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西桂平市木樂鎮(zhèn)第二中學 陳 坤
廣西桂平市馬皮初中 覃璋賦
物理實驗教學能讓學生對物理的知識理解得更透徹,進而有效地掌握和應用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物理實驗教學有助于學生養(yǎng)成手腦并用的習慣,還可以增強學生的提出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在實驗教學中,教師必須要從實踐與思維、動手與動腦的相互聯(lián)系中來認識實驗對培養(yǎng)學生實際能力和發(fā)展創(chuàng)造能力的作用,物理實驗教學有助于訓練學生的科學方法。在物理實驗教學中,要讓學生主動地探求物理規(guī)律,學習物理的研究方法。物理實驗教學有助于培養(yǎng)學生實事求是的科學態(tài)度,激發(fā)學生學習物理的興趣。
高效地組織學生進行有成效的實驗探究,建議從以下的幾個方面做好。
認真、細致、深入地準備是做好實驗的一個前提,教師首先要考慮學生的認知水平,思考實驗中可能出現(xiàn)的問題,準備一些應對預案。其次應在實驗前要求學生預習,制定相應的實驗預習計劃。實驗預習是保證學生進行正確操作并獲得正確結果的前提。通過實驗前的預習,學生對實驗原理、方法、步驟及儀器的使用有了正確的認識,在實驗過程中才會做到心中有數(shù),目的明確,從而提高實驗的質量,可以設置部分問題。再次,教師要充分思考解決該問題或探究該規(guī)律還有什么簡便、易行的辦法供學生參考,以發(fā)展豐富學生的思維能力。解決一個物理問題的途徑往往不只一種,關鍵在于教師要善于點拔、啟發(fā)學生積極思維,培養(yǎng)學生創(chuàng)新意識和能力。
實驗前的預習是做好實驗教學的前提,預習其實就是對該實驗的準備,準備充分了,做實驗的課堂效率自然就高。實驗預習一個是教材預習,一個是經驗積累的總結提升。
1.預習教材
初中物理學生分組探究實驗有七個環(huán)節(jié):提出問題→進行猜想或假設→設計實驗→進行實驗→分析論證并得出結論→評估→交流與合作。在學生動手實驗之前,先通過觀察提出相應的問題,進行猜想,設計好實驗,要弄清楚實驗的目的、內容及原理,對需要的儀器,要了解它們的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項,設計好表格,做好實驗記錄的準備工作。
2.思考相關的問題
學生在預習中要求思考以下一些常規(guī)性問題:分析實驗步驟,理出各步驟的先后順序,各順序能否調整,如果顛倒了有什么后果?在實驗中,有那些地方是需要我們注意的?如果沒有某些器材,可不可以用別的器材替代等問題。這個方面預習與其它學科的預習相似。學生的感性認識,生活經驗的積累,也是學生實驗預習的一個方面。我們要求不僅僅是簡單的思考課本中的常規(guī)問題,還要求學生在試驗預習報告中留有試驗中出現(xiàn)的問題的記錄、現(xiàn)象記錄和分析記錄。作為老師還應該鼓勵學生進行有創(chuàng)新地設計實驗,也就是學生自己動腦對實驗改進,可以培養(yǎng)學生嚴謹?shù)目茖W實驗作風。
3.教師應該選領悟能力較強的學生培養(yǎng)成老師的實驗助手
以便彌補實驗過程中指導不過來的情況,確保每個實驗小組的成員都能基本掌握實驗的原理、實驗的方法和基本的操作。學生助手在分批試驗中對器材管理和實驗幫助起到了很好的作用。這還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的獨立能力以及團結互助的精神。
進行實驗之前教師應該嚴格檢查學生實驗準備情況,讓準備充分的學生先進行分組實驗;對沒有準備充分的學生再給他們多一些時間準備,安排在下一批進行試驗,盡量讓每個學生都做好實驗準備。為有成效的實驗教學做好階段性的準備。
基于實驗場地和實驗器材不足的問題,我們必須合理地組織學生進行分組實驗。力求每個學生都有動手的機會,并且鼓勵他們都參與到實驗中來。這樣也有利于提高和保持他們的積極性和實驗興趣。教師應該設計好學生活動,在教學中充分了解每一個學生特點的同時加以分組,必須確保小組人數(shù)適中,盡量讓每個學生都積極主動的參與到小組交流合作中來。3~4人為一組,按優(yōu)、中、差三類學生平均搭配,做到取長補短,協(xié)助分工,一人操作,一人讀數(shù),一人計錄,并設立實驗小組長加以監(jiān)督,這樣就可以有效避免出現(xiàn)亂哄哄的場面。在實驗過程中若出現(xiàn)異?,F(xiàn)象,要求學生舉手提問,但不得串到其他人的小組去,教師還要巡回指導,發(fā)現(xiàn)問題及時糾正。對于好的做法要及時肯定表揚,對于典型的實驗錯誤可與全班同學一起討論分析,要讓實驗課始終處在探索、討論的氛圍中。
我們老師要求學生及時匯總各實驗小組的實驗數(shù)據(jù)和實驗結論,引導學生進行歸納總結,提升實驗經驗,加深對課本的理解,進而探尋物理規(guī)律。
課外探究實驗實際上是課內學生實驗的一個補充,課內實驗主要在于讓學生理解、吸收和消化所學到的知識,但教學的目的不只在于讓學生學習前人的科學結晶,更重要的是要讓學生在學習基礎知識的基礎上創(chuàng)造、發(fā)展,促進人類科技和文明的發(fā)展。課內的時間又是十分有限的,應引入課外實驗作為學生知識的一個補充和拓展,更好的發(fā)展學生的能力。課外探究實驗應體現(xiàn)一種開放性,在內容和形式上應是多種多樣的。可以開展觀察性實驗,引導學生對大自然、日常生活用品、交通工具、生產技術等進行觀察,把課本知識理論聯(lián)系到日常中去。開展課外理論辯論,增強對中學物理原理的認知。開展簡單的自我實驗,驗證一些課本實驗原理。開展動手實踐,對一些廢舊家電和玩具等進行拆裝,加深物理原理實際應用的認知等等,不限于形式。
中學生物理實驗就是中學物理知識的驗證和應用,物理實驗教學的成功有利于學生能力的發(fā)展。我們物理教師要不斷提升自身的物理素養(yǎng)。學校要增加教育設施投入,切實改善教師工作環(huán)境和學生學習和實驗環(huán)境,增加學生實驗的數(shù)量。學校還要組織物理教師深入探討并完善物理實驗教學的考核制度,讓學生物理實驗更加規(guī)范,更加高效。熱切期待能開展更多更有效的物理實驗,讓我們的中學生成為動手能力強的新生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