阮直
最傷自尊的事情莫過于靈魂中有了卑鄙,洗滌卑鄙最好的方式莫過于讓心靈慎獨?!吧鳘殹笔侨寮覄?chuàng)造出來的具有國粹特色的自我修身方法。
我有時也反省一下自己,我能不能在“獨處”的時候,也做到“慎獨”呢?不能,沒人看見的時候我隨地吐痰過,沒人看管的瓜園我偷過瓜,沒人注目的時候我丟過垃圾,沒有監(jiān)考的課堂我打過小抄……我不敢往下想了??梢詳喽?,我是個做不到“慎獨”的人。做不到“慎獨”,就是一個缺德、修養(yǎng)極差的人嗎?當(dāng)然不是,我們單位衛(wèi)生間的水龍頭沒關(guān),我發(fā)現(xiàn)后總是擰緊,樓道里的燈沒熄,我從不視而不見,沒有警察把守的路口,我也不闖紅燈……但我不是一個自覺“慎獨”的人。
曾在報上讀過一篇文章,說一位英國老人在中國旅游,她因找不到回收廢電池的地方,竟然把它帶回了英國,交給專門回收廢電池的部門。像英國老太太那樣的“慎獨”我是做不到。但傷天害理、損人利己、貪贓枉法的事我任何時候都不會做,無論是獨處一隅,還是“群居共處”,因為那樣做了我會厭惡我自己,靈魂骯臟就像身上沾上了臭狗屎,讓我會坐立不安。
人活著可以有小壞,但不可以有大壞;可以接受無德,但不能生活在無德之中。我喜歡“慎獨”,不是非要把自己修成神仙,“慎獨”的成果不是打造“公眾的形象”,而是自己靈魂干凈了才舒服,保持心意上的愉快狀態(tài)就容不得卑鄙,當(dāng)一個人覺得靈魂也需要沐浴時候,他也就找到了“慎獨”的境界。
東漢名臣楊震,有人曾以十斤金子向他行賄,說“暮夜無知者”,楊震諷刺地回答:“天知,神知,子知,我知,何謂無知?”結(jié)果行賄者灰溜溜地離去。“慎獨”是楊震靈魂干凈的需要。“慎獨”是很高的道德境界,是衡量一個人道德覺悟和思想品質(zhì)的試金石,只有經(jīng)過個人的艱苦努力和修持磨煉才能逐步做到“慎獨”。(摘自《學(xué)習(xí)月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