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課在初中歷史教學中的運用
隨著生活節(jié)奏的加快,“微”時代已悄然而至,如微信、微商、微電影等。隨之影響,微課也已進入初中歷史課堂中。微課在歷史教學中的應用,有利于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喚醒課堂教學效果,提高學習效率。
興趣是學生學習的最好動力。歷史教材中有許多歷史文物、古跡、生產工具等比較抽象,教材中的插圖模糊,導致學生感覺歷史學習枯燥無味,而微課作為信息化教學環(huán)境下的一種新型手段,集圖、文、聲、像等于一體,能形象直觀的把歷史文物、古跡的圖片展現出來,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培養(yǎng)學生的觀察能力。如教學 《商鞅變法》時,運用微課直觀展示“立木為信”的影音片段,易化了教學難點,便于學生主動參與,積極探究,大大激發(fā)了學生的學習興趣,產生了意想不到的教學效果。
初中階段科目繁多,歷史課時安排又少,學生學習時間有限,教學效果很難提高。而微課的運用有效打破了教師教學和學生學習的時間限制,為學生提供了方便充足的學習時間。只要學生運用移動設備(手機、平板、電腦)隨時可以點播學習。如教學 《甲午海戰(zhàn)》時,教師可以把短小精悍的微課上傳到網上,重點講述,實現了學生與教師一對一的互動,滿足了學生的學習需要,打破了課堂教學的空間限制。微課在歷史教學中的應用,能做到處處學,隨時學,給學生創(chuàng)造了很大的自主空間,非常適合學生自學,有助于學生個體專長的發(fā)展。
初中歷史學科涉及知識點多,時空跨越大,學生在學習時對知識點把握相對困難。而生動、短小的微課,圍繞教學重難點設計,整合教學內容,將空洞的歷史知識變得生動有趣,便于深化教學內容。如教學 《明清時代建筑》時,學生對明清時代的建筑難以形成直觀而清晰的認識。利用微課,主要針對明清時代著名建筑進行介紹,通過相應的影視展示,運用巧妙的動態(tài)演示代替抽象的說教,講述每一個建筑的風格,使學生如臨其境,壓縮了空間感和距離感,有助于深化課堂教學內容,使得課堂教學難點在教與學的互動中順利突破。
微課在歷史教學中的應用,既是教學改革的契機,也是一種挑戰(zhàn)。微課以信息技術輔助歷史教學,能展示學科知識的魅力,喚起學生學習的熱情,讓學生真正愛上歷史課。
051430 石家莊市欒城區(qū)冶河鎮(zhèn)中學 裴婭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