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路:高速中國里的工地紀事》
年初,非虛構作品《大路》獲得新浪中國好書榜2015年度好書,此書是紀錄片導演張贊波在拍攝紀錄片《大路朝天》時進行的田野調查記錄。
大湘西,千年驛道旁的一個古老村莊,林則徐和沈從文足跡灑落之地,一條新規(guī)劃的高速公路正待破土動工,引來大撥以修路為業(yè)的外地人和鋼鐵機械。在危機四伏的的寒來暑往里,在矛盾叢生的現實境遇中,他們?yōu)檫@條昂貴的通衢大道付出勞力與心智,甚至獻上尊嚴與生命。
隨著修路者的到來,平靜的家園也風起云涌,古老村莊難逃發(fā)展浪潮的裹挾:田地征收,房屋拆遷,古樹凋零,廟宇重建,山河巨變……而人心和道德也一再經受微妙而持久的沖擊。
作者張贊波既是紀錄電影導演又是作家,他耗時三年多“潛伏”在故鄉(xiāng)的筑路工地上,近距離接觸路橋公司職工、修路民工、包工頭、工程監(jiān)理、當地村民與基層官員,用攝像機和筆同時記錄下一條高速公路的從無到有,生動講述了一群公路建設者的人生故事,細致描繪了一個基層村莊被時代改變的境遇,客觀呈現了一個行業(yè)內部的真相與秘密,深刻展現了國家在高速發(fā)展過程中的光榮與代價。
拍攝該片的想法萌生于2003年,他來到好友周斌和所在的工地,見到一條道路尚未成形時的模樣:滿目泥土,遍地廢墟,民工們正彎腰在上面敲敲打打,挖土機、壓路機在旁邊轟隆不息……這些畫面始終留在他心中。
2009年,他決定回湖南老家,拍攝一部名副其實的中國式“公路片”。這一去,便是三年多。白天出去拍攝,夜晚則埋頭寫作,用文字描繪著對世界的體驗和看法。
《匠人精神》
(日)秋山利輝 著
中信出版社
2015年11月
秋山木工是日本首屈一指的家具廠家,秋山木工的“匠人須知三十條”,闡釋了在現代社會中,一個人若想實現真正的自我,社會若想恢復凝聚力,重拾失落的“匠人精神”勢在必行,從而淬煉心性,養(yǎng)成自己。
《一條開往中國的船》
沈迦
新星出版社
2016年1月
本書講述了傳教士在華的往事逸聞,用鮮見的域外材料,說出了不一樣的故事,諸如傳教士與中國地方政、學、商以及普通民眾的互動及相互影響。作者在鋪陳、敘述時亦具備技巧,把歷史寫得既扎實又好看。
《人歌人哭大旗前——毛澤東時代的舊體詩》
木山英雄
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
2016年1月
木山英雄通過對荒蕪、啟功、潘漢年、毛澤東、胡風、聶紺弩等文人、政治家的舊體詩展開論述,體察詩人們的精神苦悶、心理變動,并通過這種體察來理解幾十年來革命中國的歷史經驗教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