的教學中,大部分小學生在學前就普遍已經會花零錢買東西了,一支冰棍5角錢,一元錢可以買兩支;一支彩筆1元5角,如果付了2元錢,還要找回5角錢。但是他們在上小學后,有很多學生還是無法正確地在書面上寫出元、角、分之間的關系和簡單的加減運算。這些符號并沒有在學生的頭腦中形成表象,學生對他們的記憶只停留在表面,教師在這個過程中需要做的是,通過豐富有趣的教學活動,將數學知識內化為學生頭腦中的表象,從而真正掌握它們之間的微妙關系。
筆者在第一課堂教學前,先布置學生每人準備一角錢的紙幣十張,一元錢的紙幣一張。講課時先讓學生用左手拿著十張一角的紙幣,右手拿著一張一元的紙幣。學生們興致勃勃地參與教學活動,在初期就被帶進現(xiàn)實生活中,感受數學的魅力。
教師提問:“同學們,你左手拿著幾角錢?”
學生十分積極地回答:“十角錢!”
教師:“對,如果不說十角錢,還可以說多少錢?”
學生:“一元錢!”教師:“對,十個一角就要說一元錢?!?/p>
教師:“哪只手拿的錢多?”
學生:“一樣多!”
接著分別提問上、中、下水平的三個學生,回答1元等于幾角?10角等于幾元?三個學生都回答正確。
通過這次課堂實踐可以看出,人的理性認識來源于感性經驗,感性經驗來源于實踐,要實踐就不能拘泥于傳統(tǒng)的課堂教學形式,借助真實生動的教學工具,營造出快樂的教學氛圍,使教學效率得到極大提升。教師除了具備過硬的專業(yè)知識外,還要把握每個學生的特點,遵循學生身心發(fā)展的規(guī)律,改革現(xiàn)有的教學模式,創(chuàng)新教學方法和手段,真正將新課改的理念貫徹下去,促進學生在快樂中學習,提高教學質量。
兒童喜歡做游戲,如果在教學過程中把一些抽象思維性強的教材內容設計到數學游戲中,能夠鍛煉他們的思維能力,使他們在快樂的氛圍中學習,獲得良好的教學效果。
筆者在教授“能被3整除的數的特征”這一知識難點時,將教學內容設計到數學游戲中,學生的學習興趣濃厚,積極性有了顯著提高,很快就能掌握知識重點。教學片段如下:
先將全班學生分成兩組,分別告訴他們兩組數字,用這些數字的和除以3,看看這些數的和能不能被3整除。第一組學生的數字是1、2、3,第二組學生的數字是1、5、2。
筆者板書后,宣布游戲開始。
第一組學生:1、2、3三個數字的和是6,6能被3整除。
第二組學生:1、5、2三個數字的和是8,8不能被3整除。
教師:大家分別把這三個數字組成任意三位數,看看這些數能不能被3整除?
第一組學生:123、321、231……都能被3整除。
第二組學生:125、216、512……不能被3整除。
教師:在黑板上寫出大家排的數字,同學們排的數都對,計算的也正確。根據兩組同學的計算,大家再想一下,什么樣的數能被3整除?什么樣的數不能被3整除?
經過討論,學生得出:第一組同學排的數,數字和都是6,6能被3整除,所以由這些數字組成的數也能被3整除。第二組同學排的數,數字和都是8,8不能被3整除,所以這些數字組成的數都不能被3整除。
由此游戲,學生很順利地找到了一個數各位數字的和能被3整除時這個數就能被3整除這一規(guī)律。通過這次游戲練習,抽象概括出能被3整除的數的特征。在這節(jié)課堂上,教學氛圍生動活潑,學生的思維也處于積極狀態(tài),極大地促進了教學效率的提高。
總之,在小學數學課堂實踐中,教師要為學生營造一個快樂的教學氛圍,為小學生創(chuàng)造一個平等、開放、自由、民主的教學環(huán)境,充分激發(fā)他們的主體意識,在數學學習的過程中體驗快樂和成功,使小學數學課堂成為學生學習的快樂樂園。因此,作為小學數學教師只有不斷提升自身的教學能力和綜合教育素質,才能更好地貼近學生個性化的學習需求,促進學生數學素質的良好發(fā)展。
[1]游翠梅.創(chuàng)建高效課堂,增強小學數學趣味性[J].新課程導學,2014(17):90-92.
[2]李剛才.如何讓學生在快樂中學數學[J].數學學習與研究,2016(02):68-73.
[3]林國輝.提升數學課堂教學氛圍的措施[J].西部素質教育,2016(04):34-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