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東勇 孫茜(廣州中醫(yī)藥大學,廣東 廣州 510006)
高校國家助學貸款守約教育與管理
——以廣州中醫(yī)藥大學為例
呂東勇孫茜
(廣州中醫(yī)藥大學,廣東廣州510006)
摘要:目前,高校存在國家助學貸款違約率高的問題。我校以助學育人為根本出發(fā)點,以提高學生綜合素質為核心,助學貸款零違約率為目標,依托學校、學院、班級三級機構建立完善體系,以制度建設、與學生聯(lián)系不斷檔、德育教育為抓手,全程全心為貧困生服務,探索國家助學貸款還款工作長效機制,實現(xiàn)國家助學貸款的良性循環(huán),解決國家、社會、銀行、學校貸款的后顧之憂。
關鍵詞:國家助學貸款;守約;教育
Abstract:At present,there is a high default rate of national student loan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In view of improving student education and student comprehensive quality, with zero default of student loans as an objective, our university supports poor students through the system construction, moral education,and keeping in contact with stu-dents,etc. This paper explores the long term and effective mechanism of student loan in order to solve the future problems of universities, banks, society and our country.
Keywords:students loan;following the contract;education
根據(jù)廣東省教育廳2007年3月頒發(fā)的《廣東省普通高等學校國家助學貸款管理暫行辦法》(試行)規(guī)定,助學貸款應在畢業(yè)后的第三年歸還本金,2011年為國家助學貸款歸還本金第一年。目前,廣東省部分高校卻存在助學貸款違約率較高問題。學生能否按時歸還貸款本金、歸還本金率的高低,不僅關系到國家助學貸款能否順利開展,而且具有很強的示范效應。我校以助學育人為根本出發(fā)點,助學貸款本金歸還零違約率為目標,以提高學生綜合素質為核心,依托學校、學院、班級三級機構建立完善組織體系,以制度建設、與學生聯(lián)系不斷檔、德育教育為抓手,全程全心為貧困生服務,建立助學貸款還款還息的長效機制。截止2011年10月,進入還本期助學貸款全部歸還本金,歸還本金率100%,順利完成貸款歸還本金工作?,F(xiàn)將工作經驗總結如下。
實行學校、學院、班級三級管理,是助學貸款政策落實的組織保障。學校成立學生助學工作領導小組,由主管學生工作的校領導擔任組長,二級學院主管學生工作領導擔任成員,負責全校家庭經濟困難學生的認定及資助工作。二級學院成立學院學生助學工作管理小組,由分管學生工作的學院領導任組長,學工辦主任擔任副組長,學生輔導員擔任成員,負責學院家庭經濟困難學生認定及資助工作的具體組織和審核。班級成立助學認定評議小組,由輔導員任組長,班委、學生代表擔任成員,負責班級家庭經濟困難學生認定及資助的民主評議。
嚴格按照《廣州中醫(yī)藥大學家庭經濟困難學生認定、資助管理條例》要求,堅持公平、公正、公開原則,每年9月份,首先成立以班級為單位的助學認定評議小組,根據(jù)學生提交的《國家助學貸款申請表》和《家庭經濟困難調查表》,結合學生日常消費行為,以及影響其家庭經濟狀況的有關情況,確定本班級的家庭經濟困難學生資格,經過公示后上報學院。學院助學小組認真審核認定評議小組申報的初步評議結果,公示后上報學校獎貸助中心,學校再次公示最后家庭經濟困難資格學生。學生通過貧困認定是獲得國家助學貸款的基本條件。
校、院、班級三級管理,權責清晰,公開透明,層層把關,層層落實,嚴格審核,切實保證國家助學貸款政策真正落實到每一個家庭經濟困難學生。為貸款把好源頭關,使國家助學貸款工作平穩(wěn)有序開展。
如果說給予學生獎、助、困、補是輸血的話,那么畢業(yè)后的助學貸款還息還本就是造血。在追還本金的過程中發(fā)現(xiàn),有工作、收入尚可的畢業(yè)生均可以按時甚至提前歸還貸款,工作不理想、收入較少的畢業(yè)生,還本還息存在不同程度的困難。因此,如何提高助學貸款學生的造血能力,是學生按時還貸的根本,而學生的造血能力取決于其綜合素質的高低。
提高貧困生自信心,培養(yǎng)學生自強不息的精神。貧困生深受著來自同齡人的心理壓力,存在不同程度的自卑心理,表現(xiàn)在上課發(fā)言少、參加集體活動少、集體活動中表現(xiàn)不活躍,個別同學還存在學習掛科多成績差的問題[1]。一方面由于家庭經濟條件所限,貧困生看到別的同學出手闊綽,在不經意的對比中自慚形穢;另一方面由于家庭經濟困難的身份標簽,使其在日常生活中特別在日常消費方面畏首縮腳,即使獲得經濟資助也不敢花錢,面臨很大的心理壓力。
功夫在平常,在日常生活和學習上給予貧困生更多關注與寬容,提供一個寬松的成長環(huán)境。通過優(yōu)秀貧困畢業(yè)生講座、班級評選自強先進個人等方式,樹立身邊生活的榜樣,增強學習和生活的信心,使學生能夠正確的面對困境,鍛煉其堅強的意志品質,提高抗挫折能力,發(fā)揚自立自強、勤奮刻苦上進的優(yōu)良品質,建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鼓勵貧困生參加集體活動和學生社團組織,為貧困生在學生組織中任職創(chuàng)造條件,使貧困生獲得更多展現(xiàn)自己的機會,提高人際溝通的能力,在集體活動中全面的認識自我。為了緩解家庭經濟困難,學生利用課余時間甚至上課時間勤工助學,因此,存在不同程度的勤工助學與學習、參加集體活動之間的矛盾,部分學生因不能妥善處理三者之間的關系,出現(xiàn)學習成績下降,同學人際關系矛盾,長期影響易致心理問題。學校應合理引導學生參加勤工助學,正確處理與學習的關系。鼓勵學生參加校園內兼職,減少與學習時間、集體活動的沖突,同時為學生爭取更多的經濟補助,緩解經濟困難。同時,以校園為基地,鼓勵家庭經濟困難學生開展創(chuàng)業(yè)活動,如組織開展二手市場義賣活動、貧困生經營愛心服務超市,倡導社會公益活動,自力更生,回報社會,培養(yǎng)學生創(chuàng)業(yè)創(chuàng)新能力,提高學生社會角色歸屬感、使命感和責任感。學習上,輔導員與專業(yè)課教師結合,和班級同學一起幫助貧困生補習課程,全員育人,解決其學習上的顧慮。
為貧困學生提供更為優(yōu)質的就業(yè)服務。學生就業(yè)率與貸款違約率成反比,畢業(yè)生能否就業(yè)、就業(yè)的質量直接決定其還款還息能力,就業(yè)率高、就業(yè)質量高的專業(yè),學生貸款違約率低,反之則學生貸款違約率高。貧困生先天不足,加之社會資源少,就業(yè)時面臨著比普通同學更大的困難。對于助學貸款學生,在就業(yè)過程中,班級成立專門就業(yè)小組,在簡歷寫作、面試技巧給予一對一指導,提高就業(yè)能力。了解并登記貧困生就業(yè)意愿,提供合適貼心的就業(yè)信息。同時發(fā)揮院校合一優(yōu)勢,將就業(yè)困難的學生推薦到與學校長期合作的醫(yī)院面試、工作。貧困生找到理想的工作,是學生還款還息的根本保障。
學生畢業(yè)到歸還貸款本金的三年之間,由于老師崗位的調整和學生工作單位的變更,學校已經與相當一部分貸款學生失去聯(lián)系,增加了貸款違約的風險,這也是助學貸款成為呆賬的一個重要原因。依托班級qq群、每屆學生貸款qq群等手段,及時更新國家開發(fā)銀行系統(tǒng),建立班級貸款學生動態(tài)數(shù)據(jù)庫,包括學生生源地、家庭成員組成、職業(yè)、收入情況、貧困證明以及受助情況等相關信息在內的動態(tài)貧困生數(shù)據(jù)庫,并針對貧困生貧困程度的變化和在校學習、生活,畢業(yè)后工作變動、聯(lián)系方式等情況進行相關信息的調整。更及時、更全面掌握學生家庭經濟信息,努力做到準確、全面、動態(tài)管理,全程跟蹤助學貸款學生,確保能夠及時聯(lián)系到學生,將還貸還息政策提前通知學生。畢業(yè)后定期與學生聯(lián)系,關心貧困生工作生活,在學生遇到困難時提供力所能及的幫助,用心感動學生,做到與學生感情聯(lián)系不斷檔,使他們時刻感受到母校的關懷和厚愛,全程全心服務學生。
制度建設是保障。在追貸過程中,建立責任清晰、獎罰分明的制度,調動各方面還貸還息的積極性。首先建立學院、輔導員貸款負責制。輔導員是貸款學生的學校聯(lián)系人,是學生接觸最多、最具感召力的老師,也是學生還貸的直接責任人。將學生還貸還息違約率,與輔導員評優(yōu)評先掛鉤,設立助學貸款獎勵制度,提高輔導員追貸的積極性。
學生方面,抓住學生提前還貸的時機,建立提前還貸、按時還貸獎勵制度,鼓勵學生提前還貸、按時還貸。如果學生能夠畢業(yè)前還清貸款,將極大緩解學校追貸壓力,降低貸款違約的風險。畢業(yè)前半年是學生提前還貸的高峰時期,由于工作原因,部分有條件的同學畢業(yè)前還清貸款。積極動員學生提前還貸,采取集體培訓和個別輔導相結合,講解畢業(yè)還貸政策和提前還貸方法,及時解答學生的各種疑問,解決還貸過程中遇到的問題,為對學生提供全方位的服務,為提前還貸創(chuàng)造條件。對于提前還貸的畢業(yè)生,作為評選優(yōu)秀畢業(yè)生優(yōu)先條件之一。工作后按時還貸、提前還貸的學生,給其就業(yè)單位郵寄誠信表揚信,充分調動學生還貸的積極性。
目前,高校助學工作存在專職人員少、強度大、辦公經費少的問題,往往被稱作“苦活”、“臟活”,且將助學工作當做純粹的事務性工作,容易忽略其中的教育意義。教書育人是教師的天職,學生工作者在開展資助工作同時對學生進行教育與引導是義不容辭的責任,助學貸款是培育人才的一條重要途徑,也是影響廣泛而深刻的學生工作內容和學生教育載體[2]。誠實守信、知恩圖報是中華民族的傳統(tǒng)美德,也是現(xiàn)代道德觀念的深層內涵。目前,部分大學生存在誠信意識和感恩心理缺失的問題,以國家助學貸款作為思想教育的實物支點,開展豐富多樣的誠信教育和感恩教育活動,提高學生還貸的自覺性。
開展誠信教育。國家助學貸款最大優(yōu)點是不需要擔保的信用貸款,學校作為借款的介紹人和見證人,學生以個人的身份為保證獲得貸款,手續(xù)便捷。大學生雖然作為高學歷高素質的群體,但是,在市場經濟的沖擊下,加之我國還沒有建立完善的個人信任制度,學生考試作弊屢、論文抄襲、貸款違約等誠信缺失的問題仍舊突出,學校追貸壓力較大。學校將誠信教育貫穿于大學生學習、生活的始終,貫穿于貧困認定、貸款簽約、發(fā)放全過程,強化誠信意識,倡導文明自律。首先,通過班會、畢業(yè)生座談會等途徑進行誠信宣傳,畢業(yè)時舉行畢業(yè)誠信還款承諾集體宣誓,簽訂還款承諾書,講解還款時間及流程,向學生說明貸款違約對個人信用度的影響及個人貸款的限制,對學校、個人聲譽的不良影響,社會法規(guī)約束措施促使學生還貸。利用電視、網絡及身邊的誠實守信的榜樣,樹立標桿,營造誠信為榮、失信為恥的輿論氛圍,使學生還貸款化為內在的自覺行動。
感恩是每個人都應具備的最基本道德[3]。90后的大學生生活條件優(yōu)越,自我為中心的思想突出,感恩意識淡薄;另一方面高校獎貸助工作多是輔導員兼職,負責助學貸款的申請、審批、合同簽訂、發(fā)放,僅僅當做繁瑣的任務來完成,無暇顧及助學貸款蘊含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只是為學生爭取更多的經濟資助,認為只要給予學生經濟資助學生就應心存感恩,但是部分同學視國家助學貸款、學校經濟資助為理所當然,存在“靠”“要”“爭”的思想,為了獲得經濟資助,不惜出具虛假家庭貧困證明,同學之間爭貧困騙資助令人痛心的現(xiàn)象,而對政府、學校、資助人并無感恩之心。首先高校和輔導員應重視資助工作的思想教育作用,資助工作和思想政治教育相輔相成。加強國家助學貸款政策宣傳,學生作為國家助學貸款的最終受益人,讓學生了解國家助學貸款政策的歷史沿革,了解政府和學校、銀行在助學貸款中扮演的角色,使學生感受到政府對貧困生的關注、關心、關愛,使學生懷著感恩的心,珍惜學習機會,引導學生從內心感恩祖國、感恩社會,使助學貸款工作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其次,開展感恩實踐活動。每年學校、班級舉行助學貸款感恩征文比賽、演講比賽,助學貸款學生人人參與,抒發(fā)情懷,表達對祖國恩情。組織受助學生給資助者寫一封感謝信,匯報學習生活情況,使學生學會感恩,懂得珍惜,激勵學生自強不息,奮發(fā)向上。還有寒暑假給父母做一次足底按摩、感謝身邊的人等豐富多樣的踐行感恩活動。高校必須充分發(fā)揮國家助學貸款政策的育人功能,高校資助工作,不僅要緩解學生經濟上貧困,而且應以資助工作為載體,塑造貧困生健全人格,解決其思想上的貧困,將貧困生培養(yǎng)成高素質的人才。
我國建立起了獎學金、助學金、國家助學貸款、勤工助學、特殊困難補助、社會資助等多種形式并存的高校家庭經濟困難學生資助政策體系,很大程度上緩解了貧困生的生活困難狀況。但是,中醫(yī)院校農村地區(qū)學生多,貧困生比例大、貧困程度重,仍有部分學生未能獲得經濟資助。轉變觀念,積極主動地引導和鼓勵社會組織、校友個人設立獎、助學基金,為貧困生爭取更多的資金支持和其他物資支持,如發(fā)放棉被、臨時補助等多種形式資助貧困生,緩解學生經濟困難。
隨著高等教育的大眾化,大學生在校生人數(shù)激增,家庭經濟困難學生、國家助學貸款學生成倍增長,學校今后將面臨著更大的助學貸款還本還息壓力。國家助學貸款幫助學生繳納學費和部分住宿費,解決了學生的學習后顧之憂,是貧困生在校學習的定心丸,挽救了一個貧困家庭,不僅幫助學生順利完成學業(yè),而且有助于實現(xiàn)教育機會的平等,促進高等教育的發(fā)展[4]。做好助學貸款工作是學生工作者的職責,也是學生工作順利開展的重要條件。我國國家助學貸款目前還處于探索階段,制度的設計與政策的實施還存在許多問題,探索國家助學貸款還款工作長期化、制度化,解決國家、社會、銀行、學校貸款后顧之憂,是擺在每一位學生工作者的重要課題。
參考文獻
[1]張家俊.試析貧困生的心理貧困危機及其對策[J].西南科技大學高教研究,2004,4:76-80.
[2]黃少玲.高校經濟困難學生資助工作的德育考量[J].思想教育研究,2011,8(8):77-80.
[3]陳晨.芻議高校貧困生資助工作中的感恩教育[J].湖北民族職業(yè)學院,2011,7(3):69-73.
[4]李長城.國家助學貸款存在的問題及對策研究[D].重慶大學,2008.
中圖分類號:G647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2096-000X(2016)03-0152-03
作者簡介:呂東勇(1981,10-),男,碩士研究生,助教,主要研究方向: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與管理。單位:廣州中醫(yī)藥大學護理學院,獲“2011年廣東省助學貸款先進個人”稱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