閆 華
(臨澤二中,甘肅 臨澤 734200)
?
初中英語課堂聽力教學問題與策略分析
閆華
(臨澤二中,甘肅 臨澤734200)
摘要:本文通過分析初中英語課堂聽力教學中存在的問題,針對當下英語課堂聽力教學的瓶頸,積極探討提高中學生英語聽、說能力的方法與對策,對提高學生聽說能力和綜合語言運用能力,培養(yǎng)學生情感態(tài)度、學習策略、文化意識,以及充分利用和開發(fā)英語課程資源等方面都有重要意義。
關(guān)鍵詞:初中英語聽說教學問題對策
聽、說、讀、寫是英語學習的四種技能,是學生進行交際的重要形式,是學生形成綜合語言運用能力的重要基礎和手段。長期以來,初中英語課堂聽力教學的實施一直存在許多問題,就是因為初中英語教學中存在的這些諸多問題,致使教師英語課堂忽略了聽力教學,并導致學生英語綜合語言運用能力低下。因此,重視和加強英語聽力教學,解決聽力教學中的問題和困惑,并注重其實施策略的思考、研究是迫在眉睫的。
(一)教師認識不到位,專業(yè)素養(yǎng)不夠。
首先,由于現(xiàn)行英語教學受考試成績這一“指揮棒”的影響,大多數(shù)教師對英語聽力教學的目的不明確、認識不到位,認為課堂聽力教學的開展浪費時間,在初中英語考試考查中只占17%的比例,因此,教師的課堂教學的重點落在了對課文、語法練習的面面俱到上,而對于聽力教學只是蜻蜓點水般一帶而過,忽略或者削減了聽力教學任務。其次,教師的專業(yè)素養(yǎng)不夠,教法單一,創(chuàng)新意識不夠,不能積極創(chuàng)設一定量的提高聽說能力的情境,對于部分高年級課堂,重語法知識點的灌輸與操練,而輕聽說訓練,課堂結(jié)構(gòu)失衡,對學生英語邏輯思維能力的培養(yǎng)訓練不夠,使得學生看圖寫話與聽力測試得分偏低。
(二)新編教材聽力訓練的題目偏難,內(nèi)容較深。
其一,新目標人教版教材在詞匯、句型、語法的編寫上體現(xiàn)了容量大、信息化,句型豐富多變,語法加深,聽力難度加深的特征。操練對話多,且把句型、語法分散在各個對話里,在有限的時間內(nèi),不容易集中突破、掌握。其二,對于聽力訓練的題目有點偏難,如八年級下冊Unit 8“Have you read Treasure Island yet?”Section A里的聽力訓練:1b要求完成表格,對話人物繁多,有七個人物角色,然后要求逐個填出“Have they read it?”和“What do they think of it?”這兩大問題,學生在聽完三遍以后,腦海里還是沒有理解大意,或者理解了但由于人物角色繁多而忘記或混淆了他們各自的觀點,無法有效地完成聽力任務。其三,聽力訓練教材的篇幅冗長,里面涉及的句型語法知識點多,而所做的訓練題目針對性不夠強,趣味性欠缺,學生感覺枯燥,失去了提高聽力水平和能力的信心。
(三)學生層面分析。
1.學生自身的語音素質(zhì)不高,音標掌握不好,造成聽力理解障礙。如對音標學習掌握不好,讀不準單詞發(fā)音,特別是發(fā)音相近的詞,bad-bed,ship-sheep,much-march,quitequiet,kitchen-chicken,thirty-thirteen等。
2.語言基礎知識掌握不扎實,造成語句理解困難。學生語法知識掌握不全面及詞匯量欠缺、語法障礙,導致學生理解速度跟不上聽力材料的錄音速度。在真實的交際中,往往會感到聽比讀難。其原因通常就在于聽覺感知的速度不夠快。詞匯是搭建語言的基礎,要想快速提高聽力水平,聽者必須有足夠的詞匯量。
3.綜合理解能力欠缺和母語干擾。有的學生不善于抓關(guān)鍵詞和掌握篇章大意,總是把注意力集中在單詞單句上,不能將單詞單句理解通盤置于短文大意的理解中,尤其是短文理解,學生自以為聽懂了,但到頭來沒有記住所聽內(nèi)容,出現(xiàn)聽了后句忘了前句的現(xiàn)象,影響聽力反應速度、理解程度和記憶效果。
(四)中西方文化背景知識差異的欠缺。
有時一篇聽力材料中雖然沒有生詞,學生卻仍不明白,這就是由于不了解英漢文化差異造成的。因此,學習一門語言還應了解相應的背景文化常識。背景文化知識能為學生提供判斷、推理、猜測等依據(jù),具備一定的背景文化知識,對所聽材料會有一個更深刻的理解或熟悉感。由于我國學生受中國文化影響重,對西方文化不太了解,又缺乏足夠的有關(guān)學科知識,單憑自己熟悉的思維邏輯去判斷,造成對所聽內(nèi)容的曲解。
通過以上種種分析,不難看出聽說能力不僅與學生的學習態(tài)度,語言知識有關(guān),而且與學生所掌握的背景知識,以及學習環(huán)境關(guān)系密切,英語教師的素質(zhì)也成為影響學生聽說能力提高的障礙。對此,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應正確分析聽、說能力障礙“對癥下藥”,提出有效策略。
(一)提高教師素質(zhì),加強業(yè)務自修,培養(yǎng)創(chuàng)新意識,活躍課堂氣氛。
英語教師要更新觀念,不僅僅以考試效果來指導教學,更應該關(guān)注學生英語學習的長期發(fā)展,學習英語是為了讓它成為溝通交際的工具,而不是考試卷上的高分低能。重視日常教學的聽力訓練,并做到持之以恒。堅持閱讀各種英文報刊,多聽評網(wǎng)絡優(yōu)課,自身知識才能不斷更新,能力才會不斷提高。另外,教師還要有現(xiàn)代化教學的意識,具備把現(xiàn)代科學技術(shù)運用于教學的能力,如熟練使用多媒體輔助教學,運用有效促學促練的視頻、音頻等資料為聽說教學服務,活躍課堂氣氛,切實提高學生的聽說興趣與能力。
(二)大膽取舍教材,開發(fā)電教課程資源,創(chuàng)新課堂聽力材料及精備課堂聽力教學練習題目。
“教無定法,學無止境”,中學英語教師對新編教材可以進行大膽取舍,因地因人施教,精講精練,重點突破。對于難度較大的篇幅冗長的聽力理解篇目,教師可以將它截取成多個小對話,把句型、語法、習慣用語融入其中逐個操練,降低聽說的難度,達到先內(nèi)化語言點提高聽說能力的目的。教師可以利用好暢言教學通等電教資源,有視頻、音頻的教學課件,將學生帶入所訓練的聽力場景中,便于語境大意理解。對于教材聽力任務難度大、完成效果不好這一問題,教師可以通過精心備課和備學生的聽說能力來改編相應的聽力訓練練習,設計由簡到難的有梯度性的題目,降低難度,如題目多以選擇性的作答為主。
(三)夯實英語基礎教學,為激發(fā)和培養(yǎng)學生“聽”英語的興趣“保駕護航”。
首先,教師認真教好音標,嚴格把好音標關(guān),學生學好音標對未來的英語學習是一件一勞永逸的事,音標基礎的好壞決定了一個人的語音、語調(diào)、聽說能力的層次,讓學生打下良好的基礎,對提高學生的聽力水平無疑會起到事半功倍之效。其次,加強語法訓練,引導及幫助學生擴大詞匯量,教會學生積累詞匯和語法功能便于聽力句意的理解。再次,在聽力教學中,教師要對學生進行聽力技巧訓練,這是提高學生聽力理解水平的有效措施。要教會學生會捕捉信息,掌握聽力訓練的技巧,養(yǎng)成良好的“聽”的習慣。鼓勵學生在英語課堂和課后多用英語交際,在“用中學”,克服母語對英語學習的干擾。
(四)中西方文化背景知識的對比學習,促進聽力水平和能力的提高。
教師應當適當導入中西方文化背景,以幫助學生充分理解。中西文化在顏色、動植物、吉慶語與禁忌語方面就有很大的差異。例如中國人姓在前,名在后,而西方人恰恰相反,而且讓學生知道他們的姓多是表顏色的詞等,激發(fā)學生興趣。教師也可以找一些相關(guān)的背景資料加以補充,系統(tǒng)介紹別國文化。還可以結(jié)合外語影視片對聽力學習與提高以最直觀、生動的展示,培養(yǎng)學生邊觀看邊學習異域文化的意識和能力,保持英語學習興趣,提高英語聽力水平。
總之,聽說能力的培養(yǎng)是一個長期的、復雜的、多層次的訓練過程,學生必須通過大量聽、說、讀、寫的專項和綜合性語言實踐活動,形成這四種技能的綜合運用能力,為真實語言交際奠定基礎。因此,聽力教學在整個英語教學特別是基礎階段的初中英語教學中占有一席之地。我們只有聽、說、讀、寫并重,在加強英語教學的同時,加強英語聽力教學,才能實現(xiàn)《英語課程標準》中規(guī)定的“以學生語言技能、語言知識、情感態(tài)度、學習策略和文化意識的發(fā)展為基礎,培養(yǎng)學生英語語言運用能力”的最終目標。
參考文獻:
[1]吳華對.現(xiàn)代交際(第三期),2012.
[2]胡春洞,王才仁.英語教學交際論.廣西教育出版社,1996.
[3]唐云.論怎樣培養(yǎng)初中生的英語聽說能力,243.
[4]周娟.再論初中英語口語能力的培養(yǎng),2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