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雅麗
摘 要:在教育這方肥沃的黑土地上,只要我們用心的去耕耘,給學生營造一個快樂的成長環(huán)境,定會贏的滿園的花香,向莊子一樣培育出無數(shù)個數(shù)碩大的“金葫蘆”。
關鍵詞:教學;學習
中圖分類號:G622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2-7661(2016)07-021-01
《莊子》中有一個故事:惠施和莊子比誰種的葫蘆大。為了能種出比莊子更大的葫蘆,惠施非常用心,每天施肥、除草,見沒什么異?,F(xiàn)象就做別的事。不久之后惠施的葫蘆相繼死去,莊子的卻長得格外好?;菔┎唤馇叭フ埥蹋f子說:“我是用心去管理,看到他們都在快樂的生長,我當然不去管它了。而你不管他們需不需要拼命的施肥、除草,哪有不死之理?!?/p>
而我們許多教師的做法不就和惠施一樣,不顧“葫蘆苗”的感受拼命的去施肥。孩子活潑的天性一日日的被消磨掉,本來的長處優(yōu)勢在逐漸的丟失。快樂成長是孩子最大的權力,自由可以讓孩子充滿靈氣和童心,充滿個性,在不知不覺中快樂的結出“大葫蘆”。我們每個教師都要做“莊子”而不要當“惠施”。
一粒樹種要長成參天大樹,需要適宜的土壤、溫度、水分、陽光……,這個道理不說大家不懂,人更是如此。然而面對學生的教育問題,大多數(shù)教師出現(xiàn)了“燈下黑”、“當局者迷”的情況,大有拔苗助長或放任自流的架勢。作為一名教育工作者面對孩子由小學到初中的轉變,能否以一個旁觀者的角度,理性的去分析所出現(xiàn)的問題,準確的把握孩子的智力趨向,揚長避短,不放棄,不苛求,給孩子一個快樂成長的環(huán)境。
要想幫助學生完成小學到初中的轉變,給孩子一個快樂成長的環(huán)境,要知道初中學習與小學學習有很大的不同:1、開設的課程增多,由小學的語文、數(shù)學、英語(個別學校還沒開)、思品四門學科,到初中增加物理、化學、歷史、地理、生物等九門學科,學科增多,導致作業(yè)增多;2、上學時間延長,由小學的6個小時,延長到初中的8個小時,孩子一時很難適應;3、學科知識由小學直觀、形象、感性、零碎的知識變成了初中的更為完整、系統(tǒng)的知識體系,這對孩子的各方面的能力要求要更強;4、初中的老師的教學不像小學老師那樣講的詳細、面面俱到,而是越來越注重傳授知識的嚴密性和學生的思維方法、思維能力的培養(yǎng),除要求學生識記大量的定義、原理等知識點外,更重要的是培養(yǎng)學生掌握運用知識的能力。
正因為如此,使初中學生的學業(yè)負擔客觀上大大增多了,特別是進入初中以后,自學能力的強弱對學習成績的影響明顯增強,這樣對學習依賴性強的孩子,成績往往會很不理想。因此,孩子剛進入初中,教師就應及時幫助學生實現(xiàn)學習方法、生活習慣等多方面的轉變。
教師的認識正確了,就能幫助學生順利完成從小學到初中學習的過度:1、千萬不要因為第一次考試成績不好就對孩子采取“惡補”措施,要明白這是正常的情況。2、正確認識和發(fā)現(xiàn)孩子的潛力,對孩子已經努力了,達到的學習水準,予以肯定和鼓勵。3、認準孩子的智力發(fā)展趨向,支持孩子選擇,不可拔苗助長,不可舍長救短。4、不灰心,不放棄。不能因為孩子第一次中學考試分數(shù)比小學下降了,就認為孩子“沒有希望”了,采取放任自流的態(tài)度。那么,你的學生可能連本來具有的潛力也被你弄丟了。
其次,要改變人才觀。作為教師來說,學生千好萬好,做一個好公民才是最關鍵、最基本的目標。成才先成人,對教師而言懂事的學生才是最好的學生。特別是獨生子女群體形成以后,懂事的孩子越來越少。
最后,要學著放手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生活、學習習慣。
一、督促學生復習當天學習的知識,直到學生養(yǎng)成習慣
小學階段,學生的學習科目少,知識面很窄,考試較為簡單,只要學生能按時完成作業(yè),考試成績一般不錯。但初中階段,由于課程設置增多,考試題目更為靈活,講究活學活用,如果孩子還和小學一樣,寫完作業(yè)就萬事大吉,成績肯定不會好。因此,教師每天督促學生做完作業(yè)后,及時復習當天學習的各科知識,還讓學生多看一些、做一些課外的參考資料,對所學知識加深理解,拓寬知識面,使學生盡快由依賴性學習,向主動、獨立性學習轉變,直至學生養(yǎng)成習慣。
二、教師要幫助學生處理好玩和學的關系。
學習是初中學生的主要任務,主要的時間和精力都應花在學習上。但是,學習又不是學生生活的全部,初中學生精力充沛、興趣廣泛,適當和有益的活動也是他們生活的重要組成部分。因此,教師要協(xié)助學生搞好時間管理,包括合理安排作業(yè)時間,在規(guī)定的時間內完成作業(yè),提高做題效率;要指導學生學會勞逸結合,學習時專心致志、靜得下心來;活動時生龍活虎、放得開。這樣,學生既能玩的好,又能學得好,學習和玩不僅是不矛盾的。而且可以相得益彰。
三、教師要有意識的放手。
一般學生上小學時,學習上依賴性很強,作業(yè)總是檢查幫忙才行。上了初中要盡快改變學生的這種依賴心理。平時讓學生獨立完成作業(yè),盡量不給學生講解,做對了及時給與表揚鼓勵。不要學生一有不會的題馬上就給講解,教師可以裝作“不會”,讓學生學會給你講解。這樣,可以讓學生體會到成功的快樂,逐漸消除依賴的心理,還可以幫助學生夯實基礎,又可以提高學生聽講的注意程度。
我深信,在教育這方肥沃的黑土地上,只要我們用心的去耕耘,給學生營造一個快樂的成長環(huán)境,定會贏的滿園的花香,向莊子一樣培育出無數(shù)個數(shù)碩大的“金葫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