樊小燕
【摘 要】 目的:觀察氧氟沙星治療下尿路感染患者的臨床療效。方法:將64例下尿路感染患者作為研究對象,應用數(shù)字隨機法將其分為研究組與對照組,每組32例,對照組采取頭孢呋辛治療,研究組采取氧氟沙星治療。結(jié)果:研究組總治療有效率明顯高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兩組病原菌清除率對比,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研究組不良反應率明顯低于對照組(P<0.05)。結(jié)論:治療下尿路感染應用氧氟沙星,能夠提高臨床治療有效率。
【關鍵詞】 下尿路感染;頭孢呋辛;氧氟沙星
【中圖分類號】R691.3 【文獻標志碼】 A 【文章編號】1007-8517(2016)04-0110-01
尿路感染為臨床中一種比較常見的疾病,近年來,其發(fā)病率在逐漸提高,給人們生活質(zhì)量帶來嚴重影響。其中,大腸埃希菌、克雷伯菌、表面葡萄球菌以及類腸球菌為主要致病菌[1]。臨床治療下尿路感染主要采用頭孢呋辛和氧氟沙星,均具備較好的殺菌活性。本次研究對頭孢呋辛與氧氟沙星治療下尿路感染的臨床療效。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擇我服務中心2013年6月至2014年2月收治的64例下尿路感染患者作為研究對象,患者均經(jīng)實驗學、細菌學、臨床癥狀以及體征等檢查確診,細菌培養(yǎng)結(jié)果顯示,均為大腸埃希菌感染患者。應用數(shù)字隨機法將其分為研究組與對照組,每組32例。研究組男 18例,女14例,年齡22~68歲,平均年齡(44.2±10.3)歲;對照組男19例,女13例,年齡23~69歲,平均年齡(44.3±10.4)歲;排除對頭孢菌素過敏、嚴重肝、腎功能障礙以及妊娠及哺乳期婦女等。兩組性別、年齡等臨床資料對比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可對比。
1.2 方法 對照組應用頭孢呋辛(石藥集團歐意藥業(yè)有限公司,生產(chǎn)批號H20067352)治療,靜脈滴注2.25g/次,2次/d,共治療7~10d;研究組應用氧氟沙星(晉城海斯制藥有限公司,生產(chǎn)批號H20054716)治療,靜脈滴注0.4g/次,2次/d,共治療7~10d。治療過程中,兩組均不服用其他抗生素,實施對癥治療。
1.3 觀察指標[2] 對比兩組用藥天數(shù)、臨床治療有效率、不良反應以及病原菌清除率等指標。
1.4 療效評定[3] 經(jīng)檢查,患者臨床癥狀、體征、實驗室檢查以及病原菌檢查等四項指標均正常為治愈;治療后,患者臨床癥狀、體征顯著好轉(zhuǎn),尿檢輕微異常,細菌學檢查陰性,實驗室或者病原菌檢查有一項未恢復正常為顯效;治療后患者疾病顯著好轉(zhuǎn),但未達到顯效標準為有效;用藥3d后,患者臨床癥狀、體征無改善甚至加重為無效??傊委熡行?治愈率+顯效率+有效率。
1.5 統(tǒng)計學方法 應用SPSS 19.0進行統(tǒng)計分析,計量資料用(x±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shù)資料用百分比表示,應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明顯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 結(jié)果
2.1 兩組用藥時間對比 研究組用藥時間為(8.11±1.14)d,對照組用藥時間為(8.13±1.09)d,兩組用藥時間對比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2.2 兩組臨床治療總有效率對比 研究組:痊愈21例,顯效7例,有效3例,無效1例,總治療有效率96.9%;對照組:痊愈15例,顯效4例,有效5例,無效8例,總治療有效率75.0%;研究組總治療有效率明顯高于對照組(P<0.05)。
2.3 兩組病原菌清除率對比 本組64例下尿路感染患者中,共檢出52例大腸埃希菌,6例變形桿菌,6例金黃色葡萄球菌。研究組:31例清除,1例未清除,病原菌清除率為96.9%;對照組:28例清除,4例未清除,病原菌清除率為87.5%;兩組病原菌清除率對比(P<0.05)。
2.4 兩組不良反應對比 研究組:無一例出現(xiàn)明顯不良反應,不良反應率為0;對照組:2例輕度惡心,3例上腹部不適,不良反應率為15.6%;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3 討論
流行病學調(diào)查研究表明,近年來,我國下尿路感染發(fā)生率在逐漸提高。臨床治療下尿路感染主要應用頭孢呋辛、氧氟沙星等藥物,該種藥物具有較好的抗菌效果,在臨床中得到廣泛應用。隨著泌尿生殖系統(tǒng)感染性疾病患者數(shù)量的不斷增多,醫(yī)療費用也在不斷增長,實現(xiàn)有限醫(yī)療資源和迅猛增長醫(yī)療需求之間的平衡,已被相關管理部門所關注。
本組研究中,對照組采取頭孢呋辛治療,研究組采取氧氟沙星治療,結(jié)果顯示,兩組用藥時間對比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研究組總治療有效率明顯高于對照組,經(jīng)對比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兩組病原菌清除率對比(P<0.05);研究組不良反應率明顯低于對照組(P<0.05)。其中,頭孢呋辛為一種半合成的第二代頭孢菌素,主要具備以下藥理作用:①具有抗菌譜廣泛以及抗菌作用強的特點,對革蘭氏陽性菌與革蘭氏陰性桿菌具有較強的殺菌作用,對β-內(nèi)酰胺酶具有較高的穩(wěn)定性;②能夠有效、快速的滲透感染部位,與蛋白結(jié)合率較低,游離血藥濃度較高,可在體內(nèi)廣泛分布;③能夠快速進入到組織體液內(nèi),不良反應較少。臨床中主要將其應用到敏感菌引起的泌尿道、呼吸道以及其他部位感染
等疾病治療過程中[4]。左氧氟沙星為一種喹諾酮類藥物,具有抗菌作用強、抗菌譜廣的特點,對大腸埃希菌、志賀菌屬、變形桿菌屬等桿菌科細菌具有較強的抗菌活性,且對部分糞鏈球菌、甲氧西林敏感葡萄球菌等具有較好的抗菌作用。另外,能夠給細菌DNA旋轉(zhuǎn)酶活性產(chǎn)生抑制,影響細菌DNA復制,進而發(fā)揮出快速殺菌的作用;但應用該藥物治療不良反應較高,且有治療禁忌癥,孕婦、18歲以下人群禁用。
另外,目前我國存在抗菌藥物濫用的情況,給患者產(chǎn)生不良影響。為保障藥物療效,在頭孢呋辛與氧氟沙星藥物應用越來越廣泛的情況下,耐藥菌株數(shù)量越來越多,臨床治療難度不斷加大。在治療感染性疾病患者時,醫(yī)護人員首先要為其進行藥敏試驗,依據(jù)藥敏結(jié)果,選擇合理的抗菌藥物,進而有效控制耐藥菌株發(fā)生率,減輕患者經(jīng)濟負擔。
綜上所述,應用氧氟沙星治療下尿路感染患者,能夠提高患者臨床治療有效率,并降低藥物成本。
參考文獻
[1]金燕,萬建華.頭孢呋辛與氧氟沙星治療下尿路感染的成本-效果探討[J].當代醫(yī)學,2015,01(1):132-133.
[2]陳華.頭孢呋辛與氧氟沙星治療下尿路感染的成本-效果探討[J].醫(yī)藥前沿,2014,10(24):391-392.
[3]王玉升,王東文.銀花泌炎靈聯(lián)合左氧氟沙星治療急性單純下尿路感染療效觀察[J].醫(yī)學信息,2014,14(6):490-491.
[4]涂忠,王濤.三金片聯(lián)合氧氟沙星治療單純急性下尿路感染療效分析[J].中國基層醫(yī)藥,2011,18(21):2999-3000.
(收稿日期:2015.1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