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肅省玉門市第二幼兒園 孫 慧
談墻飾在幼兒園教育活動中的作用
甘肅省玉門市第二幼兒園 孫 慧
生動豐富的墻飾不僅賞心悅目還飽含教育元素,能起到潛移默化教育地作用。那么墻飾究竟發(fā)揮著哪些教育作用呢?我個人認為:
主題鮮明的墻飾除了能美化環(huán)境還能起到教育的作用。讓墻飾走進教學,讓教學延伸到環(huán)境,內(nèi)外呼應,合而為一。曾經(jīng),那些形式花俏的墻飾既增加了老師們的工作量,還忽略了與教學之間的聯(lián)系;現(xiàn)在,我們將教學主題與環(huán)境創(chuàng)設緊密地連接在一起,結(jié)合學習進度提前規(guī)劃,讓每個孩子的作品都有機會展示,讓環(huán)境成為教學的助力和孩子們交流的平臺。
例如:小班入園后的第一個月是“快樂的幼兒園”主題,在這個總主題下又細分為四個周主題:第一周是“甜甜找朋友”,我們先指導幼兒進行涂色游戲,再將孩子們的所有作品五個一組分組張貼,而剛?cè)雸@的幼兒在看到自己的作品被老師精心裝飾后貼在墻上時,能夠直觀地獲得認同感,有效地緩解入園的緊張情緒;第二周是“甜甜笑瞇瞇”,美術(shù)活動《笑臉寶寶》的作品也被搬上了墻壁,當那紅紅的稚嫩笑臉展示到墻面上時,孩子們收獲的就是成功的快樂!
半個月后,孩子們慢慢愛上了幼兒園,逐漸適應了新的環(huán)境。我想,這其中墻飾的功勞一定不?。?/p>
中班和大班十月的主題都是“我是中國娃”。大班的墻飾展示了成片地表現(xiàn)陶罐和瓷瓶的線條畫,孩子們在容器造型的線框里涂上各種漂亮的顏色和充滿想象的線條,煞是好看。中班的墻飾以民族服飾和地方特產(chǎn)的展示為主,老師把幼兒的作品和圖片結(jié)合起來,分祖國風貌、家鄉(xiāng)特產(chǎn)和民族服飾三大板塊進行全面地展示,不僅讓本班的孩子受益匪淺,還能讓其它的孩子也學到知識,甚至過往的家長和老師們也重溫了記憶深處沉睡已久的知識。
樓道里,時常能看到幼兒拉著爸爸媽媽的手尋找自己的作品,聽著孩子津津樂道地講述,家長欣然地注視著孩子一臉的幸福。有的幼兒和家長一路走著說著:“這是藏族,這是蒙古族……”還時常可以聽到“這兒的菊花好漂亮呀!”“爸爸,爸爸,這是帽子,這是花海辣椒!”
主題與課程之間的互動,真正讓環(huán)境育人落到了實處,讓孩子得到了實惠。
第一次走進幼兒園,印象最深刻的莫過于花花綠綠的墻壁——幾乎沒有一塊地方是單調(diào)的白色。頭頂上有各種漂亮的手工吊飾;墻壁上半部分是老師們做的工藝品,幾乎涵蓋了布藝、廢舊物粘貼、木藝等所有手工藝術(shù)類型;墻壁下半部分則是貼滿了各式各樣稚嫩的作品。雖然風格和主題各不相同,但每間教室都透出可愛和親切。墻面被教師分割成好多區(qū)域,有的地方放幼兒的手工作品,有的地方粘貼幼兒的繪畫作品,還有的地方用來展示幼兒的探索發(fā)現(xiàn),應有盡有、琳瑯滿目!我當時的感覺是幼兒園的前輩們都太厲害了!
隨著慢慢地融入這個集體,我從剛開始時的不知所措到后來的慢慢摸索直到今天的胸有成竹,是一種歷練,更是和姐妹們共同研討、互相學習和不斷改進的結(jié)果。
記得墻飾最初是一月一換的,到月底該換墻飾時站在樓道里苦苦思量,手忙腳亂。有時,為了“整齊好看”往往會選擇性地忽略一些孩子的作品,或者干脆指定一些能力強的孩子按要求完成作品,自認為這樣既出效果又省事。后來我們認識到這樣做的弊端,于是大家積極地研討改進,在不斷地嘗試創(chuàng)新后,我們的墻飾改進成能夠一條龍式地為教學服務:月初,老師根據(jù)課程設置商量好墻飾的大板塊,在延伸活動中組織全班幼兒參與制作作品;然后,老師利用閑暇時間將孩子們的作品經(jīng)過精心的組合設計粘貼進事先規(guī)劃好的區(qū)域內(nèi),每周更換一次。這樣,既讓所有孩子的作品都有了展示的機會,還能進一步激發(fā)孩子的創(chuàng)作欲望。既讓孩子獲得了強烈地成就感,還能讓老師不再為如何裝飾墻面抓耳撓腮!而且,我們這樣的做法使得人人有作品,周周有新意。我們經(jīng)常能在樓道里看到幼兒拉著爸爸媽媽的手尋找自己的作品,而家長則津津有味地聽著孩子的講述,鼓勵的眼神和語言讓幼兒更加地自豪。如此,孩子們參與的積極性越來越高,而家長們也更加關(guān)注,真正讓墻飾成為全員參與展示幼兒無限美好的園地!
孩子們用稚嫩的小手制作出的作品在老師的精心設計下,猶如畫龍點睛一般讓單調(diào)的白色墻壁生動起來,充滿濃濃的藝術(shù)氣息。這不但讓孩子體驗了創(chuàng)作的快樂,更是一種無形的藝術(shù)熏陶,在潛移默化中讓審美情趣不斷升華。
孩子們手工做的菊花色彩豐富造型獨特,老師將它們貼入綠草紛飛、黃葉飄舞的“花園”中,一團團、一串串爭相開放。在柵欄外欣賞,像是置身于秋天的花園、漫步于秋日的鄉(xiāng)野間一般,隱隱地似乎還能聞到泥土的氣息與花朵的芬芳,讓人心醉!
再來看那一片片樹葉,在孩子們的手中變成了靈動的樹葉魚、翻飛的小蝴蝶、可愛的小烏龜、調(diào)皮的小狗狗等等。在幼兒的幻想世界里,樹葉可以拓印成白雪公主的城堡、豐富多彩的海底世界、天空中自由飛翔的小鳥、充滿奇幻色彩的神秘宇宙世界……你能想到的,甚至你想不到的,在幼兒的手中都一應俱全,應有盡有。還有一些大手筆的作品,你覺得好像看不明白,可讓孩子們講述起來那可是津津有味得很呢!
還有,在大漠中的昂首前進的駝隊,在點點綠洲中水邊嬉戲的小兔,草原上星星點點的羊群,“大漠孤煙直”的情景躍然眼前。站在不遠處觀望著這恬靜而充滿活力的一切,明媚的陽光照射在金燦燦的廣袤沙丘上,好似置身于廣闊的河西走廊,讓我有點迷糊地認為我也是其中的一員。走進了細細的品味才知道這是孩子們在老師事先設計好的小兔、小羊、駱駝上做的駝絨粘貼畫。粘貼后,幼兒添畫了駱駝的嘴巴、小兔的耳朵和眼睛、小羊的尖角,我甚至都能想象到孩子們在進行這節(jié)活動時的投入與完成后的愉悅!也能想象當幼兒興奮的拉著爸爸媽媽的手,搜尋到自己的作品給他們講述時,家長的驚嘆與滿足,他們一定會在夸獎孩子的同時沉醉在陽光下廣闊的大漠風光中。流連沉醉,讓人樂而忘返。就是離去,那一幅幅美景還會在眼前浮現(xiàn),想起來就忍不住的嘴角上揚,幸福而滿足。
墻飾,原本是靜止的裝飾,只有在孩子們的心中活了起來,在他們手下動了起來,在大家的眼中亮了起來,才能真正為幼兒在藝術(shù)的世界里打開第一扇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