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免费av电影一区二区三区,日韩爱爱视频,51精品视频一区二区三区,91视频爱爱,日韩欧美在线播放视频,中文字幕少妇AV,亚洲电影中文字幕,久久久久亚洲av成人网址,久久综合视频网站,国产在线不卡免费播放

        ?

        香港高等教育國際化的歷史與現(xiàn)狀

        2016-03-20 05:51:17
        大學 2016年9期
        關(guān)鍵詞:香港大學國際化香港

        香港高等教育的歷史很短,但發(fā)展速度很快,且很注重高等教育的國際化。其高等教育趨向于西方化,即教學語言以英語為主,重視師資國際化(全球招聘)、學生流動國際化和課程教材國際化等,所以可以理解為是后殖民主義的延伸。香港高等教育國際化在亞洲占有一席之地,得益于院校的去“行政化”、重金招攬一批國際級大師,政府的政策誘因和與西方國際化的接軌(英式主流的色彩)。香港在受到宗主國的激情洗禮,保留了大部分英國高等教育的體制,而回歸后政府和教資會都很重視公立院校的國際化,所以公立院校的角色定位很明確,目前八大院校中有六所已進入世界前400位的列席。然而香港高等教育國際化也存在一些問題需要解決,因此本文在探討香港高等教育國際化的發(fā)展現(xiàn)狀,也藉用SWOT工具去分析香港高等教育國際化優(yōu)勢、劣勢、機會和挑戰(zhàn)。香港的高等教育國際化需要國家的支持,因此“立足香港”,依附祖國和面向世界是香港高等教育國際化的長遠規(guī)劃和發(fā)展。

        一、 高等教育國際化內(nèi)涵和博弈

        高等教育國際化內(nèi)涵層出不窮,不同學者有不同的見解。高等教育國際化內(nèi)涵要具備三要素,即從政治、經(jīng)濟文化上的需要,同時受到一體化的沖撃,并可以促進跨文化、跨國界和跨民族的融合。[1]而在本土化和國際化方面高等教育國際化要會玩“國際游戲”規(guī)則,但是不能夠“全盤西化”,因此,高等教育國際化前提必須要有本土化。高等教育國際化的中心地位和邊緣地方存在博奕之爭,而輕國際化、重本土化是閉關(guān)鎖國的行為。高等教育的一流大學被標簽為美國化,國際化也等同于美國化。高等教育國際化若要跳出“怪圈”,必須要根據(jù)國家的國情和政策量力而行。當今西方的學術(shù)雜志,都主要來源于美國、英國、法國和德國。同時高等教育國際化是一把雙刃劍,發(fā)展中國家的一流大學在世界處于邊緣地位,但在本國卻處于中心地位。[2]世界頂級的國際學術(shù)期刊、國際研討會、國際教學等都是以英語作為藍本,實質(zhì)上這是威脅非英語母系的國家,尤其矛頭指向發(fā)展中國家,所以高等教育國際化實質(zhì)是西方國家灌輸后殖民主義思想的一種手段,從而導致發(fā)展中國家邊緣化和同質(zhì)化。[3]值得一提的是,俄羅斯是一個堅持使用俄語教學的國家,而且政府不鼓勵高校發(fā)表國際學術(shù)期刊,這就存在本土化與國際化之間的博奕問題。歸根結(jié)底,若想在國際化占有一席之地,如果院校與“西方化”格格不入,是不可能有利于院校在國際上具有話語權(quán)。另一方面,高等教育國際化也導致不同國家出現(xiàn)人才“凈流失”和“凈流入”,前者以亞洲和非洲的國家為主,而后者則是歐美的發(fā)達國家,如美國、英國、澳大利亞等,而學術(shù)薪酬、學術(shù)環(huán)境和學術(shù)腐敗等問題則拉大了兩者之間的距離,所以高等教育國際化是輸出國還是輸入國的問題也存在博弈。

        香港城市大學程星教授把高等教育國際化分為三種不同類型,包括有澳大利亞、中國內(nèi)地和中國香港三種類型。[4]他認為澳大利亞的國際化重在取利,如2008年澳大利亞國家的第三大產(chǎn)業(yè)就是高等教育。而中國內(nèi)地似有取名之嫌,因為中國內(nèi)地政府投入大量資金去支持國際學生到中國學習,卻沒有真正把跨文化的維度融入到兩地學生,這是與國際化背道而馳的。相反,中國香港的高等教育國際化則與前兩者是格格不入的,它傾向于按部就班,因為教資會(UGC)資助的香港八大院校都很重視國際化,如師資是從全球招聘的,注重院校師生的跨文化交流和合作等。

        二、殖民時期香港高等教育的國際化

        (一)宗主國對殖民地高等教育的重視

        英國一直都是世界超級強國,其高等教育至今深遠影響了很多西方國家,如美國、加拿大、澳大利亞和新加坡等,而這些國家目前都是世界高等教育的輸入國。香港是溝通中西文化的橋梁,早在1842年,香港淪陷成英國的殖民地,而“港英政府”時期對香港高等教育的重視程度遠遠超于澳葡政府,如1911年,港英政府就明確地把香港大學作為一項帝國的教育投資,而澳葡政府對澳門的管治較為傾向經(jīng)濟利益的輸送。香港高等教育分成五個時期,即萌芽期(1887—1911年)、開展期(1912—1945年)、戰(zhàn)后重建期(1946—1963年)、開創(chuàng)期(1964—1989年)和從精英制到大眾化(1990—2002年),[5]所以每個時期都是香港高等教育的轉(zhuǎn)折點。

        (二)英式主流色彩的香港大學

        香港高等教育可以追溯到中央書院創(chuàng)辦的初級師范學校(1881年),而香港大學(1911年)的前身是香港西醫(yī)書院(1887年),香港大學是為內(nèi)地和香港培養(yǎng)知識分子,畢業(yè)生1949年以前在內(nèi)地擔任高級官員或?qū)<遥?949年后作為香港社會精英和官僚(親英主義),其辦學體制是以英國的伯明翰大學作為藍本,教學語言以英語為主。[6]香港大學創(chuàng)辦的主要原因,一是宗主國加強對中國的威脅;二是滿足殖民地的管治和控制;三是香港社會對教育的迫切需求。

        (三)高等教育的擴張

        1963年香港中文大學的成立意味著英國開始重視香港的本地中文化,它是由三間書院組成的,包括有祟基書院、新亞書院和聯(lián)合書院。從政治、經(jīng)濟、社會和文化等因素都是影響香港高等教育的發(fā)展,尤其香港與中國內(nèi)地的深遠關(guān)系,如1979年中國的“門戶開放”和1982年中英兩國簽署的《中英聯(lián)合聲名》,都是直接加劇了香港經(jīng)濟的轉(zhuǎn)型和高等教育的擴張。[7]20世紀70—80年代“港英政府”著重培養(yǎng)適應經(jīng)濟多元化的人才,其后成立了香港理工學院、香港城市理工學院等,并且在90年代部分學院升格為大學,以滿足香港高等教育的發(fā)展。而在1988年創(chuàng)辦的香港科技大學是香港第三所大學,主要以美國大學的辦學模式作為藍本。

        (四)高等教育國際化的特色

        總言而之,香港大學、香港中文大學和香港科技大學的成立殖民時期標志著香港高等教育國際化進入不同的階段,其學生主要來源是香港和內(nèi)地學生,而教學語言是以英語為主,香港中文大學的教學語言則以中文為主;另外,其教師大多數(shù)來自英國,而參與者是港英政府(干預),(表2-1)可見,英國人對香港的社會、政治、經(jīng)濟、和文化的滲透,有利于促進香港高等教育國際化長期的穩(wěn)健發(fā)展。香港高等教育在短短一百年時間,已經(jīng)在國際的舞臺上扮演了亞太區(qū)的樞紐角色(Regional Education Hub),其國際化地位至少可以與新加坡、馬來西亞、日本和中國內(nèi)地角逐。另一方面,香港高等教育國際化的動因得益于去“行政化”,如教資會(UGC)、職業(yè)訓練局和學術(shù)評審局等,大學教育資助委員會源于英國,它是一個介于政府和院校的中介組織,主要是負責對院校進行撥款和監(jiān)督。早于回歸前的教資會已提出,香港不單要作地域的商業(yè)中心,也要成為地域性的高等教育中心。

        表2-1 19-20世紀香港高等教育的情況(殖民時期)

        三、香港高等教育國際化的現(xiàn)狀

        (一)學生流動的國際化

        1.學生出境和入境流動的分析

        學生出境和入境的流動可以視為高等教育國際化的一部分,它促進跨國界和跨文化的交流,出境和入流的流動可以指一個國家或地區(qū)的凈流出和凈流入。香港高等教育的出境和入境流動的人數(shù),是包括了香港所有的專上教育。從圖3-1來看,香港入境流動的學生人數(shù)由2006學年的4,905人逐年持續(xù)上升到2013學年的26,731人,即流動人數(shù)的倍增速度為6倍,意味著香港高等教育受到來自不同國家和地區(qū)的學生青睞,也表明香港高等教育在國際地位的影響力甚遠。另外,香港出境流動的學生人數(shù)卻逐年持續(xù)不穩(wěn)定的狀態(tài),如從2006學年的31,407人逐年上升到2010學年的32,767人,而2011學年和2012年則下降到31,286人和30,739人,到2013學年又上升到31,825人,這表明隨著香港高等教育毛入學率的增加和國際地位的提高,導致香港學生出境流動的意欲相對減少,所以增長速度較為緩慢??傊?,從圖3-1的出境和入境流動的學生人數(shù)的變化來看,入境流動的人數(shù)上升速度較快,而出境流動學生的人數(shù)則相對較慢。而2013學年的香港入境流動的學生人數(shù)是26,731人,出境流動的學生人數(shù)是31,825人,意味著香港高等教育的學生流動出現(xiàn)凈流失,即入境流動的人數(shù)少于出境流動的人數(shù),(圖3-1)。

        圖3-1 2006-2013年香港學生出境和入境流動的人數(shù)

        2.香港八大院校的學生國際化

        2007年香港前特首行政長官在施政報告把教資會資助院校在2008/2009年非本地生比例從現(xiàn)時的10%增加到20%,另外也設(shè)立很多獎學金吸引非本地學生來港學習。從2014/2015學年的八大院校的外地生總體人數(shù)的比例來看,其比例目前為16%,前三位是香港科技大學(24.37%)、其次是香港大學(21.69%)、香港中文大學(17.18%),而外地生比例較小的院校,則是香港教育學院和嶺南大學。另外,從八大院校的非本地生的來源來看,大陸學生人數(shù)最多,有11,610人,其主要來自亞州其他國家和其他地區(qū)國家。其中亞洲有2,832人,其他地區(qū)有710人(表3-1)。另一方面,據(jù)2014/2015教資會年報的資料統(tǒng)計,2013/2014學年來香港八大院校的交流生有5,365人,而人數(shù)最多國際生的國家是美國(19%),其次是英國(8%)。[8]香港吸引這么多非本地生來港就讀,主要歸因于自然條件(國際地位)、社會文化、優(yōu)質(zhì)的高等教育和優(yōu)化人質(zhì)的政策。[9]

        表3-1 2014/2015學年香港八所公立院校的外地生注冊人數(shù)(按院校、按來自不同的地區(qū))

        (二)師資的國際化

        香港政府、教資會(UGC)和院校三方都很重視高等教育國際化,多次在高等教育政策文件上明確把香港作為亞太區(qū)的樞紐。2009—2010年香港政府把香港高等教育作為香港經(jīng)濟的第六大產(chǎn)業(yè),因此,香港政府對香港高等教育國際化是充滿信心的。香港高等教育以短時期從數(shù)量轉(zhuǎn)變到質(zhì)量,從大政府、小社會轉(zhuǎn)變到小政府、大社會的高等教育,[10]得益于香港政府極少干預高校的院校自主和學術(shù)自由,這有利于香港高校去“行政化”,營造一個良好的高等教育國際化環(huán)境。2003年香港政府把高等院校的教師與公務員脫勾,這有利于高??梢圆幌е亟饛娜蚱刚堃慌M鈱<液蛯W者,如香港大學的外籍教師比例占50%,而香港中文大學的外籍教師比例也超過30%,香港科技大學的教師來自近30個國家,[11]據(jù)了解目前香港高等教育的教授薪酬,可以稱得上是世界最高的。

        (三)項目流動和院校的質(zhì)量保證

        香港目前共有20所可以頒授學位的高等院校,包括8所由教資會公帑資助的院校、11所財政自給自足的院校和1所由公帑資助的演藝學院。香港政府把高等教育的非本地課程分為注冊課程和獲豁免課程,而豁免課程是指課程與UGC資助的院校合作,并有質(zhì)素保證和認可資格等方面的衡量。2016年香港非本地課程的注冊處課程數(shù)目注冊1,179項,其中注冊課程有460項,獲豁免課程有719項,其中提供非本地課程的國家主要是英國、澳大利亞和美國等,而中國內(nèi)地在香港提供非本地課程的高校主要有北京大學、北京師范大學、暨南大學和中山大學等詳見圖3-2。

        圖3-2 2016年注冊課程(圖左)和獲豁免課程(以國家界定)

        另一方面,香港與中國內(nèi)地關(guān)系較為密切,如2004年中國內(nèi)地與香港簽署備忘錄雙方相互承認學歷。香港大學、香港城市大學和香港中文大學等在深圳設(shè)立研究機構(gòu)和國家重點實驗室,2011年香港中文大學和深圳大學簽署建立香港中文大學(深圳),2005年香港浸會大學與北京師范大學建立聯(lián)合國際學院。[12]香港高等教育在質(zhì)量保證是在90年開始的,主要是參照英國的,在香港政府和教資會的政策支持下,包括有科研評估(RAE)、教與學過程審查(TLPR)、質(zhì)量評估委員會審查(QAT)和管理與治理(MR)。[13]科研評估主要是對院校的科研水平進行評估,希望可以藉以提高院校的科研能力。而教與學過程審查是改善院校的教學質(zhì)量,鼓勵院校重視教學創(chuàng)新和課程改革。另外,香港八大院校都有明確的角色分明,因為教資會把三年一次的撥款工作都與院校的表現(xiàn)質(zhì)量掛勾。香港教資會成立于1965年,它是一個非法定組織,介于政府與院校的中介機構(gòu),主要是負責高等教育經(jīng)費的撥款和策略性安排。教資會的成員由海外和本地專家組成的,而海外學者都是來自世界一流的權(quán)威專家,如英國牛津大學的校長、美國哈佛大學中國研究所的教授等。他們共同探討和策劃香港高等教育的工作,其豁下的機構(gòu)還包括研究資助局和質(zhì)素保證局,前者是提供院校學術(shù)研究的撥款和建議,而后者是對院校的質(zhì)素核證,即取代了原有的教與學過程的審查。

        (四)教學環(huán)境和國際排名

        香港是世界三大金融中心之一,在“一國兩制”政策的支持下,其國際地位深受顯著。雖然香港在1997年回歸中國,但是殖民化的意識形態(tài)仍然存在,所以香港高等教育的教學環(huán)境更容易與國際化接軌。香港八大院校的教學模式都有所差異,例如香港大學尊崇英式教學,香港科技大學尊崇美式教學,香港中文大學實行獨特的書院制度、香港浸會大學提倡博雅教育,香港理工大學推崇全人教育等。而香港八大院校的教學語言主要都是英語,其課程的教材都是參照外國版本,而院校都是很重視學生的團隊合作、全人教育和師生交流等,引領(lǐng)學生身處在華人的社會,卻學習到西方的思想和理念。2012年香港教育從英式三年制轉(zhuǎn)變美式四年制,很多院校進行課程改革,如港大的核心課程和港中大的通識教育等。

        另外,香港大學的醫(yī)學、香港科技大學的工商管理、香港中文大學的文學等都排在世界最領(lǐng)先的地位。香港的優(yōu)質(zhì)高等教育吸引了很多非本地生來港讀書,這是無可厚非的,較于早前內(nèi)地學者曾經(jīng)調(diào)查內(nèi)地學生對北京大學和香港的大學選擇,較多人選擇了香港的大學,而放棄北大、清大等國內(nèi)“211”“985”的大學。三大世界大學排名機構(gòu),即《泰晤士高等教育》《QS世界大學排名》和《上海交通大學排名》,在排名上的指標各有所不同。香港目前有8所受公帑資助的公立院校,其中6所都進入世界大學的前400位。2015年《泰晤士高等教育》發(fā)布的世界大學排名,香港大學排在44位,香港科技大學排在59位,香港中文大學排在138位,而2016年《泰晤士高等教育》發(fā)布的全球最國際化大學排名,香港大學排名在第三位。[14]

        四、利用SWOT工具分析香港高等教育國際化

        SWOT是起源于1971年,早期是用于公司戰(zhàn)略方面,后來用作組織、制度、戰(zhàn)略等研究的一種通用分析方法。SWOT分析工具是分析事物發(fā)展態(tài)勢的常用工具,由優(yōu)勢(Strength)、劣勢(Weakness)、機會(Opportunity)和威脅(Threat)組成,分為內(nèi)部條件和外部條件,前者是優(yōu)勢和劣勢,后者是機會和威脅。對于用SWOT來分析高等教育國際化,可以從已有的基礎(chǔ)和經(jīng)驗、當前需要解決的問題、國際化發(fā)展所帶來的契機和目前面臨的挑戰(zhàn),更加深層次去詮釋香港高等教育國際化(表4-1)。

        表4-1 香港高等教育國際化之SWOT分析

        (一)高等教育國際化的優(yōu)勢

        香港高等教育是“有意識”從精英化走向普及化,如政府加大對高等教育的投資,開辦社區(qū)學院和增加公私立院校的入學名額等政策。根據(jù)聯(lián)合國教科文組織對亞洲高等教育的資料統(tǒng)計,2011年香港高等教育毛入學率為61%,這明顯高于OECD國家的平均水平。[15]香港政府、教資會和院校都很重視高等教育國際化,認為高等教育區(qū)域化的教育樞紐有利于香港經(jīng)濟發(fā)展和加強國際競爭力,[16]如教資會支持院校師生多元文化的融合,在受資助的八大院校中,大約每四個本地學生就有一個學生有機會參加交換生計劃。香港經(jīng)濟很發(fā)達,是世界四大金融中心,其高等教育國際化的程度很高。香港把高等教育定位為區(qū)域化的樞紐和第六大產(chǎn)業(yè),其八大公立院校有六所進入世界前400。另外,香港政府推行非本地生的移民政策,有利于吸引大批人資來香港工作,無疑為香港高等教育國際化帶來優(yōu)勢。

        (二)高等教育國際化的劣勢

        2014/2015學年,香港八大院校非本地生的主要來源來自中國內(nèi)地,反映著香港高等教育的非本地生漸漸趨向于國內(nèi)化。其次,香港在海外宣傳工作不足夠,如在2014年才推動三方資助計劃,由政府、教資會、院校三方撥款,提供3,000萬支持四項有關(guān)國際化的新措施,其中博覽會就是為了加大香港高等教育對海外的宣傳。另外,香港高等院校的跨文政策不充分,不利于香港高等教育國際化的穩(wěn)健發(fā)展,因為真正的國際化應是指人的國際化,即互相尊重的跨文化交流。

        (三)高等教育國際化的機會

        由于中國內(nèi)地經(jīng)濟急速發(fā)展,成為僅次于美國的全球第二大經(jīng)濟體系,且在很多國際組織擔任了重要職位,其國際地位日益提高,為香港國際化地位的提高創(chuàng)造了條件;2012年香港高等教育的學士學制正式從三年制轉(zhuǎn)變到四年制,這意味著香港高等教育的學制與國際化接軌,可以更加靈活地與海外高校進行國際合作。另外,各高??梢詫φn程與教學進行深入改革,這有利于實現(xiàn)香港高校學生的全人發(fā)展。如香港大學在2012年推行了全新的四年學士學位課程,增加港大的核心課程,這課程有利于學生透過不同的形式進行思考和開闊學生的全球視野。毋庸置疑,香港政府和教資會很重視高等教育的發(fā)展,如把高等教育作為區(qū)域化和亞太區(qū)的樞紐,把高等教育作為香港第六大產(chǎn)業(yè),明確高等院校的角色定位,加大對高等教育國際化的資金撥款等。

        (四)高等教育國際化的威脅

        香港還受到鄰近不同國家和地區(qū)的威脅,這些國家和地區(qū)都把本國的高等教育作為亞太區(qū)樞紐或注重提高自身的國際化,如新加坡和日本的高等教育在亞洲屈指可數(shù),這對香港的高等教育國際化理念帶來沖擊和威脅。近年來香港部分大學熱衷于“政治化”,也會對香港高等教育國際化帶來威脅和沖撃。其次,目前香港外部(政府、教資會)和內(nèi)部(院校)似乎都在盲目追求世界大學的排行成績,導致其較重視國際化,卻輕視本土化,實質(zhì)是重新殖民化的延伸。[17]

        五、總結(jié)和建議

        香港高等教育國際化的特點可以概括為以下幾方面:香港高等教育國際化最早可以追溯到香港大學,這所大學是參照英國伯明翰大學而辦。在殖民時期,港英政府對高等教育的高度重視,都有利于香港高等教育國際化的穩(wěn)健發(fā)展;首先,香港八大院校的外地學生來源,主要是來自中國內(nèi)地,而外地師資來源則呈多元化,可見,院校的外地學生內(nèi)地化,而外地師資則國際化。而香港高等教育的跨境課程主要來自英國、美國和加拿大等,但中國內(nèi)地所占的比例卻很少。但是,在“一國兩制”的支持下,如香港中文大學在深圳設(shè)立分校,國家在香港高校建立國家重點實驗室,這都有利于兩地高等教育之間的合作,從而推動香港高等教育走上國際化的道路;其次,香港重視公立院校的高等教育國際化,而忽視私立院校和社區(qū)學院的國際化,如香港政府把香港受資助的八大院校作為亞太區(qū)的教育樞紐和香港第六大產(chǎn)業(yè),顯然能看出香港政府對公立高等教育的重視;最后,教資會直接推動香港高等教育國際化,其作為介于政府和院校的中介組織,有助于為香港高等教育提供優(yōu)越的國際化教學環(huán)境。

        根據(jù)對香港高等教育國際化發(fā)展脈絡和問題的分析,提出以下幾點建議:

        第一,香港作為中西文化交流的橋梁,要注意加強與內(nèi)地和海外高等院校的合作。另外,在課程改革上,可以加入一些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元素,這有利于拓寬香港學生的國際化視野。

        第二,要具備充分的跨文化政策,而不是 “政治化”,且要重視本土化和國際化的相結(jié)合。

        第三,提高八大院校的非本地生人數(shù),加大海外的宣傳工作力度,且招收不同國家或地區(qū)的學生,促進非本地生源的“多元化”。

        第四,政府、教資會和院校要加大對高等教育國際化的支持,三者不能缺一,包括出臺有利于國際化的政策、加大資金投入,完善院校的硬軟件設(shè)施,力圖保持院校在教學和科研方面的穩(wěn)健發(fā)展。

        注釋:

        [1]陳林漢.高等教育國際化:內(nèi)涵與實際[J].教育學術(shù)月刊,2012,(11):74-75.

        [2](美)菲利普·G·阿特巴赫.比較高等教育:知識、大學與發(fā)展[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0:26-48.

        [3](美)菲利普·G·阿特巴赫.國際高等教育的前沿議題[M].上海:上海交通大學出版社,2014:3-75.

        [4]程星.大學國際化的歷程[M].北京:商務印書館,2014:11-46.

        [5]容萬城.香港高等教育:政策與理念[M].香港:香港三聯(lián)書店,2002:1-21.

        [6]凡磊,古鼎儀.香港和澳門的教育從比較角度看延續(xù)與變化[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6:114-117.[7]Isidore Cyril Cannon.. Higher Education in Hong Kong[J].Higher Education Quarterly,1997,(51):308-324.

        [8] University Grants Committee. UGC Annual Report[EB/OL].http://www.ugc.edu.hk/eng/ugc/publication/report/AnnualRpt_2014-15,htm.

        [9]吳迅榮.香港高等教育國際化的誘因和障礙[J].香港教育學報,2010,(2):92-95.

        [10]董輝,陶曉東.挑戰(zhàn)與應對:走向國際化的香港高等教育[J].黑龍江高教研究,2008,(2):77-79.

        [11]李凌.港校國際化對內(nèi)地高校學生國際文流的啟示[J].武漢理工大學學報,2015,(5):995-997.

        [12]Roger Y. GHAO, Jr..Intra-Nationalization of Higher Education: The Hong Case[J].Front Educ.China,2012,7(4):508-533.

        [13]KA HO MOK..Enhancing Quality of Higher Education for World-Class Status: Approaches, Strategies, and Challenges for Hong Kong[J].Chinese Education and Society,2014,(47):44-64.

        [14]Hong Kong .World University Rankings[EB/OL]. https://www.timeshighereducation.com/world-universityrankings/2016/world-ranking#!/page/0/length/25,2016.

        [15]UNESCO. Higher Education in Asia: Expanding out, Expanding up [EB/OL]. http://www.uis.unesco.org/Education/Pages/tertiary-education.aspx,2014.

        [16]JOHN A.CRIBBIN..Hong Kong as a Regional Education Hub: Rhetoric or Reality Re-visited? [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Continuing Education and Lifelong Learning,2015,7(2):2-6.

        [17]KA HO MOK, Anthony B.L.CHEUNG..Global Aspirations and Strategizing for World-class Status: New form of Politics in Higher Education Governance in Hong Kong [J].Journal of Higher Education Policy and Management,2011,33(3):223-226.

        猜你喜歡
        香港大學國際化香港
        聚焦港口國際化
        金橋(2022年10期)2022-10-11 03:29:46
        人民幣國際化十年紀
        中國外匯(2019年12期)2019-10-10 07:26:56
        狀元爭奪戰(zhàn)
        大師之大
        繁華背后,是一個念舊的香港
        商周刊(2018年13期)2018-07-11 03:34:14
        從園區(qū)化到國際化
        商周刊(2018年12期)2018-07-11 01:27:18
        香港之旅
        軍事文摘(2017年24期)2018-01-19 03:36:28
        展與拍
        收藏與投資(2017年6期)2017-05-30 11:30:13
        直銷企業(yè)國際化并不難
        香港
        Coco薇(2015年1期)2015-08-13 02:37:23
        青青草免费在线视频久草| 国产精品23p| 国产高清在线91福利| 在线观看一区二区三区视频| 在线麻豆精东9制片厂av影现网 | 久久国产乱子伦精品免费强| 综合图区亚洲偷自拍熟女| 色综合久久中文综合网亚洲| 亚洲日韩一区二区一无码| 日韩在线免费| 黄网站a毛片免费观看久久| 精品国内日本一区二区| 永久黄网站免费视频性色| 久久中文字幕乱码免费| 女优免费中文字幕在线| 国产av一区二区三区在线播放| 性高朝大尺度少妇大屁股| 在线视频一区色| 日本一级淫片免费啪啪| 漂亮丰满人妻被中出中文字幕| 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久久综| 国产婷婷丁香久久综合| 免费一区二区三区av| 国产av激情舒服刺激| 伊伊人成亚洲综合人网香| 国产女奸网站在线观看| 亚洲人成精品久久熟女| 无码小电影在线观看网站免费| 欧美老妇与禽交| 亚洲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蜜桃| 日本a级一级淫片免费观看| 无遮挡h肉动漫在线观看| 中字无码av电影在线观看网站| 精品黄色一区二区三区| 蜜桃视频一区二区在线观看| 欧美老妇与zozoz0交| 中日无码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精品国产一区二区三区性色| 精品国产一二三产品区别在哪| 中文字幕经典一区| 国产女主播福利一区二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