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省平陰縣實驗學校錦東校區(qū) 宋立萍
比賽練習法是在比賽條件下組織學生進行練習的方法。比賽練習中競爭的激烈性是普遍存在的,對學生的體力、智力、生理、心理技術、技能以及戰(zhàn)略、戰(zhàn)術的運用等方面的要求都高于游戲練習,因此,運用比賽練習法時,對肌體機能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它能有效地發(fā)展學生身體素質(zhì),提高動作技術技能,以及在復雜變化具有競爭因素等因素的條件下,合理運用動作技術技能的能力,充分發(fā)揮學生在學習中的主動性、積極性,更好完成體育教學任務。其次,它能有效地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比賽練習中對動作技術的改進、提高身體素質(zhì)和基本活動能力的發(fā)展以及道德、意志品質(zhì)的培養(yǎng)等,都能在學生的積極參與下取得較好的效果。
比賽法可以根據(jù)不同的教學目的,在不同的練習群體,不同的練習階段廣泛的應用。在教學中緊密結合教材內(nèi)容,在學生掌握一定教材內(nèi)容的基礎上進行比賽。只有根據(jù)教學進度及學生學習的情況,合理地安排比賽,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同時,學生必須在具備一定身體素質(zhì)和技術技能的前提下進行比賽。我在三年級的教學中采用比賽練習的方法,收到了較好的效果。
一次上體育課,我?guī)е⒆觽冊诰毩曁K。輪到我跳了,我站穩(wěn)了,深呼一口氣,開始跳起了雙搖。站在我身旁的孩子們有的在為我加油、有的在為我鼓掌,場面真是熱鬧極了!不一會,我的腳步就慢慢地停了下來。這時,站在我旁邊的小甲不滿的說:“老師,讓我來。老師,我不會跳雙搖,可不可以跳單搖?!薄翱梢浴蔽覄傉f:“開始!”只見繩子,飛快的從他的腳下滑過。我們大家看的是目瞪口呆,我忍不住,鼓起掌來了。他的跳繩,在一片掌聲中結束。他朝著我走來,說:“老師,我們來一次比賽看誰跳得多,好嗎?”我說:“行??!比就比,誰怕誰?”
一聽說,老師要與同學進行跳繩比賽,這下可鬧翻了天。“嘩”的一聲,全班同學把我們團團圍在中間,真是好不熱鬧!比賽就要開始了,孩子們紛紛地在議論著:“他會比老師行?”我大聲的說:“對,他跳單搖比我好,不信你們就看他跳。”我把繩子遞給了他,對他說:“跳吧,你能行!”他拿著繩,看了我一眼,抬抬手、抖抖腕、轉了轉腰,開始認真地跳起來,又一次漂亮的結束了動作。當輪到我跳時,我瞟了他一眼,我的動作也很干凈、漂亮,在一片掌聲中結束。結果,我的成績比不上他。一個女生悄悄地說:“小甲,比我們老師跳得還多?!蔽野褜W生召集起來,對他們說:“同學們,我希望你們向小甲同學一樣,要比老師行!古人云:‘青出于藍而勝于藍。’以后,我們比一比,看誰進步快,能超過我,超過小甲?”從那以后,只要上課學習的內(nèi)容,課后總有很多同學自覺地在練習,找我比賽的人也越來越多,“我要超過老師!”的聲音越來越多。
我們教學的目的不就是為了讓這些學生明天能超過自己嗎?他們今天就有超過教師的決心豈不是更好!不要因維護“師道尊嚴”而去打擊學生的進取之心,要激發(fā)學生的求知欲,就不怕學生比自己行,學生比我行,真是一件值得我高興的好事!
孩子們的出色的表現(xiàn),就是他自己最大收獲和享受。在我們的教學中,教師要以全新的教育理念,給予學生全面展現(xiàn)個性的時間和空間。使孩子們非但沒有因為老師的失敗而影響對他的信任。相反,孩子們和老師的距離拉得更近了,情感更加深厚。有了民主平等、尊師愛生、教學相長這種新型的師生觀,才是激發(fā)學生們的興趣和熱情,才能張揚其個性和挖掘其潛能,才能培養(yǎng)出具有獨立個性的新人。
過去的課堂,過于注重對學生的訓練,學生的課堂表現(xiàn)是超量地做練習。把訓練等同于教學。這些訓練忽視了學生的心理活動,忽視了學生的態(tài)度和情感,學生做練習的“自動化”水平在提高,但學生思維的靈活性、敏感性在降低。新課堂,把學生看成鮮活的個體,把課堂看成學生成長的經(jīng)歷,注重了學生真情實感,尊重學生的判斷,重視學生的知識經(jīng)驗,從而實現(xiàn)了在課堂中的生命發(fā)展。比賽練習法大多與團隊協(xié)作分不開,在比賽過程中,每個隊員除完成自己的任務外,還要必須學會如何與同伴協(xié)作,完成小組的任務。因此,在練習過程中,能很好地培養(yǎng)學生間互補互助,團結協(xié)作的精神。
教師在課堂中,要積極地看,積極地聽,設身處地地感受學生的所作所為,所思所想,隨時掌握課堂中的各種情況。給學生以心理上的支持,創(chuàng)造良好的學習氣氛。用各種適當?shù)姆绞浇o學生以心理上的安全感或精神上的鼓舞,使學生的思維更加活躍,探索熱情更加高漲,使課堂更加生氣盎然。
課堂教學是師生雙邊的活動,密不可分。教師與學生的地位是平等互助的,師生之間又是客觀存在差異。教師是知識的傳授者,但并不代表教師樣樣都比得上學生。在這節(jié)課中出現(xiàn)了學生比教師強的局面,說明了教師的教學是有成效的,使用的教學手段是合理、科學。當看到自己的學生趕上和超過自己,我感到高興和欣慰。孩子們出色,也就意味著教師同樣是出色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