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周玥 通訊員 曾靜 攝影 劉虎成
?
法不離度 書貴自然
記者 周玥 通訊員 曾靜 攝影 劉虎成
我寫我心——金伯興書法藝術第三回展展覽地點:湖北美術館1、2號展廳展覽時間:2015年12月18日——2016年1 月10日
金伯興雖是浙江人,但在湖北生活了50多年。他的個人書法展,曾于2002年和2010年分別在湖北美術學院展覽館和武漢美術館舉辦?!澳茏尭嗪迸笥选畼桥_先得月’”是金伯興堅持在武漢辦展的原因之一。
此次展覽共展出金伯興書法作品近100件,扇面、冊頁、對聯(lián)、條屏、斗方、長卷,行、草、楷、隸,大字、小字等形式多樣,既雄健撼人又靈動散淡。
隨同展覽首發(fā)的《金伯興題字作品選》、《金伯興扇面書法集》、《金伯興書法集(一)》,以及再版的《金伯興談藝錄》,全面梳理了金伯興的創(chuàng)作歷程。
“法不離度、書貴自然”是金伯興一貫的藝術主張,功在手上方可做到法由心生。
金伯興從小就熱愛書法,但真正進入專業(yè)化層面,是在改革開放后,中國成立了書協(xié),金伯興說自己正好“趕上了那個時代”。
那時金伯興發(fā)現(xiàn)自己的書法作品雖然不錯,但傳統(tǒng)東西太少,于是下決心為自己補課。只要有時間,他都會看帖習字。每晚處理完工作后,堅持練字到深夜,從未在零點前睡過覺,這個習慣一直延續(xù)至今。
由于受眾不同,有人質疑金伯興的字,說像小孩的稚筆。金伯興很清楚這些評論,他認為一定要堅持自己的風格,有獨到見解,切忌因質疑而改變,“墻頭草是做不好藝術的”。所以金伯興自己立名“行己堂”,意為警示自己,不要在浮華中迷失自我。
現(xiàn)在不少書法愛好者總是大談“創(chuàng)新”。在金伯興看來,他們很多不成系統(tǒng),在這種基礎上談創(chuàng)新是不現(xiàn)實的,也是為自己不愿下苦功找借口,有了功力才能創(chuàng)新。
金伯興對于書法愛好者的建議是先扎實打下基礎再求變化。學習書法沒有捷徑可走,但方法要講究。這與學習什么字體,交什么樣的朋友,拜哪位老師都有一定聯(lián)系。盲目習字,進步肯定慢。
金伯興認為書法是綜合素質的展現(xiàn),和個人經(jīng)歷、審美眼光等有一定關系。功夫三分,修為占七分,“寫字也寫人,字從心里流出,正所謂:見字如見人?!?/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