倪澤敏 , 王姽, 周莉 , 李嵐, 李純, 王齊
?
武漢市社區(qū)產后家庭訪視失訪原因調查分析
倪澤敏1,2,王姽1,周莉1,李嵐1,李純1,王齊2
【摘要】目的分析社區(qū)產后家庭訪視失訪原因,制定干預措施,進一步提高產后訪視率。方法利用武漢市婦幼保健信息系統(tǒng),采用整群抽樣方法,抽取2013年10月1日—2014年9月30日 期間在武漢市分娩且產后休養(yǎng)居住在江岸區(qū)的2 006名產婦,調查相關資料進行分類統(tǒng)計,分析產后失訪原因。結果訪視率72.13%;失訪率27.87%,失訪主要原因為轉外地、拒訪和無法聯(lián)系;單因素分析結果顯示,產婦的教育程度、產次、產檢次數、系統(tǒng)管理、常住人口、新生兒健康情況對產后訪視的影響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多因素Logistic回歸分析結果顯示產婦的教育程度高、產檢次數多、接受系統(tǒng)管理是提高產后訪視率的保護因素;流動人口、產次多、新生兒分娩結局異常情況是產后訪視拒訪率的危險因素。結論產婦文化程度越高,越重視產后訪視;接受系統(tǒng)管理的產婦產后訪視率高;常住人口比流動人口產后訪視率高;新生兒分娩結局正常比異常產后訪視率高;隨著產次增多,失訪率反而升高。
【關鍵詞】社區(qū);產后訪視失訪;原因分析
Analysis of the Lost Cause of Follow-up of Postpartum Home Visits in Wuhan Community
NI Zemin, WANG Gui, WANG Qi, et al.HospitalofMonternalandChildHealthCareofJiang’anDistrict,Wuhan, 430016,China
【Abstract】ObjectivesTo analyze the lost cause of follow-up of postpartum home visits in Wuhan community, and to provide intervention measures to further improve the follow-up rate of postpartum visits.MethodsCluster sampling method was used to choose 2 006 puerperas who delivered from 1.10.2013 to 30.09.2014 in Wuhan and lived in the riverbank area. The data was analyzed to explore lost causes of follow-up.ResultsThe lost rate of postpartum follow-up was 27.87 %, and which were mainly due to going out of town, refusing to be interviewed and losing contact. Univariate analysis showed that maternal education level, parity, number of check-ups, system management, being resident population or not, and newborn child health could affect the postpartum visits (P<0.05). Multivariate logistic regression analysis showed that highly educated mothers, more often check-up, accepting system management would improve the rate of postpartum follow-up, while the floating population, more parity, abnormal neonatal birth could reduce the rate of postpartum follow-up. Conclusions Higher education, accepting system management, being resident population and being with normal neonatal birth will improve the rate of postpartum follow-up, while more parity will reduce the rate of postpartum follow-up.
【Key words】 Community;Postpartum visits;Lost to follow-up;Cause analysis
產后訪視是指社區(qū)衛(wèi)生服務機構在接到分娩醫(yī)院信息,得知產婦和新生兒出院后,要在3-7天內到產婦家訪視,進行產褥期的保健服務[1]。產后家庭訪視工作是社區(qū)孕產婦健康管理工作的重要部分,通過產后訪視,能夠對產婦、嬰兒常見病的診斷、治療、預防起到積極作用[2-3],高質量的產后訪視可極大地保護和促進產褥期的母嬰健康[4],提高產后訪視率,能促使產婦順利康復及新生兒健康成長。
1對象與方法
利用武漢市婦幼信息系統(tǒng),采用整群抽樣方法,抽取2013年10月1日-2014年9月30日期間在武漢市分娩且產后休養(yǎng)居住在江岸區(qū)的2 006名產婦,均按產后訪視時間要求進行上門訪視,收集產婦的基本信息、產前檢查、分娩記錄、產后訪視等情況。
運用SPSS 18.0 統(tǒng)計軟件包處理數據,采用χ2檢驗、單因素方差分析等統(tǒng)計方法。以P<0.05 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結果
2.1調查對象訪視情況
2 006名產婦中,訪視1 447人,訪視率72.13%;失訪559人,失訪率27.87%,兩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χ2=328.57,P<0.01)。
2.2產后訪視失訪原因調查分析
559例失訪產婦中,失訪順因主要是轉外地(區(qū)、市、省)124例,占45.43%;拒訪124例,占22.18%;無法聯(lián)系118例,占21.11%;月子中心30例,占5.37%;其他33例,占5.9%。
2.3影響產后失訪單因素分析
對2 006名調查產婦的年齡、教育程度、職業(yè)、產次、產檢次數、系統(tǒng)管理、分娩方式、是否高危產婦、是否常住人口情況進行分析。結果顯示:產婦的教育程度、產次、產檢次數、系統(tǒng)管理、常住人口、新生兒分娩結局對產后訪視影響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影響產后失訪單因素分析 n,%
2.4影響產后失訪多因素Logistic回歸分析
產后失訪受多種因素影響,各因素之間可能存在復雜的相互關系,以訪視(訪視=1,失訪=0)為因變量,選取以上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的因素作為自變量,進行多因素Logistic回歸分析,最終有6個變量進入模型:產婦的受教育程度高、產檢次數多、接受系統(tǒng)管理是提高產后訪視率的保護因素;流動人口、產次增多、新生兒分娩結局異常是產后訪視拒訪的危險因素。見表2。
表2 產后失訪原因多因素Logistic回歸分析
3討論
本調查資料采用整群抽樣的方法探討武漢市某中心城區(qū)產后家庭訪視失訪原因,結果顯示,訪視率72.13%,失訪率27.87%。據數據顯示產后訪視率各地區(qū)的完成情況各不同,岳延棉等[5]報道,產后訪視率為76.97%,陳起燕等[6]報道福建省產后訪視為62.9%,社區(qū)的訪視完成情況處于中等水平。
本研究顯示,造成失訪原因前3位主要為轉外地、拒訪和無法聯(lián)系。凡是產后不在該區(qū)做月子休養(yǎng)的,轉至外(區(qū)、市、省)全部統(tǒng)計為轉外地,由于本區(qū)是武漢市的中心城區(qū),醫(yī)療資源豐富,全市醫(yī)療設備條件較好的助產醫(yī)療機構大部分集中在本區(qū),周鄰的中心城區(qū)和遠城區(qū)的大部分人都選擇到本區(qū)的助產醫(yī)療機構分娩,出院后選擇回原址或回老家休養(yǎng),因此造成轉外地是本區(qū)失訪的主要原因。本中心城區(qū)拒訪率比張愛珍[7]報道的拒訪率30.77%要低,拒訪原因一是社區(qū)醫(yī)生與產婦及家屬溝通不暢,社區(qū)醫(yī)生未能及時將產后訪視的重要性和免費提供服務項目告知產婦,造成部分產婦及家屬誤認為社區(qū)醫(yī)生是上門推銷產品;二是產婦及家屬對目前社區(qū)衛(wèi)生服務中心醫(yī)療條件水平不信任,對社區(qū)醫(yī)生的業(yè)務能力不認可;三是新生兒出生情況異常須留院觀察,產婦及家屬情緒低落,不愿意接受社區(qū)醫(yī)生上門訪視,拒絕提供相關信息。無法聯(lián)系主要是地址不詳、上門訪視查無此人和電話號碼錯誤等,原因一是產后休養(yǎng)地址不斷更換,住院分娩時登記的休養(yǎng)地址與實際休養(yǎng)地址不相符,造成上門查無此人;二是流動人口不能正確提供臨時租住的地址;三是擔心個人信息泄露,亂填地址和電話,造成社區(qū)醫(yī)生上門訪視找不到人,電話也無法聯(lián)系;四是助產機構接診醫(yī)生在錄入登記產后休養(yǎng)地址信息時,責任心不強,未能積極宣傳產后訪視的重要性,對產婦的家庭地址和聯(lián)系方式沒有嚴格審核,導致提供的地址社區(qū)醫(yī)生上門后查無此人,電話號碼錯誤,給社區(qū)醫(yī)生的產后訪視保健管理工作帶來很大的困擾。
產后訪視失訪原因單因素分析結果顯示,文化程度越高越重視產后訪視;產次為1次的產婦更易接受產后訪視,可能與產婦本身沒有經驗,希望得到醫(yī)生更多的幫助有關;常住人口居住地址相對固定,流動性小,社區(qū)醫(yī)生更容易找到上門訪視服務的地址;在孕期能夠接受系統(tǒng)管理的產婦說明產婦本人及家屬重視孕產期保健,這部分人接受產后訪視的依從性較高;新生兒分娩結局正常者,更易接受社區(qū)醫(yī)生上門訪視。多因素Logistic回歸分析結果進一步表明,產婦的受教育程度高、產檢次數多、接受系統(tǒng)管理是提高產后訪視率的保護因素;流動人口、產次增多、新生兒分娩結局異常是產后訪視拒訪的危險因素。
產后訪視在產褥期保健中起著重要作用[8],產后訪視不但可以為產婦和新生兒提供專業(yè)的產科和兒科知識,而且可以直接給予有效的指導,從心理-生理等方面得到支持[9-10]。通過產后訪視,社區(qū)醫(yī)生與產婦和家屬及時溝通,為產婦提供保健指導,有利于緩解產婦的焦慮情緒,促進產婦產后恢復[11]。石英等[12]研究發(fā)現,通過對產婦進行訪視和恰當的干預,可以提高母乳喂養(yǎng)率。因此,要加強產后家庭訪視益處的宣傳,婦幼保健院、助產醫(yī)療機構產科醫(yī)院門診和住院部要積極向產婦及家屬告知出院后3-7天內將有轄區(qū)社區(qū)衛(wèi)生服務中心的醫(yī)生上門進行產后訪視,可以提高產婦的配合度;同時要加強培訓提高基層社區(qū)醫(yī)生的業(yè)務能力水平;加強產科醫(yī)療質量管理,對分娩醫(yī)院信息的錄入質量評分,并納入年度的績效考核檢查,降低錯誤地址和無效電話的發(fā)生率,力爭提供正確的詳細地址和電話,提高產后訪視率,從而進一步提供高質量的產婦訪視服務,保障母嬰健康安全。
參考文獻
[1]林國生,李滔,朱宏斌,等.社區(qū)公共衛(wèi)生服務工作指南[M].武漢:湖北人民出版,2009.
[2]費秀英.社區(qū)產后訪視對母嬰健康的影響[J].中國婦幼保健,2010,25(31):4501.
[3]紳仕蓮.醫(yī)院開展健康教育是現代醫(yī)學發(fā)展的必然趨勢[J].中國現代醫(yī)生雜志,2008,46(10):60.
[4]岳秀云.北航社區(qū)272例產后訪視情況分析[J].中國婦幼保健,2011,26(15):2270-2272.
[5]岳延棉,朱麗萍,李莉,等.社區(qū)產后訪視服務現狀調查及分析[J].中國婦幼衛(wèi)生雜志,2001,1(5):269-273.
[6]陳起燕,陳裂平,張榮蓮,等.福建省社區(qū)產后訪視質量調查研究[J].中國婦幼保健,2005,20(5):543-535.
[7]張愛珍.453例孕產婦產前檢查產后訪視情況分析[J].中國婦幼保健,2006,21(9):1195.
[8]吳蘭,葉濤.產后訪視對產婦新生兒保健知識掌握的影響[J].中國婦幼保健,2014,29(17):2667-2669.
[9]唐玉紅.產后保健對產婦產后恢復及新生兒健康狀況的影響[J].中國營養(yǎng)保健(上旬刊),2013,23(5):2374-2374.
[10]彭華,鮑勇.基于社區(qū)“知己健康管理”的孕產婦干預效果研究[J].中國社會醫(yī)學雜志,2010,27(4):231-235.
[11]林麗華.孕婦孕期教育對圍產期母嬰結局的影響[J].中國基層醫(yī)藥,2011,18(7):990-992.
[12]石英,趙銀珠,游川,等.保健隨訪對降低產后抑郁發(fā)病的影響[J].中國婦幼健康研究,2011,22(2):153-155.
(收稿日期2015-02-25)(本文編輯熊月琳)
【中圖分類號】R173
【文獻標識碼】A
DOI:10.3969/j.issn.1673-5625.2016.01.023
【通訊作者】王齊
【基金項目】武漢市江岸區(qū)軟科學計劃項目(2014111904)
【作者單位】1武漢市江岸區(qū)婦幼保健院,湖北 武漢, 430017
2華中科技大學同濟醫(yī)學院公共衛(wèi)生學院流行病與衛(wèi)生統(tǒng)計學系,湖北 武漢,430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