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省淮安市清河實驗小學 方曉明
精心設計追問,促進數(shù)學課堂深度學習
江蘇省淮安市清河實驗小學方曉明
現(xiàn)代課程教學理論認為,在小學數(shù)學課堂中的提問是不可缺少的環(huán)節(jié)。而課堂追問是提問的繼續(xù),是深度的提問。在小學數(shù)學課堂教學中,追問是促進學生進行深度學習的關鍵。學生在教師不斷地追問下,可以一步步跟老師的步伐進行學習,深入的探究問題。追問這個環(huán)節(jié)老師應該著重精心設計,這部分的內容對于學生而言非常重要,學生的思維激活以及空間拓展提升都需要問題的引導,追問的作用現(xiàn)在越來越顯著。
在解題過程中的追問,需要老師先將解題的脈絡先分析清楚,然后根據(jù)題目的解題過程進行追問,一步步引導學生進行思考與拓展。小學生的思維沒有發(fā)育完全,對于許多知識還是感到非常地疑惑不解,對于知識的興趣就會逐漸的降低。因此,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效率就會降低,而教師如果可以從問題中提煉出思路,將思維轉化為追問的形式,就可以激發(fā)學生的思維,讓學生有繼續(xù)學習的興趣。比如,在這樣一道路程問題:已知A汽車以每小時七十千米的速度前行,A車的時速假設是一直不變的,如果出發(fā)時間是上午的九點,到達時間是9點56分,假設路程為L,那么L為多少呢?首先學生需要去找到關鍵問題,那就是路程的表達式,如何去計算路程。知道了公式之后就需要進行下一步,那就是找到表達式中的變量大小。學生一步步去找到時間與速度,便可以算出來L的大小。學生應該學習老師的方式,首先去尋找什么,其次再去尋找什么。這樣的解題思路才會讓學生逐漸地提升自己的思維層次,對于小學而言,認真學習課堂的內容并且仔細地思考,可以有效的地拓展學生的思維。
學生在學習中肯定會有許多不理解的地方,對于數(shù)學知識而言,學生有很多地方不理解會很大程度影響學生的學習。學生需要將不懂的地方提出來在班級中進行匯總解答,教師也可以根據(jù)知識的疑難點,進行知識點的追問。學生多角度思考問題,才可以將問題徹底解決。尤其是在小學數(shù)學中,學生思考問題的角度是不全面的,對于知識點的內容疑惑比較多。因此,學生不理解的地方是老師需要注重的地方,老師可以采用疑難問題追問法,將問題再次提出進行解答,學生需要在解決問題中加強自己的判斷能力。學生的判斷可能有錯誤的地方,教師先不著急進行指正,對于問題應該先讓學生自己去分析一下,然后進行追問引導,讓學生知道哪里有問題,如何去解決。比如,在教學“圓的周長”這一內容時,學生對于圓的周長推導可能有些疑惑。學生對于概念理解應該沒什么問題,但是對于推導過程卻可能出現(xiàn)不理解。對于學生而言需要理解推導過程,這樣才可以加深學生的記憶并且提升學生對于知識的掌握程度,學生可以從推導過程中提升自身的知識水平。
學生在解決數(shù)學問題時,對于問題的理解需要再次加強,也就是在進行計算結果后需要進行再次的思考。解決問題過程中需要進行問題的引導,在問題解決后的結果方面也同樣需要進行引導,因為學生的角度會出現(xiàn)單一性,解題能力較弱,沒有得到足夠的提升。教師需要進行問題的再次提出,對問題的結果進行再次提問,一方面可以增加學生的解題策略,也可以加深學生對于知識的理解與記憶。尤其是在學習新的知識,許多學生都有著畏難情緒,因此在教學過程中學習效率是比較低的,學生在學習之后理解的內容并不全面,老師學習可以根據(jù)學生解決問題的答案,進行深入的思考以加深記憶。例如,在教學“圓面積”這一內容時,老師可以先采用有趣的問題進行情境創(chuàng)設,吸引學生的興趣:有兩個同心圓,已知從圓心出發(fā),沿直線行走,到大圓邊界的長度是8米,到小圓邊界的長度是6米,那么這個大圓比這個小圓大多少?然后讓學生去進行計算,學生首先將大圓算出來,再算出小圓,那么這個是不是有些復雜呢,是否可以采用其他的策略進行解答?學生觀察公式了解到用(8-6)2×3.14,簡化了過程。
提問可以增加學生的思考,學生的思維需要從小進行培養(yǎng)與拓展,這樣才可以有效地將學生的思維提升。學習中學生會出現(xiàn)一些獨特的思維,老師可以根據(jù)這些內容進行再次提問。比如,在教學“萬以內的加法和減法”時,讓學生去思考這一題1000-353=?有些學生是直接計算得出答案,有些學生卻采用這樣的式子:999-353+1進行計算。這個思維角度就比較好了,減少了學生在進行計算的錯誤。那么這時候老師就可以讓學生發(fā)言,是如何想出來這樣的計算過程的。學生回答說:我是看999減去353的任何一個位都是非常方便的,就不需要再進行借一位計算了,我經常會在借位的步驟出現(xiàn)錯誤才想到這樣做的。老師應該鼓勵這位學生,學生的思考角度非常好,其他學生應該加以學習。這時候其他學生也會進行思考與討論。老師采用這樣的追問:“你們能不能去找到其他乘法的規(guī)律”這一個簡單的追問就調動了學生的學習興趣,拓展了學生思維的發(fā)散性。讓學生明白遇到這些問題應該先動腦進行思考,即使是一道非常容易的題目,但是也可以進行簡便運算,還可以提升效率,這樣才能讓學生的思維不斷的拓展與提升。
總之,作為小學數(shù)學老師來說,應該設計有效追問來提升課堂教學的效率,通過課堂追問不斷拓展學生的思維縱深,將學生引入數(shù)學世界的深處。因此,在課堂教學中教師要了解學生對問題的理解程度,進而采用漸進型的問題追問,既活化數(shù)學課堂,更有效引領課堂的發(fā)展。這樣,才能讓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對問題的探究增強學習的興趣,讓學生體驗數(shù)學學習的樂趣和價值,感受數(shù)學探究的快感。同時,教師活化追問,更可以讓學生深入的去探索問題、研究問題,從而促進了小學數(shù)學課堂的深度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