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 斌,徐 惠
(安徽工業(yè)大學 化學與化工學院,安徽 馬鞍山 243002)
?
實行大學生黨員“發(fā)展對象答辯制”的實踐及其啟示
惠 斌,徐 惠
(安徽工業(yè)大學 化學與化工學院,安徽 馬鞍山 243002)
嚴把黨員發(fā)展關、確保大學生黨員質量是高校黨建工作的重要任務。實行“發(fā)展對象答辯制”,把好了發(fā)展黨員的“入口關”,提升了黨員發(fā)展質量;同時,啟示我們要加強對要求入黨積極分子的培養(yǎng)工作。
大學生黨員;發(fā)展對象答辯制;黨員發(fā)展質量
做好大學生黨員發(fā)展工作是高校黨建工作的一項重要任務。如何在源頭上把好黨員發(fā)展關,將政治素質高、道德品行好、綜合能力強的大學生吸收到黨組織中來,是高?;鶎狱h組織需要認真思考的課題。
在大學生中發(fā)展黨員一直是高校黨建工作的重要內容。過去高校發(fā)展黨員工作遵循的方針是:“堅持標準、保證質量、改善結構、慎重發(fā)展”,對黨員的數量沒有嚴格的限制。2014年6月中共中央辦公廳印發(fā)了新的《中國共產黨發(fā)展黨員工作細則》,提出“控制總量、優(yōu)先發(fā)展、提高質量、發(fā)揮作用”的方針,對發(fā)展黨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大學生黨員是大學生中的優(yōu)秀代表,除了在學習、生活、工作中處處起到模范作用外,還應有堅定的政治信仰和良好的道德品行。但在實際工作中,一些支部把優(yōu)異的學習成績、良好的人際關系、突出的工作表現作為評價培養(yǎng)對象能否入黨的主要標準,而忽視了對其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志愿奉獻意識、黨性修養(yǎng)的培養(yǎng),以至于出現少數學生黨員奉獻意識薄弱、理論知識匱乏和黨性修養(yǎng)不足的現象。
另外,就考核手段而言,學習成績和工作表現等是外在的、可量化的,容易考核,而政治信仰和道德品行是內在的、不易量化的,考核起來就不太容易。用傳統(tǒng)的考核方式如思想匯報、群眾座談會等不一定能夠真實了解大學生思想深處的問題,就需要設置一個特殊的環(huán)節(jié),讓他們在特定的情境氛圍中闡述見解、回答問題,以便讓組織對其政治信仰和道德品行獲得真實、可靠的考察結論。[1]這就是我們推行“發(fā)展對象答辯制”的目的之一。
“發(fā)展對象答辯”制度,在不減少原有入黨程序的基礎上,借鑒大學生論文答辯的形式,讓發(fā)展對象充分展示思想、學習、工作、綜合素養(yǎng)等方面的情況。由于有了“現場答辯”這樣一個特定情境,就能夠真實地考察發(fā)展對象對黨的基本知識、基本理論掌握的情況;檢驗出答辯人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還能洞察其入黨動機是否純正等。根據答辯結果,把不合格者擋在黨組織的門外,而將那些胸懷理想、信念堅定、文化素養(yǎng)高的優(yōu)秀學生吸收到黨組織中來,這無疑有利于提高黨員發(fā)展的質量。
我院自2014年成為學校發(fā)展對象公開答辯試點單位以來,我們共進行了6次發(fā)展對象公開答辯。每次的答辯大會,不僅保持和延續(xù)了前次的亮點和特色,而且注重采納與會成員意見,經過反復的探索和修改,不斷改進和發(fā)展答辯制,從而使答辯制更加完善和規(guī)范。
(一)答辯人員的確定
積極分子在經歷“推優(yōu)”和一年的考察期后、確定入黨答辯人員之前,還需要再接受一項群眾調查:即在學生各支部發(fā)放《入黨積極分子群眾調查表》,內容涉及思想建設、學習成績、內務衛(wèi)生、人際關系、上課出勤、社會工作等各方面,滿分50分。調查表在被調查者班級隨機發(fā)放,調查人數須至少達到班級總人數的1/3,取平均分作為被考核者群眾調查項的最后得分,得分在42以上才有資格參加發(fā)展對象答辯。
(二)答辯程序
1.個人陳述。答辯對象用PPT的方式,匯報個人在思想、學習和工作中等方面的表現。時間3分鐘。用PPT的方式展示個人的綜合情況,可以讓評委對答辯人的思想、學習、工作有一個整體的、初步的認識。
2.回答問題。答辯對象分別抽取一道客觀題和一道主觀題作答??陀^題為黨的基礎知識、基本理論及時政熱點。主觀題為切合大學生思想、學習、生活和工作實際的情景題??陀^題可以體現出答辯對象的黨性修養(yǎng);主觀題可以考察答辯對象的綜合素質以及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3.評委提問。評委根據答辯對象的表現,有針對性地進行提問,以便對其有更深入的了解。例如:你對“組織上入黨一生一次,思想上入黨一生一世”是怎么理解的?你如何看待化工專業(yè)的畢業(yè)生不愿意到焦化廠就業(yè)這一現象?結合自己的家庭談一談如何通過好家風傳承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等等。評委提問環(huán)節(jié),可以加強評委和答辯對象的溝通,了解他們對黨的認識的深度和廣度,考察學生的道德品行和社會責任感等。也可以對答辯中出現的錯誤觀點和片面看法進行思想引導。
通過近三年來的實踐,“入黨答辯制”的“小制度、大作用”得以體現,把好了發(fā)展“入口關”,提升了黨員發(fā)展質量。實踐證明,答辯是一種有效的手段,它打開了全面了解學生的窗口。通過回答“如何看待謝小利勇救落水兒童不幸溺水身亡”的問題,我們看到了“90后”價值觀的多元化;通過回答“如何看待美國父母和中國父母”的問題,我們看到了學生的親情觀;通過回答“現階段怎樣做才是愛國”,我們看到了學生的責任感;通過回答“如何看待國外的文化入侵”,我們看到了學生的政治立場和文化素養(yǎng);甚至在個人陳述環(huán)節(jié)我們還可以看到學生PPT的制作水平。這些信息都有助于全面深刻地了解學生并對其作出客觀評價。當然,在答辯時我們也發(fā)現了一些問題:比如有些學生答辯的開場白就是:“我希望通過今天的表現獲得大家的認可,讓自己賣個好價錢”,表現出了一定的功利性。一些學生在回答“你和同學的學分績相同,而評獎學金的指標只剩下一個,你會怎么做?”時,回答是:“我會積極爭取?!?表現出更加注重個人利益的、短視的價值取向,和黨提出的“利益面前,先人后己”的宗旨相背離。對于這樣的學生,當年我們不予發(fā)展。會后,支部會安排培養(yǎng)人及時找這些同學本人談話,指出他們思想上存在的偏差,鼓勵他們從政治角度提高對黨的性質、宗旨目標等認識,樹立正確的價值取向。這些學生在組織的持續(xù)關心下,都深刻地意識到了自己的問題,在后面的學習、工作中有所提高,這也真正體現了答辯制的意義所在。經過幾年的實踐,學院發(fā)展黨員的素質有明顯的提升,在學科競賽、團學活動、志愿者服務、考研等方面涌現出一批優(yōu)秀的黨員,起到了很好的示范引領作用。
經過幾年的試點,我們也認識到部分學生在答辯過程中出現思想偏差的根本原因在于積極分子培養(yǎng)工作不夠扎實細致。在以后的工作中,我們希望在完善發(fā)展對象答辯制的基礎上,構建黨員發(fā)展質量保障體系,切實做好學院黨建工作。
一是積極開展大學新生“啟迪工程”。[1]大學新生處于中學生到大學生過渡的角色轉換期,其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處于塑造和養(yǎng)成階段,不確定性強,容易受到外界的影響。如果引導得當,就會步入追求進步的正途,這正是我們要開展啟迪工程的初衷。可以通過各種方式給予新生入黨啟蒙教育,激發(fā)學生對黨組織樸素真摯的感情。如組織開展讀黨章、講黨史活動,幫助新生了解黨的目標宗旨和發(fā)展歷程;組織新生觀看優(yōu)秀黨員宣傳片,討論觀影心得,撰寫心得體會,以榜樣力量去吸引和鼓勵新生積極向黨靠攏;組織新生作為發(fā)展對象答辯時的觀眾,用身邊師兄師姐優(yōu)異的表現激發(fā)新生的入黨熱情等。
二是精心實施積極分子和發(fā)展對象“培育工程”。對于大學生的成長而言,加入黨組織的過程就是一個深刻的思想教育過程,可以通過一系列的理論教學和實踐育人活動,全面提升積極分子的黨性修養(yǎng)和政治理論水平。如:堅持將黨課學習與學員的黨性鍛煉結合起來,除了講授黨的基本理論、方針、政策外,還要求學員結合自己的思想實際進行“大學生你為什么入黨”等主題討論,進行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參觀學習等主題實踐活動等,以錘煉黨性;嚴格培養(yǎng)人對積極分子的教育,關注其綜合表現特別是思想表現,通過思想匯報、談心談話等方式,端正積極分子的入黨動機,解決其思想上入黨的問題;優(yōu)化發(fā)展對象答辯制,細化考核標準,把綜合素質作為發(fā)展學生黨員的重要考察內容。
三是努力推進預備黨員“升華工程”。針對部分預備黨員“入黨前拼命趕,入黨后松口氣”的現象,可以從理論學習、實踐教育和量化考核等三方面完善健全預備黨員繼續(xù)教育制度。在理論學習方面,舉辦學生黨員繼續(xù)教育培訓班,邀請相關教師講授黨的基本理論知識、黨的重要會議報告、時事政治等。培訓班結束后,要求每一位學員撰寫心得體會文章,經考核合格者發(fā)給結業(yè)證書,作為申請轉正的基本條件。在實踐教育環(huán)節(jié)中,開展學風引領活動,即學員同本宿舍或本班級存在學業(yè)壓力(學業(yè)預警、多門次不及格、沉溺網絡、游戲等等)的學生進行“1+1”結對,根據實際,制定幫扶計劃,以自身的學習態(tài)度、方法和行動,幫助同學克服學業(yè)困難。預備黨員轉正前,需遞交《預備黨員幫扶記錄表》,作為申請轉正的基本條件。在量化考核方面,學院黨委要求預備黨員從思想建設、學習成績、內務衛(wèi)生、群眾評議、實踐及理論學習等方面填寫《預備黨員考察表》,預備期滿時遞交黨組織,作為期滿轉正的重要依據。通過一系列預備黨員繼續(xù)教育制度,促進其意志品質和黨性修養(yǎng)進一步升華和提高。
四是創(chuàng)新拓展學生黨員“引領工程”。一個黨員就是一面旗幟,要引導學生做“遵紀守法”的標桿、做“勤學、修德、明辨、篤實”的表率。學院建立了“學生黨員示范崗”制度,通過自行申報 “學生黨員示范崗”引導黨員在思想作風、學習成績、內務衛(wèi)生、社會工作等各方面率先垂范。拓展支部實踐活動形式,以專業(yè)知識為依托,圍繞服務弱勢群體、保護生態(tài)環(huán)境、專業(yè)應用實踐等主題,積極開展義務支教、公益宣講、科技幫扶等志愿活動,讓學生黨員做志愿服務國家需要的先行者。實施成才表率培育計劃,通過開展標準大討論、公開承諾等方式,積極引導學生黨員在各級各類獎學金評定、挑戰(zhàn)杯、化工技能大賽、科技創(chuàng)新等方面爭先創(chuàng)優(yōu),引領同學共同進步。
[1]崔春花,任新鋼. 高校學生黨員全程化培養(yǎng)體系的構建與實踐[J]. 學校黨建與思想教育, 2014(11):38-39.
(責任編輯 文雙全)
The Practice and Enlightenment of Implementing “System of Oral Defense” on Undergraduate Party Members' Developing Object
HUI Bin, XU Hui
(College of Chemistry and Chemical Engineering, Anhui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Ma’anshan 243002, Anhui, China)
It is an important task of Party building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to strictly develop the party members and ensure the quality of undergraduate party members. The implementation of the “system of oral defense” helps hold “the pass of population” of Party members, and enhance the quality of party members. At the same time, we must strengthen the cultivation of activists who want to join Communist Party of China.
undergraduate Party members; system of oral defense on Party member developing object; quality of party members
2016-05-30
惠 斌(1978-),女,河南南陽人,安徽工業(yè)大學化學與化工學院黨委秘書,館員,碩士。
D262.4
A
1671-9247(2016)04-0093-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