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省興化市城東鎮(zhèn)中心幼兒園 吳欣鈺
引導數學的生活接觸
——幼兒數學教學生活化
江蘇省興化市城東鎮(zhèn)中心幼兒園 吳欣鈺
為了能讓幼兒更好地學習數學,在講課過程中應結合兒童的心理特征設計課堂內容,巧妙地將實際生活與幼兒數學相結合,從而把幼兒數學教學生活化,為幼兒營造一個愉悅的學習氛圍。
幼兒數學;教學生活化;教學研究
一到五歲的幼兒,思維和心智都還處于發(fā)育階段,他們在學習幼兒數學時相比學習其他知識要困難一些。教師為了能讓幼兒更好地學習數學,在講課過程中應結合兒童的心理特征設計課堂內容,巧妙地將實際生活與幼兒數學相結合,從而把幼兒數學教學生活化,為幼兒營造一個愉悅的學習氛圍。
數學在日常生活中的應用很廣泛,與我們的實際生活有很大的聯(lián)系,教師如果在講課時結合實際生活,列舉一些學生熟悉的生活實例,或讓學生在日常生活中學習數學,相信在幼兒的學習過程中會有很大的幫助。幼兒由于年齡比較小,接受新鮮事物雖然較快但很容易忘記,如果教師抓住日常生活中的一切教育機會,讓兒童來學習幼兒數學,這樣既將幼兒的數學教學生活化,又便于教師對幼兒做出針對性的指導,讓他們更好地學習數學。例如在教授幼兒學習數字時,教師就可以充分利用日常生活來對幼兒進行教學,首先教師可以為學生編學號:01、02、03、04……幼兒平常使用學號的地方很多,認識自己的學號之后慢慢地就會對數字產生興趣,從而激發(fā)幼兒的學習欲望。在學習一段時間的數字之后,為了鞏固幼兒所學的知識,教師可以在幼兒入園后請幼兒清點人數,每天換不同的幼兒來進行清點人數。采用這樣的方法,教師不僅能及時掌握幼兒的學習情況,而且也方便教師對幼兒做出有針對性的指導,讓學生在輕松愉悅的氛圍中進行學習。教師要善于觀察幼兒的心理特征,盡可能地讓兒童在生活中學到更多數學知識,有的教師將這一點做的很好。比如:幼兒在午睡脫衣服時總有說話的習慣,脫衣服的速度很慢,教師為了解決這一問題讓兒童們進行脫衣服比賽,幼兒們脫完衣服后高呼:“我是第一名”“我是第二名”,以此類推,學生們在脫衣服的速度得到提升的同時,也練習了點數、序數,對所學知識進行了復習。
為了進一步將幼兒數學教學生活化,教師在教授知識的過程中可以創(chuàng)設生活情境,讓幼兒處在熟悉的生活場景中學習,從而激發(fā)幼兒的學習欲望,培養(yǎng)幼兒的學習興趣。例如在教授“元角分”的時候,在幼兒認識到它們之間的關系之后,教師可以結合教材當中的內容對此創(chuàng)設購買商品的生活情境。教師首先將事先準備好的紙幣發(fā)給選好的學生,讓兩個小朋友扮演商人賣東西,其余的人扮演顧客,然后進行交換購物,在這種愉悅的氛圍中,不僅學生的接受能力和學習能力都會得到提升,而且幼兒在不知不覺中,對“元角分”之間的關系有了更深刻的認識,兒童在熟悉的場景中學習,有助于調動學生的積極性,使得幼兒的學習熱情得到提升。幼兒在學習數學的過程中,很容易出現同樣的錯誤屢次犯的情況,面對這樣的情形,教師可以將幼兒常出現的錯誤進行情景創(chuàng)設。幼兒在學習過程中常常出現運算不準確、分不清單位之間的換算關系的錯誤,或者將數學概念混淆,教師這時就可以利用小朋友熟悉的故事、游戲、競賽來進行情境創(chuàng)設,真正做到讓幼兒身臨其境認識到自己的錯誤,并及時做出改正。例如在學習除法的運算時,教師事先可以準備好一些糖果,在課堂上進行糖果的售賣,并向幼兒提問:“一塊糖果5角,如果你們有1元錢能買到幾塊糖果?”在學生回答完畢后,教師可以獎給幼兒一塊糖。在買東西的過程中很容易用到數學,教師為幼兒創(chuàng)設這樣的生活情境,不僅讓幼兒體會到數學在生活中的重要性,同時也培養(yǎng)了幼兒的學習興趣。
無論是幼兒還是成年人,對于自己熟悉的內容接受起來會比較簡單,對于那些自己不熟悉的內容接受起來會花費的時間長一些,所以將教材生活化對幼兒的數學學習有很大的幫助。幼兒在學習時,如果覺得知識對自己有用處或者是自己熟悉的知識,他們就會專心致志地去聽講,使得教學質量得到提升。由此可見,教師應將數學教材內容生活化,不能僅僅拘泥于教材當中的知識,應在生活中去體會數學、去發(fā)現數學。數學本就源于生活,教師應將數學回歸到生活中去,例如每件東西都有不同的形狀、大小、位置,幼兒結合教材可以發(fā)現與數學知識相對應的事物。幼兒從家到幼兒園的距離,家和幼兒園所在的位置還有路程的選擇,這些都是教材當中的空間概念,學生通過思考這些問題會對教材中的知識有所加深。生活中常見的事物:花朵、蝸牛、小貓等都是幼兒感興趣的,這些東西當中也蘊含著無盡的數學知識,教師可以將這些東西引申到課堂中來,將數學教材生活化,讓教學更貼近生活。教師還可以對幼兒進行鼓勵,讓幼兒去了解國內外新聞當中所涉及的數字信息,例如:國內外生產總值、人口數量、森林面積等,幼兒在鞏固數學知識的同時,還可以提升幼兒對數據信息的理解力和處理能力,也為以后幼兒認識周圍的世界打下基礎。將教材內容生活化,不僅讓幼兒輕松地進行數學學習,還有助于幼兒體會生活。
將幼兒數學教學生活化的最終目的是:為幼兒創(chuàng)造一個良好的學習環(huán)境,讓幼兒在生活中體驗到數學的獨特魅力,從而培養(yǎng)幼兒對數學的興趣。數學教學生活化,使幼兒無論在課堂上還是在生活中都能進行數學學習,這樣一來,幼兒自身的數學能力會不斷地得到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