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昆明市嵩明嵩陽三中 張利帆
學校領導安排我擔任的語文教學及班主任工作,面初中學生叛逆的面孔,心里沉甸甸的,覺得肩上的擔子重了好多。要把懵懂的學生們培養(yǎng)成祖國的棟梁之才,可不是件容易的事?。啄赀^去了,其中的酸甜苦辣只有自己知道。起初我試圖樹立一種嚴厲而高高在上的形象去面對那群大孩子,但是不到一個月,我失敗地退回來了。我對自己的管理方法感到苦惱不已,甚至不知所措。我認真地思索,為什么我要去做那樣一種形象的老師呢?當面對著一個個活生生、有思想、有感情、有差異的學生,要做好教育工作,就應該發(fā)揮一些創(chuàng)造性。我開始試著用自己的真心去和學生交流,去感知他們的生活和學習狀況,讓他們處處感受到愛的存在。
我認真的總結這半年我和學生之間的感情變化認識到,要成為一個優(yōu)秀的班集體,“愛”是極為重要的,用平等的愛,用真情的愛去愛每一位學生。走進他們的心靈,與他們進行心與心的交流。作為一名老師,需要我們處處尊重學生,關心學生,幫助學生,走進他們的心靈,精心地培育,與他們建立深厚的友誼,達到心靈的溝通。我主要是從以下幾個方面來做的。
愛墨生說:“教育成功的秘密在于尊重學生”。農村初級中學學生的自尊心尤為強烈,他們渴望被人理解,受人尊重,我們只有尊重學生的人格,理解學生的情感,建立起和諧的師生關系,親其師信其道,我們才容易被學生接受。
我們班有一個學習較差的同學,有一次我叫他回答我提出的一個簡單的問題。他站起來一言不發(fā),我當時很生氣,講了幾句刺激他的話……待我課后問明原因,原來他一直都非常不喜歡語文,加之以前我嚴厲地批評過他,他對我沒有好感。我傾聽了他學習和生活中的一些困難煩惱并對他進行了耐心的教育。從此以后,他開始會舉手回答問題,主動背書,學習積極多了。
在教學中師生共同討論,再差的學生,他也是有自己的思想和情感的。鼓勵學生提出自己獨到的見解,以發(fā)揮學生的主動性。決不能去刺激和打擊他們的一些想法,只能去引導。只有尊重學生,學生才會大膽發(fā)表自己的見解;師生共同討論,教學才能相長。
我們要公平公正的對待學生。在批評學生時,講究方法和方式,注意不傷害學生的自尊心,了解學生的內心和情感。尊重學生的人格,尊重學生的個性,尊重學生的情感,不僅是教師應具備的職業(yè)道德,而且是保證取得良好的教育效果的前提。
每一個學生都有自己的個性,要真正走進學生的心靈,了解學生的內心世界,了解他們各自不同的興趣、愛好、個性,了解學生成長道路上的快樂與辛酸、成功與失敗,了解學生的家庭狀況、學習情況、思想。在教學的過程中我通過以下幾個途徑取得了一定的成功。
得先對各學生的各方面進行全面的把握,學生才會聽你的話,了解學生的認識規(guī)律,掌握學生的心理狀態(tài),適時施教。我是語文老師,所以我常常讓學生每個星期寫一篇周記。去了解每位同學的性格特點,結合實際情況讓學生寫了許多樂于寫的、真實的、感人的文章。通過學生那一句句發(fā)自內心的話語,不但讓我巧妙地了解到了許多通常方法不能掌握的情況,走進了學生心靈,同時也教育引導了他們,而且還訓練了學生作文的能力,真可謂是一舉多得。
如果只想依靠傳統(tǒng)的“師道尊嚴”來維持自己在學生心目中的地位,對于現代的學生這已是不可能的事,而且很難讓學生心服口服。最好的出路就是加強自身修養(yǎng),練好教書育人的硬功夫。古語說:打鐵要靠本身硬。作為語文老師首先就是普通話,熱愛文學,愛好寫作,用心感受生活,做一個情感豐富的人,化用一些優(yōu)秀的的教學方式方法,讓學生聽著你的課如沐春風,感受到來自教師的諄諄教誨,讓自身的文采為教學注入活力。
人人都渴望被關注,每個學生都希望被老師關注,所以我們在懂得學生的內心世界的基礎上,在教育中有意識地關注每一位學生,關愛每一個學生,盡可能做到公平公正,一視同仁的對待學生。有時候,老師的一句很普通的問候“路上注意安全,天氣冷了注意保暖”等,一次無關緊要的提問,都可能改變一個學生的心理。尤其問題學生,問題生雖然有很多不足之處,但即使再差的學生也總有某方面的特長或優(yōu)勢,比如學習差的,但可能在其他方面會很突出,例如體育,音樂、美術方面,班主任要善于捕捉他們身上的閃光點,發(fā)掘其身上的潛能,充分肯定,千萬不要吝惜“好話”,如果老師有意識給他們適當的激勵或賞識,讓他體會到老師始終沒有放棄他,仍在關注他,他仍是老師關愛的好學生,就可以激勵他重建自尊,重樹自信,重立目標,信心百倍地勇往直前,不斷地由進步走向成功。以心換心,以情換情,學生自然會把老師的批評看作是對自己的愛護和鼓勵,達到親其師,才會信其道的效果。
有一名學生經常不交作業(yè),上課也管不住自己。他自己都對自己失去了信心,眼看期末考臨近,只想湊個人數考考算了。通過與他細心的交流我才知道:因為自己的學習差一直都感覺很自卑,加之父母外出打工,沒時間管他,只有年邁的爺爺在家。有一次,我發(fā)現他中午沒有回家,趴在桌子上,我問他才得知,今天中午沒人在家做飯,家遠于是決定不回家了。我連忙拿了我早點吃的面包給他,并給他倒了一杯熱水。在這過程中我并沒有和他聊學習的事,而是和他聊了許多生活中的事情。他也切身感覺到了老師對他的關注,開始自覺交作業(yè)了,并且作業(yè)也寫得越來越認真。我利用機會不斷表揚他,他漸漸對學習產生興趣了,最后還考了個不錯的成績。因此,和學生心靈的交流,只要用自己的真心去感化、融化學生的心,一定會收到意想不到的教育效果。
“愛人者,人恒愛之”,以情換情,用真心換真誠,用一顆平等的心和學生交往,走進學生的心靈,尊重學生,溫暖學生,教育學生,影響學生,讓每一位學生能夠航行在波瀾起伏的大海上,成為一棵參天大樹,閃爍著智慧的光芒!