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上饒縣皂頭中心小學 程曉文
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之我思
江西省上饒縣皂頭中心小學 程曉文
小學是九年義務教育的初始階段,小學數學是小學教學的重要部分之一,而課堂教學一直以來都是教師學生最直接的面對面教學方式,也是我國教育教學內容開展的主陣地,可以毫不夸張地說,課堂教學的好壞,直接決定了教學質量的高低。下面本文就針對如何提升小學數學課堂教學的質量提出了幾點建議,希望能夠切實幫助提升小學生的基礎知識和能力。
小學數學;課堂教學;學習興趣;學習習慣
課堂教學是目前我國教學工作開展的主要場所,也是非常有效的場所之一。很多時候教學質量的高低都是由課堂教學的效率決定的。一樣的教材、一樣的內容、一樣的教案和說詞,往往不同水平的教師上課,課堂上會呈現完全不同的面貌和效果,其實這就是教師關于課堂的理念、標準、方法和經驗的不同導致的。下面筆者就根據自身的經驗簡要地談一下如何做好課堂教學。
興趣是學習最好的內在動力,這是句老生常談的話題,但也是客觀事實,這里筆者寧可落入俗套也要再次提出。雖然“興趣是學習最好的內在動力”這句話大家都知道,也都受到了普遍的認可,可是在切實落實這一點的時候很多教師往往忽略了它。很多教師常掛在嘴邊的是“學習本身就是一件辛苦的事,又怎么能變得有趣呢”,有的教師則認為獲取知識就得靠死記硬背的枯燥學習,有趣的學習就是玩耍,毫無學習效果可言。筆者認為以上這兩種教師的看法不全對,也不全錯。學習知識確實是一件辛苦的差事,但是起碼在小學階段,筆者認為可以讓辛苦的學習變得不那么辛苦,畢竟小學階段的數學教學任務相對而言要輕很多,何必在小學階段就給學生的學習生涯產生不好的影響呢?寓教于樂這種教學模式反而更適合小學階段的學生,取得的教學效果是一方面,能讓學生不懼怕學習,不討厭學習,對學習產生興趣,我認為才是小學階段的數學教學應該考慮的重點。但是寓教于樂也要注意度,如果過度的“歡樂”喪失了學習的本質,那么這種寓教于樂的方式是一定要改變的,否則這種教學模式既起不到教學的效果,又無法激起學生對于學習的興趣,又有何可取之處呢。總而言之,學習興趣是學生學習的啟動器、生根粉,教師一定要意識到這一點,并合理地運用到教學中去,其中這個度則需要教師在不斷的磨煉之中改進。
習慣決定了一個人的成就??梢娏晳T的重要性,在學習之中習慣也同樣重要。良好的學習習慣能夠讓學生的學習如登云梯,步步高升,而這都需要教師在平時的教學工作中不斷糾正和培養(yǎng)。對于學習而言,學習習慣更是衡量一個學生綜合素質的重要指標。教師要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習慣,我認為可以從以下幾個大的方向入手:
1.培養(yǎng)良好的組織紀律性
作為學生,良好的組織紀律性是他們開展自主學習的首要保證,否則,學習過程將是一班幾十個學生各行其是,人人我行我素,個個為所欲為的天地,自主、合作學習也只能是紙上談兵,學習的效果將是一塌糊涂。尤其是小學生,活潑好動,注意力不容易集中或是集中的時間不夠持久,一不小心就喜歡做小動作,和周圍同學聊天,因此要注重紀律性的培養(yǎng)。培養(yǎng)良好的組織紀律性并不是要所有學生課堂上都畢恭畢敬,都唯命是從,而是只要學生把心放在學習上,一心一意為了學習在活動就行了,增強學生的自律性。當然老師不能吝嗇表揚,但表揚要有理,褒獎要有度。在加強正面引導的同時也不能少了客觀批評,但不能隨便批評,要批評有方,疏而不堵。在這種紀律約束過程中,還能營造一種良好的交流環(huán)境,讓每個學生逐步養(yǎng)成積極參與傾聽和評價別人發(fā)言的良好習慣。
2.培養(yǎng)學生獨立思考和勤奮刻苦的習慣
勤奮刻苦、獨立思考的學習習慣對于學生的學習來說也是非常重要的。要知道任何學習要想取得一定的成就是肯定需要勤奮刻苦的,任何創(chuàng)新和探索要想取得成績是一定要經過獨立思考和研究的。教師在課堂上一定要設計好教學環(huán)節(jié),專門為學生提供獨立思考的機會和情景,可以采取發(fā)現問題、了解問題、思考問題、解決問題、反思問題這樣一個流程來展開獨立思考的教學過程,讓學生培養(yǎng)良好的思維機制、提升學生的思維能力。同時在教學的過程中教師也應該采取榜樣教學的方法,對于那些學習勤奮刻苦的學生或事跡進行宣傳和教導,讓學生有勤奮刻苦的意識,并漸漸培養(yǎng)出這樣的習慣。
3.培養(yǎng)學生積極發(fā)言的習慣
課程標準指出:學生是學習的主體、是課堂的主人。在課堂上,如果學生不能發(fā)揮出自己的水平,個個沉默不語,這樣不僅會給學習帶來嚴重的不良影響,而且久而久之也會使我們的教學工作步入一個不可思議的惡性循環(huán)鏈。所以一定要加強培養(yǎng)學生積極發(fā)言的習慣,讓他們樂于交流。課堂上,學生充分動起來了,氣氛才能活躍,師生才能更有效地交往互動。
扎實的訓練能使學生熟能生巧,深化理解,鞏固掌握,合理運用。我們要善于用訓練鞏固所學,訓練絕不是搞題海戰(zhàn)術,而是結合教學內容,根據學生的學情設計有層次、針對性強的練習。這樣的訓練才能讓優(yōu)生吃飽,食欲大增,改善學困生的消化能力,增加食量,讓學生在練習中熟能生巧,理解掌握知識,提高數學能力。
同時在訓練中也能很好地發(fā)現教學中的得失,以便進行教學反思。反思不僅總結教學成功的經驗,更是對教學難以突破之處的質疑和探索,對今后的教學起著引領方向,突破疑難的重要作用。
學習數學就像是培育植物,學生是種子,興趣是生根粉,學習習慣是有機肥,基礎訓練是陽光和水分。這些都是學生生根發(fā)芽,枝繁葉茂的必需品,是學生不斷積累知識、提升素質、獲得全面發(fā)展的營養(yǎng)品。我們教師在教學的時候一定要注意這幾方面的指導,幫助學生獲得可持續(xù)的健康發(fā)展。
[1]劉賢忠.淺談有效提高小學數學教學質量[J].新課程(中),2016(09).
[2]嚴麗琴.淺談提高小學數學教學質量的策略[J].新課程(上),2016(09).
[3]袁春霞.提高小學數學教學質量之我見[J].新課程導學,2014(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