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免费av电影一区二区三区,日韩爱爱视频,51精品视频一区二区三区,91视频爱爱,日韩欧美在线播放视频,中文字幕少妇AV,亚洲电影中文字幕,久久久久亚洲av成人网址,久久综合视频网站,国产在线不卡免费播放

        ?

        正念對心理健康的影響:基于經驗研究的文獻綜述

        2016-03-18 18:55:13
        貴陽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 2016年2期
        關鍵詞:正念

        張 韜

        (貴陽學院 教務處,貴州 貴陽 550005)

        ?

        正念對心理健康的影響:基于經驗研究的文獻綜述

        張 韜

        (貴陽學院教務處,貴州貴陽 550005)

        摘 要:正念干預作為精神障礙治療的有效手段正日益為人們所重視,研究人員對將正念作為一個心理學構念和一種臨床干預措施的考察興趣與日俱增。在對文獻進行梳理和分析的基礎上,從三個方面對正念與精神健康關系的經驗研究進行了綜述,對正念作用的心理和生理機制進行了分析,提出了三個需要解決的問題,并進行了總結和討論。

        關鍵詞:正念;精神健康;經驗研究

        正念概念源于兩千年前的東方佛教,屬于佛教禪修“八正道”之一。20世紀70年代以來,正念作為一個構念和修行技術被用于西方醫(yī)療和心理健康領域,開始出現了正念要素和正念療法對心理健康影響的理論和經驗研究。在理論上正念(冥想)被認為與心理幸福感密切相關,現實的經驗研究也在一定程度上證實了正念要素對心理幸福感的積極作用。在正念療法的運用中,卡巴金首次將正念冥想技術運用于臨床干預研究,在治療慢性疼痛時,使用了已被目前廣為采用的正念冥想技術,創(chuàng)建了基于正念的減壓療法(MBSR)。自MBSR實施以來,研究人員依據正念原則相繼開發(fā)出了基于正念的行為干預療法,如正念認知療法(MBCT)、辯證行為療法(DBT)等等,這些將正念作為干預手段的措施都具有經驗價值。鑒于正念與心理幸福感在理論和經驗上的相關性,筆者擬對正念與心理健康關系的相關研究進行綜合性的回顧,著重考察正念與心理健康之間的關系(正念特質、正念冥想以及隨機對照實驗對心理健康的影響研究)和正念對心理健康影響的生理和心理機制,最后提出了三個有待解決的問題并進行了總結。

        一、正念與心理健康的相關研究

        (一)正念特質與心理健康

        迄今為止,研究人員已經開發(fā)出了許多量表對正念構念進行測量,不同的量表著重捕捉和衡量正念特質的不同方面。比較成熟的量表包括:弗萊堡正念存貨技能清單(The Freiburg Mindfulness In-ventory,FMI)、正念注意覺察量表(Mindful Atten-tion Awareness Scale,MAAS)、肯塔基正念技能存貨清單(Kentucky Inventory of Mindfulness Skills,KIMS)、正念認知與情緒量表(The Cognitive and Affective Mindfulness Scale,CAMS)、正念覺知量表(The Mindfulness Questionnaire,MQ)、多倫多正念覺知問卷(Toronto Mindfulness Scale,TMS)、費城正念測量量表(Philadelphia Mindfulness Scale,PMS)和五因素正念問卷(Five Facet Mindfulness Questionnaire,FFMQ)等。

        在這些量表中,既有將正念作為單一維度的構念進行測量,也有將正念作為多維度的構念進行測量;既有將正念視為一個動態(tài)過程的測量,也有將正念視為一種特質進行測量。在MQ量表中,正念被視為單一維度的構念,著重測量日常生活中正念注意和覺察的一般傾向,且只具有開放/接納的覺察和注意這一單因素結構。所有題項均以“通常,當令人煩惱的想法和景象出現時開頭”,緊接著陳述一個覺察相關的反應,如“我能夠接納這個經驗”。其他量表將正念視為一個多維度的構念,如認為不需要具有冥想經驗的KIMS量表就包含了辯證行為療法框架中被概念化的四項正念技能:觀察此時此刻的經驗;以詞來描述經驗,覺察活動和不加評判的接納;FMI主要測量正念覺察水平(主要包括以不評判的態(tài)度觀察當下經驗和以接納的心態(tài)面對消極情緒的能力),包含四個方面的內容:覺知當下、不加評判的接納、經驗的開放性和洞察力;CAMS的設計主要用于測量個體日常生活經驗中的注意、覺察、當下導向和接納/沒有評判的心理特質。

        除了上述對正念特質進行測量外,也有量表對正念的狀態(tài)進行測量。正念的狀態(tài)測量包括TMS量表和MAAS量表。TMS量表主要測量正念的兩個維度,一是好奇心,二是去中心化。典型的題項為:“我正在經歷與正在改變的思想和情感相分離”。MAAS量表主要用來測量個體的自動化水平和對當前事件的忽視程度,主要以反向計分法來測量。典型的題項如:“我沒有意識到正在做的事情”、“我不能很好地將注意力集中在當前的事情上”等。

        在研究人員利用自我報告的特質量表所做的研究發(fā)現,特質正念與較高水平的生活滿意度、愉悅感、責任心、活力、自尊、同感、樂觀和愉快的情緒正相關。與抑郁、神經過敏、心不在焉、孤立感、反芻、認知反應、社會焦慮、情緒調節(jié)困難、述情障礙、精神緊張、妄想強度以及一般的精神征兆負向相關。在Frewen等以大學生為樣本的正念與認知過程之間的關系研究中,發(fā)現正念不僅與較低水平的消極自動化思維有關,還與增強這些消極自動化思維的釋放能力有關,正念不僅能提升任務績效,還與心理健康以及大腦活動的差異性有關。

        (二)正念冥想與心理健康

        已有許多研究人員對正念(冥想)與心理健康的關系進行了考察。Lykins和Baer在心理幸福感的幾個指標上對正念冥想人員和非正念冥想人員進行了比較,發(fā)現與非正念冥想者相比,正念冥想者自我報告的正念水平(如,自我同情和總體幸福感)顯著較高,在心理征兆、反芻、思想壓制、情緒恐懼和情緒調整障礙方面顯著較低,且這些指標變量的變化與冥想程度線性相關。同樣地,Broberg 和Lundh在對冥想者與非冥想者樣本的整合研究發(fā)現,正念特質在冥想實踐和心理幸福感之間充當了介質作用。此外,研究數據還顯示正念特質在冥想實踐和其他幾個結果變量(如,恐懼、反芻和行為自我調整)的關系中存在中介作用。

        總體上,從相關研究的證據表明,正念對各種精神健康指標積極相關,如較高水平的積極情緒、生活滿意度、活力、適應性情緒調整、低水平的負面情緒反應和不健康心理征兆。神經生物學和實驗行為研究中越來越多的證據顯示正念特質和正念冥想實踐在降低情緒刺激反應,增強心理幸福感方面具有潛在作用。Hodgins&Adair通過冥想者與非冥想者的對比研究中發(fā)現,有規(guī)律的冥想實踐與認知靈活度和注意功能的增強有關,這對心理幸福感而言具有重要意義。考慮到這些數據的相關特性,需要進行經驗研究來闡明正念與心理幸福感之間的趨勢性聯系。

        (三)基于正念干預的對照研究

        正念導向的干預療法包括MBSR、MBCT和DBT等。本部分僅對以成人為樣本,對正念干預的心理健康影響結果所進行的隨機控制實驗進行回顧,這些研究已經公開發(fā)表并且經過同行評議。

        1.MBSR

        MBSR是基于團體訓練課程(最多30人)的形式進行的項目,最初作為慢性疼痛病人的輔助治療措施而設計。該項目提供正念冥想強化訓練以幫助個體采取更加接納和不加評判的方式。該項目包括8~10周的訓練課程。練習的內容包括禪定等正念訓練。在八周的訓練課程中,被試要求每周六和周日,每日至少利用45分鐘聯系課堂所學的正念修行。八周的課程中每周一次,每次2.5至3小時,其中包含一天約7~8小時的禁語強化訓練(通常在周六進行)。具體做法是:首先需要選擇一個可以注意的對象(聲音、單詞、呼吸等),以舒適的方式坐下,閉上眼睛進行一個簡單的腹部呼吸放松練習(不超過一分鐘),然后調整呼吸,將注意力集中在所選擇的注意對象;當訓練過程中出現一些其他的想法時,不要緊張,不做評判,回到注意對象本身即可。訓練10-15分鐘后,靜靜地休息1 -2分鐘,然后正常從事其他的工作。

        正念減壓實踐中,將正念視為純粹注意當下每一時刻所呈現的身心體驗,具有堅實的理論基礎,學員(病患)在練習時需要牢記7大要點,方能取得良好效果:(1)不加評判。對自己的情緒、想法、病痛等身心現象作價值判斷,只是純粹地覺察它們;(2)耐心。對自己當下的各種身心狀況保持耐心,有耐性地與它們和平共處;(3)初學者心態(tài)。愿意以赤子之心面對每一個身、心事件;(4)信任。相信自己的智慧與能力;(5)不強求。不強求想要的(治療)目的,只是無為地覺察當下發(fā)生的一切身心現象;(6)接受現狀。愿意如實地覺觀當下自己的身、心現象;(7)放下。放下種種好、惡,只是分分秒秒地覺察當下發(fā)生的身、心事件。

        研究人員在臨床和非臨床人群中運用了隨機對照實驗來考察MBSR的治療效果,在隨機對照實驗中主要采用等待列表控制設計。Astin以28名大學生為實驗組,以14名大學生為對照組進行的實驗研究表明,正念減壓訓練顯著降低心理征兆,增加特定領域的控制感和精神體驗;Speca等將90名癌癥病患分為實驗組和控制組的對比研究發(fā)現,精神減壓療法在降低情緒波動、減少壓力征兆方面效果明顯;Koszychi等以53名泛社會焦慮癥患者為樣本進行的隨機對照實驗表明,患者情緒、功能性和生活治療明顯改善,社會焦慮和激烈反應明顯降低,病灶緩解率明顯提升;Shapiro等以91名纖維肌痛患者為樣本的對照實驗研究揭示,正念減壓訓練降低抑郁癥狀。此外,Shapiro等人以醫(yī)學院學生和醫(yī)學院預科學生為對象進行的MBSR干預研究(實驗中除了正念治療活動外,研究者還增加了慈愛和原諒冥想以及同理心的實驗設計)結果顯示,MBSR與降低的焦慮、抑郁顯著相關,與同理傾向顯著正相關。

        2.MBCT

        MBCT也是一種心理治療方法,在傳統認知行為療法(CBT)基礎上結合正念和正念冥想療法而形成。正念認知療法告知患者什么是抑郁、正念、以及正念冥想,如何覺察念頭、情緒的產生,接受他們,而不執(zhí)著或立即反應。MBCT理論假設為,伴隨抑郁的負面思考與抑郁狀態(tài)相關,并且,由于抑郁事件增加,負面的自動化思考容易被病理化心境激活,甚至當這些病理化心境在全面的抑郁階段中沒有出現時也是如此。負面思考反過來增加抑郁情緒和其他的抑郁癥狀,這導致抑郁的復發(fā)。簡言之,具有抑郁經歷的患者感到憂慮時,會無意識的回到原來的認知,導致抑郁復發(fā)。MBCT以阻隔負面自動化思考和病理性心境的聯系為目標,因為這些聯系在理論上認為更易于導致抑郁的發(fā)生。MBCT通過解析這些負面的自動化或無意識過程,引導患者減少對外來刺激的反應,并接受和察覺他們,不去作價值判斷。正念的訓練使患者注意到無意識過程的發(fā)生,從而停止應激反應,轉為內省。研究表明MBCT減少重抑郁癥復發(fā)率達50%。

        在隨機對照試驗研究中,Teasdale等以145名抑郁緩解期的病患為樣本進行了MBCT干預治療,結果發(fā)現3次以上復發(fā)經歷病史的病患其抑郁的復發(fā)率降低。Bamhofer等以31名病患(有過抑郁復發(fā)經歷且有過自殺想法)為樣本進行的對照實驗研究結果顯示抑郁癥狀明顯降低。此外,Hargus等以27名病患(有自殺想法和自殺行為的抑郁患者)為樣本進行了正念認知干預治療,結果顯示病患的抑郁嚴重程度有所降低,且與先前自殺相關的特定記憶和元覺察水平明顯增加。總之,在MBCT治療的各種實驗對比中,均發(fā)現抑郁再次復發(fā)的傾向明顯降低,自殺傾向和行為的發(fā)生明顯減少。

        3.DBT

        DBT是多重診斷、模塊化的行為干預措施,用以治療嚴重精神失調和認知、情緒和行為模式失控的病患。辯證行為療法一直被認為是治療具有慢性疼痛、高度自殺傾向、藥物依賴及其他精神失調的邊緣型人格障礙的重要手段。DBT的發(fā)展是將最初的行為主義原則、社會學習理論,特別是運用于自殺行為的上述理論和社會心理學及在其它許多精神障礙治療中取得良好效果的認知行為療法的傳統實驗進行試錯的臨床實踐。因此,DBT是以社會行為理論、禪宗實踐和辯證法為理論依據,是對三種理論的綜合運用和有效實踐。行為療法根源于社會行為理論,代表了一種改變的技術。然而要對重度病患群體實施有效的治療,一種改變的技術需要通過接納的技術進行平衡。在辯證行為療法中,這種接納的技術來源于將禪宗實踐原理解讀為行為術語。辯證哲學是保持治療包含將一種改變的技術同接納的技術進行整合時的固有張力的框架,是處理矛盾和實現對立統一的有效方法論。

        辯證行為干預療法戰(zhàn)略包含三項子戰(zhàn)略:(1)接納戰(zhàn)略,(2)改變略和(3)包含接納和改變的辯證策略。這些策略被進一步劃分為核心戰(zhàn)略(問題解決和有效性)、溝通戰(zhàn)略和環(huán)境管理戰(zhàn)略(教授當事人管理其所處環(huán)境與為了當事人著想的環(huán)境干預)。此外,核心戰(zhàn)略(問題解決和有效性)的運用進一步分解為較小的模塊。如,在改變戰(zhàn)略中又涉及5項基本程序:1)行為評價,2)意外管理,3)技能培訓,4)基于曝光的程序,5)認知調整。在接納戰(zhàn)略中,有效性被進一步分為6個步驟。

        在隨機對照實驗中,辯證行為療法成效明顯。Linehan等以46名病患(具有邊緣型人格障礙和習慣性自殺企圖的患者)為樣本進行的研究發(fā)現,病患自殺企圖有所緩解,精神患者的住院天數有所減少。此后,Libehan等又以具有同樣病灶的其他39名患者為樣本進行了隨機對照研究,發(fā)現病患的總體功能和社會調整適應性增強,患者的自殺行為和住院天數減少。另外,Lynch等的研究表明,在暴飲暴食癥患者和老年人慢性抑郁的治療中,辯證行為法也是有效的。

        二、正念訓練的作用機制

        從隨機對照實驗的研究中可以得出,正念訓練能夠對病灶發(fā)揮積極的影響作用。這引發(fā)了對正念干預機制的關注和探討,即正念如何實現認知和行為的改變從而減輕病灶的問題。文獻中正念干預機制的研究主要包括兩個部分,一是正念的心理機制,二是正念的生理機制。

        (一)心理機制

        1.Baer的五大機制

        Baer從正念訓練及正念干預治療過程的研究中發(fā)現,正念的影響的具有五大機制。首先,學習關注身體和情緒變化的正念實踐增加暴露(expo-sure)。暴露是在正念實踐中出現的一個過程,在正念訓練中通過不加評判、開放和有意留意的經驗,個體可以經歷一個去中心化的過程,通過去中心化過程實現對不良困擾、思想和情緒的規(guī)避,進而減輕困擾,而不是要花大量的時間和精力來回避負面記憶、情感和體驗。一個與改變緊密相關的過程是接納。研究發(fā)現接納在接納與承諾干預療法中,對心理結果的影響起到介質作用,包括工作場所中的壓力、吸煙終止和功能障礙;其次,通過學習承認情緒、身體感覺和思想處于不斷的變化中,正念能夠導致認知的改變;第三、通過學習回到當下的實踐技術,正念訓練能夠改善自我管理。第四,正念能夠帶來無意識的放松。雖然放松不是正念實踐的目的,但放松通常自然而然發(fā)生。正念導致放松的機制是使病患實現自由解放的關鍵所在。第五,人們從正念實踐好處中獲益的最后一個機制是對疼痛、現實、情感和其它障礙經驗的接受,而不是試圖去改變和逃避。接受增加忍受耐力、減少回避,從而最小化不良適應行為的成本。

        2.IAA模型

        Shapiro等針對正念干預在臨床運用中的積極功效,提出了IAA三因素模型,從另一個側面揭示了正念訓練對增強心理幸福感,減少負面思維和正念干預作用過程中的潛在影響機制。根據Shapiro等人的觀點,正念包含注意(Attention)、有意(In-tention)和態(tài)度(Attitude)三個核心要素。

        首先,注意是正念的內核,注意質量影響正念功效。在正念實踐中,注意包括對片刻的、內在和外在經驗的觀察。正念注意要求留意此時此地經驗所呈現出的本來面貌,停止對經驗的一切解釋,回歸到事物的本身。在心理健康領域,注意是治愈過程的關鍵。正念的內核是注意,如認知行為療法就以注意內在與外在行為的能力為基礎,對病患實施干預治療。認知心理學中注意能力包括三項:一是對對象進行長時間注意的能力;二是注意焦點在對象或心向之間的隨意轉換能力;三是阻止對思想、情緒和感覺的二次精加工過程的能力;

        其次,在正念實踐中,意圖是正念的重要組成部分。在冥想者的正念實踐中,意圖沿著自我調整、自我探索和最終實現自我解放的道路進行轉換。以自我調整和壓力管理為目標的實踐最終實現了自我調整,以自我探索為目標的實踐達到了自我探索的目的,以自我解放為目標的實踐最終達成了自我解放。意圖是動態(tài)的和不斷發(fā)展演變的,意圖的這種特性使得冥想者能夠做出改變,并通過加強實踐而形成覺察力與洞察力;

        最后,態(tài)度如何解決注意的問題,即注意質量的問題。正念態(tài)度構成注意質量的基礎,以什么樣的方式進行關注直接影響到注意質量,進而影響正念功效。Bishop等將正念操作定義中的態(tài)度要素視為經驗導向,包括好奇、無為和接納。也就是以好奇之心、無為地接納內在與外在的體驗,不做評判。

        在IAA潛在作用機制模型中,意圖、注意和態(tài)度三個要素構成單一循環(huán)過程,且三要素互交織同時發(fā)生作用,值得注意的是注意的自我調整在正念三要素的作用機制中,能夠起到強化注意、意圖和態(tài)度技能的作用。另外,在IAA潛在作用機制模型的基礎上,Shapiro等提出了正念活動的元機制,即再覺察(reperceiving)。再覺察與西方心理學中去中心化、去自動化的概念相似,其過程包含看法或意識的根本性轉變(變主觀經驗為客觀經驗),是導致額外直接機制發(fā)生的基礎。這些額外機制包括:(1)自我調整——個體面對變化維持穩(wěn)定和適應的過程;(2)價值澄清——個體認識到什么是有意義的;(3)認知、情緒和行為的靈活性——更靈活地應對環(huán)境的變化;(4)暴露——個體以客觀、不加評判的態(tài)度來應對強烈的情緒體驗。這四個變量也是其它結果(如,心理癥狀減輕)的潛在機制,且每一個變量相互支持,相互影響。

        (二)生理機制

        隨著正念干預療法在醫(yī)學、精神健康、心理學中的廣泛應用,研究正念干預療法影響個體的生理、認知、情感變化的神經機制問題就顯得越來越重要。越來越多的研究者將注意力集中在正念干預療法的神經機制研究中。已有大量研究表明,長期正念練習者在神經生理活動和腦功能結構方面與非練習者相比存在明顯差異。

        1.正念訓練與注意相關神經機制

        運用神經成像技術(neuroimaging)研究發(fā)現,大腦前扣帶回皮層(ACC)通過探測信息處理過程中出現的沖突,來實施注意功能。在冥想期間,當外界事件或記憶同任務目標相沖突時,ACC的激活可能會通過實施自上而下的調節(jié)來解決沖突,維持注意。ACC與額島葉皮層(fronto-insular)共同構成了在不同大腦網絡激活之間進行轉化的一個網絡,通過該網絡更好執(zhí)行認知控制。在這些大腦區(qū)域的神經元具有特定的性質,能夠將控制信號迅速傳遞到大腦多個區(qū)域。研究也發(fā)現,ACC的激活可通過注意控制而得以增強,但可能在后來隨著專業(yè)水平的提高(注意力集中變得穩(wěn)定以至分心監(jiān)控變得多余時)而降低。另外,核磁共振成像數據也表明冥想實踐有可能對ACC施加影響。在對大腦灰質的分析中,冥想者的背側ACC皮層厚度較大,且11小時的身心訓練導致ACC白質增加。依據ACC功能隨冥想得以增強的假定,腦電波數據顯示冥想期間大腦額中線θ節(jié)律增加,而大腦額中線θ與任務要求的注意有關,可能反應了ACC(和內側前額葉皮質)活動。日本學者笠松章和平井富雄對僧人的正念訓練時的腦電波變化情況進行了研究,發(fā)現訓練中其大腦會出現α波和θ波。因此,注意相關腦神經的激活可能與正念訓練有關,這些訓練有助于增強個體注意相關的腦神經功能。

        2.正念訓練與情緒調節(jié)

        H?lzel等認為正念冥想與情緒相關的大腦區(qū)域的激發(fā)有關,而正念實踐可以對這些區(qū)域激活進行修正。在冥想期間,有經驗冥想者的PFC和ACC均表現出了較高的激活水平。Farb等發(fā)現,在8周的正念減壓訓練課程結束時,腹外側PFC的活動增加,表明大腦的抑制控制功能增強,而Goldin等發(fā)現,經過正念減壓課程訓練,與課程結束之前相比,具有負面自我信念社會焦慮癥病患,其大腦扁桃體結構的激活水平迅速降低。一項腦電研究(electroencephalogram)發(fā)現,與課程結束后的等候列表控制組相比,正念減壓訓練引發(fā)左側前部大腦區(qū)域的激活。先前的研究表明大腦的上述偏側優(yōu)勢模式與積極的情緒體驗有關。Barnhofer等研究認為一種強烈的左側前部大腦的激活對于經過短期正念呼吸和慈愛冥想實踐的抑郁個體而言是一種狀態(tài)效應。這些發(fā)現支持了冥想實踐對積極情緒的不同生理方面具有積極作用,對情緒處理過程具有積極影響的假定。

        此外,在情緒調整期間,額葉前部控制系統調整情緒生成系統,如扁桃體結構(主要功能是負責對引發(fā)情感的刺激進行察覺)。這些前額葉結構包括外側前額葉皮層(prefrontal cortex,PFC)背部區(qū)域,與選擇性注意和工作記憶密切相關;前額葉皮層腹側區(qū)域與反應抑制有關;ACC與監(jiān)控和控制過程有關;背內側前額葉皮層與情感狀態(tài)的監(jiān)控密切相關。當個體有意調整情緒反應時,一個典型的發(fā)現是前額葉皮層內部激活增加和扁桃型結構激活減少,這表明前額葉皮層對扁桃體結構抑制自上而下的影響具有預測作用。Frewen等的發(fā)現也進一步揭示了這種情緒調節(jié)的神經機制,即在正念得分高的個體中,其前額葉皮層和右側扁桃體結構反應之間存在強烈的反向關系,這表明正念個體可以通過前額葉皮層抑制扁桃體結構功能從而更好地調整情緒反應。

        3.正念訓練與大腦結構功能變化

        研究人員運用功能性核磁共振成像技術(fM-RI)在冥想者與非冥想者之間的大腦功能活動進行了研究,對正念練習中相關大腦區(qū)域的激活進行了探索。通過研究,識別出了與正念冥想相關的潛在神經生物學物質,從生理上揭示了正念冥想與心理健康之間的關系和正念訓練引發(fā)大腦結構與功能變化的事實。Lazar等通過研究發(fā)現,正念經冥想與額葉前皮質和右前腦島(right anterior insula)的大腦區(qū)域厚度的增加有關,這些區(qū)域主要涉及注意、內感作用和感官處理過程活動,另外,H?lzel等的研究也發(fā)現大腦區(qū)域相應部位,如,喙前扣帶皮層(rostral anterior cingulate cortex)和背內側前額葉(dorsomedial prefrontal cortex)活動的增強與分心過程和情緒處理有關,并且在冥想期間,大腦相應區(qū)域灰質大量集中,包括右前腦島、左下暫存回(left inferior temporal gyrus)和右側海馬體。運用腦電和大腦掃描技術的研究也揭示了正念訓練中大腦神經元之間的相關性,如Ott等發(fā)現正念實踐中的個體其大腦皮層厚度增加。這些發(fā)現與正念冥想訓練所導致的注意、覺察和情感改變的假設一致,可以通過神經生物學技術進行識別。

        三、結論與討論

        通過對多種技術的經驗研究文獻的考察,本文得出正念及正念培養(yǎng)有利于心理功能的適應性調整的結論,且從相關臨床干預研究、實驗研究和經驗研究來看,所獲得的研究成果清晰一致。所有不同方法和形式的研究均表明正念訓練與精神健康積極相關,正念訓練對心理產生積極影響,這些影響范圍涵蓋:增強主觀幸福感、降低精神征兆、緩解疼痛、調整情緒反應和改善行為。

        然而,通過文獻梳理和分析,也發(fā)現了一些亟需解決的問題:一是正念的理解和量化問題。正念構念起源于東方佛教,在西方心理科學研究中的歷史不長,對正念的操作化定義和量化面臨巨大挑戰(zhàn)。盡管目前已開發(fā)出了許多量表對正念進行測量,但在內容和因子結構方面差異巨大。一些研究人員將正念視為單一維度,而另一些研究人員則將正念視為多維度進行測量,因此,需要在正念的特性和構成方面進一步探索,以形成正念測量的一致性和科學性,或者需要針對不同的研究領域,特別是探索正念特質與其他變量的關系時,需要對正念的某方面的特質進行明確;二是正念的干預特性問題。目前,人們關于正念對誰和在什么條件下訓練最為有效知之甚少。正念干預功效可能因人而異。如,在正念減壓訓練項目中,具有不穩(wěn)定附著風格的參與者與具有確定附著的參與者相比,在可觀察到的壓力方面有所減輕。確切的說,正念基準特質水平較高的參與者在正念水平、主觀幸福感、同感和壓力降低方面有較大改善。因此,要最大化正念干預功效和臨床效果,需要針對特定群體和特定人員心理狀況量體裁衣,對癥下藥。例如,治療主要涉及注意能力缺失的功能障礙中,應在正念訓練中更加著重注意方面。三是正念干預推廣問題。正念導向的干預措施在非臨床群體運用中已表現出對心理健康具有改善作用,在治療心理和精神身體相關的健康狀況方面成效顯著。雖然,研究人員在正念干預的預測試中報告了關于注意缺失過度反應障礙、雙向功能障礙、恐慌障礙、一般焦慮障礙、進食障礙、精神錯亂和酒精與藥物濫用方面干預取得的可喜成果,但正念訓練技術的應用還需進一步拓展。目前,研究人員已經開始考察特定群體和背景中正念技術的運用,如兒童、青少年精神病門診、父母、學校教師、老年人及其看護人員、監(jiān)獄囚犯和社會經濟地位不高的個體。此外,研究人員應盡快明確正念的共同特質,為正念在其他領域的運用奠定基礎。如正念如何在商業(yè)組織中運用,正念能否增強領導力和組織有效性,正念對組織績效的影響怎樣以及影響機制如何等等一系列的問題都有待于進一步的研究揭示。

        最后,越來越多的研究文獻指出許多心理過程可以作為正念干預的關鍵機制。但由于對正念的研究尚處于發(fā)展的早期階段,對于正念的特性、測量、機制以及如何培養(yǎng)和實踐運用的改善,需要研究人員共同努力以達成共識。因此,未來的研究仍需對正念的概念、特性進行探討,對正念的運用領域進行擴展,對正念干預治療方法的實施、傳播和推廣問題進行考察,更重要的是對正念在商業(yè)組織中的應用及相應的測量問題應盡快達成一致以便能夠將正念概念納入組織研究的范疇,為探索正念與其他組織變量之間的關系研究奠定基礎,從而進一步拓展正念及正念干預的運用研究領域。

        參考文獻:

        [1]徐慰,劉興華.正念訓練提升幸福感的研究綜述[J].中國心理衛(wèi)生雜志,2013,27(3):197-199.

        [2]趙艷蓉.正念禪修對心智覺知及苦難覺察的影響研究[D].蘇州大學,2014:1-94.

        [3]Ruth A.Baer,Gregory T.Smith,Jaclyn Hopkins,Jennifer Krietemeyer,Leslie Toney.Using Self-Report Assessment Methods to Explore Facets of Mindfulness[J].Assess-ment,2006,13(1):27-45.

        [4]熊韋銳,于璐.正念療法——一種新的心理治療方法[J].醫(yī)學與社會,2011,24(1):89-91.

        [5]Baer,R.A.Mindfulness training as a clinical interven-tion:A conceptual and empirical review[J].Clinical Psychology:Science and Practice,2003,10(2):125-142.

        [6]Shauna L.Shapiro,Linda E.Carlson,John A.Astin,Benedict Freedman.Mechanisms of Mindfulness[J].JOURNAL OF CLINICAL PSYCHOLOGY,62(3):373 -386.

        [7]Britta K.H?lzel,Sara W.Lazar2,Tim Gard,ZevSchu-man-Olivier,David R.Vago,Ulrich Ott.How Does Mindfulness Meditation Work?Proposing Mechanisms of Action From aConceptual and Neural Perspective[J].Per-spectives on Psychological Science,2011,6(6)537-559

        [8]余媚,嚴由偉,林榮茂,岑瑞慶.正念減壓療法的神經機制及應用研究述評[J].福州師范大學學報,2012(6):209-216.

        [9]Britta K.H?lzel,Sara W.Lazar,Tim Gard,Zev Schuman -Olivier,David R.Vago,and Ulrich Ott1.How Does Mindfulness Meditation Work?Proposing Mechanisms of Action From aConceptual and Neural Perspective[J].Psy-chological Science,2011,6(6):537-559.

        責任編輯 何志玉

        Effects of Mindfulness on Mental Health:A Literature Review Based on Empirical Study

        ZHANG Tao
        (Office of Teaching Administration of Guiyang College,Guiyang,Guizhou,Postal code:550005)

        Abstract:As an effective means to treat mental disorder,mindfulness intervention is attracting more and more attention.And researchers are getting more and more interested in considering mindfulness as a psychological construct and a clini-cal intervention measure.Based on a combing and analysis of relevant literatures,this paper conducts a review about empirical studies about the relation between mindfulness and mental health;and this paper conducts an analysis about the psychological and physiological mechanism by which mindfulness delivers its effect,and proposes three questions that need to be answered;and finally,this paper conducts a summary and discussion about these studies.

        Key words:mindfulness;mental health;empirical study

        中圖分類號:B9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6133(2016)02-0109-06

        收稿日期:2016-01-12

        作者簡介:張韜(1977-),男,貴州貴陽人,貴陽學院副教授、博士。主要研究方向:組織學習、公司戰(zhàn)略、人力資源等。

        猜你喜歡
        正念
        早餐
        正念訓練對老年抑郁伴功能性便秘患者的影響
        正念飲食,料盡其香
        美食(2022年2期)2022-04-19 12:56:02
        大學生特質正念對自尊的影響:身體自尊的中介作用
        正念課程:賦能兒童學習力及心理健康發(fā)展
        正念+藥膳 還您好睡眠
        膏摩法聯合正念減壓訓練對骨腫瘤患者疼痛及睡眠質量的影響
        正念減壓干預研究的文獻綜述
        運動精品(2021年2期)2021-06-07 01:29:52
        多學科視域中的正念研究:回顧與展望
        手機App輔助正念干預對心理健康作用的研究進展*
        蜜桃av无码免费看永久 | 一区=区三区国产视频| 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蜜桃| 精品国产精品国产偷麻豆| 国产肉体ⅹxxx137大胆| 99精品国产第一福利网站| 丝袜美腿亚洲综合一区| 久久99精品久久久久久琪琪| 国产天美传媒性色av| 亚洲AV永久青草无码性色av| 久久麻豆精亚洲av品国产精品| 精品在线观看一区二区视频| 本道天堂成在人线av无码免费| 欧美人与动牲交a精品| 国产精品国语对白露脸在线播放 | 国产精品国产三级厂七| 人妻一区二区三区av| 最新精品国偷自产在线| 亚洲影院丰满少妇中文字幕无码| 精品中文字幕手机在线 | 人妻丰满熟妇av无码区| 狠狠噜天天噜日日噜| 麻豆成年视频在线观看| 男女主共患难日久生情的古言| 伊人久久大香线蕉av网禁呦| 亚洲AV秘 无码一区二区三区臀 | 亚洲色图在线视频观看| 激情综合五月婷婷久久| 国产一女三男3p免费视频| 精品少妇一区一区三区| av在线不卡免费中文网| 国产a国产片国产| 亚洲综合网在线观看首页| 国产精品日本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精品无码制服丝袜| 成在人线av无码免观看麻豆| 国产思思久99久精品| 国产精品成人av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久妇| 无码午夜剧场| 亚洲av永久一区二区三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