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海燕 南寧職業(yè)技術學院商學院
?
新型金融模式下消費者心理分析
張海燕 南寧職業(yè)技術學院商學院
摘 要:新型金融模式是傳統(tǒng)金融模式與互聯網結合的產物?;ヂ摼W金融與傳統(tǒng)金融最本質的區(qū)別在于資金的流通依托互聯網實現。其具體表現形式有:第三方支付、小額信貸等。在互聯網金融的背景下,消費者的心理和消費習慣產生了新變化。依托大數據獲得消費者的購買習慣進而分析其消費心理,總結分析消費心理對于企業(yè)的營銷、倉儲等環(huán)節(jié)的優(yōu)化具有十分重大的意義。
關鍵詞:新型金融模式 消費者 心理分析
(一)新型金融模式的優(yōu)勢。與傳統(tǒng)經濟相比,互聯網金融的兩大利器就是第三方支付和信貸消費。以支付寶和微信支付為代表,其支付終端從線上到線下和人們的生活息息相關。從超市到醫(yī)院,從打車到吃飯,第三方支付已經深入生活的方方面面。2014年發(fā)生的滴滴和快的打車大戰(zhàn)硝煙還未散去,線下團購的大戰(zhàn)正在上演,這些競爭的背后都反應了商家對于移動支付的重視程度。更進一步,除了可以花自己存入賬號里的錢,互聯網經濟又出現了類似于信用卡的功能,如螞蟻金服下的“花唄”、和京東的“白條”。這兩種利器將人們的消費體驗推上了一個新的高度,很大程度的激發(fā)了人們的購買欲望。
(二)新型金融模式對消費者購物方式的影響。從現金消費到刷卡消費,再到第三方支付,人們的支付方式經歷了兩次變革。第三方支付的優(yōu)勢在于方便快捷,首先是終端方便,一部手機足以。另外不用找兌,對于消費者來說,可以清楚的看到余額的變化而且方便記賬。其花費對于心理的影響較之刷卡更加輕微,也使購買更容易發(fā)生。信貸消費的出現也解決了人們一時資金周轉不開的問題,尤其對于大學生消費群體和剛參加工作的新入職人員來說。
1.追求品味。 在互聯網時代,文化和背景的多樣性極大的豐富了產品的風格。人們的消費觀念受到了極大的沖擊,尤其對于青少年來說,他們對于各個民族的文化興趣濃厚,喜歡文化內涵較多的產品,而互聯網商品的豐富性可以滿足他們的需求。
2.追求個性。人們購買商品不單單追求其實用性,更要求其與眾不同,能夠符合自身的氣質和品味。能夠滿足他們的想象力、好奇心和個性化消費需求的商品勢必會收到消費者的歡迎。
3.追求方便快捷?,F代消費者更加注重消費體驗,追求購物過程的精神愉悅。他們希望能保持輕松的心態(tài)和不被催促的感覺。隨著科學技術的進步,新產品的更新換代周期越來越短,人們在消費行為上表現出來的就是越來越追求得到最新的商品。以蘋果公司的IPhone為例,每一次升級換代不僅能賺足眼球,而且銷售業(yè)績更是節(jié)節(jié)攀升。
4.追求物美價廉。同線下銷售相比,互聯網銷售更容易做到貨比三家。低價更能刺激消費者的購買欲望,因此很多的網站都有特價專欄,如淘寶的聚劃算以及當當的唯品匯等,都是抓住人們追求物美價廉的心理。更深層次的分析,免息貸款購物也是另一種形式的降價,使人們能以更小的成本獲得自己心儀的產品。
1.傳統(tǒng)購物體驗得不到滿足,對產品或服務質量擔憂。人們早已經習慣了“眼看、手摸”的購物體驗,借助這些方法,人們能夠初步判斷一件商品的質量高低,但是網上購物人們只能借助于分辨商家的信譽度和品牌等途徑來判別商品質量,以至于發(fā)生了很多退貨和差評的現象;傳統(tǒng)購物中,人們可以三五成群的結伴而行,一邊逛街一邊聊天。對于很多女士而言,逛商場就是一次社交活動。網上購物很難滿足人們的社交需求;另外,由于人們對于網購有低價的心理預期,一般來說人們認為同樣一件商品,網購應該比商店里便宜20%左右,而現實當中是網絡銷售由于廣告費和配送費的支出,其優(yōu)惠程度一般最多達到10%。
2.個人隱私得不到保護,對網上支付的安全性擔憂。隨著互聯網技術的飛速發(fā)達,人們的個人資料經常會出現泄露的現象,有人經常抱怨自己常常接到莫名奇妙的推銷電話,有相當一部分都是網上的個人信息的泄露;除了個人資料的泄露,還有個人銀行賬戶的被盜刷。第三方支付的快捷性給銀行賬戶的安全帶來很大的隱患,人們由于點開不明鏈接而發(fā)生的銀行卡被盜刷的事件時有發(fā)生,這都使許多消費者不愿意網上購物。
3.對低效配送的抱怨。從下了訂單開始,人們的關注力就集中在快遞信息的變化,經常上網查物流信息?,F實中是,除了個別物流企業(yè)可以做到次日達,大多數的快遞企業(yè)的送貨速度都不能令人滿意,經常在客戶評價欄里看到消費者對于快遞服務的抱怨,這也讓商家頗為無奈。除了速度,就是貨品的完好無缺了,由于缺乏管理,從業(yè)人員扔快件的事件已經不新鮮了,這使得消費者對于快遞的滿意度以及商品的滿意度下降,還給商家造成了損失和退換貨的麻煩。
(一)產品定制化,價格彈性化。企業(yè)開展產品營銷時,要充分利用互聯網的優(yōu)勢,做好市場調研,使商品的外觀、顏色等特征能夠多種多樣,從產品的設計制造初期就能滿足人們的心理預期。建立靈活的價格變動機制,隨著季節(jié)、市場情況的變化,價格應該隨時變動,不定時的搞優(yōu)惠活動。還應該建立議價制度,使消費者能夠和商家或者客服進行價格的協(xié)商來滿足部分消費者的議價需求。
(二)營銷口碑化。除了在網站上做廣告,商家還應該注意口碑的營銷。利用返優(yōu)惠券等形式,使真正滿意商品的客戶能夠為商家去做產品推廣,一傳十,十傳百,這樣的營銷是指數級的。同時還將營銷費用作為優(yōu)惠讓給了老客戶。
(三)服務人性化,為交易提供保障。現在的網絡購物平臺很多,商家也很多,這就要求企業(yè)提供人性化的服務,例如提供7x24小時的服務,建立網上社團,不定期發(fā)布優(yōu)惠活動或者發(fā)紅包從而建立起和客戶的情感溝通。建立保證金制度,為網購買第三方保險,使消費者能夠放心購物,一旦出現糾紛,先用保證金先行賠付。
參考文獻:
[1]於志東.物聯網時代企業(yè)把握網上消費者心理與行為研究[J].華東經濟管理.2012(01)
[2]鄭毅敏.網絡消費者心流體驗研究述評[J].商業(yè)時代.2013(32)
[3]游旭初,王志,王彩紋.網絡消費者消費心理探析[J].科技廣場.201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