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金梅,黃金銀,王錫唯,劉桂娟,柳春波
(1.寧波衛(wèi)生職業(yè)技術學院,浙江寧波 315100;2.浙江省寧波市第二醫(yī)院,浙江寧波 315000;
3.寧波大學醫(yī)學院附屬醫(yī)院,浙江寧波 315100)
?
醫(yī)護人員心血管急救知識現狀的調查
徐金梅1,黃金銀1,王錫唯2,劉桂娟1,柳春波3
(1.寧波衛(wèi)生職業(yè)技術學院,浙江寧波315100;2.浙江省寧波市第二醫(yī)院,浙江寧波315000;
3.寧波大學醫(yī)學院附屬醫(yī)院,浙江寧波315100)
摘要:目的了解醫(yī)護人員對心血管急救知識的掌握情況。方法應用自編醫(yī)護人員心血管急救知識現狀調查問卷,采取分層隨機抽樣法對10家醫(yī)療機構739名醫(yī)護人員進行調查。結果739名醫(yī)護人員心血管急救知識平均得分(7.23±1.464)分,對基礎生命支持知識點的掌握優(yōu)于進一步生命支持知識點;不同科室、崗位、工作年限、是否參加過AHA培訓的醫(yī)護人員對心血管急救知識的掌握情況存在差異,并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結論醫(yī)護人員心血管急救知識掌握情況處于中等水平,低于理想水平。
關鍵詞:醫(yī)護人員;心血管急救知識;現狀;調查
doi:10.3969/j.issn.1671-9875.2016.03.007
從十六世紀首次提出間隙正壓通氣 (Vesalius,1543年),至1960年在美國馬里蘭州海洋市醫(yī)學會會議上提出將胸外按壓和人工呼吸相結合,以及首次體表電擊除顫成功(1956年),這些技術支撐了CPR技術,形成了現代心肺復蘇學[1],成為救治猝死的主要技術。美國心臟協(xié)會(AHA)自1966年發(fā)表第一個CPR指南以來,定期予以更新[2],2010年發(fā)布的《心肺復蘇(CPR)及心血管急救(ECC) 指南》是全球CPR的最新標準,旨在提高心臟驟?;颊叩拇婊盥蔥3-4]。但是由于教學的延遲,新指南的實行過程可能需要18個月乃至4年,因此很多一線醫(yī)護工作者對心血管急救知識和技能的新進展沒有深入探索,處于知識交接混淆狀態(tài)。為了解醫(yī)護人員心血管急救知識的掌握情況,2014年6月至8月,筆者對739名醫(yī)護人員進行調查,現將結果報告如下。
1對象與方法
1.1對象以某市三級乙等及以上醫(yī)療機構醫(yī)護人員為研究總體,以職稱的高級、中級和初級為單位采取分層隨機抽樣法,抽取該市10家醫(yī)院的部分醫(yī)護人員作為研究對象。
1.2方法
1.2.1調查工具自編醫(yī)護人員心血管急救知識現狀調查問卷,問卷包括個人基本資料和心血管急救知識兩部分。個人基本資料包括性別、年齡、工作崗位、學歷、職稱、工作年限、服務科室、醫(yī)院等級、是否參加過AHA心血管急救培訓等問題;心血管急救知識依據2010年《心肺復蘇(CPR)及心血管急救(ECC)指南》編制心血管急救知識點[5],共10個選擇題,7題屬于基礎生命支持范疇(BLS),3題屬于進一步生命支持范疇(ACLS),每題4個選項,選擇正確得1分,滿分10分。問卷經5名相關領域專家進行內容效度評定,CVI為0.883。方便抽樣30名醫(yī)護人員填寫該表,結果數據輸入SPSS 18.0檢查內部一致性,該表總Cronbach’sα值為0.749。
1.2.2調查方法調查問卷由研究者發(fā)放,并說明填寫注意事項,調查為不記名,調查對象如實填寫問卷,并當場收回。
1.3統(tǒng)計學方法所有調查問卷進行編號并核對,建立數據庫,應用SPSS 18.0統(tǒng)計軟件包對數據進行統(tǒng)計描述、獨立樣本t檢驗和ANOVA單因素分析。
2結果
2.1問卷回收情況共發(fā)出問卷800份,回收有效問卷739份,有效回收率92.4%。
2.2調查對象一般資料本組739人,男131人,女608人;年齡19~57歲,平均年齡(31.34±7.090)歲;醫(yī)生195人,其中碩士及以上74人、本科117人、大專4人,高級職稱52人、中級職稱76人、初級職稱67人;護士544人,其中碩士3人、本科310人、大專220人、中專11人,高級職稱53人、中級職稱165人、初級職稱326人;工作年限1~40年,均值年限(8.59±7.538)年;在急診、ICU、心(胸)內外科工作234人,其他科室505人;三級甲等醫(yī)院557名,三級乙等醫(yī)院182名;參加過AHA心血管急救培訓231人,未參加過培訓508人。
2.3心血管急救知識掌握情況心血管急救知識得分1~10分,平均(7.23±1.464)分。運用獨立樣本t檢驗/ANOVA方差分析對不同醫(yī)護人員的心血管急救知識得分進行分析,結果顯示,不同性別、年齡、醫(yī)院等級的醫(yī)護人員心血管急救知識得分比較及不同學歷、職稱的醫(yī)生/護士的得分組內比較,差異均無統(tǒng)計學意義,不同服務科室、工作崗位、工作年限、是否參加過AHA培訓的醫(yī)護人員心血管急救知識得分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醫(yī)護人員心血管急救知識掌握情況比較(n=739)
2.4心血管急救知識點正確率排序見表2。
表2 心血管急救知識點正確率排序(n=739) 例(%)
3討論
3.1醫(yī)護人員掌握心血管急救知識現狀
3.1.1醫(yī)護人員心血管急救知識總體處于中等水平調查顯示醫(yī)護人員心血管急救知識的總得分為(7.23±1.464)分,即正確完成測試題目的72%左右,與AHA對于參加BLS和ACLS課程培訓學員理論測試的要求(正確率需達到84%及以上)比較[6-7],存在較大的提升空間,應進一步加強醫(yī)護人員心血管知識和技能的培訓,并注重培訓課程規(guī)范化、培訓資源標準化。
3.1.2醫(yī)生心血管急救知識水平高于護士調查顯示,醫(yī)生心血管急救知識平均得分(7.57±1.43)分,護士平均分(7.10±1.46)分,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醫(yī)生在心血管專業(yè)知識得分方面優(yōu)于護士,這可能與工作性質和整體的學歷水平有關,現階段醫(yī)生入職以本科起點,基本要求碩士以上,而護士入職的學歷水平雖然在逐漸提升,但大多為專、本科水平,且在工作中護士更多的是配合醫(yī)生、執(zhí)行醫(yī)囑,而對不同職稱的醫(yī)生/護士之間的得分分析顯示均沒有差異,這也說明了整體的醫(yī)護環(huán)境仍有差距,因此在今后的培訓進修中需逐步減小此差異,努力提高護理人員的心血管急救知識和技能。
3.1.3在急診、ICU、心(胸)內外科工作的醫(yī)護人員心血管急救知識的得分高于其他科室醫(yī)務人員經兩獨立樣本t檢驗顯示在急診、ICU、心(胸)內外科工作的醫(yī)護人員心血管急救知識的平均得分(7.53±1.448)高于其他科室(7.09±1.452)分(t=3.902,P<0.05)??赡芘c這些科室對醫(yī)護人員的崗位勝任能力的要求有關,同時在急診、ICU等科室工作的醫(yī)護人員有更多的機會應用BLS和ACLS的知識和技能,在應用過程知識得到了鞏固。
3.1.4工作3~<15年的醫(yī)護人員心血管急救知識的得分高于其他人員ANOVA方差分析顯示,工作3~<15年組的醫(yī)護人員心血管急救知識得分(7.44±1.458)分高于其他兩組(F=3.281,P<0.05),可能原因為工作3~<15年醫(yī)護人員為醫(yī)院各崗位的骨干力量,醫(yī)院對其業(yè)務培訓、知識和技能考核給予了足夠重視;此階段醫(yī)護人員個人正處于職業(yè)生涯成長期,對于自身職業(yè)能力的提升非常重視,能較好的把握各種學習機會,并有較多的機會應用于臨床實踐。
3.1.5參加過AHA心血管急救培訓的醫(yī)護人員其知識得分高于其他人員231名參加過AHA心血管急救培訓的醫(yī)護人員其心血管急救知識得分(7.54±1.284)分高于未參加過培訓的醫(yī)護人員(7.09±1.520)分,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t=4.146,P<0.05);三乙醫(yī)院醫(yī)護人員的心血管急救知識得分略高于三甲醫(yī)院,差異無意義(t=-1.871,P>0.05),對樣本進行再分析,發(fā)現三乙醫(yī)院的樣本中有一家醫(yī)院正根據國際醫(yī)院認證聯合會(JCI)醫(yī)院評審要求[8]開展醫(yī)院員工心血管急救知識和技能的分層(BLS和ACLS)培訓,經兩獨立樣本t檢驗顯示:該醫(yī)院醫(yī)護人員的心血管急救知識得分明顯高于其他醫(yī)院,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t=4.620,P<0.05)??梢?,規(guī)范化培訓在醫(yī)護人員急救技能提高方面有重要意義,而對醫(yī)護人員推廣并實施心血管急救培訓是必然趨勢,這也對急救醫(yī)療水平的提升有著巨大推動作用。
3.1.6醫(yī)護人員對BLS知識點的掌握情況優(yōu)于對ACLS從答題情況來看,BLS知識點答題正確率為63.3%~98.6%,ACLS知識點答題正確率為37.8%~61.4%,提示:相對于ACLS知識,醫(yī)護人員對BLS知識的掌握情況較好,可能與知識及相關技能的應用頻率、培訓側重點在BLS有關。對呼吸停止的判斷、兒童心肺復蘇這兩個BLS知識點回答正確率較低,其原因可能與較多強調成人CPR有關。在今后培訓中應加強不同人群CPR區(qū)別點的教學,提供兒童、嬰兒CPR的練習機會。此外,非一線或低年資醫(yī)護人員可能受電視節(jié)目誤導,如用兩手指放在鼻翼端檢查呼吸等,鼓勵應通過正確途徑學習、培訓[9],并能對2010年AHA發(fā)布的《心肺復蘇(CPR)及心血管急救(ECC)指南》簡化的流程試圖做到“至優(yōu)至簡”,提倡簡單、實用、易掌握的學習途徑[10]。
3.2對策建議各醫(yī)院借鑒AHA心血管急救知識培訓的成熟經驗,根據不同崗位人員對心血管知識和技能的需求進行規(guī)范化的分層培訓,至少每2年對醫(yī)護人員進行技能復訓和考核,可采用以“培訓培訓者”的方式進行師資隊伍的培養(yǎng)和建設[11],也可實行階梯式培訓[12]。此外,大型綜合性醫(yī)院通過經費保障、引進標準化課程、建立專項師資隊伍可以使心血管急救培訓常態(tài)化[13],從而提升醫(yī)院應急救援能力和急救服務水平。
參考文獻:
[1] Safar P,Bircher NG.Cardiopulmonary cerebral resuscitation[M].London:Saunders,1988:2-10.
[2] 沈洪.縱觀2000-2010年心肺復蘇與心血管急救指南的更新[J].中華急診醫(yī)學雜志,2010,19(11):1127-1129.
[3] Travers AH,Rea TD,Bobrow BJ,et al.Part 4:CPR Overview:2010 American Heart Association Guidelines for Cardiopulmonary Resuscitation and Emergency Cardiovascular Care[J].Circulation,2010,122(18 Suppl 3):676-684.
[4] 陳平,鐘永.《2010美國心臟協(xié)會(AHA)心肺復蘇(CPR)及心血管急救(ECC)指南》要點速遞與釋義[J].中國醫(yī)藥導報,2011,8(5):6-8.
[5] Field JM,Hazinski MF,Sayre MR,et al.Part1:Executive Summary:2010 American Heart Association Guidelines for Cardiopulmonary Resuscitation and Emergency Cardiovascular Care[J].Circulation,2010,122(18 suppl 3):s640-656.
[6] 美國心臟協(xié)會.醫(yī)務人員基礎生命支持——學員手冊[M].陳志橋,譯.杭州:浙江大學出版社,2011:2-5.
[7] 美國心臟協(xié)會.醫(yī)務人員高級心血管生命支持——學員手冊[M].馬淑梅,譯.杭州:浙江大學出版社,2011:7.
[8] 美國醫(yī)療機構評審國際聯合委員會.美國醫(yī)療機構評審國際聯合委員會(JCI)醫(yī)院評審標準(第四版)[M].王羽,譯.北京:中國協(xié)和醫(yī)科大學出版社,2012:200-235.
[9] 潘海燕.海島基層醫(yī)護人員急救知識與技能培訓及效果評價[J].護理與康復,2013,12(10):969-970.
[10] 沈洪.釋讀:2010年AHA CPR-ECC指南的實用簡化流程[J].中國急救醫(yī)學,2010,30(11):961-964.
[11] 高明榕,李玉杰,成守珍,等.基礎與高級生命支持技術(BLS/ACLS)的規(guī)范化培訓研究[J].中國高等醫(yī)學教育,2011(11):83-84.
[12] 何素英,李桂芬,徐敏.階梯式培訓模式在年輕護士急救技能培訓中的應用[J].護理與康復,2015,14(6):575-577.
[13] 王君,胡磊,鄭蕾,等.大型綜合醫(yī)院心血管急救培訓常態(tài)化的探索[J].中國急救復蘇與災害醫(yī)學雜志,2013,8(9):786-787.
Survey on present situation of cardiovascular emergency knowledge for medical staff
Xu Jinmei1, Huang Jinyin1, Wang Xiwei2, Liu Guijuan1, Liu Chunbo3
1.Ningbo College of Health Science, Ningbo Zhejiang 315100, China; 2.The Second Hospital of Ningbo, Ningbo Zhejiang 315000, China; 3.The Affiliated Hospital of School of Medicine Ningbo University, Ningbo Zhejiang 315100, China
Abstract:ObjectiveTo study the mastering status of cardiovascular emergency knowledge for medical staff. MethodInvestigate 739 medical staff from 10 medical institutions by self-designed questionnaire on cardiovascular emergency knowledge for medical staff through stratified random sampling method. ResultThe average score on cardiovascular emergency knowledge for 739 medical staff is (7.23±1.464). Mastering status on basic life support is better than on advanced life support. There is significant difference on mastering status of cardiovascular emergency knowledge for medical staff in different departments, positions, with different work seniority and whether received AHA training (P<0.05). ConclusionMastering status of emergency knowledge on cardiovascular for medical staff is in medium level, which is not so satisfying.
Key words:medical staff; emergency knowledge on cardiovascular; present status; survey
中圖分類號:R19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1-9875(2016)03-0222-04
通信作者:黃金銀,寧波衛(wèi)生職業(yè)技術學院
收稿日期:2015-10-27
作者簡介:徐金梅(1981-),女,碩士,講師,外科教研室副主任.
2013年度寧波市科學技術局軟科學項目,編號:2013A10078
2016年度浙江省公益技術應用研究計劃,編號:2016C332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