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 李 萍
定量實驗題的特點與解法
廣東 李 萍
化學實驗探究分定性和定量,定性實驗探究是確定是什么物質(zhì),定量實驗探究是確定該物質(zhì)的含量是多少。因此定量實驗題其實是以實驗操作為背景的計算題,中學化學涉及的定量實驗有:一定物質(zhì)的量濃度的溶液配制、中和熱測定、中和滴定和硫酸銅晶體結晶水的測定,在定量分析中采用的方法通常有沉淀法、測氣體體積法、測氣體質(zhì)量法和滴定法。在實際高考中提供的實驗背景很復雜,往往融化工流程、表格數(shù)據(jù)分析和圖象表達于一體,具有信息量大、操作多、流程長等特點。
1.溶液配制型
為了準確測定久置空氣中的Ba(OH)2·8H2O的含量,實驗如下:①配制250mL約0.1mol·L-1Ba(OH)2溶液:準確稱取w克試樣,置于燒杯中,加適量蒸餾水,__________,將溶液轉入__________,洗滌,定容,搖勻。②滴定:準確量取25.00mL所配制Ba(OH)2溶液于錐形瓶中,滴加指示劑,將________(填“0.020”“0.05”“0.198 0”或“1.5”)mol·L-1鹽酸裝入50mL酸式滴定管,滴定至終點,記錄數(shù)據(jù)。重復滴定2次。平均消耗鹽酸VmL。③計算Ba(OH)2·8H2O的質(zhì)量分數(shù)=________。
【答案】①溶解、過濾 250mL的容量瓶中 ②0.198 0
③0.311 9V/w
【解析】①久置空氣中樣品可能含有碳酸鋇。
②0.025×0.1×2=c′×0.05——(假設鹽酸體積最多為50mL)得c′=0.1mol·L-1所以應該是選大于0.1mol·L-1而且接近的“0.198 0”。
③設Ba(OH)2溶液濃度為c,則25.00×c×2=0.198 0×V得c=0.198 0V/50,Ba(OH)2·8H2O的質(zhì)量分數(shù)=250×10-3×0.198 0V×315/50 w=0.311 9V/w。
【特點】以溶液配制為載體考查:配制步驟、儀器選擇、含量計算。
2.滴定型
已知,利用I2O5可消除CO污染或定量測定CO,反應方程式為5CO(g)+I2O5(s)5CO2(g)+I2(s)?,F(xiàn)將500mL(標準狀況)含有CO的某氣體樣品通過盛有足量I2O5的干燥管,170℃下充分反應,用水-乙醇液充分溶解產(chǎn)物I2,定容到100mL。取25.00mL,用0.010 0mol·L-1Na2S2O3標準溶液滴定,消耗標準溶液20.00mL,則樣品氣中CO的體積分數(shù)為________。(已知:氣體樣品中其他成分與I2O5不反應;2Na2S2O3+I2===2NaI+Na2S4O6)
【答案】8.96%
【解析】計量關系5CO~I2~2Na2S2O3。注意“定容到100mL。取25.00mL……”字眼。
【特點】利用氧化還原滴定法間接求算污染物CO的體積分數(shù)??疾閷W生對物質(zhì)間關系的分析能力和使用數(shù)據(jù)的能力,掌握氣體含量的測定方法之一——滴定法。
3.表格數(shù)據(jù)分析型
碘在科研與生活中有重要作用,某興趣小組用0.50mol·L-1KI、0.2%淀粉溶液、0.20mol·L-1K2S2O8、0.10mol·L-1Na2S2O3等試劑,探究反應條件對化學反應速率的影響。
(1)向KI、Na2S2O3與淀粉的混合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K2S2O8溶液,當溶液中的________耗盡后,溶液顏色將由無色變?yōu)樗{色,為確保能觀察到藍色,初始的物質(zhì)的量需滿足的關系為_________。
(2)為探究反應物濃度對化學反應速率的影響,設計的實驗方案如下表:
實驗______________________序號體積V/mL______________________ K2S2O8溶液水KI溶液Na2S2O3溶液淀粉溶液_①10.0 0.0 4.0 4.0 2.0____ _②9.0 1.0 4.0 4.0 2.0____ _③__ ____8.0 Vx4.0 4.0 2.0____
表中Vx=________mL,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Na2S2O3, <2∶1 (2)2.0 保證其他條件不變,只改變反應物K2S2O8濃度,從而才達到對照實驗目的
【解析】有干擾反應時實驗現(xiàn)象的定量判斷,必須從計量關系:入手;實驗條件Vx的選擇必須要有控制變量思想,即V(總)=20mL始終不變。
【特點】以化學反應原理中“濃度與速率”關系為載體設計實驗方案,考查學生對表格數(shù)據(jù)的分析理解能力和控制變量思想。
4.圖象表達型
已知反應5CO(g)+I2O5(s)5CO2(g)+I2(s),在不同溫度下,向裝有足量I2O5固體的2L恒容密閉容器中通入2mol CO,測得CO2的體積分數(shù)φ(CO2)隨時間t變化曲線如下圖。請回答:
①從反應開始至a點時的反應速率為v(CO)=_______,b點時化學平衡常數(shù)Kb=________。
②d點時,溫度不變,若將容器體積壓縮至原來的一半,請在圖中補充畫出CO2體積分數(shù)的變化曲線。
【答案】①0.6mol·L-1·min-1,1 024或者45②
【解析】該反應氣體系數(shù)差為零,即總體積始終不變,根據(jù)阿伏加德羅定律,氣體體積比=物質(zhì)的量比,所以氣體體積分數(shù)=物質(zhì)的量分數(shù)。a點時消耗的n(CO)=n(CO2)=0.30×2=0.60mol。b點時n(CO2)=0.80×2=1.6mol,n(CO)平=2-1.6=0.4mol。d點溫度不變,將容器體積壓縮至原來的一半,由于氣體體積(系數(shù))不變,雖然容器體積縮小壓強增大但是平衡不移動,故CO2體積分數(shù)不變。
【特點】本題屬于“看圖計算”型,要求考生要具備高超的讀圖、繪圖能力,而且還要對方程式進行分析,建立“系數(shù)—壓強—平衡—含量”信息鏈,問題才能迎刃而解。
解答這類題目的主要步驟是:①找關系式,②找數(shù)據(jù),③列比例式計算,④單位換算,⑤誤差分析。
【例1】長期存放的亞硫酸鈉可能會被部分氧化,某化學興趣小組通過實驗來測定亞硫酸鈉試劑的被氧化的程度,設計了下圖實驗裝置:稱量ag Na2SO3樣品放入錐形瓶中,向B裝置反應后的溶液中加入足量的BaCl2溶液充分反應,過濾、洗滌、干燥,得白色沉淀b g。
(1)原樣品中Na2SO3的質(zhì)量分數(shù)為________。
(2)現(xiàn)有以下試劑:蒸餾水、稀鹽酸、稀硝酸、BaCl2溶液、Ba(NO3)2溶液,請從中選擇合適試劑,設計一種不同的實驗方法測定試樣中無水亞硫酸鈉被氧化的程度:_______。
【解析】(1)本題是利用Na2SO3與H2SO4反應產(chǎn)生SO2,再用Cl2把SO2在B裝置的水中氧化成H2SO4,然后向B裝置中加入足量的BaCl2溶液充分反應,過濾、洗滌、干燥,得白色沉淀BaSO4。通過這一系列的變化間接測定亞硫酸鈉被氧化的程度。(2)按照題意,應該采用直接法測定亞硫酸鈉被氧化的程度。
①找關系式:閱讀題干關鍵詞,追蹤物質(zhì)(元素)走向。
寫出方程式或關系式:Na2SO3~BaSO4②找數(shù)據(jù)(設Na2SO3質(zhì)量為x):
另一方法實驗步驟如下:①稱量ag樣品,置于燒杯中。②加入適量蒸餾水,使樣品溶解。③加入稀鹽酸,使溶液呈強酸性,再加過量的BaCl2溶液。④過濾,用蒸餾水洗滌沉淀。⑤加熱干燥沉淀物。⑥將沉淀物冷卻至室溫后,稱量。⑦重復⑤⑥操作直到恒重,最后得到b g固體。
【例2】用KHSO4制取H2O2并測其質(zhì)量分數(shù):
查閱資料得知:工業(yè)上用電解KHSO4飽和溶液可制取一定濃度的H2O2。興趣小組進行下列實驗測定H2O2的
操作①:取5.00mL H2O2溶液(密度為1.00g/mL)置于錐形瓶中加水稀釋,再加稀硫酸酸化;
操作②:用0.100 0mol/L KMnO4溶液滴定;
操作③:用同樣方法滴定,四次消耗KMnO4溶液的體積分別為20.00mL、19.98mL、20.02mL、22.00mL。
回答下列問題:
(1)操作②中,開始滴入KMnO4溶液時反應速率很慢,隨著KMnO4溶液滴入反應速率顯著加快,最有可能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滴定時盛裝KMnO4溶液應選取的儀器是________(填序號)。
A.50mL酸式滴定管 B.50mL堿式滴定管C.25mL酸式滴定管 D.25mL堿式滴定管(3)在上述實驗中,下列操作會造成測定結果偏高的有________(填序號)。
A.錐形瓶用待測液潤洗
B.量取H2O2溶液的滴定管用蒸餾水洗凈,未用H2O2溶液潤洗
C.滴定速度過快,又未搖勻,停止滴定后發(fā)現(xiàn)紫紅色褪去
D.滴定前讀數(shù)時平視,滴定終點讀數(shù)時仰視
(4)分析數(shù)據(jù),計算H2O2溶液中溶質(zhì)的質(zhì)量百分含量為________(保留三位有效數(shù)字)。
【解析】溶液中速率加快一般是從放熱升溫、濃度增大、加入或產(chǎn)生催化劑等方面入手,由于該實驗操作是“滴定”,反應物開始不是大面積接觸,故最有可能是產(chǎn)生了催化劑。計算采用以上4步法:
②找數(shù)據(jù)(4個數(shù)據(jù)中舍去不靠譜的22.00mL,
得平均V=20.00mL,設H2O2的質(zhì)量為x):
③列比例計算:
⑤誤差分析:從上述計算關系可知,H2O2%的大小由H2O2的質(zhì)量x決定,能給x帶來誤差的只有體積數(shù)(20.00mL)且成正比例,所以H2O2%也與體積數(shù)(20.00mL)成正比例:H2O2%∝V。錐形瓶用待測液潤洗和滴定前讀數(shù)時平視,滴定終點讀數(shù)時仰視,均使KMnO4溶液滴定管讀數(shù)(體積數(shù))增大,AD正確;量取H2O2溶液的滴定管用蒸餾水洗凈,未用H2O2溶液潤洗,會造成H2O2濃度減小,物質(zhì)的量也減小,最終消耗KMnO4溶液的體積數(shù)減小,B錯誤;滴定速度過快,又未搖勻,停止滴定后發(fā)現(xiàn)紫紅色褪去,說明H2O2未反應完,此時消耗的KMnO4溶液體積數(shù)減小,C錯誤。
【答案】(1)反應中生成的Mn2+具有催化作用 (2)C(3)AD (4)3.40%
1.(2015全國卷Ⅱ,節(jié)選)二氧化氯(ClO2,黃綠色易溶于水的氣體)是高效、低毒的消毒劑。用下圖裝置可以測定混合氣中ClO2的含量:
Ⅰ.在錐形瓶中加入足量的碘化鉀,用50mL水溶解后,再加入3mL稀硫酸;
Ⅱ.在玻璃液封裝置中加入水,使液面沒過玻璃液封管的管口;
Ⅲ.將一定量的混合氣體通入錐形瓶中吸收;
Ⅳ.將玻璃液封裝置中的水倒入錐形瓶中;
Ⅴ.用0.100 0mol·L-1硫代硫酸鈉標準溶液滴定錐形瓶中的溶液,指示劑顯示終點時共用去20.00mL硫代硫酸鈉溶液。在此過程中:
①錐形瓶內(nèi)ClO2與碘化鉀反應的離子方程式為____。
②玻璃液封裝置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V中加入的指示劑通常為________,滴定至終點的現(xiàn)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測得混合氣中ClO2的質(zhì)量為________g。
2.(2014江蘇)(1)稱取一定量已除去油污的廢鐵屑,加入稍過量的稀硫酸,加熱、攪拌,反應一段時間后過濾。
(2)向濾液中加入一定量H2O2氧化Fe2+。為確定加入H2O2的量,需先用K2Cr2O7標準溶液滴定濾液中的Fe2+,離子方程式如下:
①在向滴定管注入K2Cr2O7標準溶液前,滴定管需要檢漏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若滴定x mL濾液中的Fe2+,消耗amol·L-1K2Cr2O7標準溶液b mL,則濾液中c(Fe2+)=________mol·L-1。
③為使濾液中的Fe2+完全被H2O2氧化,下列實驗條件控制正確的是________(填序號)。
A.加入適當過量的H2O2溶液
B.緩慢滴加H2O2溶液并攪拌
C.加熱,使反應在較高溫度下進行
D.用氨水調(diào)節(jié)pH=7
3.已知反應CuCl2+2NaOH ===Cu(OH)2↓+2NaCl。向一定量鹽酸和氯化銅溶液的混合物中逐滴加入氫氧化鈉溶液,產(chǎn)生沉淀的質(zhì)量與加入氫氧化鈉溶液的質(zhì)量關系如圖所示。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P點表示的溶液pH=7
B.M點表示的溶液中只含有一種溶質(zhì)
C.從M點到N點溶液質(zhì)量增加20g
D.P點表示的溶液比N點表示的溶液中氯化鈉的質(zhì)量分數(shù)小
參考答案:
1.①2ClO2+10I-+8H+===2Cl-+5I2+4H2O②吸收殘余的二氧化氯氣體(避免碘的逸出) ③淀粉溶液當?shù)渭幼詈笠坏瘟虼蛩徕c溶液后,溶液由藍色變?yōu)闊o色,且半分鐘內(nèi)溶液顏色不再改變 ④0.027 00
2.用蒸餾水洗凈 用K2Cr2O7標準溶液潤洗2~3次②6ab/x ③AB
3.D
(作者單位:廣東省深圳市翠園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