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文
(荊門市第二人民醫(yī)院泌尿外科,湖北 荊門 448000)
?
后腹腔鏡下腔靜脈后輸尿管7例診治體會
朱文
(荊門市第二人民醫(yī)院泌尿外科,湖北 荊門 448000)
目的:探討后腹腔鏡治療下腔靜脈后輸尿管的可行性及臨床效果。方法:選取醫(yī)院下腔靜脈后輸尿管患者7例,其中4例行腹腔鏡腔靜脈后輸尿管復位矯正術,3例行開放右側輸尿管復位矯正術。結果:7例手術均獲成功,7例患者均于術后6周左右拔除雙J管。術后隨訪6月~3年,腰腹部疼痛及血尿均明顯緩解或消失,定期復查泌尿系CTU未見吻合處狹窄,腎盂積水明顯緩解。結論:腹腔鏡輸尿管復位矯正術治療下腔靜脈后輸尿管是一種微創(chuàng)、安全、有效的方式。
下腔靜脈后輸尿管;后腹腔鏡;治療
我院自2012年10月至2015年6月,共收治下腔靜脈后輸尿管7例,均行手術治療。其中開放手術3例,后腹腔鏡手術4例,取得滿意療效,術后隨訪患者癥狀明顯緩解?,F(xiàn)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本組7例,其中男性患者5例,女性患者2例。年齡30~42歲,平均年齡36歲。7例患者均有腰腹部脹痛及血尿病史,其中4例合并同側腎結石。術前均常規(guī)行泌尿系CTU、逆行造影檢查或MRU確診。
1.2 手術方法
3例患者行開放右側輸尿管復位矯正術,均采用腰腹斜切口。4例行后腹腔鏡下輸尿管復位矯形術,術中依據輸尿管與腔靜脈粘連程度及輸尿管受壓梗阻情況決定手術方式。其中5例患者游離出輸尿管受壓段,于梗阻輸尿管近端擴張部切斷,將兩斷端輸尿管修剪成整齊斜面后行端端吻合。2例因粘連明顯,無法分離,行受壓輸尿管狹窄段曠置后再行輸尿管端端吻合。7例手術均行雙J管內引流。
1.3 結果
4例腹腔鏡手術,手術平均時間140(120~160)min,術后7d出院。3例開放手術, 手術平均時間110(90~140)min,術后9~12d出院。7例患者均于術后6周左右拔除雙J管。術后隨訪6月~3年,腰腹部疼痛及血尿均明顯緩解或消失,定期復查泌尿系CTU未見吻合處狹窄,腎盂積水明顯緩解。
腔靜脈后輸尿管[1](retyocaval ureter)又稱環(huán)腔靜脈輸尿管,是源于血管發(fā)育異常引起,而不是輸尿管本身發(fā)育異常所導致,故又稱為輸尿管前腔靜脈。尸檢報告發(fā)生率為1/1500,男性發(fā)病率為女性的3~4倍[1]。臨床上可以引起輸尿管梗阻,表現(xiàn)為腎盂積水、腰腹部疼痛、血尿等癥狀,是泌尿系統(tǒng)一種先天性的畸形疾病。
臨床上根據影像學表現(xiàn)可分為兩種類型[2]。I型:低袢型,臨床上最為常見。表現(xiàn)為在L2~L3腰椎水平處呈魚鉤狀或S型并向中線移位,約半數病人有中度甚至重度的腎盂積水,梗阻部位多位于髂腰肌邊緣;II型:高袢型,臨床上罕見。輸尿管在較高的位置從腔靜脈后面經過,上段輸尿管不出現(xiàn)扭曲,腎盂和上段輸尿管處于同一水平上,患者往往表現(xiàn)為無腎積水或輕度腎積水。臨床上對于腔靜脈后輸尿管診斷往往通過泌尿系CTU、逆行造影檢查或MRI水成像確診[3],特別是泌尿系CTU、MRI水成像不僅能發(fā)現(xiàn)腎積水,并能進一步明確輸尿管上段擴張及輸尿管走形的位置異常,能動態(tài)的觀察輸尿管蠕動的情況,并能排除其它疾病導致的輸尿管位置異常的其它泌尿系先天性疾病,如腹膜后纖維化等。
對于低袢型患者出現(xiàn)尿路梗阻癥狀,上尿路積水明顯或腎功能已受損,若同時合并結石及泌尿系感染者,則需手術處理。高袢型患者若梗阻較輕,腎積水程度不重,可密切觀察腎功能及腎積水情況,一般行擇期手術處理。目前臨床上對于下腔靜脈后輸尿管通暢采用傳統(tǒng)開放成型手術、后腹腔鏡下輸尿管復位矯形術、經腹腔腹腔鏡下成型[4,5]術3種,隨著腹腔鏡技術的成熟及普及,腔鏡下治療腔靜脈后輸尿管已逐漸取代傳統(tǒng)開放手術。通過臨床觀察發(fā)現(xiàn)腔鏡手術具有術中出血少,住院費用低,術后疼痛、尿瘺等并發(fā)癥明顯降低的優(yōu)點,遠期觀察其成型處輸尿管狹窄,感染發(fā)生率較傳統(tǒng)開放成型手術具有明顯優(yōu)勢。
綜上所述,對于懷疑為下腔靜脈后輸尿管,術前均常規(guī)行泌尿系CTU、逆行造影檢查或MRI水成像確診,必要時行逆行插管造影進一步明確,并排除其它泌尿系先天畸形疾病。對于術中是否保留受壓部位輸尿管要視術中受壓輸尿管蠕動及狹窄情況,若蠕動功能差,狹窄明顯則需行切除,防止術后動力性梗阻;若輸尿管蠕動良好,無明顯狹窄可考慮保留。對于無明顯右側腹膜后手術史及嚴重感染患者建議首選腔鏡治療。若嚴重感染則可先行右側腎造瘺術,待感染控制后,擇期行同側腹腔鏡手術。
[1]Heslin J E, Mamonas C.Retyocaval ureter:Report of four cases and review of literature[J].J Urol,2000(65):212.
[2] 吳濤,付逆,羅旭,等.下腔靜脈后輸尿管11例診治體會[J]. 遵義醫(yī)學院學報,2010,33(6) :562~564.
[3] 苗長海,張 焱,程敬亮,等.腔靜脈后輸尿管影像學診斷[J]. Pract Radiol, 2015 ,31(4):686~688.
[4] 汪瑤瑤.下腔靜脈后輸尿管的診治及經后腹腔鏡入路的優(yōu)勢[J].當代醫(yī)學,2013,33(4): 251~254.
[5] 程曉冬.后腹腔鏡輸尿管復位矯形術治療下腔靜脈后輸尿管[J].中國微創(chuàng)外科雜志, 2015,16(5):324.
[編輯] 何勇
2016-04-09
朱文(1981-),男,主治醫(yī)師,碩士生,主要從事泌尿系腫瘤及結石微創(chuàng)治療工作,8018510@qq.com。
R693
A
1673-1409(2016)30-0026-02
[引著格式]朱文.后腹腔鏡下腔靜脈后輸尿管7例診治體會[J].長江大學學報(自科版),2016,13(30):26~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