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 麗
(鄭州大學附屬南陽醫(yī)院/南陽市中心醫(yī)院檢驗科,河南 南陽 473000)
血清HMGB1與RBP4聯(lián)合檢測在診斷子宮內膜異位癥中的應用
魏 麗
(鄭州大學附屬南陽醫(yī)院/南陽市中心醫(yī)院檢驗科,河南 南陽 473000)
目的 探討血清高遷移率組蛋白Bl(HMGBl)與視黃醇結合蛋白4(RBP4)聯(lián)合檢測在診斷子宮內膜異位癥中的應用價值。方法 選取我院收治的子宮內膜異位癥患者100例作為觀察組,選取同期健康的體檢者100例作為對照組,比較兩組的血清HMGBl與RBP4水平。將觀察組患者根據(jù)臨床分期分為觀察組1和觀察組2,比較兩組的血清HMGBl與RBP4水平。結果 觀察組患者血清HMGBl為(79.2±13.6)ng/L,RBP4為(28.6±6.7)ng/L,對照組血清HMGBl為(21.3±5.4)ng/L,RBP4為(11.8±3.4)ng/L,觀察組患者血清HMGBl與RBP4水平明顯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1患者血清HMGBl為(64.5±10.2)ng/L,RBP4為(18.5±4.6)ng/L,觀察組2患者血清HMGBl為(93.6±12.7)ng/L,RBP4為(38.5±11.6)ng/L,觀察組2患者血清HMGBl與RBP4水平明顯高于觀察組1,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血清HMGBl單獨檢測的靈敏度為80%、特異度為64%,血清RBP4單獨檢測的靈敏度為84.0%、特異度為72%,血清HMGBl與RBP4聯(lián)合檢測的靈敏度為93%、特異度為90%,由以上結果可知,血清HMGBl與RBP4聯(lián)合檢測靈敏度和特異度明顯高于HMGBl與RBP4單獨檢測的靈敏度和特異度,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結論 聯(lián)合檢測血清HMGBl與RBP4有利于子宮內膜異位癥的診斷。
血清HMGBl;RBP4;子宮內膜異位癥
子宮內膜異位癥目前在臨床上比較常見,尤其是近年來由于各種原因例如剖宮產的增多,導致了發(fā)病呈上升趨勢,本病的發(fā)病機制還沒有完全研究清楚,有研究認為可能和免疫調節(jié)異常有關[1],本研究主要探討HMGB1和RBP4聯(lián)合檢測在診斷子宮內膜異位癥中的應用價值。
1.1 一般資料
選擇2011年6月~2013年9月選取我院收治的子宮內膜異位癥患者100例作為觀察組,選取同期健康的體檢者100例作為對照組,觀察組平均年齡(33.2±7.0)歲,對照組平均年齡(33.5±6.9)歲。將觀察組患者根據(jù)分期標準分為觀察組1和觀察組2,觀察組1患者為Ⅰ~Ⅱ期患者54例,觀察組2為Ⅲ~Ⅳ期患者46例。兩組在年齡方面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1.2 方法
入院后,當天空腹抽靜脈血3 mL,在室溫下離心后取血清3 mL,采用ELISA檢測血清HMGB1與RBP4水平。
1.3 統(tǒng)計學方法
2.1 兩組血清HMGBl與RBP4水平比較
觀察組患者血清HMGB1為(79.2±13.6)ng/L,RBP4為(28.6±6.7)ng/L,對照組血清HMGB1為(21.3±5.4)ng/L,RBP4為(11.8±3.4)ng/L,觀察組患者血清HMGB1與RBP4水平明顯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2.2 觀察組1和觀察組2患者血清HMGBl與RBP4水平比較
觀察組1患者為Ⅰ~Ⅱ期患者54例,血清HMGB1為(64.5±10.2)ng/L,RBP4為(18.5±4.6)ng/L,觀察組2為Ⅲ~Ⅳ期患者4 6例,血清H M G B 1為(93.6±12.7)ng/L,RBP4為(38.5±11.6)ng/L,觀察組2患者血清HMGB1與RBP4水平明顯高于觀察組1,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2.3 血清HMGBl與RBP4聯(lián)合檢測靈敏度和特異度比較
血清HMGB1單獨檢測的靈敏度為80.0%、特異度為64,0%,血清RBP4單獨檢測的靈敏度為84.0%、特異度為72.0%,血清HMGB1與RBP4聯(lián)合檢測的靈敏度為93.0%、特異度為90.0%,由以上結果可知,血清HMGB1與RBP4聯(lián)合檢測靈敏度和特異度明顯高于HMGB1與RBP4單獨檢測的靈敏度和特異度,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HMGB1參與炎癥反應、細胞增殖等,在子宮內膜異位癥的發(fā)生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子宮內膜異位癥患者體內HMGB1釋放增多[2-3],誘導體內炎癥反應,導致病灶的形成[4-5],本研究結果顯示,觀察組患者血清HMGB1水平明顯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這就說明,HMGB1在子宮內膜異位癥的發(fā)生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RBP4在人體內廣泛存在,與炎癥反應有關,RBP4能夠增加體內促炎分子的表達,參與炎癥反應[6-7],參與子宮內膜異位癥的發(fā)生,本研究結果顯示,觀察組患者血清RBP4水平明顯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血清HMGB1與RBP4聯(lián)合檢測靈敏度和特異度明顯高于HMGB1與RBP4單獨檢測的靈敏度和特異度,說明血清HMGB1與RBP4聯(lián)合檢測有利于子宮內膜異位癥的診斷[8]。
[1] 楊 紅,朱 琰,周 華,等.子宮內膜異位癥與干細胞學說[J].國際婦產科學雜志,2012,39(3):217-238.
[2] 陳曉燕,袁 瑞.卵巢癌組織中HMGB1和E—cadherin的表達及其意義[J].重慶醫(yī)科大學學報,2012,36(7):614-617.
[3] 仝佳麗,郎景和.子宮內膜異位癥的在位內膜病變研究進展[J].現(xiàn)代婦產科進展,2010,19(6):465-467.
[4] 周禮蘭,林婉君.子宮內膜異位癥發(fā)病機制研究進展[J].國際婦產科學雜志,2012,39(4):395-398.
[5] 劉亞南,昌曉紅,崔 恒.子宮內膜異位癥生物標記物的研究進展[J].中國臨床醫(yī)師雜志,2010,14(10):1901-1904.
[6] 俞 奇,蔡春芳.子宮內膜異位癥患者RBP4水平的變化及意義[J].中外醫(yī)療,2013,13(9):9-12.
[7] 劉頌平,溫 堅.子宮內膜異位癥發(fā)病機制研究新進展[J].醫(yī)學綜述,2013,19(2):291-294.
[8] 劉渝紅,廖靜蜀.子宮內膜異位癥診斷與治療的基礎研究進展[J].醫(yī)學論壇雜志,2011,32(14):203-206.
本文編輯:吳宏艷
R711.71
B
ISSN.2095-8803.2016.17.026.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