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豐城中學 徐春霞
對高考政治試題情境材料的有效解讀
◇江西省豐城中學 徐春霞
在全國普通高考思想政治考試大綱中,闡述了四項考核目標與要求。這四項考核目標與要求分別是獲取和解讀信息、調動和運用知識、描述和闡釋事物、論證和探究問題。無論對哪項考核目標與要求的考查都要從試題材料中設置的情境入手。
在全國文綜高考政治試題中,無論是選擇題還是非選擇題一般都具有兩個共同的特點:一是以不同形式的情境材料為背景;二是結合情境材料設置問題。這樣的命題特點,使對試題中情境材料的解讀成為關鍵。
1.圖文并茂、信息量大
情境材料多以文字、圖像(含漫畫)和表格形式出現,信息量大。這幾年,在全國高考文綜政治試題中,情境材料新穎,呈現形式多樣。
2.貼近社會、貼近生活
情境材料具有時代性和現實性,命題素材的選取體現生活化,注重民生、環(huán)保、創(chuàng)新、科學發(fā)展等。在解讀情境材料時,要通過感悟知識與生活的聯系,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和生活方式。
3.情境材料已與試題考查的知識點融為一體,不再是“兩張皮”
高考命題關注熱點問題,這些熱點問題往往與國家的大政方針和戰(zhàn)略部署相關。但是,創(chuàng)設情境材料,目的是實現對教材知識的考查。無論情境材料多么新穎,最終的落腳點都要回歸到教材知識上。所以,對待情境材料,不能只關注時事本身,而要解讀好、運用好試題中呈現的熱點材料。其中,解讀是前提。
情境材料與試題考查的知識點融為一體,體現了“要立足于學生現實的生活經驗,著眼于學生的發(fā)展需求,把理論觀點的闡述寓于社會生活的主題之中,構建學科知識與生活現象、理論邏輯與生活邏輯有機結合的課程模塊”。這就要求我們必須高度重視對情境材料的解讀。
1.“全”——忌“一葉障目、不見泰山”
做圖表題時,要注意“全”。圖表題的圖表材料通常由三部分構成,包括標題(表頭或圖名)、圖表(圖或表)、備注(注記)。做漫畫題時,要看清漫畫中的人和物、看清漫畫中的文字和符號、注意漫畫中人物的表情。只有把漫畫的各個部分結合起來綜合思考,作認真的分析,才能明確題意的價值取向。
2.“主”——忌“均衡論”
在解讀材料時,要抓住“最重要的”,明白材料在強調什么,讀懂材料的主旨。
【例】2015年3月6日,美元指數收盤較前一交易日上漲1.416 4點;3月9日,人民幣對美元匯率較前一交易日又貶值30個基點。美元持續(xù)升值將對中國經濟產生多方面的影響,其中積極的方面在于
( )
①擴大中國出口商品的價格優(yōu)勢,增加出口
②提升中國外匯儲備的國際購買力
③抑制中國居民的出境旅游,從而增加國內儲蓄
④優(yōu)化中國對外投資結構,加快“走出去”步伐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美元持續(xù)升值,人民幣相對貶值,有利于我國出口,故①符合題意。人民幣貶值不利于進口,會抑制中國居民的出境旅游,但不一定會增加國內儲蓄,故排除③。美元升值,有利于提升我國外匯儲備的購買力,因為我國的外匯儲備中美元較多,故②符合題意。美元升值,不一定能優(yōu)化我國對外投資結構,故排除④。
本題錯誤率較高的一個主要原因是,考生在解讀材料時沒有明白材料的主旨。
3.“評”——明晰命題者的“褒貶”意圖
命題者在引用情境材料時有時會運用一些帶有感情色彩的字眼,以充分反映命題者的立場。在解讀這些情境材料時,一定要把這些帶有感情色彩的詞語重點畫出來,對其進行去偽存真和由表及里的處理和分析,才能夠準確理解、正確作答。
尤其是在做漫畫題的時候,要對漫畫中的全部信息進行綜合思考,把握命題者的“褒貶”意圖,明晰其諷刺的是什么思想或行為,清楚其歌頌的是什么思想或行為。
4.“聯”——忌“顧了這頭顧不了那頭”
在解讀材料時,要將設問中的關鍵點、情境材料中的關鍵信息與教材知識建立聯系。
無論是選擇題還是非選擇題,都可謂“題在書外,理在書中”。在全國高考文綜政治試題中,命題人對非選擇題問題的設置增加了限定性條件。這樣對知識考查的指向性更明確??忌仨氉屑殞忣},精準答題。作答時既要使用教材中的專業(yè)術語,又要結合材料綜合分析,語言組織注重術語化、邏輯化、條理化。如果在做題時,心中沒有“聯”,很容易“顧了這頭顧不了那頭”,導致答非所問。
全國高考文綜政治試題遵循開放與限制相結合的命題原則,所給的情境材料非常開放,但在設置問題時又設置了限定性條件,以明確的限制性條件考查考生的博聞強識。所以,考生在答題時要觸景生“情”,將情境材料、設問、教材知識聯系起來,真正實現具體問題具體分析,反對經驗主義。
5.“比”——揭示差距和趨勢
在做含有數據的表格題時,部分考生看到情境材料中的數字,覺得難以下手。針對這種情況,一個很好的方法就是進行有條理的比較,通過對不同時間的比較,研究新情況,得出新結論。做圖表題時,學生都知道要分析哪些項目、要分析項目的變化趨勢,但容易忽視對這些項目的比較。在分析圖表時,既要縱著看、橫著看,又要善于比較圖表中所列的各個項目,提取有效信息。通過比較,可把握內在的聯系,發(fā)掘隱藏在數據背后的道理,歸納出圖表的中心觀點或結論。
總之,對情境材料進行有效解讀對快速、準確、全面地解答試題起重要作用,是一項基礎能力,值得在高考復習中不斷地加以培養(yǎ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