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省昆山市千燈中心小學校 許建武
能力和素養(yǎng):小學高效數學課堂之核心
江蘇省昆山市千燈中心小學校 許建武
隨著素質教育的推進,對學生的學習能力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教師要取得好的課堂教學效果,就必須關心學生的需要和特點,通過各種教學方法發(fā)揮學生在數學課堂中的主要作用,提高學生學習的自覺性,讓學生能夠自發(fā)地進行學習,通過在學習上的交流和數學實踐活動,找到應用數學知識的方法。老師的教學要以學生的能力和素養(yǎng)為核心,讓學生通過實際的例子感受數學知識的重要,提升能力。
作為數學核心素養(yǎng),必須體現數學學科本質,具有一般意義、承載獨特的學科育人價值,最能體現和滿足這三個條件的無疑是數學的基本思想:抽象、推理和模型。抽象,從現實世界到數學內部,把研究對象以及對象間的關系形成概念,生成數學的研究對象,讓學生從數和形兩個視角去觀察、把握周圍的事物;推理,一個命題判斷到另一個命題判斷的思維過程,通過推理形成各種命題、定理、運算法則,促進數學內部的發(fā)展,使數學具有嚴謹性;模型,解釋現實世界中數量和圖形的有關問題,從數學內部回歸到現實世界,使數學具有廣泛的應用性。數學的基本思想“抽象、推理、模型”體現了數學學科的本質,涵蓋了數學的產生、發(fā)展以及數學與外部世界的聯系,正好對應數學的三大特征:高度的抽象性、邏輯的嚴謹性、廣泛的應用性,也分別對應三種具有一般意義的能力,即抽象能力、推理能力和應用能力。它們構成數學學科第一層次的核心素養(yǎng),又生成三個基本素養(yǎng):數學思維、數學交流和問題解決。數學思維的本質特點是抽象和推理;數學交流更加強調邏輯性和常用模型表達數學與現實的聯系; 數學問題的解決首先是抽象,關鍵是建模。
數學核心素養(yǎng)是基于認數、計算、測量、統(tǒng)計等具體的數學知識與技能而形成的數學思想與方法,以及對數學在現實社會和生活中的作用與價值的認識。在進行不同內容領域的教學時,教師首先要能認真研讀教學內容,通過對教材中每一幅圖、每一段話、每一道例題和習題的仔細分析和思量,理解知識的發(fā)生發(fā)展過程,準確把握知識間的內在聯系,理清知識技能目標;同時,更要深入教學內容的實質,挖掘具體知識技能所蘊含的核心素養(yǎng),需要的核心素養(yǎng),以及可以培養(yǎng)的核心素養(yǎng),并把它們作為明確的教學目標呈現出來。這樣,在教學中才有可能把核心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落到實處。
如“平行四邊形的面積”這一內容,從知識技能層面,教學目標有:理解平行四邊形面積計算公式的推導過程,掌握平行四邊形面積計算公式,能正確地計算平行四邊形的面積,能正確地應用平行四邊形面積公式解決相關實際問題等。蘊含或可以培養(yǎng)的數學核心素養(yǎng)有:發(fā)展學生的空間觀念、推理、符號意識、模型思想、應用意識等,以及通過平行四邊形面積計算公式的探究過程感悟轉化的數學思想方法,積累數學活動經驗。思想是行動的先導,教師有這樣的教學思想意識,才可能外化為教學的行為,數學核心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才可能得到落實。
在素質教學中,注重學生的全面發(fā)展和進步,注重學生的能力提高,數學是一種文化,數學文化對人們的影響表現為數學素養(yǎng)。數學素養(yǎng)聽起來好像很難懂,其實它和我們的日常生活有緊密的聯系。在實際教學當中,學生是課堂學習的主人,作為數學教師首先要讓數學知識走進生活,讓小學生感覺到數學知識并不陌生,把數學知識和實際生活聯系起來,才能使知識更加具體,形象,更容易讓學生加深理解和學習。所以在教學中,教師可以借助學生身邊的事物引出數學知識,促使學生用積極的態(tài)度投入到學習當中,讓學生通過自己的方法獲得知識。如在學習千克的課堂上,教師可以用千克把某一學生的體重表示出來,然后讓學生說出教師和其他同學的大概體重。當小學生面對各種問題時,可以有條理地進行思考,慢慢會用一些數和簡單的數學知識來表現生活中的問題,逐步形成一種思維習慣,能用所學的知識來解決實際問題,這也是數學教學的真正目的。
小學生數學核心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而是一個潛移默化、日積月累,不斷發(fā)展和提高的過程。教師應該把對小學生數學核心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落實于每一節(jié)數學課,寓于具體數學知識技能的教學之中,既注重“有形”的數學概念、法則、性質、定律、規(guī)律等顯性知識的教學,又注重引導學生深入體悟隱藏在這些知識背后“無形”的、 體現數學知識本質的數學思想方法、 核心素養(yǎng)。
對小學生數學核心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既立足當下課堂教學實踐,讓學生主動經歷觀察、實驗、猜測、計算、推理、驗證的數學活動過程,通過獨立思考、 動手實踐、合作交流,掌握基本的數學知識,形成基本的數學技能,積累基本的數學活動經驗,感悟基本的數學思想,將核心素養(yǎng)的發(fā)展與“四基”目標有機融合;又要著眼于長遠,從整體的視角,與學生的成長發(fā)展規(guī)律相切合,考慮不同學段、不同年級的目標要求,遵循學生數學學習發(fā)展的順序,堅持不懈,漸進發(fā)展,逐步提高,不斷促進其廣度、拓展其深度。
核心素養(yǎng)的內涵側重學生的綜合能力培養(yǎng),側重學生的核心素養(yǎng)培養(yǎng):能判斷會選擇,能理解會反思,能包容會合作,能自律會自主。樹立正確的價值判斷、價值選擇,并將這種理念融合在課程建設和課程實施過程中,進而形成教書育人、立德樹人的強大合力;真正保障學生的身心健康,并為學生走向社會、面對未來培育終身發(fā)展。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教師要重視學生的小組合作學習方式的應用。在合作學習中,小組同學可以集思廣益,共同探討解決數學問題的思路和方法,在這個過程中,學生的合作能力得到了鍛煉和培養(yǎng)。在小組成員的組成中要考慮到學生的層次性,讓各個層面的學生都能在小組中獲得成就感,都能體驗到學習的樂趣。
在小學數學實際教學過程中,教師要把學習的主動權交到學生手中,提高小學生在課堂中的自主學習能力,還要懂得聯系實際問題為學生創(chuàng)造學習條件,提高學生運用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在教學實踐過程中,教師要想辦法把課堂變得更加形象生動,促使學生積極地學習數學知識,教師可以幫助學生運用數學知識解決一些實際問題,讓學生感受在數學學習中的成功,讓學生真正喜歡上數學課堂,讓學生真正學好數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