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春鋒
(河北省三河市新集中學,河北三河065200)
如何培養(yǎng)初中生的數學學習興趣
劉春鋒
(河北省三河市新集中學,河北三河065200)
人們常說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有了興趣就等于成功了一半。伴隨著新課程改革的深入和新課標的落實,我們要關注學生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這個教學目標,從改進教法學法、培養(yǎng)學生學習的興趣入手,調動學習的積極性,穩(wěn)步提高中學生的數學學習動力,才是提高中學生數學能力的最好方法。
初中數學;學習方法;數學語言;學習興趣
我們從多年的教育教學實踐中知道,學生能否有效掌握所學知識,除了先天條件、學習環(huán)境、教師的引導作用等因素外,最主要的是學生本身起著決定作用,同一位教師同樣的講授,同樣的學習環(huán)境,所培養(yǎng)出來的學生卻參差不齊,同一名學生在不同的學科所表現出來的能力,也有著千差萬別。是因為他們對他們所喜歡的東西感興趣,是興趣促使他們百折不撓,不達目的誓不罷休。面對如此情況,作為一名初中數學教育工作者,怎么培養(yǎng)和激發(fā)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就成了重中之重的任務。
好奇心是學生對新奇的事物積極探求的一種心理傾向,具有先天性和廣泛性。好奇心會指向任何新奇的事物,不會專一化,它構成了求知欲產生和形成的內部基礎。而求知欲是人們探求知識的一種欲望,是好奇心和興趣的中介,更是直接成為了興趣養(yǎng)成的內部基礎。
例如,在講授“勾股定理”一課之前,有的學生就已經知道了這個名詞,但不知道具體是什么意思,就來問我,我立刻借此機會向學生介紹了勾股定理的重要性,它的國際影響力,以及它為數學所做出的巨大貢獻等等。學生的好奇心得到了保護,并在我的引導下正悄悄地擴大。把他們對勾股定理的好奇,巧妙地轉化成了濃厚的興趣,這樣我在講授這一課時,就顯得得心應手,而學生也學得津津有味,游刃有余。
因此,在教學實踐過程中,我們要愛護學生的好奇心,當學生對數學知識表現出好奇心時,我們就要及時捕捉,加以保護,并使之深化。這樣無形之中就增加了學生的學習興趣。
在學校的所有教育活動中,學生學習的主要形式就是課堂教學,也是整個學習過程的中心環(huán)節(jié),對培養(yǎng)學生的數學學習興趣起著關鍵的作用。找到一個正確的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是學好數學至關重要的一步,因為學習方法是影響學習效果的一個重要因素,而學習效果往往直接影響學習興趣,因此學習數學的方法與培養(yǎng)對數學的興趣是息息相關的。
例如,我在講授“與三角形有關的線段”時,就指導學生自己先獨立思考,讓他們想一想三角形中都有哪些線段?怎么給它們定義?學生們有的低頭思考,有的畫圖研究,有的交流討論,方法多樣,結論也五花八門,但能夠看出學生們的投入、學生們的熱情。無論結果如何,只要有收獲我就給予鼓勵,因為這對學生而言會有一種成就感,這不僅有利于學生自我能力的提高,也為以后的學習增強了自信心。經過這種開放式的學習,使學生體會到了團結協(xié)作的樂趣,同時也找到了自己的思維漏洞,進而得出結果。時間長了每個學生都能夠得到提高和進步,同時也逐漸培養(yǎng)了他們學習數學的興趣。
常言道:好學生都是夸出來的!沒有一個學生不愿意得到教師的表揚,教師富有激勵性的語言,會使學生從中獲得動力,增強自信心。通常第一個舉手發(fā)言的學生,不管回答得是否正確,我都要給予表揚,為了他的勇氣,也保護了學生的積極性。每節(jié)課的提問環(huán)節(jié),我都為基礎稍差的學生準備一些簡單的問題,對于這部分學生,只要回答就要給予表揚,“不錯呀”“很好”“你真棒”等鼓勵性的語言,不要吝嗇,要多送給學生,再配合贊賞的目光就更好了,就能夠幫助學生樹立學習的信心。
學生常常會因為教師的一句話,而改變學習的態(tài)度,促使他們朝著教師期待的目標發(fā)展。在課堂中,對于性格內向的學生要說:“拿出你的勇氣,我相信你能行”;對于頭腦聰明但不沉穩(wěn)的學生,要讓他們三思而后答,并對他們說:“我想你經過思考以后回答得會更好。”這樣就能夠讓學生喜歡聽你說話,進而喜歡你的課,讓他們愉快地度過每一節(jié)課,是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的重要方法。
多媒體課件可以把視聽合一功能,與計算機的交互功能完美地結合在一起,從而產生出一種新的人機交互方式,而且可以立即反饋,這種交互方式對教學效果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教師的作用主要表現在利用課件的視聽效果,生動形象地展示知識形成的過程,更有效地培養(yǎng)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轉變了傳統(tǒng)的以黑板為媒介的教育方式,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例如,在講解軸對稱的性質時,我先將一個蝴蝶的兩個翅膀進行動態(tài)演示,讓學生觀察并說出其特點,然后將成軸對稱的兩個三角形進行動態(tài)演示,學生很快說出了軸對稱的性質;在后面的關于折疊的練習中,我又用同樣的方法進行了演示,取得了意想不到的效果,并且加深了印象,同時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也得到激發(fā)。
有人說,未來的工作崗位是為“已做好了數學準備”的人提供的。這里所說的“已做好了數學準備”,絕不僅僅指懂得了數學的知識理論,更重要的是學會了數學思想,學會了將數學知識運用于解決現實問題之中。
我們在數學教學中,應將學生生活中遇到的問題引入教學過程,形成將現實問題數學化的習慣。
例如,讓學生統(tǒng)計家里每天丟棄廢舊塑料袋的數量,制成統(tǒng)計圖,得出結論,進而估計全市乃至全國的情況,通過計算發(fā)現污染的嚴重性,提出自己的建議,真正做到“保護環(huán)境,從我做起”;過年的壓歲錢存入銀行,利息如何計算,做到合理理財;家中電話費的交付情況,選擇正確的電話業(yè)務;商品打折哪家便宜等等。讓學生親自動手尋找實際問題,并構造數學模型進行解決,久而久之就養(yǎng)成了習慣。這樣在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的同時,還培養(yǎng)了他們數學建模能力,切實達到解決問題的目的。
總之,學習興趣是學生學習數學的催化劑,教師只有在教學過程中努力地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興趣,并把學生對數學的興趣轉化為其內在的動力,才能促進他們主動參與學習實踐,變“要我學”為“我要學”,使他們的學習能力達到一個新的高度!
[責任編輯金東]
G63
A
1673-9132(2016)33-0215-02
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6.33.1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