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利萍
朗讀“串串燒”,彰顯早讀之特色
——低年級早讀點滴嘗試
□成利萍
針對學生早讀情況不盡如人意的現(xiàn)狀,可嘗試通過朗讀“串串燒”這一做法,將課文朗讀、古詩誦讀和經(jīng)典誦讀納入早讀范圍,使內(nèi)容豐富,形式多樣靈活,充分調(diào)動學生的早讀積極性,使朗讀更有實效。做法如下:一、以“小小表演家”“小小配音師”“小小指導員”的方式進行趣味課文朗讀;二、以“正音正形”“聽讀欣賞”“想象畫面”的方式落實古詩誦讀;三、以“習經(jīng)句,講故事”“背經(jīng)句,賽速度”“復經(jīng)句,唱兒歌”的形式進行《三字經(jīng)》誦讀。
課文朗讀 古詩誦讀 經(jīng)典誦讀
隨著語文教學改革的深入推進,不少學校十分重視學生的朗讀,將上午第一節(jié)課前的20分鐘或者半小時規(guī)定為早讀時間,既給予學生朗讀的充裕時間,又營造了書聲瑯瑯的校園氛圍。然而年復一年,日復一日,單調(diào)的朗讀方式讓學生的早讀情況并不盡如人意。如何調(diào)動學生早讀的積極性,讓早讀更有效、更有味呢?
《義務(wù)教育語文課程標準(2011年版)》在第一學段“閱讀”目標中指出:“學習用普通話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誦讀兒歌、兒童詩和淺近的古詩,展開想象,獲得初步的情感體驗,感受語言的優(yōu)美?!被谶@樣的要求,我嘗試用朗讀“串串燒”的方式引導低年級學生進行早讀。所謂朗讀“串串燒”,就是將課文朗讀、古詩誦讀、經(jīng)典誦讀串在一起,一串一串往下讀。內(nèi)容自由變化,靈活組合,教師每天將早讀內(nèi)容板書于黑板上。這樣,早讀的內(nèi)容豐富了,早讀的形式也變得多樣化,學生早讀的積極性被充分調(diào)動,朗讀更有效了。
“朗讀”是閱讀教學中最為基本的方式,也是小學低年級語文教學中的重點,因為朗讀既可以規(guī)范學生的口語,又可以增強學生的語感,加深學生對課文內(nèi)容的理解,還有助于發(fā)展學生的語言和思維??墒?,一年級的學生活潑好動,注意力集中時間短,因此,在早讀串串燒之課文朗讀環(huán)節(jié),我采取以下趣味朗讀方式(以人教版一年級下冊第一單元實踐為例)。
(一)小小表演家
《柳樹醒了》是一首詩。每一節(jié)詩都有表示動作的詞,適合學生表演朗讀。于是,在學完這篇課文后的第二天早讀時間,我便采用“小小表演家”的方式激發(fā)學生的朗讀興趣。學生爭先恐后地加入表演的行列。說話時的動作,睡醒了后伸懶腰,梳頭……表演得惟妙惟肖。學生邊背誦邊表演,其他同學邊欣賞邊模仿動作。通過“小小表演家”的方式進行朗讀訓練,激活了早讀的氣氛,點燃了學生想象的火花,學生在積極主動的思維和情感活動中加深對課文的理解和體驗,感受到了春天的美。
(二)小小配音師
針對一年級學生愛看動畫片的特點,我將課文朗讀和動畫情境結(jié)合起來?!洞河甑纳省肥且黄捁适隆8鶕?jù)這類課文的特點,讓學生分角色當“小小配音師”。學生在前一天的課堂學習中已經(jīng)對課文比較熟悉了,因此早讀時“小小配音師”的角色也演得如魚得水。我將動畫關(guān)至靜音后,學生根據(jù)屏幕上出現(xiàn)的文字進行角色配音。隨著字幕速度的快慢,學生也隨時改變著朗讀的速度。當學生的朗讀和字幕同時結(jié)束時,學生臉上洋溢的是成功的喜悅。小小配音師,口、眼、腦并用,充分調(diào)動了學生朗讀的興趣,在配音朗讀中,又一次與文本對話,加深了對春雨的理解,更給枯燥的早讀增添了無限趣味。
(三)小小指導員
我在范讀課文時常常故意犯錯,不是讀錯就是拖調(diào)等,讓學生指導我朗讀?!多囆∑綘敔斨矘洹芬晃谋容^長,學生的朗讀問題很多。于是在早讀時,對于特別難讀的句子,我又進行了重點指導。當我示范讀“一個樹坑挖好了,鄧爺爺挑選了一棵茁壯的柏樹苗,小心地移入樹坑,又揮鍬填了幾鍬土”這句時,因為“了”“地”較多,我沒有注意停頓。剛讀完,學生就開始舉手說我讀得不好。于是我便趁機讓學生指導我朗讀。在學生指導我朗讀的同時,其他學生也聽得非常認真,期待著下一個輪到他來指導。小小指導員,充分利用一年級學生善模仿、愛表現(xiàn)的特點,使得早讀更有意義了。
《義務(wù)教育語文課程標準(2011年版)》在第一學段閱讀目標中提出:背誦優(yōu)秀詩文50篇(段)。為了不加重學生課業(yè)負擔,我將浙江省教育廳編寫的《中華經(jīng)典誦讀(一年級下)》教材中的古詩誦讀納入早讀串串燒中,以一個月為周期,規(guī)定背誦篇目,并做到古詩背誦扎實有效。以三月春天的古詩誦讀為例。
(一)正音正形,讀得準確
朱熹在《熟讀靜思》中有言“須要讀得字字響亮,不可誤一字,不可少一字,不可倒一字,不可牽強暗記,只是要多誦遍數(shù),自然上口,久遠不忘”。所以,在早讀串串燒之古詩誦讀環(huán)節(jié),我首先注重的是正音正形。如《惠崇春江晚景》中的“惠崇”“蔞蒿”“豚”這些字,一年級學生還沒學過,因此我強調(diào),拼讀拼音,把不認識的字先讀懂。特別是“蔞蒿”,很多學生難字識半邊,讀成“蔞gāo”,于是進行正音指導。又如《釣魚灣》,這首詩有六句,相對比較長,給學生充裕的時間,反復朗讀,把每個字讀準,為后面讀出節(jié)奏、想象畫面做好充分的準備。
(二)聽讀欣賞,讀出節(jié)奏
古詩的誦讀還要注意重音、語調(diào)與節(jié)奏,這樣就會在抑揚頓挫、輕重緩急的朗讀中領(lǐng)悟情感,提高朗讀水平??蓪σ荒昙墝W生進行平仄、語調(diào)等說教的效果微乎其微,但他們的模仿能力特別強。因此,在早讀串串燒的有限時間里,我時常使用古詩聽讀欣賞的方法,讓他們依樣畫葫蘆地跟讀。如誦讀《相思》這首詩時,我首先告訴學生,一起先來欣賞“一場”古詩誦讀會。在視頻播放完后,我讓學生學著視頻的樣子來讀讀這首詩,看能不能也像他們這樣讀出節(jié)奏,讀得很好聽?!凹t豆生南國,春來發(fā)幾枝?愿君多采擷,此物最相思?!睂W生一下子就把節(jié)奏給讀出來了。
(三)想象畫面,讀出意境
亞里士多德說過:“想象力是發(fā)現(xiàn)、發(fā)明一切創(chuàng)造活動的源泉。”古詩簡潔、篇幅短小而意義豐富,學生要了解詩的意境,理解詩的言外之意,就要靠想象畫面。如在誦讀《絕句二首》,當讀到“遲日江山麗,春風花草香”時,領(lǐng)讀的學生首先解釋了“遲日”就是春日,接著問:讀著這兩句詩,你有沒有看到什么畫面?這時,有學生說:“我仿佛看到了春天百花盛開,到處很美麗的景象?!币灿袑W生說:“我好像看到了春風把小草吹綠了,我還好像聞到了草的香味。”……想象出了畫面,再讀詩句,便讀出了春天的生機勃勃。
早讀串串燒的又一環(huán)節(jié)是經(jīng)典誦讀。如《三字經(jīng)》是古代啟蒙教育的著名教材,影響極其深遠。全書僅一千一百多字,內(nèi)容卻非常豐富。不論是天文地理、社會家庭,還是歷代興衰、文化變遷,都在其中得到了反映。全書三字一句,兩句一韻,讀起來朗朗上口,易誦易記。因此,我將這一教材也納入了早讀串串燒之行列,每周兩課,并采取了以下措施,將《三字經(jīng)》誦讀落到實處。以一年級下冊為例。
(一)習經(jīng)句,講故事
一年級學生喜歡聽故事,生動有趣的情節(jié)、活潑可愛的語言能吸引他們的注意力?!度纸?jīng)》中含有很多小故事。于是,當學生讀完第一周的誦讀任務(wù)“人之初,性本善……教五子,名俱揚”時,我告訴學生,其實呀,這兩課的經(jīng)句中包含著一個有趣的故事呢。有的學生立刻舉起了小手,有的則瞪大了眼睛。有位學生說:“‘昔孟母,擇鄰處’講了《孟母三遷》這個故事?!辈⒅v述了《孟母三遷》的故事。這樣,學生不光讀了經(jīng)句,還了解了故事,把《三字經(jīng)》讀得更厚實了。
在《三字經(jīng)》中還包含著很多的故事,如《周處除三害》《鐵杵磨成針》《黃香溫席》等,在誦讀中講《三字經(jīng)》中的故事,在誦讀中尋《三字經(jīng)》中的故事,在有故事的背景中進行誦讀,學生學得輕松,記得主動。早讀,有了厚度。
(二)背經(jīng)句,賽速度
《三字經(jīng)》盡管簡單,但要背下來,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越到后面,學生越生疏,就會越難背。我便利用低年級學生表現(xiàn)欲強的特點,采用競背的方式。有了比賽,學生背誦的速度更快了。在讀到“馬牛羊,雞犬豕……乃九族,人之倫”這兩課時,學生讀通后,我讓他們一分鐘速背。一分鐘后,同桌相互檢查,大部分同學都能背下來。利用學生好勝心強、愛表現(xiàn)的特點,采用一分鐘速背的比賽,效果明顯。
在之后的誦讀中,還可以嘗試更多競爭的辦法,男女生賽讀,和老師比一比,經(jīng)句接龍等,調(diào)動學生誦讀的積極性,變被動地讀為主動地背。早讀,在比賽中,更加有滋有味。
(三)復經(jīng)句,唱歌曲
根據(jù)遺忘規(guī)律,一段時間后,學生之前記憶的東西就會有所遺忘,可以采用反復誦讀的方法加深記憶。可是,經(jīng)常一成不變地反復背誦,學生的朗讀熱情便會退卻。采用怎樣喜聞樂見的方式進行鞏固呢?我下載了兒童版的《三字經(jīng)》,“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習相遠……”愛唱愛動是一年級學生的又一特點,音樂響起,學生便和著音樂,唱起來。在放第二遍時,大部分小朋友已經(jīng)能哼了。教室里,小朋友搖頭晃腦地唱著,還打起了節(jié)拍。唱經(jīng)句,這又是一個新鮮的學習方式。在吟唱中,學生記得更牢了。
總之,將課文朗讀、古詩誦讀、經(jīng)典誦讀納入每天的早讀中,學生既鞏固了課文的內(nèi)容,又對國學經(jīng)典有了更多的認識。這樣的早讀,以其自由、靈活、多樣的形式,調(diào)動了學生誦讀的興趣,在積極主動的參與中,提高了學生的朗讀水平,更提升了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
[1]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義務(wù)教育語文課程標準(2011年版)[S].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12.
[2]魏薇.小學語文教學法[M].濟南:齊魯書社,2010.
(浙江省桐鄉(xiāng)市實驗小學教育集團北港小學314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