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芳
【摘要】為了讓幼兒能夠很好地適應是小學的生活,我們通過幼兒園、家庭的共同努力下采取了一些措施:一是常抓班級常規(guī)管理,促進幼兒全面發(fā)展;二是提高幼兒學習興趣,減緩幼小銜接的壓力;三是完善幼兒家長工作,建立家園互聯(lián)網(wǎng)。
【關鍵詞】幼兒園教育家庭教育幼小銜接
一、 常抓班級常規(guī)管理,促進幼兒全面發(fā)展
1. 加強幼兒生活能力的培養(yǎng)。在幼兒園班級區(qū)域中我們特意創(chuàng)設了生活區(qū),就是幫助幼兒搭建一個平臺,供幼兒操作練習的區(qū)域,讓幼兒在區(qū)域中自主的練習穿脫衣服、鞋襪,以及如何整齊的疊放衣服等。加強幼兒在幼兒園一日活動的生活習慣,如:能很快地完成自己一份飯菜和點心,不挑食,不浪費;能安安靜靜的午睡等等。
2. 加強幼兒自主能力的培養(yǎng)。我們鼓勵幼兒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在做事的時候,提醒幼兒做事要有計劃,能夠井然有序,不拖拉;與此同時,我們還運用各種游戲、故事等加強幼兒遵守紀律、規(guī)則,并鍛煉幼兒的意志與品質,為他們進入小學生活和以后的成長有著非凡的意義。如:在運動中加強孩子的交往能力,利用各類體育競賽讓幼兒在班級集體中加強責任意識,建立一定集體榮譽感等。
3. 關注幼兒情商發(fā)展。情商(EQ)又稱情緒智力,是近年來心理學家們提出的與智力和智商相對應的概念。它主要是指人在情緒、情感、意志、耐受挫折等方面的品質。我們老師要做有心人,觀察幼兒在教學活動中、游戲時的情緒情感變化,幫助幼兒學會自己分析問題的能力,學會如何解決問題的方法。在游戲中鼓勵幼兒之間能夠友好交往,并且能夠建立一種良好的合作意識,使幼兒在活動中都能夠獲得成功的體驗。
二、 提高幼兒學習興趣,減緩幼小銜接壓力
1. 培養(yǎng)幼兒良好的學習習慣。一個好的學習習慣是幼兒進入小學學習的重要前提,甚至能讓幼兒終身受益的。首先,我們結合主題教育內容,請幼兒帶著書包來幼兒園,了解小學生需要哪些學習用品,并試著學會整理自己的書包。其次,利用社區(qū)活動時間組織幼兒參觀小學,讓幼兒觀看小學生上課時的情景和課間活動,了解小學生是如何學習的和游戲的等等,讓幼兒全面的了解哥哥姐姐們的小學生活,滿足幼兒想做小學生的愿望。同時,還要加強幼兒的常規(guī)管理。如:上課時能夠認真聽講,不和旁邊的小朋友講話;能夠善于思考,積極的舉手發(fā)言;能夠勇敢大膽地、大聲地回答老師的提問。如果遇到難題,能夠冷靜思考,相互間交流共同解決難題等等。
2. 培養(yǎng)幼兒良好的閱讀習慣。在班級里我們開設了閱讀區(qū)域,讓幼兒能夠隨時進行閱讀活動。同時,在一些活動中通過引導幼兒聽故事、兒歌、看圖書等使幼兒喜愛文學作品。同時,引導孩子對這些文學作品大膽提出質疑,激發(fā)幼兒積極動腦思考,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同時,提高了幼兒的口語表達能力。我們不放棄任何可以幫助幼兒閱讀的途徑,讓孩子之間相互學習,以互相帶教的方法一起閱讀,增加閱讀興趣;提供可寫本子,讓孩子學著書寫,以進一步引發(fā)幼兒對漢字和寫字的興趣。
3. 培養(yǎng)幼兒想學數(shù)學的愿望?!皵?shù)學是思維的體操”,它能促進思維的發(fā)展,學習和運用數(shù)學的邏輯和語言來認識周圍世界和解決問題的過程也是一個隊思維進行加工、整理和訓練的過程。在日常生活中利用一切可用的資源和機會,和幼兒一起數(shù)數(shù),并練習編題和列計算題。同時,結合主題活動,自編教材設計一些符合幼兒年齡特點的計算內容,如:剝玉米、撿樹葉、數(shù)花生等活動。根據(jù)不同層次的幼兒提出不同的要求,使幼兒逐漸的對數(shù)學產(chǎn)生興趣,從而為學所用。
三、 完善幼兒家長工作,建立家園互聯(lián)網(wǎng)
《幼兒園工作規(guī)程》明確指出:“幼兒園應主動與幼兒家長配合,幫助家長創(chuàng)設良好的家庭教育環(huán)境,向家長宣傳科學保育、教育幼兒的知識,共同擔負教育的任務?!币虼耍辉谟變簣@做好幼小銜接的工作是不夠的,還需要讓家長在家積極的配合,家園共育才能達到最佳的效果。針對幼小銜接的工作和本班幼兒的實際情況,及時與家長溝通,以取得家長的配合。如:要求家長在家中做好幼兒入學前的生活、心理、學習等準備。通過我們在班級里開設“家園聯(lián)系”“請您配合”“今日要點”等欄目,加強與家長的信息交流等。
1. 準備好幼兒家庭學習環(huán)境。在家里,請家長為幼兒開辟一個獨立的學習空間,讓幼兒自己選擇喜歡的擺設(如書桌、臺燈等)和一些學習用的工具(如:鉛筆、橡皮、尺、書包等)讓幼兒能夠在輕松愉快的氛圍中學習。家長在工作之余要盡量陪伴幼兒,多和幼兒交流、玩游戲;還要抽空為幼兒選購一些適合幼兒閱讀的書籍,和幼兒進行親子閱讀,從而培養(yǎng)幼兒熱愛閱讀的興趣等,為幼兒營造一個優(yōu)越的學習環(huán)境。
2. 激發(fā)幼兒上小學的興趣。要讓幼兒內心產(chǎn)生想上小學做小學生的強烈愿望。例如:哥哥在小學里讀書,可以帶幼兒一起去送哥哥上學,順便讓幼兒去參觀小學,讓幼兒覺得哥哥上小學是多么的神氣!從而產(chǎn)生羨慕之情。家長特別要注意:決不能用上小學對幼兒施加壓力,進行恐嚇,這樣對幼兒以后上小學會起到反作用的,不利于幼兒入學的心理準備。
3. 培養(yǎng)幼兒的自理能力。每個人的能力都不是與生俱來的。培養(yǎng)幼兒的生活自理能力,家長應該從生活中的每一件小事做起,留給幼兒一片自己的空間,讓幼兒學會收拾自己空間的習慣。(如自己穿衣、自己洗臉、自己疊被、自己整理房間等等)。另外,當幼兒遇到困難時,家長要不斷地給予鼓勵,讓幼兒能夠有較強的信心和決心,來克服所遇的困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