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靖媛
?
歐洲文明的一扇窗——讀《極簡歐洲史》
夏靖媛
學習外國史是一件令人頭痛的事情。紛雜的歷史事件,陌生的人名,迥然有別的風俗習慣所造成的文化隔膜,都會成為巨大的障礙。若是更進一步,想要精當?shù)匕盐找环N異域文明的特征,能對其本質說上個一二三來,對普通人而言,近乎奢談。澳大利亞知名歷史學家約翰·赫斯特恰恰就帶給我們一本通俗、有趣而又不失水準的小書——《極簡歐洲史》,為普通人鋪就一條從整體上認識和理解歐洲文明的捷徑。
書名說是“極簡”,拿到實體書一看,果不其然,僅有230多頁,還是小開本。若是再想想這本書所涵蓋的時段:從歐洲文明的源頭——古希臘到近代工業(yè)革命,將近兩千多年的歷史,就會讓尚未讀過此書的人有些懷疑作者的企圖是否太過迂遠,用這樣一本小冊子來介紹如此長時段的歷史,作者能駕馭這樣宏大的主題嗎?這本書到底能帶給讀者些什么呢?通讀此書,這樣的疑惑即會冰釋。
全書分為兩個部分。第一部分——“歐洲,是個混合體”。作者開篇就說道:歐洲文明是獨特的,因為它一直是唯一能讓世界其他地區(qū)馬首是瞻的文明。讀到此處,作為古老的華夏文明的傳人,我們是不是有那么一絲自尊心受挫的感覺呢?接著作者提綱挈領地告訴我們,歐洲文明是由三大元素構成的混合體,這三大元素分別是:1.古希臘和羅馬文化的傳統(tǒng);2.基督教的傳統(tǒng);3.日耳曼蠻族的戰(zhàn)士文化。希臘羅馬的古典文化是哲學、藝術、文學、科學、醫(yī)學及政治思想的源頭,它奠定了歐洲文明人本、理性的氣質;基督教的影響涵蓋了觀念、道德和制度等多個層面,它信奉“唯一的神,絕對的真理”,給歐洲文明抹上了普世性的色彩,因宗教信仰而順帶產(chǎn)生的教會則給歐洲的社會政治結構打下了深刻印記,所謂“屬于凱撒的歸凱撒,屬于上帝的歸上帝”,與其他文明普遍奉行的政教合一的傳統(tǒng)不同,歐洲文明在早期就確立了信仰與世俗權力相對分離的格局,制約了王權的獨大;而日耳曼蠻族的傳統(tǒng)帶給歐洲獨具特色的封建等級制度,在這一制度下,王權長期孱弱,類似于古代中國的封建專制集權制度始終沒有機會產(chǎn)生?!斑@些看似天差地遠的元素結合在一起,造就了歐洲的文明?!钡谝徊糠謴娜笤氐幕旌线@條主線出發(fā),高屋建瓴,概覽了歐洲文明的全貌,讓人茅塞頓開。書的第二部分從戰(zhàn)爭、民主的產(chǎn)生發(fā)展、語言、皇權與教權、百姓生活等多個側面切入,分析了歐洲文明獨具特色的地方,回答了歐洲文明總是“第一”的根本原因。
作為一本由歐洲文化圈的學者編寫的介紹歐洲文明的教材,它與我們所熟悉的歷史教材有何不同呢?首先,這本書的內容是靠邏輯推動的。有人可能會說,我們的歷史教材似乎也是靠邏輯推動的。但本書的不同之處在于,它不是先設定了一個邏輯框架,讓所有的事件來適應這個邏輯框架,它的思維方式和敘述方式是正向的,它還原歷史場景,然后從事件的推進中找出內在的聯(lián)系,它的邏輯是歸納、推理、總結出來的,它的邏輯是結論性的,而不是預設性的。其次,從全書的結構來看,它由整而分再合,通過立體而又有層次的視角對同一對象進行分析研究,不僅帶給我們具體的知識和見解,同時也教授了我們認知歷史的方法。
最后,作為一本外文著作,這本書的翻譯也是一大亮點。譯者席玉蘋是四度獲得臺灣梁實秋文學獎的著名翻譯家,本書的譯文典雅、通達,富有中文的美感。
作者在引言中寫道:編寫這些教材,最初的對象是澳大利亞的讀者,他們懂得太多澳大利亞歷史,對歐洲文明所知卻太少,而他們,也是歐洲的一分子。而我們呢?也是世界的一分子,了解歐洲文明,確有必要。
(作者單位:長沙市一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