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刊記者│孫永杰
配合4G+網絡商用中國移動全力發(fā)展4G+終端
本刊記者│孫永杰
終端作為豐富業(yè)務的載體、基礎網絡的延伸和面向用戶的第一界面,是支撐中國移動戰(zhàn)略發(fā)展的重要保障。2016年可以稱為4G+元年,作為4G+的核心,載波聚合技術與VoLTE技術的普及成為了4G到4G+網絡升級的關鍵。中國移動作為中國4G的市場主導者,一舉一動都影響著未來終端發(fā)展的趨勢。
眾所周知,網絡、業(yè)務、終端是支持移動通信發(fā)展的三大動力,尤其進入4G時代之后,終端的質量將在很大程度上影響用戶的業(yè)務體驗和感知,成為決定運營商業(yè)務成敗的關鍵。因此,三大運營商無不投入巨資推動終端發(fā)展。
以中國移動為例,截至目前,中國移動僅用兩年半時間就發(fā)展成為全球最大的4G運營商——建成超140萬座基站,擁有用戶超5億戶。而伴隨著網絡演進,終端升級也從未停止,最典型的表現就是中國移動以全網皆通、品質更佳為目標,全力打造4G+手機,推動VoLTE、載波聚合成為終端標配。同時,保持與市場地位相當的資源投入,向用戶提供4G+手機補貼政策,并大力開展與產業(yè)伙伴的聯合營銷。
僅就4G+手機本身來說,在手機模式上,中國移動希望4G+可以支持五模、六模、七模,支持十頻、十四頻乃至更多的頻段,并允許雙卡盲插;在技術上,中國移動要求4G+手機支持更先進的技術LTE-A,2016年5月1日起1500元以上的LTE-A產品必須滿足下行2CC CA,10月1日起2000元以上的LTE-A產品必須增強mFBI。到2018年,LTE-A產品應支持上/下行更多載波聚合、下行多流,上行64QAM,下行256QAM;在業(yè)務上,中國移動要求從2016年10月1日起4G+終端必須支持VoLTE自動開通,2017年1月1日起必須支持視頻通話,并具備EVS、bSRVCC、VoWiFi等增強特性,優(yōu)化用戶體驗。
值得一提的是,為改善用戶體驗,中國移動進一步優(yōu)化終端上的預裝應用。首先根據用戶反饋,優(yōu)化應用預裝策略;其次是提升面向合作伙伴的大數據服務能力,提供應用偏好、用戶畫像以及終端與應用匹配度等評測;最后中國移動還積極推進融合通信商用,要求本地終端產品支持融合通信功能并提供融合通信APP,用戶下載、安裝后可使用融合通信業(yè)務。
據統計,2016年1月到9月,中國移動入網支持VoLTE的機型已經達到76%,銷量已經達到1.4億部。
除了4G+手機終端外,形態(tài)的多樣化也是中國移動終端發(fā)展的特點,并主要體現在數字家庭和物聯網終端上。
以物聯網終端為例,據IDC預測,到2020年,全球物聯網連接數將達到281億,收入規(guī)模將超過7萬億美元;GSMA則認為到2020年,物聯網連接數將超過300億,其中基于蜂窩技術的連接數將達到10億~20億。雖然各方預測數有所不同,但可以肯定的是,未來5年后物聯網將成為連接規(guī)模近300億、收入規(guī)模超過萬億美元的大產業(yè)。
為此,在物聯網終端發(fā)展方面,中國移動不遺余力。2016年,中國移動終端成本補貼達到6億元,投入在物聯網芯片、通信模組、4G視頻監(jiān)控設備、IMS專用終端、PoC專用終端等產品。2016年10月,中國移動聯合多家知名廠商進行了基于3GPP標準的窄帶物聯網(NBIoT)和增強機器類通信(eMTC)商用產品實驗室測試。據了解,自2015年中國移動首次推出物聯網模組產品并實現銷量突破40萬后,預計2016年銷量將超百萬。
編輯|舒文瓊 shuwenqiong@bjxintong.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