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海川
(山西省朔州農業(yè)學校,山西朔州 036002)
微課在家畜解剖生理學的應用初探
陳海川
(山西省朔州農業(yè)學校,山西朔州 036002)
家畜解剖生理學是一門覆蓋解剖學和生理學知識的學科,而且這門學科的理論性比較強,學生學起來會感覺比較抽象,難以接受。加之傳統(tǒng)的教學課堂,教師對某個知識點的講解形式過于死板,難以取得理想的教學效果。而微課教學則區(qū)別于傳統(tǒng)的教學課堂,課堂當中會有明確的教學目標,并且小視頻的引入使得教學活動中的各種教學資源得到了很好的運用。實踐表明,在家畜解剖生理學教學課堂中引入微課教學模式,不僅提升了學生學習的主動性能,同時也使學生對專業(yè)技能有了更牢固的掌握。
微課;家畜;解剖生理學;應用
近年來,隨著國內社會經濟和科技水平的飛速發(fā)展,網絡通訊技術等信息技術也得到了快速的發(fā)展,教育教學改革背景下傳統(tǒng)的教學課堂中的弊病逐漸顯露出來,因此,微課教學法應運而生。微課的發(fā)展最初是始于微博,微課教學指的是在教學活動當中以某種教學設計思想為主要教學目標,并且在課堂上一視頻為主要的多媒體載體,對教學工作者在課堂當中對知識點的精彩講解做出記錄的過程。所以,微課教學是以教學視頻為課堂的核心內容,在課堂上通過教學視頻來向學生展示主題鮮明且結構緊湊的教學內容。這也是微課區(qū)別于傳統(tǒng)教學課堂最明顯的一個特質所在,傳統(tǒng)教學課堂往往是僅有單一的教學資源。微課在傳統(tǒng)教學方法的基礎上,對教學中的課件、設計、教學反思等教學資源進行了良好的繼承和發(fā)展。近年來的相關教學實踐表明,微課打破了傳統(tǒng)教學課堂中死板的教學方式在,作為一種新的教學方式方法受到了眾多教育工作者和學生的喜愛。隨著現在國內教育教學體制改革進程的不斷深入,在家畜解剖生理學教學課堂中融入微課元素,可以有效提升教學質量。
2.1 教學改革研究整體思路
家畜解剖生理學微課教學課程改革涉及到很多詳細的步驟,首先需要依據家畜解剖生理學的課程設計來確定微課課堂目的,然后對具體的知識技能進行分析,選擇合適的銜接知識點來進行微課制作,完成制作工作后在對微課視頻成果進行美化修改工作,最后完成課堂教學和課后評估。
2.2 微課在家畜解剖生理學的具體應用辦法
(1)微課教學最突出的特征就是在課堂開始的時播放一個5~15min的視頻來作為引入,從而展開課堂教學,小視頻中囊括了課堂的中具體的知識點或是某個具體的操作技能。比如在講授羊的解剖章節(jié)的時候,一般來說制作的視頻時常為10min左右。
(2)觀看完小視頻以后,學生通常在教師的引導下針對羊的解剖展開討論,從而達到鞏固知識和技能的作用。此外,在討論環(huán)節(jié)還應該由學生提出本次課堂教學的不足之處,教學相長。
(3)教師針對羊的解剖需要掌握的基礎知識給學生布置對應的課后作業(yè),學生在課下完成作業(yè)的時候可以參考課堂中所用到的視頻資料,在鞏固課堂知識的同時也幫助學生提升了自主學習的能力。
(4)實驗課堂上,學生們通過回憶視頻當中對操作技能的演示環(huán)節(jié),進行操作技能的驗證和強化。
3.1 微課教學豐富了家畜解剖生理學的課堂教學
家畜解剖生理學是一個知識點相對零散、復雜的學科,課程當中有很多對各個器官概念和功能的細節(jié)知識。因此,可以根據家畜解剖生理學課程特點來將這些相對獨立的知識點進行模塊化設計。微課教學中知識點的模塊化,使得課本知識變得更加簡潔容易記憶,同時具有較強的直觀性,從根本上改變了教材內容死板局限的特點。微課教學中制作的視頻不僅可以在教學過程中重復播放使用,同時也為課堂增添了巨大的趣味性,更好地幫助學生完成相關課程的學習。
3.2 打破了傳統(tǒng)教學課堂的局限性
家畜解剖生理學的課程內容限制了該課程的授課模式,比如該課程中針對動物各個器官的位置形態(tài)等知識的學習就比較適用于理實一體化的教學模式。但是,也不能只拘泥于該種教學模式,傳統(tǒng)模式的教學過程中采取什么模式的授課方式還會受到實驗場所等一些客觀因素的影響。微課教學模式的出現打破了傳統(tǒng)教學課堂當中的這些局限性,教學當中可以讓微課來銜接原有知識和新知識。同時,還可以在微課當中設計一些經典的問題來吸引學生的注意,激發(fā)學生對課堂內容的興趣。實踐表明,微課得益于自身知識簡潔、策略性強、視角新穎、剖析深刻、畫質感強等特點,在家畜解剖生理學的學習當中受到了廣大師生的喜愛。通過學生的反饋發(fā)現微課教學提高了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在教學過程當中取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3.3 微課教學模式提高了家畜解剖生理學課堂的教學質量
隨著現在社會科技水平和信息通訊行業(yè)的快速發(fā)展,微課在當前的教育教學當中得到了廣泛的應用。首先,相關的教育教學工作者在微課的制作過程中,通過對知識點兒的反復研究,以及自己的反思,從而不斷發(fā)現問題和不足之處,進而不斷改進優(yōu)化教學質量和水平。其次,為了提升微課的質量和水平,教師往往會在課下查閱大量的資料信息,不僅拓展了學生的視野,也在很大程度上提升了教師的教學水平,教師和學生在教學過程中共同進步。再次,為了使得微課能夠更好地激發(fā)起學生的共鳴,教師還需要充分地了解學生的身心規(guī)律,教師在解決這些問題的過程當中,不僅強化了自身對常用辦公軟件掌握的熟練程度,還增強了自己解決問題的能力和水平。
[1] 竇禮正.新疆民族高職《家畜解剖生理學》教學的實踐與探索[J].中國畜禽種業(yè),2013,9(4):37-38.
[2] 權凱,張長興.家畜繁殖課程的教學與改革[J].河南教育旬刊,2010,(1):55-56.
[3] 張賀儒.中職畜牧獸醫(yī)專業(yè)《家畜解剖生理》課程教學改革的探索[J].遼寧農業(yè)職業(yè)技術學院學報,2014,(3):61-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