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學數學教學中學生情感的培養(yǎng)
愛因斯坦說過:“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培養(yǎng)小學生對數學的興趣至關重要,而培養(yǎng)小學生對數學的情感則是培養(yǎng)數學興趣最有效的途徑。因此,小學數學的實際教學中,更應該提倡良好的數學情感的培養(yǎng)。小學數學情感培養(yǎng),在實際的教學實踐中,一般分為三個階段。
目前我國教育界普遍認為,教書育人不僅僅是傳統(tǒng)意義上的知識傳遞與灌輸手段,更多的是要通過提高學生的開拓、創(chuàng)新、思維能力,來對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進行培養(yǎng),最終實現全面提高小學生數學素質的目標。
小學數學作為義務教育中最基礎的學科,想要開展情感培養(yǎng),就需要通過積極的手段來引導學生對數學學科產生興趣。然而很多學生在剛開始接觸數學的時候,由于引導的不對,而對數學感到討厭、厭倦,甚至產生恐懼。如果帶著這樣的負面情感進行數學學習,那么學好數學便無從談起。所以,教師必須通過開拓新思路來培養(yǎng)學生對數學的情感教育,通過快樂教學來提高小學生的數學情感和學習興趣。
教師對數學的情感通過平等民主的教學氛圍傳遞給小學生。小學數學教師想要對學生進行數學情感培養(yǎng),首先自身要擁有熱愛數學的積極態(tài)度。作為整個學科教學的傳播者、引導者,教師自身擁有一個積極、樂觀的數學教學情緒對小學生而言將是最好的開始。在教師的引領下,小學生本身好動、好奇的年齡特點會帶領他們主動走進數學世界,進而通過發(fā)揮想象力與創(chuàng)造力來提升邏輯思維的運轉。這個階段,我們要求老師做到如下幾點:
2.1通過和藹可親的外部表情帶動學生主動學習數學的情感。試想,如果一個本身對數學感情就很薄弱甚至討厭的數學教師,他帶給學生的必將是一系列對數學的抵觸情緒,最終導致無法培養(yǎng)出愛數學的學生。
2.2教師不得將學生進行優(yōu)等生、劣等生的劃分。教師對學生的喜歡或厭惡將會影響學生日后的學習與生活,如果教師僅僅因為幾次考試成績欠佳或者幾次課堂提問表現不好就判斷這個學生是劣等生,那么這種情況下,對學科的情感培養(yǎng)將成為一種空談。所以在實際的小學數學情感培養(yǎng)過程中,教師必須做到多多鼓勵學生,即使是對那些成績較差、理解能力較弱的學生也要鼓勵他們提出自己的觀點,對于錯誤的回答也要給予鼓勵,并用溫暖的語言糾正孩子們的錯誤。
對于一些學生由于基礎薄弱,可能對一些不懂的問題不敢提問,這時候教師應該充分保護學生的自尊心,通過肯定和鼓勵來讓這些暫時落后的學生提高學習的積極性和學習興趣,從而培養(yǎng)對小學數學甚至日后的高中數學、高等數學產生情感,不可否認科任教師對學生的影響非常大,甚至很多時候都要高于家長帶給學生的影響。
2.3采用趣味性的授課方式,提升學生對數學學科的情感。將枯燥的數學課堂變成游戲的操作平臺,以此來提高學生學習數學的情感在實際教學中的應用效果較好。比如在實踐教學中,教師可以通過一些童話故事來引入一個新知識點的學習。比如在講到平均數的概念中,可以加入八仙分餅的傳說,來讓學生思考如何將十六個餅平均分配給八個神仙。這樣學生在聽故事的同時,也會對如何分、什么是平均數這些數學概念有所理解。
創(chuàng)造愉快學習數學的心理,就是要數學教師以現代化的教學理念為指導,通過提升學生的興趣、愛好、個性來保護學生對于新鮮事物的求知欲望,從而讓學生產生良好的情感和自信,這個階段主要可以通過如下幾點進行培養(yǎng)。
首先是抓住學生的心理年齡特點,通過別出心裁的導入來引導學生求知欲和學習興趣。其次是利用學生的邏輯思維優(yōu)勢,通過模擬、表達、判斷、動手調動一切可以調動的思維方式,來進行數學學習。最后,要迎合學生不服輸的精神,在課堂上盡可能多的建立一些競賽競答活動,讓學生在學習數學的同時,提高競爭意識和語言表達、邏輯思維能力。
總之,想培養(yǎng)小學生的數學情感,必須要抓住小學生特殊的心理年齡特征,不斷探索、實踐。雖然這個過程會很艱辛,但為了讓學生能夠成人、成才,教師必須要狠下功夫,從自身做起克服困難、建立必勝的信念,為學生的小學、中學、大學乃至更高學府的數學教育與學習興趣打下夯實基礎。
050400河北省平山縣平山鎮(zhèn)西冶小學魏春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