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鶴巖,王夢瑩
(東北石油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黑龍江 大慶 163318)
關于加強大慶市青少年普法宣傳教育的思考
王鶴巖,王夢瑩
(東北石油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黑龍江 大慶 163318)
青少年作為未來的希望,正處于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形成的關鍵時期。對青少年的法治教育非常重要。通過對大慶市青少年普法宣傳教育的調查分析,有針對性地提出加強大慶市青少年普法宣傳教育的對策建議。
青少年;普法宣傳;法治教育
青少年正處于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形成的關鍵時期,法治意識相對薄弱,甚至法盲現(xiàn)象還時有發(fā)生。大慶市對青少年的普法宣傳教育不斷加強,取得很大成效,但也存在一些問題,必須采取更加有力的措施。
(一)各方面思想重視不夠
在大慶市委市政府和各級部門的努力下,大慶市青少年普法教育已經(jīng)全面鋪開并取得了顯著成效。但目前,相應部門還是沒有把普法宣傳教育放在首位。調查表明,大慶市很多青少年的法律意識還相對薄弱,違法犯罪的原因主要有不良環(huán)境影響、法律信仰的缺失、普法宣傳教育薄弱等。法律意識薄弱使青少年無法正確規(guī)范自己的行為,一些青少年甚至對是否違犯法律毫無意識,也不知自己的行為對家庭和社會造成了多大的危害。
(二)青少年法律素質不高
根據(jù)調查結果,只有43%的青少年選擇通過法律方式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35%的青少年因不懂法律而選擇私了,20%的青少年不相信法律公正放棄維權,2%的青少年選擇了其他選項。在對待學習法律知識上,調查結果顯示,只有36%的青少年會積極學習,11%的青少年因缺乏興趣不會積極學習,32%的青少年認為法律與自己無關,不想學習,還有21%的青少年因沒有時間而放棄學習。
(三)普法宣傳教育在一定程度上流于形式
學校作為教書育人的主渠道,普法宣傳教育往往流于一般性教學。對青少年的普法宣傳教育仍存在觀念陳舊、教育工作人員數(shù)量不足、教育形式與內容枯燥乏味等問題,歸根結底是因為社會、學校和家庭沒有把普法宣傳教育作為青少年成長的必要條件,使得普法宣傳工作流于形式。
(四) 不良文化的影響力很大
所謂“不良文化”,是一些以宣揚暴力、色情、兇殺等為內容的某些報刊雜志、影音圖像、電子游戲、網(wǎng)絡產品等作品出現(xiàn)在社會、校園和家庭,潛移默化地融入青少年的潛意識,是青少年走向違法犯法道路的催化劑。
(一)建章立制,完善相應的規(guī)章制度
真正從制度上建設、保障和管理好普法宣傳教育工作。要規(guī)定學?;驒C關團體必須將宣傳法律知識活動和普及法律知識作為一項重要任務,定期在校園進行普法宣傳教育。完善相應的獎勵制度,做到精神獎勵和物質獎勵相結合,對落實好普法宣傳教育的機關團體進行物質獎勵。還要使獎勵和懲處相結合,對那些落實不力的學校、機關團體進行通報批評或懲處。
(二)提高師資力量,完善普法教育主渠道
課堂教學是青少年普法教育的主渠道,教師是普法宣傳教育中不可替代的角色,所以普法教師必須要求其專業(yè)性。長期以來,青少年的法制教育課程都是由政治課老師兼任,有些老師本身對法律一知半解,普法宣傳教育往往成為應對考試的任務,這就很容易使青少年產生厭惡和逆反情緒,喪失對法律知識學習的興趣。這就要求學校擴大師資力量,招收專業(yè)的法律教師。
(三)采用多種靈活形式,增強普法宣傳趣味性
學??梢岳蒙鐣Y源,開設普法宣傳教育專家講座,還可以定期進行相應的知識競賽。不能簡單地將傳播法律知識作為一門課程,強制性地令青少年學習,而要使其成為讓青少年感興趣的活動。要加強對青少年普法宣傳教育的實踐性,不能讓教育形式局限于傳統(tǒng)教學。學校社團可以自主組織各類普法活動,如辯論賽、競賽、趣味活動等,達到寓教于樂的目的??梢詫W習其他國家學校的創(chuàng)新普法宣傳教育形式,不但能讓青少年了解法律法規(guī),還能促使普法活動由被動轉為主動。學校與相關的法律機構,如公檢法機關、律師以及其他法律從業(yè)人員定期到學校進行普法宣傳。
(四)樹立典型人物,用榜樣的力量帶動青少年
大慶市是一個以“大慶精神鐵人精神”為榜樣來傳承精神力量的城市,大慶人民靠著榜樣的力量創(chuàng)建和完善這座城市的精神文化、物質文化。同樣,我們可以通過樹立相應的模范榜樣來感染和激勵青少年進行法律知識的學習和自覺遵守法律規(guī)范。
(五)充分利用各種力量,改善不良環(huán)境
抵制不良信息的影響首先應該加強文化建設,嚴厲打擊和消除不良文化的傳播,掃除不良文化的傳播途徑,為青少年營造一個良好的文化氛圍;要加強教育管理,呼吁廣大青少年自覺抵制不良文化;要利用網(wǎng)絡與媒體的力量,進行普法宣傳教育。當前看,絕大多數(shù)的不良信息來源于網(wǎng)絡,遠超于報紙期刊,絕大多數(shù)年輕人選擇微信閱讀或微博閱讀等網(wǎng)上閱讀方式,受其影響巨大。如果將普法宣傳教育開展到網(wǎng)上,通過網(wǎng)絡平臺讓廣大青少年所熟知,做到電視有圖像、報紙有文字、網(wǎng)絡有聲音,讓普法宣傳深入到每個年輕人的心中,做到從每件小事上都能及時教育青少年,普法宣傳工作就會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六)加強主陣地建設,有針對性地開展普法宣傳教育工作
要創(chuàng)建家庭、學校、社會三位一體的法律知識體系平臺,從分析青少年性格入手,因人制宜地開展普法宣傳教育。正所謂“橘生于淮南則為橘,生于淮北則為枳”,對人也是一樣,要根據(jù)青少年的不同性格、不同思想,因人制宜地與其及時進行溝通,經(jīng)常對他們進行心理教育與法制教育。
需要強調的是,開展好青少年的普法宣傳教育,必須讓每個青少年自身樹立正確的人生觀、世界觀和價值觀,因此必須經(jīng)常組織青少年學習法律知識。強迫青少年學習法律知識達不到預期的效果,必須讓他們形成自覺學習的興趣和習慣。真心學到的往往是真知識,可以為畢生所用,反之,學到的只是表面的東西,過一段時間就會忘記。當然,僅靠自覺學習還不夠,所以普法宣傳教育必須掌握好適當?shù)亩取?/p>
〔責任編輯:衛(wèi)宇坤〕
D902
A
1002-2341(2016)01-0053-02
2015-11-21
黑龍江高等教育教學改革項目“基于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大學生公民意識教育研究與實踐”階段性成果,項目編號:JG2014010638;東北石油大學研究生教育教學改革研究項目“研究生科技倫理與學術道德規(guī)范的研究與實踐”階段性成果,項目編號:JGXM-NEPU201406
王鶴巖(1971-),女,黑龍江通河人,副院長,哲學博士,教授,主要從事馬克思主義哲學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