茅曉輝
積極心理品質的培養(yǎng)是小學階段學生積極心理健康教育的核心和關鍵,營造和諧向上的陽光心態(tài),為每一個人的人生幸福打下堅實基礎是小學教育的當然使命。
堇山小學自建校以來,在“特色、品牌、個性”的辦學思想主導下,以中國教科院心理與特殊教育研究中心孟萬金教授的積極心理學理論為統領,確立“多元發(fā)展每一個,尊重關注每一個,好習慣滋潤每一個”的辦學理念,形成讓每個孩子享受童年的天真與快樂的價值取向,以及合作分享、積極求真的行為追求。在三年多的辦學歷程中,學校以培育學生的積極心理品質為核心,發(fā)掘優(yōu)勢潛能,以陽光校園文化引領師生親歷幸福過程,讓師生在富有個性活力的幸福校園生活中分享互助、共同成長,享受生命的精彩和快樂,同時也推動學校教育走向積極,走向幸福。
一、 一切從“積極”出發(fā)
針對傳統問題式、病理式心理健康教育的時弊,孟萬金教授創(chuàng)立了積極心理健康教育理論,主張一切從“積極”出發(fā),用積極的視角觀察和解讀各種現象,用積極的內容和途徑培養(yǎng)積極向上的心態(tài),用積極的手段誘發(fā)積極的情感體驗,用積極的反饋強化積極的效果,用積極的態(tài)度塑造積極的人生,即便遇到不幸,也要從不幸中力求萬幸,從而為幸福人生奠定積極的心理基礎。
當前,這一理論指導之下的相關研究和實踐已經深入到中小學校,取得了理論構建到實踐應用的重要進展。積極心理健康教育已經成為引領全國心理健康教育發(fā)展新方向的一面旗幟。
小學階段是個體一生成長的重要奠基期, 這個時期形成的優(yōu)良品質如自信、樂觀、執(zhí)著、寬容等等將為學生一生成功打下堅實的基礎。所以積極心理品質的培養(yǎng)是小學階段學生積極心理健康教育的核心和關鍵,營造和諧向上的陽光心態(tài),為每一個人的人生幸福打下堅實基礎是小學教育的當然使命。
近年來,官群、孟萬金等專家經過系統研究建構出中國中小學生積極心理品質的6大維度15項品質結構,又進一步細化出《中國小學生積極心理品質量表》,將中國小學生的積極心理品質分為六個維度13項品質,即認知維度(求知力、創(chuàng)造力)、情感維度(愛、友善)、意志維度(真誠、執(zhí)著)、律己維度(寬容、謙虛、持重)、樂群維度(領導力、合作力)、超越維度(感恩與理想、幽默風趣),使得積極心理品質在操作定義上更加深化了一步。
二、尋找過河的橋和船
為確保小學生積極心理品質培養(yǎng)的針對性和實效性,我們以孟萬金教授團隊的《中國小學積極心理品質量表》為測評工具,采用系統軟件進行測評,采用整群抽樣的方法,組織各年級學生整體心理品質發(fā)展現狀測評,以弄清楚不同品質對不同年級段的重要性,排出序列,明確小學段各年級應該培養(yǎng)的積極心理品質。在此基礎上,確立小學生積極心理品質“關鍵品質”和“一般品質”兩大主線,結合學生年齡特點,分層確定一至六年級分年級系列化培養(yǎng)的積極心理品質重點項目內容。通過制定設計積極心理品質菜單式培養(yǎng)主題,各年級有所側重,提出不同的標準要求,每學期各年級以若干個積極心理品質為主題進行科學規(guī)劃,形成一個循序漸進、又不斷深化的積極心理品質培養(yǎng)序列,扎實推進、分級探索、深度提升。
積極心理品質培養(yǎng)目標聚焦三方面:
1.學生發(fā)展層面:培養(yǎng)具有陽光氣質與積極心理品質特征的學生群體,促進學生身心全面發(fā)展,鍛造學生具有中華傳統美德和民族精神要求的積極品質和品德,成為促進社會和諧發(fā)展的積極人群。
2.教師發(fā)展層面:以學生積極心理品質培養(yǎng)實踐助推教師隊伍整體精神風貌及團隊能力的提升,提升教師的幸福指數,推動教師的專業(yè)化發(fā)展與教學觀念的轉變與更新,全面打造積極進取、陽光向上、快樂幸福的校園文化。
3.學校教育層面:形成獨具特色的積極心理教育模式,并創(chuàng)立相對平衡穩(wěn)定的積極心理教育標桿模式,學校也因此模式的奠基而形成持續(xù)培養(yǎng)大面積優(yōu)異積極群體的教育范式,為幸福學區(qū)內涵深化樹立品牌。
積極心理品質培養(yǎng)主要有四條路徑:
1.借力智囊,協作引路:與孟萬金教授等國內頂層心理專業(yè)研究機構協作,從積極心理品質理論體系框架的構建與實踐探索方面進行合作并作實踐性研究,確保課題研究更加科學、有序、卓有成效。
2.全面滲透,整體建構:將積極心理品質教育納入學校辦學重要的教育目標,建構正確的知識觀、學習觀和教學觀,樹立終身教育觀念。整合校內外資源,營造和諧、關懷的積極心理品質培養(yǎng)環(huán)境。
3.重視反思,改進評價:經驗+反思=成長。研究團隊充分重視參與、體驗、討論和省思,建立積極心理品質教育評價制度,隨時評估回饋,及時反思內省,不斷改進和優(yōu)化課題實驗實施計劃與行動方案。
4.成長跟蹤,協同共進:通過學校網站、班級QQ群、微信平臺等媒介發(fā)放答卷和調查問卷,檢測學生的積極心理品質學習和認知程度。定期召集課題組成員調度協調,負責課題研究的教師分組進行研討活動,各司其職、各負其責,對學生個體、年級學生群體的積極心理品質目標實施情況和達成情況進行分類研究、記錄。
三、探索前行的路和燈
(一)校本課程化
我們將積極心理品質培養(yǎng)教育正式納入校本課程,組織編寫《積極心理品質主題教育讀本》校本教材。我們以面向全體開設“幸福課”為統領,以面向個體提供“易學靈(Enjoy Learning)——讓大腦更靈學習更易”抽離式培訓為重心,強化積極心理品質培養(yǎng)的課堂教學推進力度。學校每月開設一節(jié)“幸福課”主題班會課、一節(jié)積極心理品質主題教育課,結合學?!逗昧晳T 好人生》習慣主題教育及《中華傳統美德故事》等課外輔助讀物,拓展積極心理品質培養(yǎng)的教育教學內容與形式。由各班首席導師實施教學;課前課題組成員和授課教師集中研討,集體備課,根據學生年級特點設計教學方式和教學內容;課程教學部把教學情況納入每月常規(guī)檢查,督察教學效果。
(二)學科滲透化
課堂教學是學校教育的主渠道。學校注重發(fā)揮各科教學在積極心理品質培養(yǎng)中的作用,大力推進積極心理品質教育學科滲透化策略。課程教學部把“學科積極心理品質滲透教育”作為各科教師教學的基本任務,組織課題組成員帶領各科教師全面學習和了解“積極心理品質”的全部內容。結合學校的三色堇課程改革,我們把積極心理品質培養(yǎng)整合融入全部課程,在教學中加以滲透傳遞,讓積極心理品質內容在不同領域疊加累積,不斷強化。各教研組深挖各科教學中的情感態(tài)度和價值觀目標,形成各學科積極心理品質培養(yǎng)目標具體化系列。
(三)課外活動熏陶化
豐富多彩的校園活動文化構建有助于啟發(fā)學生興趣,發(fā)展學生特長,鍛煉學生體格,陶冶學生情操,使其形成陽光向上的積極心理品質。為此,學校在日常開展的社會實踐活動、七色花精品社團活動、陽光大課間、堇秀舞臺、時尚英語節(jié)、體育節(jié)、科技節(jié)等活動中全面滲透積極心理品質培養(yǎng)教育,使每項活動都有塑造積極心理品質的目標要求,真正做到教育無小事,事事塑品質。
(四)家校一體化
學生積極心理品質的培養(yǎng)不僅要靠學校的教育,還有賴于家庭、社區(qū)的有效參與。我們以面向中河全街道家長開設“家庭幸福教育實用指南”課為統領,以面向本校家庭提供家教咨詢干預為重心,推進積極心理品質教育進家庭、進社區(qū)、進社會。促進校外資源進學校,家長講壇做平臺,家長助教進課堂,借助孟萬金教授編寫的《家庭幸福教育實用指南》等專著,讓家長了解幸福教育,讓家長主動參與到積極心理品質塑造中來。通過家校通力合作,促進學生積極心理品質塑造。
(五)以評促建
在小學生積極心理品質培養(yǎng)的過程中,我們通過開發(fā)《小學生積極心理品質成長手冊》為載體,積極探索與學校近幾年著力構建的“1+3+N”多元評價相結合的綠色評價體系。
評價方式體現多元化。建立全面、合理的小學生積極心理品質評價內容和標準,注重評價方法的多樣化。學生積極心理品質評價堅持發(fā)展性原則、定量與定性相結合的原則、終結性評價與形成性評價性結合的原則,防止和克服學生評價過程中的主觀性和隨意性,保證其科學性。
評價主體力求多元化。評價是教師和學生共同合作進行的有意義的建構過程。兒童既是評價的對象,也是評價的主體。在學生積極心理品質評價過程中,我們從三方面入手對學生進行評價,即學生評價、教師評價、家長評價。這樣,不用一個統一的尺度去評價所有的學生,就能關注每一個學生在其原有水平上的發(fā)展。
【作者單位:浙江省寧波市鄞州區(qū)堇山小學 】
責任編輯/張 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