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 穎(云南省昆明市精神病院,云南 昆明 650011)
整體護理對躁狂癥治療依從性的影響
楊 穎
(云南省昆明市精神病院,云南 昆明 650011)
目的分析研究整體護理對躁狂癥治療依從性的影響。方法選取2013年10月~2016年7月我院收治的狂躁癥患者30例作為研究對象,隨機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各15例,對照組采取常規(guī)護理,觀察組采取整體護理。對比觀察兩組患者護理前后GAS評分和BRMS評分和護理后兩組患者依存率。結果觀察組患者護理后GAS評分和BRMS評分均遠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護理后觀察組的依存率為86.7%遠高于對照組的53.3%,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結論整體護理對躁狂癥治療依從性的影響作用顯著,不僅提高了GAS和BRMS評分,而且提高了患者的依存性,值得在臨床工作中大力推廣應用。
整體護理;狂躁癥;依存性
狂躁癥是一種以易怒為主要特征的精神疾病,主要的臨床表現(xiàn)是精神高漲,具有病情發(fā)作易反復,惡化速度快,臨床主要依賴藥物治療,藥物依存性強,不及時治療會導致人格改變和社會功能受損[1]。本文就整體護理對躁狂癥治療依從性的影響做了進一步分析研究。具體內(nèi)容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3年10月~2016年7月我院收治的狂躁癥患者30例作為研究對象,隨機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各15例,所有患者均符合狂躁癥的臨床診斷標準。對照組男8例,女7例,年齡22~57歲,平均年齡(39.5±1.9)歲,病程2~14年,平均病程(8±3.6)年;觀察組男6例,女9例,年齡22~57歲,平均年齡(39.5±2.1)歲,病程2~15年,平均病程(8.5±3.6)年。兩組患者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1.2 護理方法
兩組患者在遵醫(yī)囑用藥的基礎上,對照組患者給予常規(guī)護理,觀察組患者采取整體護理。具體內(nèi)容有:①藥物護理:患者在進行在整個護理過程中仍需及藥物治療以穩(wěn)定病情,患者不可擅自停藥減藥,根據(jù)患者病情可遵醫(yī)囑進行藥量調(diào)整,逐漸降低患者對藥物的依賴性;②心理護理:由于疾病緣故導致患者存在不同程度的緊張、焦慮情緒,這些不良情緒都會嚴重影響患者治療以及病情的穩(wěn)定,護理人員要協(xié)助患者減輕這些不良情緒帶來的影響[2];③環(huán)境護理:為患者營造一個安靜舒適的環(huán)境,避免吵鬧、嘈雜的環(huán)境,病室內(nèi)營造一種溫馨的家的感覺,可以適當播放輕柔舒緩的音樂來減緩患者的緊張情緒。減少探視,保證患者有充足的睡眠;④安全護理:患者病情發(fā)作時,意識不受自己控制,容易傷害自己或者他人,護理人員要做好防御措施,避免不必要的傷害發(fā)生[3]。
1.3 觀察指標
對比觀察兩組患者護理前后GAS評分和BRMS評分和護理后兩組患者依存率。
1.4 統(tǒng)計學方法
采用SPSS 18.0統(tǒng)計學軟件對數(shù)據(jù)進行處理,計量資料以“”,采用t檢驗;計數(shù)資料以例數(shù)(n)、百分數(shù)(%)表示,采用x2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1 兩組患者GAS評分和BRMS評分比較
護理前,觀察組患者的GAS評分和BRMS評分分別為(22.13±5.28)、(16.89±2.31),對照組的GAS評分和BRMS評分分別為(23.11±5.96)、(17.28±2.64)各組間對比后,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經(jīng)不同的護理方式后,觀察組患者護理后GAS評分和BRMS評分分別為(75.24±9.77)、(7.10±2.42)均遠高于對照組的(31.32±6.95)、(13.15±3.67),各組間數(shù)據(jù)結果對比顯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2.2 兩組患者依存率比較
給予患者不同的護理干預后,各組間患者的服務依從率各不相同,其中觀察組患者有優(yōu)秀8例占53.3%,良好5例占33.3%,較差2例占13.3%,對照組患者有優(yōu)秀5例占33.3%,良好3例占20.0%,較差7例占46.7%,觀察組的總依存率為86.7%遠高于對照組的53.3%,各組間的數(shù)據(jù)結果進行對比后,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躁郁癥,是一種慢性、持續(xù)性的精神疾病,它的發(fā)病率、復發(fā)率、傷殘率都及其高,是精神病里最嚴重的一種。它是以基本思維、情感、個性、行為的分裂,精神活動與環(huán)境的不協(xié)調(diào)為主要特征的一種最常見的精神病。好發(fā)群體為青壯年群體,影響身心健康的同時進而影響行為及認知功能。整體護理,作為一種新的、科學的護理方式,緩解接患者不良情緒的同時,不僅提高了治療效果,增強了患者的自信心,而且提高了配合度,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質量[4]。
本文研究顯示,觀察組患者護理后GAS評分和BRMS評分均遠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護理后觀察組的依存率為86.7%遠高于對照組的53.3%,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綜上所述,整體護理對躁狂癥治療依從性的影響作用顯著,不僅提高了GAS和BRMS評分,而且提高了患者的依存性,值得在臨床工作中大力推廣應用。
[1] 王淑榮.整體護理對躁狂癥治療依從性的影響[J].中國誤診學雜志,2011,11(23):5601.
[2] 張盛紅.探討整體護理對躁狂癥患者治療依從性的影響[J].中國繼續(xù)醫(yī)學教育,2016,08(20):205-206.
[3] 鐘彩華,張素平,李彩玲.護理干預對躁狂癥患者治療依從性的影響[J].中國當代醫(yī)藥,2016,23(11):180-182.
[4] 姜 敏.整體護理對躁狂癥治療依從性的影響分析[J].中國衛(wèi)生標準管理,2015,06(08):176.
本文編輯:劉欣悅
R749.3
B
ISSN.2096-2479.2016.11.15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