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志紅
炒菜不放油之后
◎范志紅
最近有幾位朋友問:“我正在減脂增肌,吃的全是蒸煮菜和涼拌菜,全是不放油的。但是家人不同意,說不吃油怎么行?還有醫(yī)生說,不吃油會造成脂溶性維生素缺乏!不吃炒菜油,真的會營養(yǎng)不良嗎?”
有位女士還說:“我不吃用油炒的菜之后,皮膚真的變差了??!有個醫(yī)生說我缺少必需的脂肪酸!”我說:“這和炒菜是否放了油沒有直接關系。因為要獲得花生油、芝麻油的營養(yǎng),吃花生、芝麻就有了。反之,花生、芝麻里的蛋白質、鈣、鎂、鋅、B族維生素等營養(yǎng),榨的油里可沒有。有足夠的堅果油籽和奶蛋,再加上適量魚肉和豆制品,你怎么可能會缺脂肪?實話實說,這些東西你也吃得很少吧?”
女士不得不承認,她的確每天只吃水煮蔬菜、水果和主食,再加兩片雞胸肉,不吃各種蛋類,不喝牛奶、酸奶,也很少吃堅果、豆制品。
于是我提示她,即便要減肥,每天也最好能保有至少40克的脂肪攝入量。如果完全不吃炒菜油,堅果仁和油籽每天也要吃50克左右(去殼后兩把多),可以提供20克脂肪;再加1杯全脂奶,1個蛋,1兩去皮雞肉,1兩鹵水豆腐,這就又有約20克脂肪入賬。這樣,就算不用烹調油,也不可能缺少必需的脂肪酸了。別忘了,多吃油就是多吃脂肪,多吃脂肪就意味著往身上補肥肉。
朋友又問:“你自己難道不吃用油炒的菜嗎?”
我表示,我只是拒絕油炸食品,并不會完全拒絕油炒菜。因為除了健康之外,人類也有權利享用美食。
不過,過度貪戀美食、油脂攝入過量的生活已經讓我國居民變得越來越胖,高血脂、糖尿病幾乎與中年發(fā)福如影隨形。想讓油炒菜和健康和平共處,就必須遵循兩個原則:
首先,不要把每個菜都做成炒菜,煎炸食品更不能經常吃。比如說,每餐一個炒菜,一個蒸煮菜,一個涼拌菜,就比較容易避免吃油過多的問題。想吃濃味食物的時候,寧可加點辣椒、花椒、咖喱,放點芥末、胡椒粉之類的調料來提味,也不要經常吃煎炸的油膩菜肴。
其次,除了三餐的菜肴,盡量不要再引入隱形的脂肪。比如燒餅、千層餅、點心、蛋撻、蛋糕、餅干,細數(shù)這些點心,哪個不是放了很多油才做出來的?偶爾吃點當然可以,但天天吃就不太明智了。日常生活的多數(shù)日子里,還是直接吃沒有添加油鹽的五谷雜糧做主食吧。
假如實在放不下那些高油美食,偶爾想過過嘴癮,那吃個水煮魚、香酥雞什么的也不必太過自責,因為還有一個方法補救——多運動,把多吃的熱量及時消耗掉。與嚴苛的控油要求比,偶爾享用美食加上規(guī)律的運動,在無礙身材變美的同時更能讓人體會到人生的幸福感……
(摘自《飲食科學》2015年第10期 圖/陳明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