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免费av电影一区二区三区,日韩爱爱视频,51精品视频一区二区三区,91视频爱爱,日韩欧美在线播放视频,中文字幕少妇AV,亚洲电影中文字幕,久久久久亚洲av成人网址,久久综合视频网站,国产在线不卡免费播放

        ?

        從“愛”與“自由”看普希金的生命觀

        2016-04-04 08:15:24朱鈺潔
        文學(xué)教育 2016年19期
        關(guān)鍵詞:普希金愛情生命

        朱鈺潔

        從“愛”與“自由”看普希金的生命觀

        朱鈺潔

        “俄羅斯文學(xué)之父”普希金,以其對語言的天才駕馭和對社會敏銳的洞察力成為俄羅斯文學(xué)黃金時代的標(biāo)本性人物。這位天才戲劇化的死亡和跌宕起伏的一生都與他歌詠了一輩子的“愛”和“自由”脫不開關(guān)系。而“愛”與“自由”這兩個普希金生命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元素,也并非一成不變,它們的內(nèi)涵、特征和對象的轉(zhuǎn)變恰恰能夠反映出普希金對生命最基本的看法。本文試圖以“普希金式愛和自由”的內(nèi)涵、對象、特征以及它們包含的矛盾與整合為切口,重新審視其生命觀的構(gòu)成轉(zhuǎn)變和特質(zhì)。

        愛 自由 普希金 生命觀

        亞歷山大·謝爾蓋耶維奇·普希金(1799-1837),這位“俄羅斯民族優(yōu)秀文化傳統(tǒng)的恒定代表”[1],一生雖短,卻以驚人的高產(chǎn)作有八百多首抒情詩,一部詩體長篇小說,十多篇中短篇小說,并多部長篇敘事詩和戲劇、童話、游記、評論。這些作品不僅在當(dāng)時轟動文壇、間接影響了政壇(當(dāng)然這也直接導(dǎo)致了詩人后期的不幸遭遇),且以其暉麗萬有、奔騰恣意之態(tài)影響了后代無數(shù)人,如果戈里、阿赫瑪托娃等,具對普希金推崇備至。普希金遺留下的這座豐碩的文學(xué)寶庫,同樣也對我們研究他的生命及他的生命觀提供了直觀詳細(xì)的資料。

        普希金的一生一般被劃為四個階段[2]:皇村學(xué)校時期(1811-1817)、外交部供職時期(1817-1820)、流放南方時期(1820-1824)和現(xiàn)實主義創(chuàng)作階段(1825-1837)。盡管他四個階段在創(chuàng)作內(nèi)容、風(fēng)格、手法、體裁上有所差異,但有些永久的主題是不變的,這包括兩個人類生命必將涉及到的母題:愛和自由。這兩個主題宛如交織成長的藤蔓在普希金的生命歷程中逐漸豐盈飽滿的,同時也衍生出許多相關(guān)的可供探討的生命體精神構(gòu)成要素,諸如榮譽、尊嚴(yán)、民族等。

        本文將著重從愛與自由兩個維度在其文本中的歷時發(fā)展,探究普希金的生命觀及其生命氣質(zhì)。

        一.普希金式愛和自由的基本內(nèi)涵及其對象、特征

        1.早期普希金式的愛與自由

        愛情是人類各種文明中普遍存在的古老命題,這個命題貫穿普希金的一生中,并占據(jù)了相當(dāng)重要的地位。在探討這個問題之前,我們首先要明確愛的基本內(nèi)涵及其對象。

        普希金早期的詩歌中大量采用了古希臘羅馬神話的元素,在此略摘一二如下:

        愿你幸福!”愛神對她低聲說,

        而理智呢?理智已經(jīng)沉默。

        ——《理智與愛情》[3]

        怎么?不見阿穆爾的玫瑰花束,

        或傲然躬身的山慈姑,

        也不見茉莉、百合、芬芳的鈴蘭——《給一位吸鼻煙的美女》[4]

        請記住友好的勸告:

        沒有酒便沒有歡快,

        沒有愛,幸福就是泡影;

        現(xiàn)在去吧,與丘比特和解,

        撐乘著你的醉意朦朧;

        忘掉愛神給你的委屈

        ——《無上歡樂》[5]

        愛神、維納斯、阿芙洛狄忒、丘比特等,古希臘神話中愛神的名字以及與愛情有關(guān)的神祇的名字反復(fù)出現(xiàn)并被歌頌。除此之外,詩人也非常推崇一些歌詠愛情、青春與美酒的詩人,譬如古希臘詩人安納克利融、法國抒情詩人帕爾尼等,因此,不妨可以從古希臘的文化角度來解讀早期的普希金式愛情的內(nèi)涵。年輕的普希金對于愛情的熱烈與解讀,某種程度上恰如柏拉圖《會飲篇》中最年輕的斐卓,套用其言:“總起來說,我認(rèn)為愛神在諸神中是最古老、最榮耀的,而且對于人類,無論是生前還是死后,他也是最能導(dǎo)致品德和幸福的。”[6]在普希金看來,愛情是指狹義上的存在于兩性間的吸引愛慕,且這種愛情是一個人生命中幸福的最大來源:在樓梯上偶然遇見初戀對象巴庫寧娜能讓他開心地作詩高歌,愛情失意也會讓他郁郁多時,而且他還寫了很多詩勸他那些朋友們享受愛情、及時行樂。同時,愛情也是生命的最大意義,在充沛的生命力面前,死亡也得向愛情折服,成為抒情的工具,譬如在《哀歌》(“我看見了死神……”)中,詩人在末段寫著:

        朋友們,當(dāng)我已失去生命力,

        和病魔斗爭得奄奄一息時,

        我要告訴你們:“哦,朋友們,我曾經(jīng)愛過!……”

        安靜的心兒將在精疲力竭中死去,

        我的朋友們,這是,你們要去看看她,

        告訴她:他已被永恒的黑暗奪去……

        那時,也許,她會在墓碑前

        為我的命運嘆一口氣。[7]

        而早期普希金式愛情的對象也比較單一固定,多為年輕貌美的女性,這其中的女性不拘身份地位——農(nóng)奴演員、歌手、同學(xué)的姐妹、將軍的妻子、偶然看見的陌生女郎等——只要她們是美的,富有年輕的活力,都會燃起普希金的愛火。在這一點上他常常遭到當(dāng)代一些普希金研究者的詬病,而事實上確實,早期的普希金抒情詩常常用一些直白露骨的粗糙詞句大膽地表達(dá)他的愛意,藝術(shù)審美價值并不十分高,而思想上也談不上深刻。

        但從中我們可以看出這種早期的普希金式愛的特征:這是一種有如水晶般透明的、單純的愛戀,它新鮮大膽,帶著古希臘式的對美的執(zhí)著追求和如愛琴海邊豐溢

        著泡沫的葡萄酒一般蓬勃的朝氣。盡管有時,這種愛的表達(dá)過于單調(diào)和露骨,頗有些一眼望穿的幼稚沖動,但確是極度真實的。在這份濃郁的愛背后,我們看到的是一個少年人的單純和無拘無束:他借助詩歌表達(dá)他萌動的心情和被愛神逗弄的喜樂與哀傷。早期的普希金式愛,正如安安全全無憂無慮呆在皇村中學(xué)的普希金本人一樣,沒有經(jīng)過任何外在壓力(如貧窮、戰(zhàn)火、政治迫害、羞辱、謠言等)的擠壓變形,因此完全是出生的嬰兒模樣,新鮮嬌嫩又年輕豐沛。

        這種對愛的執(zhí)著追求和恣意表達(dá)恰恰隱藏著自由。只是同早期的普希金式愛一樣,早期的普希金式自由也是一種單純的個體性表達(dá),主要局限在他個人的戀愛自由和對當(dāng)時學(xué)校部分老師不滿的自由表達(dá)上。這是一種未經(jīng)挫折修剪過的原始自由,正如伊甸園中的亞當(dāng)與夏娃所擁有的那樣,并不存在后期為人所稱頌的深度和堅韌,卻擁有直擊人心的最無邪的美和野性。不可忽視的是,這種自發(fā)卻尚未被察覺的自由,本身就蘊藏了未來對自由更深入、更廣闊地理解和表達(dá)的可能性,因為這種早期原始自由孕育了一種精神力量,用意大利學(xué)者圭多·德·拉吉羅的話語就是:“自由是對自我的意識,也是對自我擁有的無限精神價值的意識?!盵8]毫無疑問,對這種對自我的無限精神價值的意識的秉持,以及對這種無限精神價值持之以恒地追求,直接觸發(fā)了普希金后來詩歌和觀念上的轉(zhuǎn)變與成熟,也成為了他抵御半生風(fēng)雨的堅實壁壘。

        如果我們能夠找出一些原則統(tǒng)一早期普希金式的愛與自由,那就是對美的追求和充沛的生命力。

        2.后期普希金式的愛與自由

        如果普希金僅僅止步于此,那么他也許會成為一個第一等的幸福人、第二流的文學(xué)家。顯然,普希金對于愛和自由的理解并沒有止步于此,于是才有了我們接下來對于愛和自由內(nèi)涵及其對象、性質(zhì)的進(jìn)一步討論。

        在普希金離開皇村中學(xué)后,兩度被流放,因十二月黨人事件,知交零落在寒冷的西伯利亞吹冷風(fēng),很長時間內(nèi)只有親愛的老奶娘阿林娜陪伴他,他的詩歌被書刊審查屢屢遭刪被禁,婚姻生活也并不如意,遑論貧窮相逼,謠言四起。在這樣的境遇下,他不再是生長在皇村溫室中那個優(yōu)哉游哉的單純少年,他的腳步踏向了俄羅斯南方的土地,輾轉(zhuǎn)周折中也游歷了許多名勝古跡,認(rèn)識了生活在不同地域、不同民族的人,體驗了世俗的人情冷暖與自然、歷史的清麗雄偉。

        同期,普希金式的愛與自由的內(nèi)涵與相關(guān)性質(zhì)也發(fā)生了變化,前者日趨豐盈,后者則向現(xiàn)代化趨近。

        首先,此時他的愛已經(jīng)不單單局限于兩性之間,而投向了更加廣闊、更加抽象的世界。愛的對象包括諸如他的祖國、民族和一切高尚且值得稱道的品質(zhì)等。當(dāng)然,不可否認(rèn),此時年輕貌美的異性仍然是他愛情構(gòu)成的重要部分和描寫對象。而且需要注意的一點是,此時普希金表達(dá)籍借的體裁也開始發(fā)生轉(zhuǎn)移,劉文飛在《普希金的小說創(chuàng)作》一文中將之稱為“散文高潮”[9],且不論這種“散文高潮”產(chǎn)生的內(nèi)外復(fù)雜原因,就其效果而言,無疑小說、戲劇和評論等體裁更加適合用來表達(dá)更加復(fù)雜的思想。當(dāng)然,他的詩歌創(chuàng)作仍然不可忽視。舉例部分如下:

        寫自然風(fēng)景的:

        誰看過那地方?草原和樹林

        都被自然的富麗所渲染,

        河水閃爍著,以愉快的聲音

        輕輕拍打著平靜的兩岸;

        在月桂拱立的山坡上

        凄涼的雪花從不敢偃臥——

        告訴我,誰看過那迷人的地方?

        我曾在那里默默流放和愛過。(《“誰看過那地方……”》)[10]

        憑吊古跡的:

        愛的噴泉,凄婉的噴泉!

        我曾向你的大理石提出疑問,

        我讀過對遙遠(yuǎn)國度的禮贊,

        而對馬利亞你卻默不作聲……(《給巴赫奇薩拉伊宮的噴泉》)[11]

        追求自由的:

        沉重的枷鎖定會被打斷,

        監(jiān)牢會崩塌——在監(jiān)獄入口,

        自由會歡快地和你們握手,

        弟兄們將交給你們刀劍。(《“在西伯利亞礦山的深處”》)[12]

        贊頌十二月黨人崇高品質(zhì)的:

        上帝的聲音向著我召喚:

        “起來吧,先知,你聽,你看,

        按照我的意志去行事把,

        把海洋和大地統(tǒng)統(tǒng)走遍,

        用我的語言把人心點燃?!保ā断戎罚13]

        寫愛國的則更多的分布在他的評論和小說中,譬如《羅斯拉夫列夫》中描寫的當(dāng)時社會上流行的簡單膚淺的愛國主義和波里娜公爵小姐非同凡響的愛國主義。

        其次,這種普希金式的愛情在內(nèi)涵和形式雙重方面都呈現(xiàn)出一種趨于成熟的模式,他不再滿足做一只單純歌詠愛情的夜鶯,而開始從多維度更加立體地觀察愛情,努力表現(xiàn)愛情在這個復(fù)雜完整的世界中呈現(xiàn)出的面貌,以及與世界中其他要素的復(fù)雜關(guān)系。這一點在他的長篇敘事詩中表現(xiàn)得尤為突出。這將在后文中有詳細(xì)敘述。

        在自由方面,正如之前所言,他展現(xiàn)的是一種轉(zhuǎn)向現(xiàn)代性自由的趨勢。這主要表現(xiàn)為一種“始終不渝地堅持個人精神獨立的自由,堅持從個人獨立出發(fā)而形成的以言論自由、出版自由與結(jié)社自由為標(biāo)志的公民自由權(quán);堅持將人們從奴役狀態(tài)解放出來的政治自由。”[14]普希金抨擊專制主義(《安德烈·謝尼耶》)、抨擊地主貴族對農(nóng)奴的欺壓(《鄉(xiāng)村》)、表達(dá)對自己的言論、出版自由受到限制的苦悶(《再次寄語書刊檢查官》)、尋求文化的自由(《羅斯拉夫列夫》),都是這種更加復(fù)雜立體的自由觀的呈現(xiàn)。

        相較于早期嬌嫩單純的普希金式自由,這種后期的普希金式自由囊括的對象從個人走向了他所面對的整個社會,從具體的個人情愛抒發(fā)、情緒發(fā)泄轉(zhuǎn)向了更深層次的思考,并且呈現(xiàn)的方式更加內(nèi)斂。就其后期自由觀的特點,如果我們?nèi)匀灰晕拿鞯臍赓|(zhì)作喻,從某種意義上而言,普希金已經(jīng)從古希臘諸神浪漫不羈的個性化自由主義轉(zhuǎn)向了基督精神中的博愛與內(nèi)斂的自由,盡管普希金本人不是一個宗教狂,但是他仍然“相信上帝的

        存在”。歷史的事實也確實驗證了普希金這種源自拉吉舍夫[15]和貢斯當(dāng)[16]和斯達(dá)爾夫人[17]的現(xiàn)代化自由具有超出個體性,即擁有推及他人乃至社會發(fā)展的力量。盡管普希金本人生前為自己所受的種種不幸哀傷痛苦,但是他不知道他的作品和他本人的生命形象在后世已經(jīng)形成了一個璀璨的符號和一個不斷吸納、擴大的“召喚結(jié)構(gòu)”。

        二.普希金筆下對愛和自由態(tài)度的矛盾、整合及其折射出的生命觀

        普希金筆下的的“愛”與“自由”之所以擁有值得探究的地方,除了上文所言,還因為其包含的矛盾性和整合性,以及這背后隱藏的生命觀。

        1.愛的矛盾與整合

        盡管如上文所描述的,普希金式的愛可以粗略分為兩種,但在這兩種中都包含了一些共同的矛盾,比如就內(nèi)在而言的愛的精神性和肉體性的矛盾、就外在而言的愛與世界上其他要素(譬如倫理、政治、文化、地位等)的矛盾。

        (1)愛的內(nèi)在矛盾與整合

        首先,普希金絕對不是一個禁欲主義者。在他那里精神性的愛情和肉體性的情欲是統(tǒng)一的。盡管他大量吸納了古希臘的文化,但顯然禁欲的斯多葛派不在其中,柏拉圖式的精神戀愛也不受待見(參見其詩《柏拉圖主義》),相反,他更像是酒神密教的信徒,在他的早期作品中我們可以大量看到各種離經(jīng)叛道、天馬行空的想象和狂歡化的敘述,字里行間充溢著享樂主義和沸騰冒泡的美酒。普希金生長在一個東正教為主導(dǎo)的國度中,然而嚴(yán)苛的教規(guī)并沒有歸馴這個天真的少年,相反激起了他身上相反的那一面,這或許是由于當(dāng)時的宗教狀況和寺院中僧侶們并沒有展現(xiàn)出這種精神的崇高和純潔所致。因此普希金寫了大量調(diào)侃此類事件的詩歌譬如《僧侶》等,這點一直到他生命將盡都沒有變。

        在《致恰阿達(dá)耶夫》一信中,普希金表示“我們有過完全獨特的生存方式,這種方式把我們變?yōu)榛酵?,與基督教世界又完全不同的教徒?!薄拔覀兊淖诮探?,直到費奧凡之時,都值得尊敬,從未染上天主教的惡習(xí)?!盵18],由此可見,普希金理解的愛情的精神性和肉欲性與自中世紀(jì)以來基督教的“禁欲主義”是格格不入的,俄羅斯的宗教有其自身的特點,但是與放縱也有所區(qū)別,當(dāng)然這里的是指寫作方面。在生活上,普希金所表現(xiàn)出的遠(yuǎn)沒有他筆下的那么節(jié)制,據(jù)說他還專門羅列了一張?zhí)畦麊?,上面記錄了他自己曾?jīng)戀慕過和交往過的所有女性的名字。因此亨利·特羅亞在《天才詩人普希金》中將日常普希金和詩人普希金加以區(qū)別:“一旦他關(guān)上房門,一旦他拿起筆,他就不是浪跡客廳和妓院的花花公子,而是普希金了,是一位知道自己打算干什么的詩人、一位不沾沾自喜的詩人?!盵19]普希金筆下的愛情呈現(xiàn)出一種相對而言和諧優(yōu)美的狀態(tài),就像雷諾阿的繪畫,裸露的軀體孕育著巨大的幸福,盡管肉感十足,卻閃耀著生命的光澤。

        在普希金這里,精神性和肉體性是呈現(xiàn)出完整的統(tǒng)一性的,正像阿里斯多潘在《會飲篇》中的“球體人”寓言一樣,愛情的歡樂不僅僅是精神性的,也不僅僅是感官性的,他是一種對立統(tǒng)一的存在,是人類對于由分而合的欲望需求。超出兩性關(guān)系而言同樣如此,當(dāng)普希金把他的愛的對象從年輕貌美的女子投向更加廣闊的世界時,他所追求的精神與肉體的整合變成了精神法則和物質(zhì)存在的整合。在普希金筆下,天上的愛與地上的愛是合二為一的,精神的愛與俗世的愛不存在罅隙。

        不過需要標(biāo)注的一點是,普希金作品所折射的觀念和他本人的生命并不是完全重合的,也就是說,他的生命觀和他的生命經(jīng)歷、體驗是有出入的,從某些方面而言,他個人的經(jīng)歷并沒有他筆下的思想那么崇高,反而有時呈現(xiàn)出一種散浪、啰嗦、混亂甚至低級趣味的傾向,不過這不在本文的探討范圍內(nèi),本文主要探討的是他的作品所呈現(xiàn)出的生命觀。

        (2)愛的外在矛盾與整合

        在愛與外在要素的矛盾中,他的演繹則更加精彩。這一點在他的小說和長篇敘事詩中反映的更為明顯,因為這一方面的探討主要出現(xiàn)在他后期的作品中。

        在探討這個問題之前,我們要知道,普希金描寫的矛盾并不局限在愛和外在要素的矛盾中,他描寫了許多矛盾,因此普希金的小說和他的敘事詩構(gòu)筑了一種截然對立的態(tài)勢。如果說他的小說擁有俄羅斯大地堅實渾厚的氣質(zhì),那么他的敘事詩便持有滿天揮灑的星辰的姿態(tài)——靈動、跳躍和叛逆。他的小說中透出一股崇高和對古典價值觀體系中美德的激賞,譬如堅貞、勇敢、機智、善良。在他的詩作中我們可以清晰地感覺到作者的思緒在不斷游蕩而想象力在飛馳。就像他寫作敘事詩的提綱,總是由一個個連字符勾綴的單詞或人名組成,簡潔跳脫,發(fā)揮空間極大。敘事詩中,古典道德被巧妙地置于風(fēng)口浪尖,無數(shù)歧義的聲音破浪而出形成了卿云爛兮之景,我們在堅貞中看見殘忍,在勇敢中看見叛逆,在威嚴(yán)中看見崩潰,在善良中看見懦弱,同時也在背叛中看見愛情,在粗野中看見仁慈,在混亂中看見秩序,在兇狠中看見關(guān)愛。詩人在對堅貞、勇敢、機智、善良做著不斷地解構(gòu)與重建,重新塑出另外一片朗加納斯古典崇高以外的天地,這或許可以看做是作為詩人的普希金與作為小說家的普希金的一種無意識的相互修正,當(dāng)我們將兩者重合時獲取的才是這個蕩氣回腸的世界的完整面貌和生存在這個世界上無數(shù)生命體的矛盾個性。

        回歸此節(jié)討論的愛和其他要素的矛盾性,將其他矛盾且暫擱置。在他的詩歌中我們常常找到如下的對立:年老——年輕、法則——混亂、固定——游蕩、禁欲——情欲、堅貞——愛情。最后一個對立似乎不合世俗所理解的反義對立,但是最有意思。我們在普希金的詩歌中能夠找到這樣的一對形象:一個年長的、大權(quán)在握的、威嚴(yán)的男性長者(譬如基列伊、馬澤帕、安哲魯)愛上一個年輕的、美貌的、處于下位或低勢的少女(譬如瑪麗雅和伊莎貝拉)。這些少女擁有一種古希臘般的初生嬰兒的純美和洶涌的生命力,這對于這些男子而言是一種致命的誘惑。在這兩個形象后面,我們似乎能夠看見對應(yīng)的兩種特定的價值取向和生命氣質(zhì)的對沖。一個代表了理智、規(guī)則、政治等穩(wěn)定的、具有機械性質(zhì)的價值,另一個代表了愛情、生命、自由、文化等靈動的、具有生命性質(zhì)的價值,這兩種價值取向在對轟碰撞中產(chǎn)生了諸多悲歡離合,其矛盾成幾何級增長,幾乎可以做一些排列組合的小游戲。譬如:

        基列伊——瑪麗雅(愛情——宗教、愛情——政治、愛情——倫理、愛情——愛情)

        馬澤帕——瑪麗雅(愛情——權(quán)利、愛情——自由、愛情——倫理)

        安哲魯——伊莎貝拉(愛情——法規(guī)、愛情——理智、愛情——親情)

        阿列哥——金斐濟(愛情——文化、愛情——生命、愛情——自由、愛情——堅貞)

        葉甫蓋·尼奧涅金——達(dá)吉雅娜(愛情——婚姻、愛情——自由、愛情——責(zé)任)

        僅觀上述一瞥即可看出,在普希金筆下,狹義的愛尚且與那么多要素相沖突,那么廣義的愛所要面對的矛盾將更多。事實上在這里,普希金根本就沒有辦法去整合這些矛盾,因為世界本身就是由各種分裂—整合、混亂—秩序組成的,這種經(jīng)典的二元對立在他筆下呈現(xiàn)出驚人的張力,因此人物的塑造自然更加豐滿。就這一點我們可以看出,在普希金的生命觀中,“愛”的生存狀況表達(dá)是極其復(fù)雜的,而且并不存在整合的可能性,正如《茨岡人》中金斐濟的父親對殺死了自己女兒的阿列哥所言:

        這時候老人走過來說道

        離開我們吧,你高傲的人。

        我們粗野;我們沒有法律。

        我們也不懲罰,也不處刑——

        我們不需要流血和呻吟——

        但不愿和兇手活在一起……[20]

        普希金面對樣的沖突,其實并不是沒有嘗試過整合,但如同他故事中的主角一樣,如同生活在這個世界上的萬千生靈一樣,無從整合愛與其他元素的矛盾,在這場碰撞中,我們看到的是矛盾對整合的取勝。因此在他多次嘗試失敗后,他只能付諸筆端,流諸后人為鑒。

        2.自由的矛盾與整合

        普希金筆下的自由同樣充滿了矛盾,這其中同樣包括自由內(nèi)在的矛盾和自由與外在其他要素之間的矛盾。

        首先表現(xiàn)在個體性之間的的矛盾。這樣的例子很多,譬如《茨岡人》中的阿列哥和金斐濟,阿列哥為了逃離法律的迫害獲得個人的自由而情愿同茨岡人一起流浪,與此同時,金斐濟為了自己愛情的自由,喪生在阿列哥嫉妒的怒火下。金斐濟的父親對他說:

        你生來不是為了粗野生活,

        你尋求自由只是為了自己;

        你的聲音我們聽得害怕——

        我們的心靈怯弱而良善,

        你粗暴殘忍——離開我們吧,

        別了,愿你今后平安。[21]

        我們在這里看到的是個體性自由的對沖,一方的自由對另一方而言可能意味著背叛,意味著折磨和痛苦。再譬如《葉甫蓋尼·奧涅金》中葉甫蓋尼拒絕達(dá)吉雅娜時說的那樣:

        假如我想用家庭的圈子

        來把我的生活加以約束;

        假如因幸福命運的恩賜,

        要我做一個父親和丈夫;

        假如那家庭生活的畫面,

        哪怕只一分鐘讓我迷戀,——

        那么只有您才最為理想,

        我不會去另找一個新娘。[22]

        葉甫蓋尼拒絕達(dá)吉雅娜的直接原因就是因為他擔(dān)心婚姻和家庭生活會將他的自由打破。除了上述敘事詩以外,再如《埃及之夜》中的克里奧佩特拉、戲劇《石客》中的唐璜等,在這些作品中,我們可以看到一種對絕對自由尋求的失敗,這是個體向絕對自由做出的最后沖鋒,是個人精神價值發(fā)揚到極致之后產(chǎn)生的行為,是熱烈的生命做出的慘烈的碰撞。在這種瘋狂的沖擊中,我們甚至可以看見他們對傳統(tǒng)道德不顧一切的拋棄,這展現(xiàn)出了一種奇異的理想幻滅之狀。他們的無根與游蕩恰恰是因為根植于一種對絕對自由的崇拜和堅信。當(dāng)然,當(dāng)不止一個人做出這樣的激烈沖擊時,面臨的就是劍拔弩張之勢,結(jié)果唯有以死作結(jié),正如《茨岡人》中的阿列哥與金斐濟。而持有相同自由觀的個體聚集成群體時,我們還能看到兩種文化、民族間的碰撞,套用一句《葉甫蓋尼·奧涅金》中的俏皮話:“鄉(xiāng)下有鄉(xiāng)下的一套自由,/這自由有它幸福的地方,/這和高傲的莫斯科一樣。”[23]這便是這種自由之戰(zhàn)最后的歸宿。普希金早年自己也是這樣熱烈地追求過個體的自由,但是結(jié)果可想而知,一個人的自由必然以另外一個人的自由為限,他的這種追求突出表現(xiàn)在愛情方面,這給他帶來了諸多甜蜜,也帶來了諸多苦惱,而當(dāng)他把自由之矛投向他方時,不可避免的論戰(zhàn)便開始了。我們很難給這種自由定義好壞,因為正是個體對自由界線做出的不斷突破才推動了文明的進(jìn)程并一步步構(gòu)筑了生命的尊嚴(yán)和舒適;但同時這種自由的追求時常有悖于道德律令,容易導(dǎo)致自身的粉身碎骨。

        承上一段所言,這種有悖于道德律令就是自由與其他要素的矛盾的體現(xiàn)之一。自由是一種狀態(tài),他可以被用諸在很多方面:政治、文化、法律、經(jīng)濟、語言、思想……很多時候,這幾個方面同時追求自由會導(dǎo)致不可避免的沖突。譬如《波爾塔瓦》中的馬澤帕,當(dāng)他拐走美麗年輕的瑪麗雅追求愛情的自由時,就埋下了以后與追求政治自由矛盾的導(dǎo)火索。而瑪麗雅在不顧人言可畏與自己的教父在一起后,同樣面臨了在愛情自由與倫理親情的沖突。人間各種領(lǐng)域雖然組成了一個整體,但這個整體之中,每個領(lǐng)域之間都處在一種動態(tài)的平衡狀態(tài)中,一方的自由很可能導(dǎo)致另一方的損失,正如之前所言,自由是一種狀態(tài)——一種取消或者減少其他要素限制的狀態(tài),這是自由先天帶來的矛盾,它猶如那個漂亮的金蘋果,落在誰手中,都會引起爭論。

        縱然如此,在普希金和他筆下的人物,以及他周圍的十二月黨人朋友們(如普欣、恰阿達(dá)耶夫等人)身上,我們都可以看到這樣一種超乎尋常的堅韌和執(zhí)著,他們不是簡單的“雖千萬人吾往矣”,他們對于某一方面自由的執(zhí)著追求,有些已經(jīng)超出了人類社會道德的限制,在這樣激烈的撞擊下,有人成功,有人崩潰,有人死得其所,有人遭到懲罰,有人狼狽茍延,有人喜笑顏開……我們依舊很難給這些自由做出一個簡單的是非評價,只能夠說,這依然是個人自我精神價值的極致化對“絕對自由”的慘烈沖擊。

        當(dāng)然,也并非所有對自由的沖擊都是失敗的。在《別爾金小說集》中我們倒是見到了不少成功的例子,譬如《射擊》中的西爾維奧、《村姑小姐》中的麗莎等,他們或以自己的氣度,或以自己的智慧,成功地在小范圍內(nèi)達(dá)成了自己所追求的自由。

        綜上而言,自由在普希金的筆下既單純又復(fù)雜,單純在于他只是表現(xiàn)一種不受拘束或者減少拘束的狀態(tài),復(fù)雜在于他的生存環(huán)境極其復(fù)雜,牽扯甚廣,而且很難對他定義是好還是壞,例如站在現(xiàn)代的角度評價十二月黨人的起義,無疑這是對政治自由和社會進(jìn)步的一大突破,但是這種自由放在《石客》中確實時常呈現(xiàn)出一種不負(fù)責(zé)任和貪色。不過,無論如何,自由之于普希金,猶如生命不可或缺的空氣,猶如美人面上紅潤的氣色,是充沛的鮮活的生命對所謂的生活中的“陳腐窠臼”的挑戰(zhàn)與抵抗,是生命活性的象征。

        三.普希金文學(xué)作品中愛與自由的實質(zhì)與生命氣質(zhì)

        到底是什么在推動普希金用盡一生追求愛與自由?

        筆者試做了如下分析:

        關(guān)于愛,或許這源自一種對美的崇拜與追逐。《會飲篇》中狄歐蒂瑪?shù)囊幌捛∏「爬似障=鹨簧叩牡缆罚?/p>

        一個人要想循著正確的途徑接近這個目標(biāo),就必須從幼年起追求美的形體,如果開始做的正確,他當(dāng)然首先只會愛好一個這樣的形體,并且用一些美好的話語來稱頌它。[24]

        普希金從少年起便狂熱地戀愛著各式各樣的美人,即“首先只會愛好一個這樣的形體”,他寫了大量的抒情詩來描繪贊美那些美人秀麗的發(fā)絲、婀娜的腰肢、瑩潤的皮膚,即“用一些美好的話語來稱頌它?!?/p>

        “然后發(fā)現(xiàn)某個形體里的美與其他形體里的美是貫通一氣的,于是他就要追索那個具有類型意義的美者,這時就只有大愚不解的人才會不明白一切形體中的美是同一個美了。明白這一點,他就成了愛一切美好形體的人,把他的熱情從專注于某一形體推廣到一切,因為他把那種專注一點看成渺小的、微不足道的……他眼睛里有了各式各樣美的東西,就不再像奴隸似的只愛一個個別的東西,只愛某個小廝、某個成人或某種行動的美了?!盵25]

        離開皇村中學(xué)后的普希金在大量接觸了社會以后,開始在更廣的對象身上看見了這種美,譬如抽象的道德、譬如流浪的茨岡人身上、譬如俄羅斯廣袤土地上漂亮的風(fēng)景、譬如令人遐思的各種古代遺跡……他已經(jīng)“把他的熱情從專注于某一形體推廣到一切”了。

        “他不復(fù)卑微瑣屑,而是放眼美的汪洋大海,高瞻遠(yuǎn)矚,孕育著各種華美的言辭和莊嚴(yán)的思想,在愛智的事業(yè)上大獲豐收,大大加強,大大完善,發(fā)現(xiàn)了這樣一種唯一的知識,以美為對象的知識?!盵26]

        確實如此,在更加廣闊的領(lǐng)域領(lǐng)略過大美之后,普希金明顯將他的部分精力從追求異性上轉(zhuǎn)移到其他方面,譬如文學(xué)創(chuàng)作;譬如思考社會問題。他的語言也從原先的未經(jīng)琢磨直白挑逗變得更加莊嚴(yán)。此時的他雖然依舊會有各種牢騷,但已經(jīng)很少會像年輕時那樣寫作類似于《譏卡切諾夫斯基》[27]、《致瓦·米·沃爾孔斯卡婭》[28]之類的作品了。而且后期他受到的書刊檢查更加嚴(yán)格,在這樣的情況下,他“孕育著各種華美的言辭和莊嚴(yán)的思想”,依舊在“愛智的事業(yè)上大獲豐收”。

        “一個人如果一直接受愛的教育,按照這樣的次序一一觀察美的東西,直到這門愛的學(xué)問的結(jié)尾,就會發(fā)現(xiàn)一種無比其妙的美者,即美本身?!盵29]

        普希金一直將他源源不絕的對世界的愛灌注到他的文本中。他的愛太過于豐盛以至于有時令我們瞠目,但如果從他對美的執(zhí)著這個角度出發(fā),那么就可以解釋一二。所謂他的“多情”,其實恰恰是一種近乎瘋狂的專一——他對美的專一。普希金愛世上一切美好的事物,無論他們是屬于福波斯克制清晰的莊嚴(yán),還是巴克斯放蕩灑脫的浪漫,是實在的形體還是虛幻的概念:甜美的酒食、蜂腰的美人、耀眼的榮光、高尚的品德、莊嚴(yán)的思想、希望和光明、傳奇的故事、漂亮的風(fēng)景……他如同浪蕩子一樣從一個美好的事物晃到另一個面前,薄情又多情地追求一個又一個漂亮的人;他毫不客氣地評價一些低劣的作品或者用犀利的語言諷刺他看來毫無建樹或者作品不佳的作者(譬如特列佳科夫斯基[30]、雷布什金);他對丑陋的一切都大加刻薄,從禿子、缺陷、衰老、皺紋到湊韻的詩歌、拙劣的思想、不幸的故事……這些都可以看做是在一種殘酷的對美的朝圣。

        關(guān)于自由,這可以聯(lián)系到構(gòu)筑普希金生命一些其他要素,包括他個人的和那個時代的。普希金獨特的人生經(jīng)歷為他尋求自由提供了豐富的物質(zhì)、知識、精神儲備:貴族的出生、富足的生活、精英化的教育、天賦的才能(八歲能用法語寫詩)……普希金是一個對尊嚴(yán)榮譽極其看重的人,這點或許在他早期并不能看出來,因為人們對自己擁有的東西時常是一種視而不見的狀態(tài)。但是后來,經(jīng)歷了從高處跌落后,他的自由明顯受到了限制:最后一次流放被軟禁在他母親的領(lǐng)地,連普欣探望他都是偷偷前往;他的文學(xué)創(chuàng)作受到嚴(yán)格的書刊審查,有時甚至連沙皇都插手其中。這種自由的限制明顯地?fù)p害了他的榮譽。普希金離開學(xué)校后明顯地表現(xiàn)出了對自尊和榮譽的看重與維護(hù),譬如在有人攻擊他是貴族中的小市民時,他專門寫作了一篇文章作為回應(yīng),敘述了自己家族悠久古老的歷史,甚至于最后他的死于決斗,都是一種對榮譽的維護(hù)。因此他對于自由的堅持,其實也是自尊榮譽的一個體現(xiàn)。

        同時,不可忽視“理想化的現(xiàn)代自由”是那個時代的特征。黃金一代們,大多參加過或距離年衛(wèi)國戰(zhàn)爭不遠(yuǎn)的一代,他們中有相當(dāng)多的人接受過彼時更加開放的西歐教育。這一代天之驕子高傲、富于榮譽感,同時更加理想主義,其中相當(dāng)一批擁有極其令人動容的崇高品質(zhì)。普希金參加的“綠燈社”中即有不少這樣的人,而他在皇村中學(xué)時交往的駐扎周圍的軍官中有一些就是后來的十二月黨人成員,大環(huán)境和小圈子注定“自由”會成為他血脈中流淌的因子。

        最后,在愛與自由背后,站立著的正是鮮活的生命本身。愛與自由,在人類文明的進(jìn)化史上從來都是奢侈品,擺放他們的祭壇之下常有血跡和眼淚浸染。受到愛神和自由女神眷顧的人,大多都是命運的寵兒。他們時常因緣際會擁有令人稱羨的任性的權(quán)利和足夠其揮灑的才華,他們胸中時常懷著沸騰的快要溢出的愛和從來不愿被束縛的堅持。正因為愛多,故欲與人分享;正因為自由被王權(quán)之靴踐如草芥,所以要播撒自由的種子在廣闊的田野。

        普希金是這樣的一個幸運兒。在他被流放前,聲名已經(jīng)達(dá)到了獨步之地,年少的一首《皇村回憶》已經(jīng)讓他聲名鶴立,并且他可以隨著自己的心意愛好任意寫作,盡情地對不喜歡的事物口誅筆伐、對喜歡的對象長歌其情;而在不幸到來后,他踏上了絕大多數(shù)流芳后世的優(yōu)

        秀文學(xué)家走過的道路:窮而后工——在拮據(jù)和掙扎中,他的作品如同理璞出玉般煥發(fā)出真正驚心動魄的力量。

        四.總結(jié)

        普希金以自由和愛為生命核心的生命觀與生命氣質(zhì)從他的繪畫風(fēng)格也可見一斑。普希金其實并不擅長畫人物的正面像,在他的書畫作品中,時??吹揭粋€鼻尖朝左的側(cè)面像或一個背影,絕少有正面像或鼻尖朝右的畫像。他只畫他覺得順手的,畫他熱愛的,畫他覺得有趣的,哪怕只是一個貴婦人的背影、一雙舞女的小腳、一柄馬刀、一匹穿長禮服的馬、一個鳥形花筆……而且作品都被他隨意畫在手稿的空白邊頁上。這種繪畫題材的偏愛和落筆地點的無所在意折射出的正是一種浪漫隨性的生命氣質(zhì),他任性地?fù)]霍著他所擁有的,自由地將他的充沛的愛蔓延到筆端紙邊,漫不經(jīng)心又隨處可見,收斂甚少,實性情中人耳。

        盡管那個高坐神臺,獲得了“俄羅斯詩歌的太陽”美譽的普希金令人敬仰,但是那個擁有孩子氣質(zhì)單純?nèi)涡缘貓?zhí)著于美、愛和自由的普希金卻更加令人可親。普希金的詩集中,雖然有西伯利亞的冷風(fēng)從紙面襲來,然而更多的時候,我們看見的是他的歡笑、沉醉、尖刻和苦悶。前者是生命莊嚴(yán)的崇高感,但后者才是生命豐盈的真實。肅穆沉痛與瑣碎浪漫被他糅雜在一起,以愛和自由之名。熱鬧喧囂與寂靜孤獨如同一條河流的上游和下游,生命從來都是一項浩大的工程,言語不足以表其意,但卻讓每個感受過其充盈豐滿的存在的人忍不住去訴說。普希金在其中觸摸到了愛和自由,并且不厭其煩地在他短暫的一生中去書寫這些美好的東西,以御三千世界的寒冷與朽暗。在這些華言雄辭之上,他早年自嘲“苦行僧”一語成讖,他本人恰恰踐行了早年的詩歌《僧侶》的結(jié)局:

        人間遍布通向黑暗地獄之路,

        你要堅持筆直地走下去。[31]

        [1]柏拉圖:《會飲篇》,王太慶譯,北京:商務(wù)印書館,2013年1月第1版

        [2]査曉燕:《普希金——俄羅斯精神文化的象征》,北京大學(xué)出版社,2001年版

        [3]圭多·德·拉吉羅:《歐洲自由主義史》,楊軍譯,吉林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

        [4]亨利·特羅亞:《天才詩人普希金》,張繼雙等譯,世界知識出版社,2000年

        [5]普希金:《普希金全集》,十卷本,沈念駒,吳笛主編,杭州:浙江文藝出版社,2012年12月第1版

        [6]普希金著:《普希金小說選》,劉文飛譯,桂林:漓江出版社,2013年3月第1版

        [7]張鐵夫等著:《普希金新論——文化視域中的俄羅斯詩圣》,北京:中國社會科學(xué)出版社,2004年4月第1版

        注釋

        [1]査曉燕:《普希金——俄羅斯精神文化的象征》,北京大學(xué)出版社,2001年版,第5頁

        [2][俄]普希金:《普希金全集卷1:抒情詩》,沈念駒,吳笛主編,查良錚,谷羽等譯,杭州:浙江文藝出版社,2012年12月第1版,第2-3頁

        [3][4][5][俄]普希金:《普希金全集卷1:抒情詩》,沈念駒,吳笛主編,查良錚,谷羽等譯,杭州:浙江文藝出版社,2012年12月第1版,第46-47頁,第52頁,第64頁

        [6][古希臘]柏拉圖:《會飲篇》,王太慶譯,北京:商務(wù)印書館,2013年1月第1版,第16頁

        [7][俄]普希金:《普希金全集卷1:抒情詩》,沈念駒,吳笛主編,查良錚,谷羽等譯,杭州:浙江文藝出版社,2012年12月第1版,第244頁

        [8][意大利]圭多·德·拉吉羅:《歐洲自由主義史》,楊軍譯,吉林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第12-13頁

        [9][俄]普希金著:《普希金小說選》,劉文飛譯,桂林:漓江出版社,2013年3月第1版,第1頁

        [10][俄]普希金:《普希金全集卷1:抒情詩》,沈念駒,吳笛主編,查良錚,谷羽等譯,杭州:浙江文藝出版社,2012年12月第1版,第462-463頁

        [11][12][俄]普希金:《普希金全集卷2:抒情詩》,沈念駒,吳笛主編,烏蘭汗,丘琴等譯,杭州:浙江文藝出版社,2012年12月第1版,第34頁,第191頁

        [13][俄]普希金:《普希金全集卷2:抒情詩》,沈念駒,吳笛主編,烏蘭汗,丘琴等譯,杭州:浙江文藝出版社,2012年12月第1版,第166頁

        [14]張鐵夫等著:《普希金新論——文化視域中的俄羅斯詩圣》,北京:中國社會科學(xué)出版社,2004年4月第1版,第31頁

        [15]拉吉舍夫(1749~1802),俄國哲學(xué)家、經(jīng)濟學(xué)家與作家,啟蒙主義學(xué)者。1749年8月20日出生,1802年9月12日,自殺,著有革命長詩《自由頌》,唯物主義論者,主張摧毀專制制度和農(nóng)奴制度,被稱為俄羅斯的第一位知識分子,普希金受其影響甚大。

        [16]本杰明·貢斯當(dāng)(Benjam in Constant,1767年10月25日-1830年12月8日),法國文學(xué)家和政治思想家,近代自由主義奠基人之一。

        [17]斯達(dá)爾夫人,原名安娜·路易思·日爾曼妮·奈凱爾。法國浪漫主義女作家,文學(xué)批評家,因反對拿破侖的專制主義而流亡國外,普希金對她非常推崇,在小說、詩歌和評論中多次提及。

        [18][俄]普希金:《普希金全集卷9:書信》,沈念駒,吳笛主編,呂宗興,王三隆譯,杭州:浙江文藝出版社,2012年12月第1版,第503-504頁

        [19]亨利·特羅亞:《天才詩人普希金》,張繼雙等譯,世界知識出版社,2000年,第177頁

        [20][21][俄]普希金:《普希金全集卷3:長詩·童話詩》,沈念駒,吳笛主編,余振,谷羽譯,杭州:浙江文藝出版社,2012年12月第1版,第66頁,第66頁

        [22][23][俄]普希金:《葉甫蓋尼·奧涅金》,智量譯,廣州:花城出版社,2012年8月第1版,第106頁,第109頁

        [24][25][古希臘]柏拉圖:《會飲篇》,王太慶譯,北京:商務(wù)印書館,2013年1月第1版,第63頁,第63-64頁

        [26][古希臘]柏拉圖:《會飲篇》,王太慶譯,北京:商務(wù)印書館,2013年1月第1版,第64頁

        [27]卡切諾夫斯基(1775—1842),俄國歷史學(xué)家、評論家,因為在《歐羅巴通報》上發(fā)表文章攻擊卡拉姆津著的《俄國史》而遭到普希金的諷刺,中有句子如“惡毒的批評家,你早被不朽的手碾成齏粉……放老實點把,德豐坦屁股溝里爬出的蛆蟲……”等句。

        [28]瓦·米·沃爾孔斯卡婭(1781—1865)是宮中女官,普希金喜愛她的女傭娜塔莎,一次在黑暗的走廊中,誤把她當(dāng)做娜塔莎而親吻了一下,于是被她告到沙皇那里,于是普希金寫了此詩回復(fù),其中有詞句如“太太,您很像拉皮條的女性,/說您是個丑八怪也行……”

        [29][古希臘]柏拉圖:《會飲篇》,王太慶譯,北京:商務(wù)印書館,2013年1月第1版,第64-65頁

        [30]特列佳科夫斯基,俄國18世紀(jì)詩人,著有長詩《忒勒瑪科斯頌》,被認(rèn)為是平庸而沉悶的。

        [31][俄]普希金:《普希金全集卷1:抒情詩》,沈念駒,吳笛主編,查良錚,谷羽等譯,杭州:浙江文藝出版社,2012年12月第1版,第24頁

        (作者介紹:朱鈺潔,四川大學(xué)文學(xué)與新聞學(xué)院學(xué)生)

        猜你喜歡
        普希金愛情生命
        《甜蜜蜜》:觸碰愛情的生存之歌
        不談愛情很幸福
        都市(2022年1期)2022-03-08 02:23:30
        莎士比亞與普希金的《鮑里斯·戈都諾夫》
        我曾經(jīng)愛過你
        北方人(2016年13期)2016-06-28 09:13:32
        我曾經(jīng)愛過你
        北方人(2016年7期)2016-05-14 07:09:56
        這是用生命在玩自拍啊
        可遇不可求的“生命三角”
        普希金的南方敘事詩中戲劇性故事情節(jié)
        珍愛自我,珍愛生命
        愛情來了
        意林(2011年1期)2011-05-14 07:45:02
        国产精品农村妇女一区二区三区| 二区在线视频| 99精品视频69V精品视频| 亚欧国产女人天堂Av在线播放 | 在教室轮流澡到高潮h免费视| 99RE6在线观看国产精品| 亚洲欧美日韩一区在线观看| 国产精品很黄很色很爽的网站| 亚洲一区二区三区2021| 日韩在线 | 中文| 熟女人妇 成熟妇女系列视频| 久久精品国产色蜜蜜麻豆| 久久夜色精品国产噜噜av| 亚洲碰碰人人av熟女天堂| 日韩另类在线| 国产一区二区三区韩国| 青青草视频在线视频播放| 中文字幕亚洲五月综合婷久狠狠| 在线观看日本一区二区三区四区| 欧美性猛交aaaa片黑人 | 久久av粉嫩一区二区| 精品无码av一区二区三区| 男女啪啪无遮挡免费网站| 蜜臀aⅴ国产精品久久久国产老师 国产精品久久婷婷六月丁香 | 久久久高清免费视频| 手机在线中文字幕国产| 久久久熟女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精品黑丝美女啪啪啪| 国产69精品久久久久app下载| 小蜜被两老头吸奶头在线观看| 性一乱一搞一交一伦一性 | 亚洲福利一区二区不卡| 偷窥偷拍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 日本 欧美 中文幕| 一本色道久久88精品综合| 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无码| 96免费精品视频在线观看| 曰本亚洲欧洲色a在线| 人妻少妇艳情视频中文字幕| 欧美老熟妇乱子| 亚洲熟妇无码八av在线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