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 曉
(福州外語外貿(mào)學院英語系,福建 福州 350001
?
高校青年教師教學能力現(xiàn)狀與提升路徑
吳曉
(福州外語外貿(mào)學院英語系,福建 福州 350001
摘要:隨著社會對于人才需求度的增加,高校必須提升教育水平,這對于高校中的青年教師是一個新的挑戰(zhàn)。高校青年教師的教學水平直接關系到學校的整體教學質(zhì)量。目前我國高校青年教師在教學上存在課前教學準備不充分、教學方法不夠多樣、教具使用不靈活等問題。應當從創(chuàng)新完善青年教師的考核制度與培訓制度、提升青年教師的自身教學能力等方面進行提升。
關鍵詞:高校青年教師;教學能力;原因;對策
近幾年,我國高校青年教師教學水平與素質(zhì)不斷提高,成為我國高等教育發(fā)展中的重要力量,為我國高等教育的發(fā)展做出巨大的貢獻。但是,隨著社會的不斷發(fā)展,教育改革的不斷深入,高校的青年教師因為教學經(jīng)驗較淺,在一些方面出現(xiàn)了不少的問題,這些問題亟需解決。
一我國高校青年教師教學能力的現(xiàn)狀與問題
高校青年教師指在我國高等院校從事教學與科研一線工作的40歲以下的教師群體,大多出生于20世紀70年代和80年代前期。青年教師大多剛走上教學崗位,或者從教時間不長,教學經(jīng)驗有限,教學能力有待提高。當前我國高校青年教師教學能力問題主要包括以下三個方面:
高校青年教師因從教的時間較短,教學經(jīng)驗也較淺,因此在教學設計上存在很大的欠缺。一部分青年教師忽視教學設計的重要性,在教學設計中準備不充足,把希望寄托在課堂教學的現(xiàn)場發(fā)揮上,導致在課堂上不能呈現(xiàn)出好的教學狀態(tài),甚至影響到教學內(nèi)容,使教學內(nèi)容不能做到詳略得當。另外,很多青年教師的教學設計不夠新穎,采取的教學設計方案都是相對比較過時的,局限于“灌輸式”、“填鴨式”的教學方式,無法啟發(fā)學生的思維;在教學方案的設計上沒花心思,重視程度不高,教學設計不能符合課程的要求。部分教師備課時對課堂教學目標、教學內(nèi)容等重要的教學因素缺乏針對性考慮,教學對象定位不準確,沒有根據(jù)不同的教學對象設定不同的備課方案,在教學設計中過分依賴規(guī)劃的作用,講課時照本宣科。課堂表達死板,無法激發(fā)起學生聽課的興趣,氣氛單調(diào)沉悶。
教師的教學方法是教師教學能力與教學素質(zhì)的重要體現(xiàn),也是關系到教學效果的重要因素。高校青年教師在教學方法上存在方法單一、過于呆板的問題,他們很大一部分是剛剛從學校里畢業(yè)的,頭腦中占主導的還是做學生時的被動接受思維,對教學方法等概念理解不夠透徹到位,因此教學方法難免出現(xiàn)單一的缺點,不能很好地進行方法上的創(chuàng)新和突破。而高校的學生正是處于創(chuàng)新思維進程中的關鍵階段,高校課堂需要一種活躍的、創(chuàng)新的、民主的、有深度的氣氛和內(nèi)涵,這就要求教師不能再采取老式的教學方法,而應該采取一種更為新穎的教學方式。還有一些教師畢業(yè)于非師范院校,在進入教學前沒有接受過正規(guī)的教學培訓,對教學方法知之甚少。其次,教師的教學方式存在詳略不當?shù)娜秉c,無法將教學重點和次重點區(qū)分開來,“大學教師應能根據(jù)學科的知識邏輯和學生認知發(fā)展的特點和規(guī)律,合理組織教學內(nèi)容,注重新舊知識的聯(lián)系,幫助學生通過同化和順應的過程不斷變化和豐富其知識結構”[1]。一些教師喜歡根據(jù)自己的喜好進行教學,他們的教學方法沒有系統(tǒng)的理論依據(jù),也就缺乏切實可行的根基。最后一點,教學缺乏互動。高校青年教師講課經(jīng)驗少,教學能力相對欠缺,所以初到講臺的時候難免會完全按照傳統(tǒng)教學所規(guī)定的內(nèi)容進行授課,師生之間缺乏相應的互動,教師不了解學生的掌握情況,學生對課堂內(nèi)容不感興趣,導致課堂效率下降。
在高校教學尤其是自然科學的授課中,教具是教學過程中非常重要的輔助用具。教具包括直觀教具和電化教具。常見的直觀教具有實物、掛圖、卡片等;電化教具有投影、錄音、電腦等。課堂上以教具輔助教學有利于學生更好地理解教學內(nèi)容,可以非常巧妙地使抽象的教學問題轉化成具體的形象問題。教具的發(fā)展十分迅速,現(xiàn)代科學技術的運用使教具的種類更加豐富。青年教師教具使用最主要的問題是不靈活,他們經(jīng)常因為教學進度的需要而忽略了教具的使用,很多問題不能得到直觀演示;還有很多青年教師不能正確地使用教具,不能將教具與書本知識很好地結合,降低了教具的使用效率。
二高校青年教師教學能力不足的原因
高校青年教師教學能力不足,外在原因主要包括考核機制重科研輕教學、青年教師教學培訓機制不夠健全高效,內(nèi)在原因主要是青年教師教學時間不夠,自身能力需要提高[2]。
首先,我國高校教師考核機制存在重科研輕教學的問題,這一問題直接導致了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沒有足夠的機會鍛煉提升教學素質(zhì)和教學能力。青年教師剛從學生時代向教師生涯過渡,需要完善的教學評價系統(tǒng)來鍛煉自己的教學能力,但是高校教師考核很大程度上卻更加看重教師的科研成果、發(fā)表的學術論文、申請的科研項目、撰寫的教學專著等,導致高校青年教師剛步入教學崗位就把更多的精力投放在科研成果、學術論文上,而忽視了教學實際經(jīng)驗的積累、教學能力的提高。另外,我國高校考核機制還存在評價單一的問題,高校青年教師的優(yōu)勢不能得到充分發(fā)揮,不能將自身的教學創(chuàng)新性發(fā)揮出來。
我國高等教育起步較晚,培訓機制不健全,大多數(shù)制度與機制是效仿國外建立的,在實際的操作運用中缺乏經(jīng)驗。培訓制度存在問題,培訓的具體實施上不能夠做到高效,培訓教師自身的個人素質(zhì)參差不齊,導致培訓效果差強人意。另外,學校對于培訓工作的重視程度不夠,很多高校過于重視教師的文憑學歷,對于教師的培訓相對松懈。
青年教師自身存在的問題也是不可忽視的重要方面?!瓣P于教學能力的提升與發(fā)展研究,學者們認為在教學的實踐中,高校教師的教學能力會自覺不自覺地有所形成,但這種過程不僅是一個緩慢的過程,而且是一個教學能力“良莠”齊生的過程”[3]。首先,青年教師的自身能力與素養(yǎng)直接影響其教授學生課程的能力,只有具備良好學識和人格魅力的教師才能受到學生的歡迎。但是,隨著我國社會經(jīng)濟的不斷發(fā)展,很多青年教師在學生時代忽視了自身能力的提高,沒有相應的知識底蘊,以至于在教學領域有很大的局限性。其次,盡管很多青年教師在學生時代時有非常強的能力,無論是專業(yè)素養(yǎng)、知識底蘊,還是人格魅力方面都非常優(yōu)秀,但是他們只適合被動接受,只能自己獨立地去研究問題,而沒有很強的實際教學能力。這是一個很嚴重的問題,學術素養(yǎng)和教學能力并不是相統(tǒng)一的,學術素養(yǎng)是具備好的教學能力的前提,但是只具備學術素養(yǎng)并不意味著一定能夠具備好的教學能力。當代高校青年教師教學能力存在問題,很大程度上是因為教學經(jīng)驗少,在實際教學過程中鍛煉較少,缺乏足夠的實踐。
三高校青年教師教學能力提升的路徑
內(nèi)因決定外因。加強高校青年教學的能力建設既要充分發(fā)揮宏觀引導作用,更要通過各種途徑引導高校青年教師加強自身能力建設,不斷提升教學能力,進而不斷提升教學質(zhì)量。
提高高校青年教師的教學能力,首先要改善考核制度,使青年教師的考核制度多元化、務實化、客觀化、透明化。只有擺正考核方向,使考核方向更適合教育的發(fā)展,才能使高校青年教師有足夠的動力去不斷完善自己的教學方式和教學水平。要做到考核制度的多元化,就要認識到高校青年教師自身的優(yōu)勢,例如具有創(chuàng)新能力,更容易同學生平等交流,活躍課堂氣氛等。因此在考核的內(nèi)容中應當實行考核目標多元化,這樣才會使青年教師更有動力,多方向發(fā)展。務實化就是使考核制度對教學質(zhì)量的提高具有實際的積極作用,避免教師為了評職稱而忽視教學,把全部精力投入到科研論文中??陀^化是使考核更加規(guī)范,避免模棱兩可。透明化是使考核更加公平公正。
提高青年教師的教學能力,需要完善培訓制度。必須建立健全青年教師的崗前培訓制度,對教師上崗前的業(yè)務水平和教學能力進行系統(tǒng)地培訓。建立教師發(fā)展中心,幫助教師進行教學生涯規(guī)劃,為教師間的相互交流和學習提供平臺。我國的青年教師培訓制度不完善,這就要求我們不斷學習國外的先進經(jīng)驗,加強教學模式和培訓模式的創(chuàng)新,在實際的培訓過程中積累經(jīng)驗,不斷走向規(guī)范化,完善化。
青年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更要不斷地提高自己的教學能力,增加自我的教學實踐經(jīng)驗,不斷完善教學理論體系。首先,青年教師本身要不斷深入學習,博覽群書,使自己的學識更為淵博,視野更為廣闊,思想更加深邃。要提高課程整合能力和課程設計能力。“高校教師要深刻理解和領會以應用為主旨和特征構建課程和教學內(nèi)容體系的高等職業(yè)教育特征,有創(chuàng)意地進行課程整合和課程設計,增加教學的吸引力”[4]。其次,青年教師在不斷提高自己學識和修養(yǎng)的同時,更要注重將學術能力和教學能力結合起來,在實踐中不斷完善自己的教學能力,在課堂上將自己的知識底蘊完全發(fā)揮出來,不斷對自己的教學能力進行改進,發(fā)揮自身的優(yōu)勢,在課堂上進行創(chuàng)新,將學生的積極性調(diào)動起來,使課堂效率得到提高。最后,青年教師還應該努力學習先進的教學經(jīng)驗和教學模式,不斷改進教學方法,重視與學生的互動,注重對學生發(fā)散性思維的培養(yǎng),在課堂上充分發(fā)揮以學生為主體的教學思維,注重學生創(chuàng)新思維的培養(yǎng)和學生積極思考的學習習慣[5]。
參考文獻:
[1]章坤.試論大學教師的教育能力[J].邵陽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06,(2).
[2]張麗莉.高校青年外語教師課堂教學能力提升策略[J].沈陽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5,(4).
[3]孫鈺華.高校教師教學能力研究的回顧與反思 [J].中國大學教學,2009,(8).
[4]陸俊花.高等教育科技化對高校教師的挑戰(zhàn) [J].中國科技信息,2006,(7).
[5]鄧治,彭凌.論大學英語課程研究型教學的可行性——長沙大學個案分析[J].長沙大學學報,2015,(1).
(責任編校:余中華)
Research on Improving Young College Teachers’ Teaching Ability
WU Xiao
(Department of English, Fuzhou College of Foreign Studies and Trade,F(xiàn)uzhou Fujian 350001,China)
Abstract:With the society’s increasing need for the talents, universities need to improve its educational level, which is a new challenge for young teachers. Young college teachers’ teaching ability directly relates to the overall level of teaching quality. There are still a series of problems in young college teachers’ teaching, such as inadequate preparation before class, stultifying teaching method and inflexible usage of teaching aids. To solve these problems, we should innovate and complete both the check-up system and training system, as well as promote the teaching ability of young college teachers.
Key Words:young college teachers; teaching ability; reasons; strategies
作者簡介:吳曉(1981— ),女,福建福州人,福州外語外貿(mào)學院英語系講師。研究方向:英語翻譯及教育。
基金項目:福建省教育科學“十二五”一般項目課題,編號:FJJKCG14-117。
收稿日期:2015-11-28
中圖分類號:G64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8-4681(2016)01-014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