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國首個農耕文化傳習館在珙縣建成
“珙縣農耕文化傳習館很有創(chuàng)意,我們將支持將該館打造成全省、全國重要特色品牌?!比珖讉€農耕文化傳習館——珙縣農耕文化傳習館于日前建成,正式向公眾亮相。2016年11月18日,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研究院副院長、教授潘昱州一行在該館參觀后給予高度贊賞。
“珙縣農耕文化傳習館”位于珙縣縣城,建筑面積有1500m2左右。館內設有芙蓉書院、農耕農具和展演基地以及麥稈畫傳習室、珙石雕傳習室、苗族蠟染傳習室、貢茶傳習室等18個傳習室。該館在古老的芙蓉書院的基礎上改建而成。在書院中設立了公益道德講堂,不定期邀請專家學者來授課。還擺放了近2萬冊書籍供群眾免費閱讀。
“珙縣有很多獨特的民間工藝。比如珙石雕傳、苗族蠟染等,如果沒有很好的傳承,這些寶貴的非物質遺產可能面臨失傳。多年來,一些民間老藝人苦于找不到合適場所帶徒弟,也難以培養(yǎng)繼承人。“我自己創(chuàng)作麥稈畫10多年,也深有這樣的體會,所以想建一個傳習館,為民間藝人搭建一個帶徒弟的場所和平臺,很好地整合和保護當?shù)氐姆俏镔|文化遺產和民間工藝,也讓民間的吹拉彈唱的藝人有一個展示的場所”傳習館館長白高永說出了建傳習館的初衷——為了更好地保護和傳承當?shù)貙氋F的非物質遺產。
潘昱州一行對“珙縣農耕文化傳習館”進行實地考察和調研后,對精美的石雕和獨具特色的苗族蠟染工藝等特別贊賞。研究院的專家們對該館新穎的創(chuàng)意和扎實的工作給予了充分肯定,“這是目前全國第一個農耕文化傳習館,我們將通過這次調研,竭力支持將珙縣農耕文化傳習館打造成全省、全國重要特色品牌?!?/p>
(四川省宜賓市農業(yè)信息網(wǎ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