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瀘州市石屏鎮(zhèn)扎山小學 楊 琴
在新教育的驅動下,我們新教育人意識到:一線教師每天都在書寫歷史,每天都在開創(chuàng)未來。這一潛在意識或許激起了她的職業(yè)熱情。讓不同的孩子更加不同,成了她的夢想。也是為之奮斗的動力。她立志,要教給學生一些有用的東西。到底哪些是學生一生有用的東西?詼諧睿智的她認為,習慣——學生學習習慣的培養(yǎng)。溫潤如玉的她,更認為尤其對于高年級孩子的語文教學,更偏重于學習方法、思維方式的培養(yǎng),使孩子能夠輕松、高效地進行語文學習。課外,能夠充分利用家長資源,做好傾聽及課外朗讀的督促工作,使孩子能夠保持每天聽讀語文故事的良好學習習慣。
新教育實驗作為一場中國規(guī)模最大的民間教育改革,我們正行走在路上。新教育人都具有獨特的行走方式。在朱永新教授每屆年會的主報告中,“生命敘事”得到了習慣性的強調,因此,行走在新教育路上的我注重通過改變老師,帶動他人,影響學生。因為,對注重學生學習習慣的培養(yǎng),不是一響亮的口號。注重學生學習習慣的培養(yǎng),我們開始并堅持用生命敘事、用專業(yè)鋪筑寫作之路。李嘉誠曾經說過,“他的成功,一生都在遵循二八定律,如果一件衣服穿上了,有80%的人都說好看,我一定會買;如果遇到一單大生意,80%的人都說可以做,那我絕對不會去做!我深信世界上的二八定律,為什么世界80%是窮人,20%是富人?因為20%的人做了別人看不懂的事,而80%不會堅持正確的選擇。成功只屬于有遠見、敢挑戰(zhàn)、懂堅持的人?!闭l說,這樣一個成功人士眼中的二八定律不是一種習慣。
我們新教育人選擇生命敘事作為自己的行走方式,因為我們是一線教師,每天都生活在教育發(fā)生的第一現(xiàn)場;因為我們倡導的是行動研究,卻不大擅長于理論表達。又因新教育的草根性,決定了在行動研究成果上,更自然的傾向于以敘事方式呈現(xiàn)。
“生命敘事”的對象是生命。好習慣是生命的精華。推進每月一事,陽春三月,我以‘勞動+感恩’為主題融入到一個好的學習習慣之中,好習慣必須建立在健康身體的前提下,在勞動中可以鍛煉一顆獨立自主的心。“寸草春暉,感恩身邊每一人、每一事”,在感恩中感受給予比索取快樂!
朱永新教授曾經說過,“生命就是書寫一個故事,即敘事;教育就是讓每個人有審察地書寫自己生命的故事?!痹谒鸭Y料中,我們新教育人將一點一滴轉化為有意義的生命痕跡,屆時由于搜集的是資料,收獲的卻也是一種習慣。那些平淡和簡單的道理背后,不是小聰明的賣弄,而是真實的生命在燃燒。
2016年的世界瞬息萬變,必須擁抱變化。作為學生,最大的任務就是學習。而成績好的學生和成績差的學生,主要是學習習慣上的差別。而學習上有時難免單調、緊張,學習過程伴隨清醒、持續(xù)的生命體驗。所以,要想把學習成績提上去,就必須要養(yǎng)成一個好的學習習慣。
2016年瞬息萬變,新教育也在行走路上改變,教育也是有生存法則的,不換思路就換人,不注重學習習慣的培養(yǎng),這樣一輩子的爛習慣將如貓抓糍粑般——難脫貓爪,所以學習習慣如同做人要看背后才知全貌,當然學習習慣一旦養(yǎng)成,將如影子般,如影隨形。心情再差可以寫在臉上,工作再累你可以抱怨,生命再短你可以隨意作踐,生活再苦你可以失去信念,前行再難你可以躊躇不前,但學習上的單調與緊張,必須養(yǎng)成好的學習習慣:課前預習習慣、專心聽講習慣、規(guī)范讀寫習慣、作業(yè)書寫習慣、尊敬師長、愛護公物等。要知道:沒有人喜歡看你的爛習慣,就像沒有人無條件替你干活,沒有人為你的健康買單。自己的選擇,就算跪著也要走完。每個人在學習習慣的養(yǎng)成路上都累,不只是你一個而已。
注重學習習慣的培養(yǎng),就像養(yǎng)君子和小人。君子和小人似水和鵝卵石的關系,君子堆里來了小人,好比清澈的小河里進了一鵝卵石,不會心心相惜,卻可以接受,而且可以看到清澈的水滴包圍著鵝卵石;若小人堆里來了君子,好比鵝卵石中進一滴水,立刻認為它是異己,不會接受,也不會互相包容。因此,在學習習慣的培養(yǎng)上,我們得做到親君子,遠小人。
小雞問母雞,你不下蛋,陪我去玩,可不可以?母雞卻說,“不行,我得工作?!毙‰u說,“你不是已經下了那么多蛋啦?”母雞卻發(fā)人深省的說,“一天一個蛋,菜刀靠邊站。一月不生蛋,高壓鍋里見!”是呀,學習習慣不培養(yǎng),待到長發(fā)及腰(要用)時,會否方恨少?學習習慣的存在,是我們需要它;學習習慣的存在,是我們認為它有價值……記?。哼^去的價值,不代表現(xiàn)在與未來,所以我們都要努力。不要讓未來成為只是你的向往,過去只是你的回憶,現(xiàn)在正是你的不滿。
曾經有個教育家說過,“積千累萬,不如養(yǎng)個好習慣?!苯探o學生一生有用的東西,“勞動+感恩”融入學習習慣:課堂發(fā)言習慣、傾聽習慣、朗讀習慣、作業(yè)習慣、動手習慣、展示習慣等。眾多的學習習慣都不是一成不變,何況我們還得把一成不變的事情做的不一樣。這些,等等的一切,都需要我們注重養(yǎng)成習慣的培養(yǎng)。
教給學生一生有用的東西。在學習習慣培養(yǎng)的道路上,注重第一次的培養(yǎng)也尤為重要,因為我堅信無論什么事,第一次做的好,第二次也就會做的更好。這也是在學習習慣培養(yǎng)路上對信心的培養(yǎng),信心的培養(yǎng),源于口才的鍛煉,一個善于表達溝通的人,在職場總會獲得更多的機會。新教育人在選擇生命敘事作為自己的行走方式和培養(yǎng)學生學習習慣養(yǎng)成的道路上,就算今天不知道明天該做什么,但今天我們可以定下目標——課堂上發(fā)一個言;明天不知道下周要做什么,但我們可以告誡自己學會傾聽;下周不知道接今年該做什么,但我們可以定下朗讀目標;今年的我們不知道來年做什么,但是我們可以先在精彩電視節(jié)目來臨之際先完成作業(yè);來年我們不知道五年后的自己該做什么,但是我們可以動手做做自己喜歡的事情;五年后的我們不知道十年后的自己該做什么,但我們可以培養(yǎng)展示自己的能力……迎接挑戰(zhàn)!
社會,我們不能改變!我們能夠做的是改變自己——養(yǎng)成一個好的習慣去適應社會。新教育,是希望學生和老師都笑起來。教給學生一些有用的東西,讓學生枝繁葉茂,直至濃郁!在水的且歌且舞下,使卵石臻于完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