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先峰
中圖分類號:G633.3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672-1578(2016)02-0119-01
新的教育改革要求教師引導學生轉變學習方式,提倡發(fā)揮學生的主體性、能實施以培養(yǎng)學生創(chuàng)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為核心的素質教育已成為學校教育的主旋律,學會學習被看作是教育的重要目標之一。貼近學生、貼近生活、貼近實際是高中新課程提出的重要創(chuàng)新理念,短小精悍的微課應用于高中古詩詞教學滿足了學生隨時隨地、靈活方便地進行學習的需要,適應了快節(jié)奏、多樣化的學習需求。微課側重于古詩詞教學重點難點的精講細講,且能重復使用,是傳統(tǒng)課堂的有效補充和延伸。
1.教師改變傳統(tǒng)教學模式、提升教學能力的需要
常規(guī)語文課堂上,教師的任務主要是順利的教、順利的引導,而進行微課之后,教師想到的是如何促進學生的知識建構、支持學生的學習與思考為目的,這就要求設計微課時將服務于教轉向為支持學生的學,要借助微課將教師的講授式教學轉變?yōu)橹С质浇虒W,從而更好地促進學生參與課堂教學或者基于微課的自主學習。微課課堂的推行對語文教師來說,就是一次全新的挑戰(zhàn)。微課教學對教師的多媒體運用能力要求極高,不僅要求能熟練地錄制微課、上傳微課、播放微課,還要求在5-10分鐘的時間內圍繞某一點施教,講透講實,目的性很強。微課畢竟是一個新事物,網(wǎng)上可搜尋的資源較少,所以,無論是教學設計還是創(chuàng)意呈現(xiàn)上都要用心去做,以質取勝。我校語文教師共63人,其中教齡在10年以上的僅有20人,年輕教師居多,年輕教師盡管接受新事物能力較強但是教學經(jīng)驗不夠,老教師盡管儲備了很多知識能量但是工作繁忙指導時間有限。如果能讓二者"一搭二"地合作與交流,將古詩詞鑒賞制成微課,不僅可以有效促進青年教師的進步,還可以進一步充實學校教學資源庫并能反復使用。
2.學生提升自我探究能力、競技場上穩(wěn)拿高分的需要新課程標準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學生十分愿意接受這種方式,我們就要善于因勢利導,放手發(fā)動
由于學生的閱歷與知識結構、信息渠道與信息整合能力、理解與分析問題能力的不同,相同的教學內容,學生的基礎不同,接受能力不同,學習效果有高有低。借助微課之后,學生可以通過教室或家中的電腦自主學習微課內容,首先完成對信息的吸收,再在課堂上通過教師的指導,學生間的協(xié)作,學習掌握和內化知識,實現(xiàn)先學后教的反轉。課余時間也可隨調隨學,方便快捷,有的放矢?;A好的學生觀看微課,可以進一步提高成績,基礎差的學生觀看微課,可以彌補知識漏洞,從而達到培優(yōu)補差、共同進步的效果。對于廣大一線教師來說,能用簡單的方法讓學生最有效、最便捷的學習,這就是最有效的方法。
3.培養(yǎng)審美情趣,傳承傳統(tǒng)文化需要
古詩詞鑒賞教學要培養(yǎng)學生的審美情趣?,F(xiàn)代美學家朱光潛在《談讀詩與趣味的培養(yǎng)中》寫道:"一切純文學都富有詩的特質,一部好的作品,一部好戲劇都要當作詩看。詩比別類文學樣式更嚴謹、更純粹、更精致。如果對于詩沒有興趣,對小說、戲劇、散文等的佳妙之處也終不免有些隔膜。"新的課程標準對此也進行強調。2003年頒布的《普通高中語文課程標準》(以下簡稱《課標》)中的《課程目標》選修課程部分,第1條是"培養(yǎng)鑒賞詩歌……濃厚興趣、豐富自己的情感世界,養(yǎng)成健康高尚的審美情趣,提高文學修養(yǎng)。"培養(yǎng)學生健康高尚的審美情趣是這個目標的核心部分。一個人審美修養(yǎng)的養(yǎng)成,及興趣的持續(xù)發(fā)展,關鍵在于審美情趣。優(yōu)美詩歌作品的鑒賞,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滿足高中生的這一需求。具體說來微課的應用如下;
1.微課古詩詞鑒賞在課堂準備和課后復習中的應用
1.1 課堂教學后以問卷調查的形式向學生征詢未理解的知識點。依據(jù)高考考綱對易錯點進行歸類總結,課代表及時和老師交流。
1.2 教師錄制微課,一個小疑點配上幾個相對應的習題,以便于學生課后復習。
2.微課古詩詞鑒賞之易錯點在試卷點評中的應用
2.1 教師批改試卷并統(tǒng)計學生的丟分點,認真查找丟分原因,依據(jù)表面的丟分點參考考綱找出深層次的易錯點。
2.2 錄制微課或者調用微課資源庫解決這些易錯點。
2.3 微課古詩詞鑒賞在班級培優(yōu)補差中的應用。
學生的基礎不同,接受能力也不同,同一個知識點對于基礎好的學生而言如行走平地,對于基礎差的學生如攀登大山,因此,要從學生的角度出發(fā),制作難易程度不同的微課,讓基礎好的學生得到全面發(fā)展,讓基礎差的學生得以提高。
2.4 微課古詩詞鑒賞在教師成長中的應用。募集優(yōu)秀教師的微課講課課件,其中對課程標準的理解、對教材的分析、對課堂教學的設計等方面都能對教師備課起到直接的啟迪和借鑒作用,如果教師們在備課時學習借鑒這些優(yōu)秀資源,一方面會提高個人素養(yǎng),另一方面也可以直接借鑒學習,提高自己的教學水平。
古詩詞是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精髓,蘊念著古人的思想感情、道德智慧、審美追求,是中華民族文化的瑰寶。魏晉南北朝的慷慨激昂,盛唐的博大雄渾,宋代的細膩婉約……其中都包念了豐富的人文精神。在學生純真無瑕的年紀,教師把人類最美好、最純粹的東西教給他們,使他們在成長歷程中不僅能留下知識的腳印,更能夠豐富他們的精神世界。微課改變傳統(tǒng)詩詞教學中的平面描述,高耗低效,少慢差費的局面。用有針對的、靈活的、系統(tǒng)的古詩詞微課,營造古詩詞聲、色、光立體意境,突出的鑒賞情境,實現(xiàn)古詩詞教學情景化,即激發(fā)了學生學習古詩詞的興趣,又針對性的同高考有效接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