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中直
中國.武漢大學人民醫(yī)院口腔科(湖北武漢) 430000 E-mail:15106856204@163.com
?
表象訓練對齲齒拔牙患者焦慮及應激的影響
金中直
中國.武漢大學人民醫(yī)院口腔科(湖北武漢) 430000 E-mail:15106856204@163.com
【摘 要】目的:研究表象訓練對齲齒拔牙患者手術前焦慮及應激狀況的影響。方法:97名患者隨機分為A、B、C 3組,實驗過程中,B組患者觀看自制齲齒拔牙手術視頻,C組患者觀看完視頻后進行表象訓練,A組不進行心理干預。手術前1個小時對患者進行焦慮的測評并抽血檢測血漿皮質醇含量,進行數(shù)據(jù)分析。結果:表象訓練組患者在焦慮量表上得分及血漿皮質醇濃度低于視頻觀看組患者,視頻觀看組患者在焦慮量表上得分及血漿皮質醇濃度低于對照組,且三者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F=17.48,20.90;P<0.001);3組患者在焦慮量表上得分及血漿皮質醇濃度兩兩之間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1)。結論:心理干預可以減少齲齒拔牙患者術前焦慮情緒,降低應激反應,且表象訓練的效果要優(yōu)于視頻觀看的方式。
【關鍵詞】口腔醫(yī)學;心理健康;表象訓練;焦慮;應激
[6]辛奎波,齊文博.心理干預對精神發(fā)育遲滯兒童母親情緒和生活質量的影響[J].中國健康心理學雜志,2014,22(10):1510-1512
[7]黃宇,張繼榮,鄭棟華.心理干預對脊髓損傷患者抑郁及日常生活活動能力的影響[J].中國物理醫(yī)學與康復雜志,2012,34(7): 539-540
[8]Migliorini C,Callaway L,New P.Preliminary investigation into subjective well-being,mental health,resilience,and spinal cord injury[J].J Spinal Cord Med,2013,36(6):660-665
[9]孫知寒,邱卓英,朱平,等.脊髓損傷心理壓力應對量表的編制[J].中國康復醫(yī)學雜志,2011,26(6):518-522
[10]Harper L A,Coleman J A,Perrin P B,et al.Comparison of mental health between individuals with spinal cord injury and ablebodied controls in Neiva,Colombia[J].J Rehabil Res Dev,2014, 51(1):127-136
[11]陳秋蘭,姜秀霞.心理干預對脊髓損傷患者負性情緒以及生活質量的影響觀察[J].國際護理學雜志,2014,33(9):2255-2257
[12]黃麗,楊廷忠,季忠民.正性負性情緒量表的中國人群適用性研究[J].中國心理衛(wèi)生雜志,2003,17(1):54-56
[13]何予工,何宗穎.心理康復對脊髓損傷患者抑郁癥狀、睡眠質量及日常生活能力的影響[J].2013,35(4):300-302
[14]鄭益志,陳春鳳,賈麗,等.中醫(yī)情志療法對尋常型銀屑病患者HAMD、HAMA水平及外周血單胺類神經遞質的影響[J].浙江中醫(yī)藥大學學報,2013,37(5):506-510
[15]閆少校,郎俊蓮.“情志相勝”心理治療的特點及改進探討[J].國際中醫(yī)中藥雜志,2012,34(5):429-431
[16]張衛(wèi)東,刁靜,Constance J.Schick.正、負性情緒的跨文化心理測量:PANAS維度結構檢驗[J].心理科學,2004,27(1):77-79
口腔是個體飲食呼吸等的重要通道,與個體基本生理需要息息相關,因此,口腔疾病更容易引起個體心理狀態(tài)的波動。牙科焦慮癥是指對口腔疾病治療時,心理上產生不同程度的緊張心理以及行為上表現(xiàn)出敏感性增高、耐受性降低甚至逃避治療的現(xiàn)象[1]。研究表明,牙科焦慮癥在國內外普遍存在,已成為世界性問題[2]。心理應激是個體處在需要機體作出額外調節(jié)反應環(huán)境中所作出的一種保護性反應[3]。研究表明,應激反應的程度與血漿皮質醇濃度存在正相關關系,因此可以以血漿皮質醇的濃度衡量患者應激水平的高低[4]。齲齒是口腔科常見疾病,其發(fā)病率高,分布廣泛,且極易引發(fā)個體疼痛感,使患者飲食睡眠等受到影響;齲齒手術治療也是口腔科常見治療方式之一,其對患者具有強烈的心理影響,使患者產生恐懼緊張等[4]。因此,在長期疼痛及對手術的恐懼狀態(tài)下,患者極易產生焦慮及應激反應,導致有些患者不敢就醫(yī)或者對就醫(yī)過程造成影響[5]。心理干預對患者口腔焦慮及應激反應都具有較好的干預效果,因此,本研究通過對兩種干預方式的對比,研究表象訓練這種新方法對齲齒患者焦慮及應激反應的影響,為新方法的應用提供理論依據(jù)。
1.1 對象
2015年2-5月,在我院口腔科首次進行齲齒手術治療的患者97名,男36名,女58名,年齡最小者17歲,最大者52歲,平均(30.01±4.12)歲。
1.2 方法
1.2.1 實驗材料 改良牙科焦慮量表[6]:該量表由4個題目組成,4個題目選項總分為量表得分,量表得分最小值為4分,最大值為20分,一般患者得分等于或超過11分即認為其存在牙科焦慮。
1.2.2 血漿皮質醇測定 手術開始前空腹抽血5 ml,-20℃低溫保存。檢測時血清血漿分離,用放射免疫法測定血漿皮質醇濃度,試劑由上海邦景實業(yè)有限公司提供。
1.2.3 實驗過程 將97名患者隨機分為3組,對照組(n=32)、視頻觀看組(n=32)及表象訓練組(n= 33)。實驗過程中,對照組患者不進行任何心理干預;視頻觀看組及表象訓練組患者按照醫(yī)院安排于2月28日至5月21日4個星期間,每周六下午觀看自制齲齒手術治療視頻,時長40分鐘;表象訓練組患者在觀看視頻的基礎上,由專業(yè)心理及護理人員帶領進行表象訓練,時長40分鐘,實驗組共進行4次心理干預。
1.2.4 表象訓練過程 表象訓練組患者在觀看視頻結束后進行表象訓練。訓練過程中,所有患者端坐,保持安靜,在指導人員的指導語指示下,對視頻內容進行表象再現(xiàn),以此使自己達到對手術過程模擬體驗的程度,出現(xiàn)手術過程中的焦慮及應激狀態(tài),此過程在30分鐘內重復兩次。
1.3 統(tǒng)計處理
問卷發(fā)放與回收由實驗人員親自進行,使用同一指導語。實驗數(shù)據(jù)采用SPSS 16.0進行分析。
2.1 患者術前在焦慮量表得分及血漿皮質醇濃度情況及3組間的差異性比較
表象訓練組患者在焦慮量表得分及血漿皮質醇度低于視頻觀看組患者,視頻觀看組患者在焦慮量表得分及血漿皮質醇濃度低于對照組,且三者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見表1。
表1 3組患者術前焦慮及恐懼量表得分及3組間差異性比較(±s)
表1 3組患者術前焦慮及恐懼量表得分及3組間差異性比較(±s)
注:*P<0.05,**P<0.01,***P<0.001,下同
組 別 焦 慮 皮質醇濃度對照組 13.16±3.27 603.63±15.51視頻觀看組 11.56±2.42 592.50±13.89表象訓練組 9.27±2.18 582.99±10.19 F 17.48*** 20.90***
2.2 3組患者手術前在焦慮量表上得分兩兩比較結果
3組患者在焦慮量表上得分兩兩之間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見表2。
表2 3組患者術前焦慮量表得分兩兩差異性比較
2.3 3組患者手術前血漿皮質醇濃度兩兩比較結果
3組患者在及血漿皮質醇濃度兩兩之間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見表3。
表3 3組患者術前恐懼量表得分兩兩差異性比較
大多數(shù)需要手術治療的齲齒病患者都在較長一段時間里生理上忍受著病痛帶來的折磨,心理上處于焦慮狀態(tài)[7-8]。手術本身就是一種強烈的應激源,患者在即將手術前,心理上更是緊張害怕,加重焦慮情緒,有的甚至演變?yōu)榭謶?進一步導致生理上的不良反應,使手術難以順利進行或不能進行[9]。研究表明,在不良事件發(fā)生之前對其進行相應的了解,可以減輕不良事件發(fā)生后帶來的應激反應[10]。以往的研究中,大多數(shù)研究者都以認知療法的干預措施對牙科手術患者進行焦慮等不良心理狀態(tài)的干預,而沖擊療法應用較少,而本研究中的表象訓練方式更是對表象訓練及沖擊療法的雙向拓展。
在本研究中,視頻觀看組患者在焦慮量表上得分及血漿皮質醇濃度均低于對照組,說明自制視頻對患者在先于手術的心理準備上起到了一定的作用。這是因為,在本研究中的自制視頻是患者在本院進行手術時的高清視頻,其對整個手術過程進行了清晰準確的記錄,患者在術前進行觀看的時候,能對手術過程及手術過程中的注意事項進行全面了解;其次,視頻具有直觀形象的優(yōu)點,它可以將手術過程中拔牙及牙齒除去后流血的畫面展現(xiàn)出來,使患者直面應激畫面,給其心理上帶來一定的沖擊,產生焦慮情緒,等視頻觀看結束后,患者心理狀態(tài)逐漸恢復,4次干預結束后,能一定程度的產生心理適應,達到心理上預準備的目的;再次,由于有的醫(yī)護人員責任心不強,術前談話做得不夠充分,使患者不能準確了解手術過程等事項,產生由于未知造成恐懼的結果[11],而有的患者由于年齡等其它個體差異因素,對醫(yī)護人員的術前談話不能理解[12],也產生術前焦慮的情緒,而自制視頻恰好可以彌補術前談話的不足,減少患者焦慮的產生。
表象練習組的患者在焦慮量表上的得分以及血漿皮質醇濃度較視頻觀看組患者更低,說明表象練習在緩解患者術前焦慮及應激反應上的作用更有效。表象練習組的患者在觀看視頻結束后,要在實驗人員指導下,對視頻的內容在頭腦中進行回憶?;貞涍^程是患者對視頻內容逼真再現(xiàn)的過程,這個過程中,患者注意力高度集中,自身生理喚醒狀態(tài)處在最佳水平[13],加之又是對應激源的回憶,因此,訓練過程中會引起患者心理高度緊張,產生針對手術過程的焦慮情緒及應激反應。有研究表明,表象訓練的過程是個體對真實情景的真實模擬,其心理生理變化與真實環(huán)境十分相似[14],因此,經表象訓練的患者在訓練過程中不僅適應了手術過程,更重要的是對整個氛圍的適應[15],在心理上提前適應了真實手術環(huán)境。在本研究中,表象訓練組的患者在焦慮量表的得分要比視頻觀看組的低,這是因為,自制視頻雖然能較直觀形象地呈現(xiàn)手術的整個過程,但視頻觀看組的患者在觀看視頻的過程中,很多患者只是將視頻作為一種知識普及過程,甚至將自身置身事外,是一個客觀體驗過程,而表象練習的患者在練習過程中是一個主觀體驗過程,因此,表象練習組患者焦慮情緒及應激反應都較小。
隨著醫(yī)療模式的轉變,心理學在醫(yī)療各領域中的作用越來越重要,而且患者心理往往對患者疾病的治療及預后都有重要影響[16]。因此,醫(yī)護人員也應加強對心理知識的學習,及時了解患者心理狀態(tài),并運用心理干預方式來對患者不良心理進行干預,或許能對疾病的治療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本研究中,表象訓練的干預方式對患者術前焦慮情緒及應激反應均具有較好干預效果,值得推廣應用。
參考文獻
[1]吳麗英.心理干預對成人齲齒病患者牙科焦慮的影響[J].嶺南急診醫(yī)學雜志,2012,17(5):392-393
[2]周文化.心理應激與心理干預[J].醫(yī)學與哲學,2004,25(3):55-56
[3]Koolhaas J M,Bartolomucci A,Buwalda B,et al.Stress revisited: A critical evaluation of the stress concept[J].Neuroscience and Biobehavioral Reviews,2011,35(5):1291-1301
[4]高婷,張莉.模擬心理訓練對心理應激大鼠血清蛋白質譜特征的影響[J].解放軍醫(yī)學雜志,2010,35(7):886-888
[5]鞠海珍.兒童術前心理反應護理體會[J].中外健康文摘,2011,8 (7):297-298
[6]王淑賢,楊旭.音樂療法和芳香療法對牙科焦慮癥治療效果對比分析[J].齊齊哈爾醫(yī)學院院報,2014,35(10):1433-1435
[7]王艷,齊萬華,單連啟,等.口腔門診患者牙科焦慮癥的影響因素[J].中國健康心理學雜志,2014,22(1):25-26
[8]徐連本,馬建軍.口腔正畸臨床依從性的探討[J].中國健康心理學雜志,2006,14(5):599-600
[9]李紹芳,趙學理.術前恐懼的原因與對策[J].中外醫(yī)療,2010,29 (4):192-193
[10]李權超,陳星偉.表象訓練對實彈投擲新兵脈率及血壓變化的影響[J].華南國防醫(yī)學雜志,2007,21(5):31-32
[11]李坤生,蘇宜江,韓志鋒,等.多媒體技術在心胸外科術前談話中的臨床應用[J].中國美容醫(yī)學,2012,21(12):463-464
[12]耿翠芝.外科醫(yī)生的談話藝術與技巧[J].中華醫(yī)學信息導報, 2013,28(22):21-22
[13]Lang P J.A bio-information theory of emotional imagery[J]. Psychophysiology,1979,17:495-512
[14]劉耀榮,時倩,時偉.論表象訓練原理及其運動在運動訓練中的作用[J].西安體育學院學報,2004,21(9):178-179
[15]祝蓓里.心理訓練效果理論解釋[J].天津體育學院學報,1996, 11(1):45-47
[16]徐華順,沈霞.口腔科患者心理狀態(tài)分析及其對療效的影響[J].同濟大學學報,2002,23(6):479-480
The Effect of Mental Practice on Saprodontia Patients'Anxiety and Mental Stress
Jin Zhongzhi
Stomatology of People's Hospital of Wuhan University,Wuhan 430000,China
【Abstract】Objective:To study the effect of mental practice on saprodontia patients'anxiety and mental stress before tooth extraction.Methods:97 patients were selected and divided into three teams which marked Team A,Team B and Team C randomly.During the study,self-made short film was showed to patients in Team B,and the same short film was showed to patients in Team C,and the patients in Team C would have a mental practice class after the short film.Patients in Team A had no mental intervention.One hour before the surgery,patients were tested with anxiety questionnaire and the concentration of CORT was detected and compared.Results:Scores on anxiety questionnaire and concentration of CORT of patients in Team C were higher than that in Team B,while scores on anxiety questionnaire and concentration of CORT of patients in Team B were higher than those in Team A,and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Conclusion:Mental intervention can reduce mental anxiety and mental stress and the method of mental practice is better than the method of seeing a short film.
【Key words】Stomatology;Mental health;Mental practice;Anxiety;Stress健康心理學雜志,2015,23(4):602-606
(收稿時間:2015-09-21) 2015-09-09)
doi:10.13342/j.cnki.cjhp.2016.03.031
中圖分類號:R395.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5-1252(2016)03-0434-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