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付韜/文
?
闞疃“叫頭雞”
·房付韜/文
叫頭雞,又名焦頭雞,也叫“咬嘴”“較嘴”。按照規(guī)范的漢語,應稱作“叫雞”(善斗的公雞)。叫頭雞話作為一種地方民俗文化(口頭流傳),是安徽省利辛縣很有特色的一種俚語,最早定型于清末、民國初年的老闞疃集。解放前,叫頭雞話在以闞疃為中心方圓百里的范圍內頗為盛行。受其影響,叫頭雞在利辛縣周邊的淮南市、風臺縣、潁上縣、阜陽市、蒙城縣等地亦廣泛流傳。
叫頭雞話之所以定型于利辛老闞疃集,不是偶然的。闞疃之名最早載于簡策,其在北宋初年(約公元1000年)被稱作“房鐘”。遠在明代,這里就是一個較興盛的重鎮(zhèn)。進入清代,這里曾是一方的貿易中心。民國后期,意大利傳教士在這兒建起天主教堂,辦了教會學校。解放前夕,共產黨曾在這里臨時建縣,稱為闞疃縣。由于闞疃地處當時的交通、貿易中心,故既有小商聚居,又有船民出沒;既是當年的土匪聚散地,又是聞名全國的猴鄉(xiāng);加上洋人辦教,真是五色人等樣樣俱全!他們當中有船拐子的能言、有玩猴人的俏語、有土匪的黑話、有生意人的隱語、還有當地人的吊蛋腔,互相交織混雜,就產生了糟柏與精華并存、頗具地方特色的闞疃叫頭雞話。
叫頭雞話具有應對幽默詼諧、隱語層出、隨機應變、各較智力等特色,亦有著相聲藝術的雛形。其沒有固定的內容格調,多發(fā)于觸景生情,變化較大。叫頭雞語流行于街頭巷尾,故亦夾雜了一些低級趣味;其雖有一部分語言低俗、故弄玄虛,但卻非一般的集頭、船尾、放牛場上的混言讕語。叫頭雞有六種“斗雞”常式,其中屬攻勢型的兩種:蹲式和打腔式;屬守勢型的四種:接板式、對壘式、連續(xù)式和編圈式。現舉例如下:
張三去考叫頭雞傳說,解放前有個外地人叫張三,好說“吊蛋腔”,年近四十還是光棍兒一條。一天,張三專程去闞疃集考叫頭雞,起得很早??斓郊臅r候,太陽已經升得老高了,碰到一位姑娘,張三問:“請問大嫂,到闞疃還有多遠?”姑娘沒理他。他以為姑娘沒聽見,又重復了一遍。姑娘一本正經地說:“還有一骨碌遠!”張三不甘示弱地急忙還口:“俺那兒路程論里,恁這咋論骨碌哇?難道恁都是骨碌著走?”姑娘針鋒相對:“論禮你該稱呼我‘姑娘’(父親的姐妹)才是??!”張三面紅耳赤,無言以對。不一會,張三走到闞疃集南頭,見街旁有一茶館,便大搖大擺進去了。他要了一壺茶,鞋一脫,往板凳上一蹲,神氣十足地品起茶來。茶館有個十二三歲的小伙計,見張三拉起“咬嘴”的架勢,沒吱聲,拿起笤帚認認真真地掃起地來。張三挑釁道:“你這人腰彎得跟豆芽子樣,尖著眼兒在找啥?”伙計說:“聽說今天來了一個外地考叫頭雞的,俺想掃些黑殼蟲喂這只叫頭雞,不然把它餓癟了咋辦?”張三啞口無言,灰溜溜地原路返回了。
砸腫(雜種)的腿好治一逢集日,闞疃郎中夏老廣在本集擺攤行醫(yī)賣藥,看病的人圍成一圈,夏老廣應接不暇,忙得不亦樂乎。一位慣于搖唇鼓舌的北方商販,想乘機戲弄一下夏老廣,于是謊稱跌了腿,呻吟著,一瘸一拐地擠到近前,說:“請問先生,跌(爹)的腿能不能治?”夏老廣聞言不善,反唇相譏:“別說是你爹(跌)的腿,就是石頭砸腫(雜種)的腿,或者長瘡信腫(信種)的腿,吃我一劑藥,一滾身(龜孫)子就好了?!鄙特溎康煽诖?,挨了罵,還得乖乖拿藥付錢。
太后小產了有一天,賣燒餅的騷老萬,罷集收了生意,來到茶館想尋開心,這時茶館內坐滿了人,便靈機一動,猛的朝椅子上一坐,高喊:“快來參見萬歲!”在場的人全一愣,不知他耍什么鬼把戲,正在喝茶的谷鐵匠把茶碗一放,擠到騷老萬面前,單腿一跪:“啟稟萬歲,大事不好,太后娘娘小產了?!彬}老萬未想到應變如此機敏,一時不知所措,在眾人訕笑中溜出了茶館。
俺只有一個爹小能人汪瘦狗,常常笑謔別人,與之較嘴的,多屈居其下。有一年其父病故,他十分悲痛,多少天哭泣不止。這時,有幾個常和他笑罵的人想乘機“報復”一下,一同前去勸道:“別傷心了,以后在給你找一個……”話還沒有講完,汪瘦狗已知這幾個人的來意,一邊哭,一邊數落道:“俺能不傷心嗎!俺只有一個爹,你們的爹多,俺的爹死了就沒有了,你們的爹死了還多哩!”幾個人聞聽這話,一轟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