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影韶
【摘 要】英語歌曲作為英美文化中音樂和語言的雙重載體已經(jīng)滲透到我們的文化生活中。而音樂作為一種藝術(shù),可以給學生美感教育,以此來陶冶學生的性情。本文主要論述了高校英語教學中引入英語歌曲的重要意義及其方法與途經(jīng),認為在高校英語課堂中引入英語歌曲是英語教學和素質(zhì)教育的重要手段,也是美育的突出體現(xiàn)。
【關(guān)鍵詞】英語歌曲;音樂;重要意義;方法;美育
中圖分類號:G642.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1-0568(2016)08-0066-03
如何使英語學習更富有趣味性?如何有效地增強自己的英語語感?這是每個學生、英語愛好者及各級英語教師都想解決的問題。英語歌曲作為英美文化中音樂和語言的雙重載體已經(jīng)滲透到我們的文化生活中。馬克思說:“音樂是人類的工程師。” 而音樂作為一種藝術(shù),可以給學生以美感教育,陶冶學生的性情。音樂的獨特魅力會使所有人都產(chǎn)生情感共鳴,讓人心曠神怡。英語歌曲無論是主題內(nèi)容、曲調(diào)風格還是歌詞語言都特點鮮明,被越來越多的英語教師所青睞。筆者從教三十年,從未間斷過英語歌曲的教學工作,把它作為課堂教學美的點綴。從教育科學的角度看,“教師真正應(yīng)該做的分內(nèi)之事是提升教學的本體價值,諸如教會學生如何學習,在教學中使人人體驗快樂和成功。”筆者為什么要在教學中引入英語歌曲教學?如何進行呢?下面作深入的探索。
一、教學中引入英語歌曲的重要意義
宋學俠認為,“通過英語教學實施素質(zhì)教育,是英語教學應(yīng)該承擔、而且也能夠承擔的育人功能,是為新世紀培養(yǎng)高素質(zhì)人才的百年大計。素質(zhì)教育的本質(zhì)是培養(yǎng)人的主體性,這是靠其本人主體的實踐、體會、感悟和內(nèi)化養(yǎng)成的?!碧接懺诮虒W中引入英語歌曲的重要意義可讓我們明了它為什么有助于對學生實施素質(zhì)教育。
1. 激發(fā)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興趣
音樂是一種無國界的語言,比任何其他的藝術(shù)更能強烈地感染聽者。優(yōu)秀的英文歌曲以其優(yōu)美的旋律,歡快抒情的節(jié)奏深受廣大英語學習者的喜愛,能夠激發(fā)他們對英語學習的積極性,培養(yǎng)他們學習英語的興趣。同時,英語歌曲是學生在課堂外最容易也最樂意獲得的語言資源,是許多學生借以抒發(fā)情感的最真實的語言。聽唱英文歌曲最能調(diào)動學生的學習動力,激發(fā)他們的學習熱情。另外,很多港臺歌手也有改編歐美音樂之風,這些歌曲不僅為我們的生活帶來了幾分不同的色彩,還能帶動聽唱英文歌曲的熱潮。可見,聽唱英文歌曲既有利于緩解學生的心理壓力,產(chǎn)生對英語學習的親近感,還有利于教師因勢利導,用地道的語言構(gòu)造形式去解析抽象的詞法、句法,激發(fā)學生的學習欲望。在課文的教學中插入歌曲的教學,可以使學生學得輕松、愉快,又能學到知識,他們當然會對學習英語感興趣了。因此,英語歌曲可以寓教于樂,極大地提高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
2. 糾正學生的發(fā)音,增強學生的語感
不少學生在口語和聽力中都會出現(xiàn)這樣或那樣的問題,除了他們的詞匯量不夠大和平時練習不多以外,還有一個原因是學生語音知識薄弱,無法正確地辨別強讀、弱讀、連讀、省讀等常見的讀音現(xiàn)象。英語語音語調(diào)的訓練及朗讀能力的提高離不開音高、音長、重音、輕音、節(jié)奏、速度、連讀、失去爆破等語音知識和技能。學唱英語歌曲就能自然而然地學習和練習這些知識和技能。例如,在聽唱When a Child is Born一曲中,就可以在很多語句中學習和練習到這些語音知識和技能。如:1. A ray of hope flickers in the sky, a tiny star lights up way up high. 2. All across the land dawns a brand new morn. 3. This comes to pass when a child is born. 4. A silent wish sails the seven seas. 5. The winds of change whisper in the trees. 6. And the walls of doubt crumble tossed and torn,this comes to pass when a child is born. 實詞和特別要強調(diào)的虛詞就是高音、重音、長音,如第1句的ray,hope,flickers,sky,tiny,star,lights,way,high。不需要強調(diào)的虛詞一般都是輕音、短音,如a,of,in,the,a,up。當兩個詞的第一個詞以輔音結(jié)尾,第二個詞以元音開始,這兩個詞就要連唱(可能有些歌手不是在每個需要連唱的地方都連唱,但這種情況很少),如這6句中的flickers in,lights up,All across,winds of,walls of。兩個詞的第一個詞以輔音結(jié)尾,第二個詞也是以輔音開始,第一個詞的結(jié)尾輔音就不發(fā)出來,這就是省讀,也叫作失去爆破,如brand new,silent wish。要唱好一首歌曲,首先要有良好的模仿能力,學生先要經(jīng)過反復(fù)地聽,然后跟唱,這樣學生的聽力就能得到大大的提高。通常要求學生在課后自己多聽并模仿來唱。每教一首歌,都把歌詞找出來用投影機投在屏幕上,要求學生用正確的語音語調(diào)進行朗誦、學唱。歌詞語言精煉,寓意深長,讀后令人回味無窮,使人陶醉,因此學生吟唱的興趣倍增,語音語調(diào)也隨之得到改善。
3. 豐富教學內(nèi)容,活躍課堂氣氛
高校公共大學英語和專業(yè)英語的很多教學內(nèi)容都是比較難的,有些還比較枯燥乏味。在課堂上注重使用插入歌曲的教學法,就可使困難、緊張的學習得到紓緩,也可重新把學生的注意力集中起來,消除因為在單一的形式中學習英語單詞或語法會使學生覺得枯燥、乏味而失去學習興趣的不利因素。適當?shù)亟虒W英語歌曲會收到很好的效果,也倍添課堂教學的魅力與風采,使整個學習過程充滿樂趣與活力。在教學中教唱許多歌曲,有浪漫熱情的,如:A Little Love(《小小之愛》),I Just Fall in Love Again(《我再次戀愛》),Love Story(《愛情故事》),Somewhere Out There(《天空下之愛》);稚氣可掬的,如:Do Re Mi,Shinning Friends(《閃亮朋友》),Let the Sunshine in(《讓陽光照射進來》);熱情奔放的,如:There Youll Be(《有你相依》),Way Back into Love(《重返愛情之路》),Lemon Tree(《檸檬樹》),When You Tell Me That You Love(《當你告訴我你愛我之時》);輕快抒情的,如:Forever Friend(《永久的朋友》),The Day You Went Away(《你離開之日》),Top of the World(《愉快至極》),Proud of You(《為你驕傲》)。學生在反復(fù)吟唱某些歌詞時,可以學到和感受很多歌曲里面的內(nèi)容和意境。所以,聽唱英語歌曲不僅學習了英語,而且活躍了課堂氣氛,使學生在輕松愉快中學習知識,陶冶情操。
4. 讓學生接觸純正的歐美英語
英語歌曲都運用了各種靈活的精妙的句式與修辭手法,令人耳目一新,學生可通過對歌曲的反復(fù)吟唱,潛移默化地掌握了正確的語音語調(diào)和連讀等方面的語音知識和技能,記住了它的語法結(jié)構(gòu)與表達習慣,從而了解歐美語言的句式特點。例如,在Color of the Winds(《風之色彩》)一曲中,有三個句式并列的省略句:“Come run the hidden pine trails of the forest/Come taste the sun-sweet berries of the earth/Come roll in all the riches all around you.”A New Day Has Come一曲中也有幾個排比句:“Let the rain come down and wash away my tears/Let it fill my soul and drown my fear/Let it shatter the walls for a new, new sun. A new day has... come. Where it was dark now theres light/ Where there was pain now theres joy/ Where there was weakness I found my strength.”便是較典型的歐美式句子。句式靈活,言簡意賅,學生吟唱時就可以真切地感受到排比句的氣勢。此外,祈使句也經(jīng)常出現(xiàn),如在Jump Then Fall和Shinning Friends 里都有幾句很典型的祈使句:“Dont be afraid to jump then fall”,“Be there, never gonna leave you”,“Say that you wanna be with me,too”,“hold on and don't shed a tear”,“Dont hide yourselves in the corner,Opens up youll see the happy sunshine,Keep going on with your dream,See my smile, my friend”。此外,口語詞“gonna”和“wanna”比比皆是:“Nothings gonna change my love for you,you oughta know by now how much I love you.”“I wanna call the stars down from the sky;All the impossible I wanna do.”“I wanna spread my wings.” 而且,定語從句也是經(jīng)??梢姡骸癆nd everything that I do is out of loving you.”“No one else can make me feel the colors that you bring.”“the sweet love story that is older than the sea.”“A love that I could not forsake.”“Somewhere Ive never been.”學生吟唱這些歌曲之時,就可以輕松記住排比句、動詞位置與定語從句、祈使句等數(shù)項語法特點,使語法學習變得輕松容易。
5. 豐富學生的知識面,增加對英美歷史文化的理解
新的課程標準在基本理念中提到,“英語課程應(yīng)該關(guān)注學生的情感,使學生在英語學習過程中提高文化意識,增進文化理解和跨文化交際的能力。這既是各級英語教學的理念和原則,也是英語課程目標的重要組成部分,還是衡量一個人綜合素質(zhì)的重要因素。”圣誕節(jié)來臨,一曲Jingle Bells可以給學生帶來溫馨快樂的氣息。學生對西方的圣誕節(jié)了解很少,借此機會教師可以給學生講一些圣誕節(jié)的來歷及西方人如何慶祝圣誕節(jié),學生聽后會非常感興趣,同時也增長了文化知識。不少英語歌曲都有一定的歷史文化背景,筆者在讓學生聽學這些歌曲前都會先給他們介紹相關(guān)的歷史文化背景知識,以開闊學生的視野和知識面,提高他們的文化素養(yǎng)。如曾在世界范疇內(nèi)轟動一時,被人們廣為傳唱的Dont cry for me Argentina-Madonna(《阿根廷,別為我哭泣》)就可以讓學生學到下面的歷史文化背景知識以及增強愛國主義意識:阿根廷的國母Evita(1919-1952)這位極具傳奇色彩的女性的一生,被視為阿根廷現(xiàn)代史的縮寫本。她出身鄉(xiāng)村,曾做過女工,后來嫁給時為上校后為總統(tǒng)的庇隆,在其為政期間,她在社會福利事業(yè)、人權(quán)運動、女權(quán)運動等方面做出了任何一個阿根廷男子都難以望其項背的卓越政績。而阿根廷人民在緬懷她的時候卻很少將她看作是一位強硬的“鐵娘子”,而更愿意將其看作是一位普通的深具柔情、美麗賢淑的阿根廷女子。在這首貌似情歌的抒情曲中,you所指的并非是愛人,而是阿根廷。又如,Colors of the Winds是迪士尼卡通片《風中奇緣》主題曲,獲第六十八屆奧斯卡最佳電影歌曲獎。學生聽學完該歌曲后,會領(lǐng)會它的主旨在于倡導人們熱愛自然,熱愛生命,熱愛生活,從而受到感染。
6. 有助于組織教學,聯(lián)絡(luò)師生的感情
在教學過程中,引入英語歌曲經(jīng)常要進行師生合作。如教師在演唱歌曲時,學生投入地傾聽,聽完后給予教師熱烈的鼓掌以示欣賞和鼓勵。這時,師生的感情就會大大地增進。教師教唱歌曲時,學生積極配合,既活躍了課堂氣氛,又融洽了師生感情。有些歌曲筆者會找?guī)讉€唱歌水平高的學生合作,要課前課后與學生在一起練習,引吭高歌,這樣既縮短了師生間的距離,也改善了師生關(guān)系,聯(lián)絡(luò)了師生感情,從而使學生“親其師而信其道”。
聽唱英語歌曲使學生感到學習英語很愉快。有了愉快的心境,情緒處于最佳狀態(tài),學起來效果就更好,成績也隨之提高。英語歌曲不僅提高了教學成績,而且會給人以美的享受,得到美的熏陶。對陶冶學生的情操、培養(yǎng)學生的情感,起著潛移默化的作用。
二、教學中引入英語歌曲的方法與途經(jīng)
筆者選唱的英語歌曲是以英美的鄉(xiāng)村、流行、浪漫、經(jīng)典歌曲為主,這些歌曲優(yōu)美抒情、節(jié)奏明快,歌詞樸素自然,富有濃郁的生活氣息,并且易學易唱。教學中引入英語歌曲的方法及途經(jīng)有多種,主要有:
1. 先讓學生專心聽歌曲原唱錄音,然后教師逐句教全班唱
先讓學生專心聽歌曲原唱錄音,可以使學生對整首歌曲的旋律、節(jié)奏和歌詞大意有個大致的感性認識,讓他們沉浸在優(yōu)美的旋律和歡快抒情的節(jié)奏中,減輕疲勞和消除緊張,從而激發(fā)起他們的學習興趣?!敖坛⑽母枨怯⒄Z教師的一項重要的職業(yè)技能?!苯處熯x擇用來教唱的歌曲要符合教學需要(如進行英語語音知識和技能的輔導、相應(yīng)的文化教學)和學生水平。教師在教唱前或過程中要解釋歌曲的風格和歌詞詞意,還要講解其中的語音知識、歌唱的技能和突出的語言現(xiàn)象。
2. 先讓學生專心聽歌曲原唱錄音,接著教師演唱,最后全班一起跟著錄音唱
學生聽完歌曲原唱錄音只是對整首歌曲的旋律、節(jié)奏和歌詞大意有個大致的感性認識,但還不是很熟悉歌曲的旋律、節(jié)奏和歌詞意思,如果教師讓學生看著歌詞聽教師再唱一次歌曲,就會有“原來如此”的感覺。他們也有躍躍欲試的沖動,教師就可讓他們試唱,以收到“趁熱打鐵”的效果。不少專家都有共識:教師具有多重角色,如課程制定者、教材編寫者、顧問、教學科研人員、策劃者、啟發(fā)者、課堂活動的普通成員等,這種多功能的角色特別適用于語言教學課堂。
3. 教師分派任務(wù)給幾個學生,組成小組在課外練習后再到課堂上演唱
教師選好歌曲先讓全班學生在課堂上欣賞一遍,然后指定幾個學生(這些學生不一定都很有歌唱特長,只有一兩個就行了)課后好好練習。這樣既可以調(diào)動起某些平時學習積極性不高的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又可以讓他們感覺到教師也重視他們。事實上,接受過筆者分派歌唱任務(wù)的學生都表現(xiàn)得很好,盡管唱功和聲音不是很理想。在合作教學法中,學習主要是通過小組活動而得到的。教師要創(chuàng)造有利于合作學習的環(huán)境,引導學生通過小組合作解決問題。
4. 教師與某個或某幾個學生在課外練習后再到課堂上演唱
通過一段時間的接觸和了解,教師會得知哪個或哪些學生有音樂天賦,可以找這些學生一起來練習一些需要男女對唱或歐美著名樂隊組合唱的歌曲,然后到課堂上給全班表演,會收到驚人的轟動效果。筆者在不同班級曾和某個或某幾個有音樂天賦的學生合作,大受學生的喜歡。我們合作過的歌曲有Somewhere out There,When You Tell Me That You Love Me,Tonight I Celebrate My Love for You,Lemon Tree,Way Back into Love 等,還以歌舞形式生動地表演了Do Re Me。課堂交際中教師自身很重要。如果教師想讓學生積極地參與課堂活動,教師需首先擁有激情。好教師應(yīng)該積極性很高,主動和學生進行交流。正是本著這樣的教育教學理念,筆者在教學中經(jīng)常與學生一起充滿激情地引吭高歌,給課堂注入活力和歡樂等元素。
5. 讓學生自愿報名,在課外練習后再到課堂上演唱
這種方法既可以挖掘一些有歌唱特長的學生,又可以讓他們發(fā)展他們的潛能,給他們一個表現(xiàn)自己才能的平臺,促進同學互動。有些學生的樂器彈奏得非常好,讓他們自己單個或幾個自彈自唱,可以使學生把英語歌曲彈唱得更準確、瀟灑、傳神而富有韻味。
6. 將部分的歌詞去掉,然后播放歌曲錄音和聽教師唱,讓學生仔細聽后填空
這個方法主要用來讓學生在輕松愉快的環(huán)境下提高英語語音知識和聽力水平?,F(xiàn)代教育理論指出,一個理想的外語教學模式應(yīng)具有以下三個條件:①能以各種形式和手段向?qū)W生提供可理解的語言信息,以形成一個良好的語言環(huán)境;②能創(chuàng)設(shè)一個輕松愉快的學習環(huán)境和氛圍;③能向?qū)W生提供有趣的、有針對性的學習材料。筆者上述采用的六種引入英語歌曲的方法及途經(jīng)都是與這三個條件吻合的,因而可以說是一個理想的外語教學模式之一。
綜上所述,筆者可以很確切地說,在高校英語課堂中引入英語歌曲是英語教學和素質(zhì)教育的重要手段。美妙動聽的曲調(diào)和令人心醉的歌詞大大豐富了教師和學生的精神生活,而且能夠加深對英語的學習興趣和理解水平。眾所周知,教育的基本原則是對人的全面教育;教師與學習者的雙方的全面、積極的合作是取得全面教育成功的最好途徑。我國的教育方針也是要把學生培養(yǎng)成德智體美全面發(fā)展的人。其中美育在我國扮演著個體價格的啟蒙和解放的角色,承擔著塑造符合新文化標準的“新人”的使命,具體是指對人的感性、情感領(lǐng)域發(fā)生作用,最終要通過對人的審美情感的激發(fā)和培養(yǎng),建立起一種全面和諧發(fā)展的健康人格,幫助人們樹立正確的審美觀、提高審美能力、豐富人的本質(zhì)與完善人格,最終實現(xiàn)人的全面、和諧和自由的發(fā)展。由此也可以確定,英語歌曲的教學正是美育的突出體現(xiàn)。
參考文獻:
[1] Jack C. Richards & Charles Lockhart. Reflective Teaching in Second Language Classrooms[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0.
[2] 全木.英文金曲賞析[M].北京:開明文教音像出版社,1998.
[3] 藍葆春,肖惜.英語教師職業(yè)技能訓練簡明教程[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
[4] 康占俊.現(xiàn)代英語背誦文選[M].北京:國防工業(yè)出版社,2004.
[5] 彭新武.人文社會科學概論[M].北京:首都經(jīng)濟貿(mào)易大學出版社,2006.
[6] 宋學俠.辯證處理各種關(guān)系,科學構(gòu)建課程體系[J].外語教學研究,2010,(2):10-11.
[7] 徐錦芬.現(xiàn)代外語教學的理論與實踐[M].武漢:華中科技大學出版社,2005.
[8] 王彥明.有效教學的社會追問[J].教育科學,2011,(4):19.
[9] 王薔,程曉堂,Cheryl Moen等 英語教學法教程[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
[10] 原春梅.基于學習者學習心理的大學英語教學策略選擇研究[J].教育科學,2011,(4):22-25.
[11] 周根騏,李偉慶.大學英語教學歌曲[M].南京:東南大學出版社,1991.
(編輯:秦俊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